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解读PPT时间:2022.05.11演讲:夏天含新课标87页正文全文前 言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化学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章节内容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背景和意义第一章CONTENT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主要思路第二章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主要变化第三章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逐条学
2、习第四章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八大亮点解读第五章P A R T 0 1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背景和意义修订背景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01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02义务教育课程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
3、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颁布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修订完善。03修订意义20年来再次修订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再次修订意义重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意义修订意义
4、一、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二、做好学段衔接,为完整的人的培养创造更加通畅的成长环境。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立足学段一体化设计,删除了一些学科间内容简单重复和交叉现象。特别对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调整,为教师提供专业引导。三、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注重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是这次课程方案修订重点之一。修订过程修订过程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
5、承担修订任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修订过程修订过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并指导落实。P A R T 0 2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主要思路修订主要思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坚持目标导向修订主要思路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修订主要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
7、性。坚持创新导向P A R T 0 3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方案01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关于课
8、程方案01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关于课程标准02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
9、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三是关于课程标准02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四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
10、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五是P A R T 0 4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逐条学习课程性质0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
11、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物质及其变化等基本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理念0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
12、、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1.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理念0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既重视与小学科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又关注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有关课程的关联。化学课程既强调化学学科及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又反映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共
13、通性素养,倡导学会学习、合作沟通、创新实践,从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体系。2.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02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明确学习主题,凝练大概念,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内容要求。每个学习主题围绕大概念选取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既包括核心知识,又包括对思维方法、探究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3.构建
14、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理念02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深化化学教学改革。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基于每个学习主题的特点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目标,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4.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课程理念02树立科学评价观,重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依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学业质量和各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为评价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改进终结
15、性评价,探索核心素养立意的命题,科学设计评价工具,重视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基于证据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实现“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深化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5.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课程目标0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
16、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一)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03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在化学学习中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与批判,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是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路与方法;是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科学思维主要包括:在解决化学问题中所运用的比较、分类、分析、综合
17、、归纳等科学方法,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建构模型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的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033.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指经历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探究,基于学科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形成的学习能力;是综合运用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探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网络查询等技术手段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简单的技术与工程方法设计、制作与使用相关模型和作品的能力,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提出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方案的能力
18、,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等。(一)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034.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化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以及所表现的责任担当。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化学学科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点、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遵守科学伦理和法律法规,具有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
19、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热爱祖国,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一)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031.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原子、分子视角初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资源利用和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能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能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初步分析、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目标要求课程目标
20、03(2)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有利用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能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3)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会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
21、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二)目标要求课程目标032.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能从变化和联系的视角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能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初步建立物质及其变化的相关模型,能根据物质的类别和信息提示预测其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从跨学科角度初步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开放性问题,体会系统思维的意义;能对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学会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二)目标要求课程目标033.经历科学探究
22、,增强实践能力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任务;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能用科学语言和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能从化学视角对常见的生活现象、简单的跨学科问题进行探讨,能运用简单的技术与工程的方法初步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自主
23、、合作、探究的能力。(二)目标要求课程目标034.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具有对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审美情趣;热爱科学,逐步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质疑、追求真理、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坚毅品质;学习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认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信念自觉融入人生追求之中。赞赏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品的观念,提高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意识;初步形成节能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和
24、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守与化学、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及法律法规,能积极参加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具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化学的志向和责任担当。(二)目标要求课程内容0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见表1)五个学习主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实质性联系。其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
25、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学习主题,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两个学习主题,侧重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反映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凸显育人价值。课程内容04表1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学习主题学习主题主题内容主题内容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与化学实验1.1化学科学本质1.2实验探究1.2.1科学探究的能力1.2.2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1.3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1.4科学探究的态度1.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课程内容04表1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与应用2.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2.2常见的物质常见的物质
26、2.2.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二氧化碳2.2.2水和溶液水和溶液2.2.3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与金属矿物2.2.4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酸、碱、盐2.3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2.4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2.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课程内容04表1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3.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与结构3.1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3.2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3.2.1元素元素3.2.2分子、原子分子、原子3.2.3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组成的表示3.3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思
27、路与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思路与方法3.4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意义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意义3.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课程内容04表1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4.物质的化学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4.1物质的变化与转化物质的变化与转化4.2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4.2.1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4.2.2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4.3认识化学反应的思路与方法认识化学反应的思路与方法4.4化学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化学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4.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学
28、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课程内容04表1化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学习主题学习主题主题内容主题内容5.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5.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5.2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5.3化学、技术、工程融合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与方法5.4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挑战5.4.1科学伦理及法律规范5.4.2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合理应对5.5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内容04每个学习主题由五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围绕大概念构建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各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结
29、合学习主题特点,明确了“化学科学本质”“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大概念及其具体内涵要求。每个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明确学生学习该主题后能完成哪些活动任务,体现怎样的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在学习主题层面的具体表现期望。课程内容04每个学习主题的教学提示,包括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提供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建议,旨在设计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在每个学习主题中的实现途径,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
30、主题5中,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设计了10个跨学科实践活动供选择使用,建议与各学习主题中的核心内容及学生必做实验的教学进行整合。课程内容04【内容要求】1.1化学科学本质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
31、验课程内容041.2实验探究1.2.1科学探究的能力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要素。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依据探究目标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及形成结论等对于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1.2.2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知道化学实验
32、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对于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学习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的必要措施。(2)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3)初步学会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试剂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6)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7)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8)初步学习运用
33、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9)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技能。(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1.3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组成和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学习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化学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实验,学习和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智慧和方法,
34、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1.4科学探究的态度发展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究欲;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学会批判性思维方法,具有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点、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树立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观念,知道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风险,明确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操作规范,了解实验室基本布局,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养成节约和环保的习惯。(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1.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常见金属的物
35、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8)燃烧条件的探究。(9)跨学科实践活动(原则上从学习主题5中选择,所用课时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学业要求】1.能举例说明化学科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列举化学家创造的对日常生活有价值的物质;能查找资料并讲述我国化学家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2.能结合具体探究活动说明科学探究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独立或经过启发发现和表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或实践活动方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
36、化学实验,收集证据;能基于事实,分析证据与假设的关系,形成结论;能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并与他人交流和评价探究过程及结果。(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1.3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组成和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学习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化学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实验,学习和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
37、究的智慧和方法,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3.能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能识别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具有预防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意识。4.能正确选取实验试剂和仪器,依据实验方案完成必做实验,并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能说明必做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分析实验实施的合理性,能体现严谨求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5.能基于必做实验形成的探究思路与方法,结合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等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实验问题。6.能通过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应用化学、技术、工程及其他学科知识,完成实验探究及跨学科实践活动,能体现创新意识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38、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教学提示】1.教学策略建议(1)结合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在创造新物质、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的作用,彰显我国化学家在其中作出的创新贡献和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2)选择有意义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探究活动中的科学思维,基于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建构化学观念,增进对化学科学及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3)积极创造条件,开足、开好必做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充分发挥必做实验和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及育人价值。在完成必
39、做实验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2.情境素材建议(1)氧气的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水的组成的探索;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发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我国传统化学工艺,如“湿法炼铜”,瓷器、铜器、铁器制造等。(2)家养金鱼存活的条件,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营养液对绿萝生长状况的影响,公交车或火车车厢内空气的成分,盐碱湖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提取,工业区污水的处理,贝壳(或鸡蛋壳、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暖贴或食品干燥剂等产品的说明书。(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化学家及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40、;现代化学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如传感器在化学科学实践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内容要求】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1.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1.2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例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2.1.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停地运动。活动建议:(1)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3)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为例,讨论
41、机械运动的相对性。(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3.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探究活动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二氧化猛的催化作用,探究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发生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的反应,测定并比较氯化钠、硝酸钱、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的温度变化、pH变化。(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2)调查与交流活动查阅化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有关资料,交流、讨论化学知识是如何在科学探究中发展的,以及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作用;参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比赛;结合实例讨论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42、,讨论和演练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调查我国化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服务人民的先进事迹,撰写我国化学家的“人物传记(3)项目式学习活动探究人体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的差异、绿色植物叶片在白天和夜晚释放的气体成分的差异;应用数字化实验等手段探究不同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调查并分析当地近年来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课程内容04【内容要求】2.1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是多样的,知道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既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认识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类物
43、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2常见的物质2.2.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2.2水和溶液认识水的组成,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傭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溶解和结晶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44、,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2.3金属与金属矿物知道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体会化学方法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了解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
45、用;以铁生锈为例,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金属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2.4常见的酸、碱、盐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和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3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知道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
46、性质的方法。了解观察、实验,以及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4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认识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例体会化学品的保存、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认识合理使用化学品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空气、水、金属矿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5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7、。(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跨学科实践活动(从学习主题5中选择)。(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学业要求】1.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能依据物质的类别列举一些简单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2.能通过实验说明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常见的金属、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能举例说明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能利用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
48、气和二氧化碳;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3.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类别的视角,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和反应等,初步预测常见的金属、酸和碱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4.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说明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能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设计粗盐提纯、水的净化等物质分离的方案。5.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
49、用,对空气和水体保护、金属材料使用与金属资源开发、低碳行动、资源回收、化学品合理使用等社会性科学议题展开讨论,积极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教学提示】1.教学策略建议(1)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联系学生常见的具体物质,引导学生感受物质的多样性;结合元素、原子和分子等核心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概括,建立物质分类的认识,逐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2)通过典型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展现丰富、鲜活的物质应用事实,引导学生基于物质性质对物质应用进行分析、解释和创意设计,促进学生“性质决定用途”观念的形成。(二)物质
50、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3)充分发挥学生必做实验的功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机会,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提炼研究物质性质的_般思路与方法。(4)设计关于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真实情境和任务,充分利用“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等跨学科实践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实践、创新等能力。(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课程内容042.情境素材建议(1)地球大气成分的演变,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氧气的发现,宇航、潜水、医疗等领域的呼吸供氧,鱼池的缺氧现象和增氧方法,碳单质的研究进展,溶洞等自然奇观的形成,二氧化碳在大棚蔬菜种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