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八单元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即使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作者将威尼斯的小艇先后比作_、_
2、、_,突出了小艇_、_和_的特点。2文中画“ ”的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_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节选文段,回答问题。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zngzhng)横交错,小艇(tngtng)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qioqio)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linglin),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
3、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3选择题。(1)文中带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纵(zng)横交错小艇(tng)翘(qio)起窗帘(lin)B纵(zhng)横交错小艇(tng)翘(qio)起窗帘(ling)C纵(zng)横交错小艇(tng)翘(qio)起窗帘(ling)(2)第自然段中,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说明船夫在拥挤的情况下仍能挤过去,侧面衬托了船夫驾驶的动作娴熟。B“总能”说明船夫能轻松解决行驶中遇到的问题,
4、进一步表现了船夫的驾船水平高。C“而且”和“还”起递进作用,是对“总能平稳穿过”的进一步补充。(3)第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是对文中“ ”词语的进一步说明?正确选项是( )A驾驶技术B操纵自如C速度极快(4)第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描写,呈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正确选项是( )A静态B动态C动静结合4填答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手忙脚乱”的意思:_(2)文中画“ ”的部分与成语“_”的意思一样。(3)找出节选文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4)为了介绍小艇,作者在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_,把小艇行动的样子比作:_。(5)节选文段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围绕“_”写的,这是
5、文段的_。(6)选文最后一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_写出了小艇行驶速度之快,又突出船夫驾驶技术之高。阅读理解。牧场之国(节选)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
6、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5第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_6选文第二段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_7“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选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赞叹_,第二次是赞叹_,第三次是赞叹_。8读了选文后,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课外阅读。荷兰散记细细长长的运河,清澈如镜,一道一道纵横去来。弯弯的拱桥,多情地把柔美的影子留在潋滟的波光里。干干净净的屋子傍河而立,一
7、幢一幢小巧玲珑,好像是奶油做成的,可爱绝顶。微风过处,一架一架傲然挺立的风车,便自得其乐地大转特转。这里,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站在运河旁边,我心神(恍惚侊惚)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真实的景致呢,还是我不小心掉进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里。风车,可以说是荷兰最大的标志。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根据粗略的统计,全荷兰大约有两千架风车。过去,风车除了用来排水外,还同时兼有榨油、锯木、灌(概溉)、碾磨农作物等用途。时转势移,风车原本担任的这些工作,已经由其他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方法取代了,目前“仍操旧业”的风车,只有四五百架,其他的,已变成旅游业不可或
8、缺的点(缀掇)品了。春天的荷兰,着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而披上冬装的荷兰,却又另有一番迷人的风姿。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甜)而又宁静的。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9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并把它画上横线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澈( )宁静( )11短文从_、_、_、_几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12用“_”画出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13荷兰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它的大部分功用是什么?_14文
9、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文章后你的心情是否和作者一样呢?请简要地写出来。_课内阅读。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撒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15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句子。16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17文中
10、画“”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A总领全段B承上启下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从大拇指的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说明大拇指形状算不上美。B给人搔痒,表明大拇指很能吃苦。C拉胡琴时,大拇指相帮扶住琴身,表明大拇指很会讨好生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绿手指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
11、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秋天,她把100粒白色金盏花的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
12、于,园艺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年代久远,奖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19联系上下文,文中画“”的地方应填()。A始终如一B循环往复C有始有终20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什么?用“”在文中标出来,并改为陈述句。 21关于短文为什么以“绿手指”为标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C主人公老奶奶一直想得到“绿手指”的称号。22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写一写。_课内阅读。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
13、涨(zhngzh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od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2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4“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25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_26作者自我安慰的理
14、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阅读理解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
15、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
16、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摘自新民晚报)27助手不辞辛劳地寻找最优秀的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是因为_(用原文回答)28句“苏格拉
17、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句“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两句话的“笑”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_29如何理解“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_30“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苏格拉底对助手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31你读完故事后,有什么启示?_手和脑的故事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看书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的,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会有美满的生活呢?”手得意洋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大脑听了很不服气,于是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
18、”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是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在埋头苦干,制造出无数有用的东西!”他们因为吵了嘴,便谁也不理谁。大脑每天都在计划怎样改良机械,臬设计者精密的仪器,希望用来代替人力,减轻人们的辛苦。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地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弄不清楚。眼睛看他们互不相让,真是又急又气,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行。大脑想出来计划,手在实际生活中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有进步;大脑的思考,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有效了。手脑配合,
19、才会肯有创造性,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进步。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醒悟过来,他们如好如初,合作得更紧密了。3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目空一切:_相辅相成:_33手和脑为什么争吵,请用一句话概括他们争吵的原因。_34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谁,造成了臬的后果?_35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明白了什么?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6联系上下文,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并完成练习。( )为( )设果。孔指( )以示儿曰。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时_37填写故事
20、的经过,并联系上文,补充故事的结果。这个故事是围绕“_”展开的。38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他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孔”想到了孔雀B他没有直接生硬地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对方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站得住脚D杨氏之子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伤和气读钟氏之子,完成练习,并感受语言的妙处。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
21、汗不敢出。”39钟氏二子见魏文帝,_ 脸上有汗,_ 脸上无汗。A钟繇 B钟毓 C钟会40面对魏文帝的提问,钟氏二子都能机智地应答。你更喜欢谁的回答呢?说明理由。_课外阅读。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署。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注释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了:理解。大旨:大意。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足联:失足。迸:水涌出。4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众皆弃去( )A过去的B距离C离开(2)破之( )A碎的,烂的B击碎,打破C打败42文中哪句话能体现司马光非常爱学
22、习?请用“ ”画出来。43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_1 独木舟 天边的新月 田沟里的水蛇 又窄又深 两头翘起 轻快灵活2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艇比作了独木舟,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生动形象写出了威尼斯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轻快灵活的特点。2考查病句修改。即使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句子关联词使用错误。即使总能是假设关系,这里前后分句是条件关系,应使用“不管”
23、3 A A B B4 动作慌乱,没有条理。 目不暇接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挂在天边的新月 田沟里的水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中心句 夸张 飞一般【解析】3(1)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注意平时多读多记,注意平翘舌。(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BC正确。A.有误。“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这句话中,A.“不管”是“无论”的意思,作者用“不管”一词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高,操纵自如,同时从侧面说明了威尼斯水上交通非常拥挤。(3)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可知,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对操纵自如词语的进
24、一步说明。(4)本题主要考查对动态描写的理解。从“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平稳地穿过、还能作急转弯”可知,这是小艇往来河道间的动态描写。4(1)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手忙脚乱”的意思:动作慌乱,没有条理。(2)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理解。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反义词:手忙脚乱。(4)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把小艇行动的样子比作:田沟里的水蛇。运用比喻的手法。(5)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第
25、四自然段主要对船夫的驾驶技术的描写,因此“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本段的中心句。(6)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飞一般写出了小艇行驶速度之快,又突出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运用夸张的手法。5总领全文,引出下文。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丝绒”,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草生长密集、柔软的特点。7 牧场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 草原上成群的骏马 动物们的自由和悠闲8荷兰的牧场广阔无际,生活在牧场上的动物无忧无虑,让我感受到了牧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解析】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整段文字的内容,都是围绕荷兰的“水”“
26、花”“牧场”来写,所以第一段文字的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6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和特点,从原文语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可以得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草原”比作“丝绒”,作用是更加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草的密集和柔软。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可以得出第一次是在赞叹牧场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结合原文内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可以得出第二次是在赞叹草原上成群的骏马。结合原文
27、内容“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可以得出第三次是在赞叹动物们的自由和悠闲。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写出牧场之国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文段中关于荷兰的动物和牧场等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荷兰的牧场广阔无际,生活在牧场上的动物无忧无虑,以及感受到了牧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9恍惚溉缀恬10 澄澈 安静11 阿姆斯
28、特丹的风景 风车作用 春天的荷兰 冬天的荷兰12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13风车。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旅游业的点缀品。14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示例:我也同作者一样,醉于这美的景色中了【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心神恍惚:指精神不安宁。灌溉: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点缀:
29、衬托、装饰,使更美好。安恬:安逸恬适;安静。10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清澈:清净而透明。近义词有:澄清、清晰等。宁静:(环境、心情)安静。近义词有:恬静、清净等。11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从短文第二自然段开始,每一段的内容可知,短文从阿姆斯特丹的风景、风车作用、春天的荷兰和冬天的荷兰4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12本题考查短文的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由文中“郁金香狂
30、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可知答案。1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阅读文章可知,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最大的标志是风车。因为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的土地低于水平面,须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的功用是旅游业的点缀品。1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由文中“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可知,作者对荷兰的赞美和喜欢。围绕对荷兰的感情来回
31、答即可。15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16 排比#拟人 拟人#排比17B18A【解析】15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画出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句子”,就是找大拇指形状不美。阅读语段并画出,可从这句话“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个关节”找出答案。16本题考查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句子“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句中的“要叫他要叫他”连词看出是排比。从“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句可以看出这里把大拇指人格化了,是拟人的写法。17本题考查文
32、中的过渡句是哪句话,其作用是什么。通过阅读,“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句,引出了下文大拇指具体怎样肯吃苦,因此本题可填空为:文中的过渡句是“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作用是:引出下文。18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可知,A正确。结合句子“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可知,B错误。结合句子“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可知,C错误。19B20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根本做不
33、到。21C22选一朵颜色特别浓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深的花的种子栽种,这样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最终会得到黑色的花。23zhngdo24B25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孩子。26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进化论”轰出教室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因坚持真理而遭到迫害。【解析】23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涨(zhng)得通红:涨得通红:涨得十分红,通常指因为不好意思或是尴尬,脸涨得十分红。倒(do):却。24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结合下文内容“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
34、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可知选项AC正确,选项B没有体现。25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可以结合故事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结合故事叙述的内容“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可以围绕费奥多罗夫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孩子进行概括。26考查筛选关键信息,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筛选信息即可。第四问要注意结合平时积累,列举出符合要求的科学家的名称,接着写出事件。27“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28句是满意与期待的笑;句是失望与伤心的笑29“我”失望
35、的是你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你”对不起你自己,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30让他帮忙找个继承人,传承他的思想。3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你能否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和推荐自己。【解析】27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可以从助手不自信的表现分析。28此题考查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句“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中“笑”是满意与期待的笑;句“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的“笑”是失望与伤心的笑。29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结合下文“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
36、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可以知道“我”失望的是你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你”对不起你自己,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30此题考查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下文“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分析,苏格拉底让他帮忙找个继承人,传承他的思想。31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我们可以从自信、用于自荐等方面写起。32 形容自高自大,看不起任何人。 互相辅助才能成功。33各自强调自己优点,看不起别人。34互相不能干成事。35明白了手和脑要互相配合,才能办好事。【解析】3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目空一切:文中指手非常骄傲,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看不起。相辅相成:文中指脑和手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进
37、行工作,完成作品。33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可知,文中的手制作出精美的作品,变得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万能的,脑对此不服气,他们都想将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所以发生争吵。34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可知,由于他们吵嘴后,谁也不理睬谁,脑与手不再合作,因此他们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脑设计的东西始终无法实现,手做出的东西缺乏良好的性能。35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结合最后一段及眼的话进行回答。结合“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醒悟过来,他们和好如初,合作得更紧密了。”可知,他们明白了:手脑配合,才会具有创造性,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36 杨氏子 孔君平 杨梅 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38、,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37孔君平曰:“妙哉!妙哉!”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儿笑答:“多谢!多谢!”甚聪惠38ABCD【解析】36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作答时,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够较快地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填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方法的提炼与总结即可。37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创意运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按起因、经过的提示,从文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接着,根据原文进行表达。注意表达时,要用上文言,确保合情合理。这些对话都体现了杨氏子在回答问题时的机智聪明、不失礼貌,由此可知,故事是围绕杨氏之子“甚聪惠”展开的。38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纵观全文可知,杨氏子回答的
39、巧妙在既幽默婉转又无懈可击,ABCD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39 B C40我更欣赏钟会的回答。因为他是机智、大胆的人,在某些关键时刻,机智的头脑,大胆有勇气的决策确实能峰回路转。【解析】参考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兄弟俩奉命进见。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我颤颤惶惶,汗出如水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我颤颤栗栗,汗水不敢出。”39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
40、时,他的回答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40考查了对人物语言的评价。结合语段内容,能言之成理即可。面对魏文帝,钟毓和钟会的表现各不相同,钟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我觉得钟氏儿子的回答妙在他们用夸张的语言回答了皇帝的问话,描述出了自己因拜见皇帝而紧张的情形。钟氏二子都能机智地应答,我更欣赏钟毓: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坦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41 C B4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暑。43司马光是一个刻苦学习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人。【解析】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人一样,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
41、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41考查理解字词解释。(1)“众皆弃去”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这里“去”解释为离开。选项C正确。(2)“破之”砸开了缸。这里“破”解释为击碎,打破。选项B正确。42考查筛选信息,注意审题,题干要求是找出能体现“司马光非常爱学习”的句子。本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暑。”意思是:从此他就把书本常常拿在手里不愿意放下,几乎到了不知道饥饿、不知道口渴。这句话体现司马光非常爱学习。4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结合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分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句意: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里,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