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202 21 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摸底摸底测测试试 初初 二二 物物 理理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60 分钟) 2022.6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在公共场所应轻声讲话,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好 B音调高 C频率低 D响度小 2为节能环保,建议商场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A6 B10 C18 D26 3光的三原色是 A黄、绿、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红、黄、蓝 4首先总结出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卢瑟福 D托里拆利 5光从空气倾斜射入水中,
2、入射角为 30 ,折射角可能为 A0 B25 C35 D60 6如图 1 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在 A 点挂一重物,图中力 F1、F2、F3、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 AF1 BF2 CF3 DF4 7如图 2 所示,用 6 牛的拉力 F 匀速竖直提升重为 G 的物体,使其上升了 0.4 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 G 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G=3 牛 s=0.2 米 BG=3 牛 s=0.8 米 CG=12 牛 s=0.4 米 DG=12 牛 s=0.8 米 8甲、乙两小车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 3 所
3、示。乙车比甲车晚运动两秒,甲车运动 6 秒后,两车的位置关系为 A一定甲乙相遇 B可能乙在甲前面 20 米处 C一定甲乙相距 40 米 D可能甲乙相距 80 米 9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若空气阻力恒为 0.8 牛,则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A4.2 牛 B0 牛 C3 牛 D2.8 牛 图 1 图 2 图 3 - 2 - 10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
4、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每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3 36 6 分分) ) 11由于 (1)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的(2) 越大,它受到的重力就越大。重力的方向总是 (3) 。 12一切发声体都在 (4) 。钢琴演奏时,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敲击不同粗细的琴弦,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的 (5) 不同; 教室内前排和后排的同学听到讲台上演奏的 (6) 不同(后两空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 。 13图4 是热机工作的 (7) 冲程, 热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 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 (8) 较大; 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9) 的
5、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4若某高铁列车以 3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 (10) 千米;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列车是 (11)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列车进站刹车时,动能 (12)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 15 杂技表演时演员将小球向上抛出, 小球上升过程中, 小球的重力势能 (13) , 动能 (14) ,惯性 (15) 。 (均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 16如图 5 所示,突然用力向右拉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杯子就会运动,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6) ; 杯中的水将会向 (17) (选填“左”、“右”)侧
6、溢出,说明物体具有 (18) 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作惯性。 17食盐溶解在汤中汤水变咸了,这现象说明分子在 (19) ;电热壶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20) 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月球上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可达 270,主要是由于月球上干燥无 (21) 的缘故。 18如图 6 所示为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它是由 (22)个定滑轮组成的;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 (23) 的方向;动滑轮在使用时 (24)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19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 (25) 作用制成的;照相机照相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 (26) 作用成像的; (均选填“会聚”或“发散”)潜望
7、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 (27) 的原理制作。 图 4 图 5 图 6 - 3 - 20一重为 30 牛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受到 4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28) 牛; 若该物块下面装上小轮后, 同样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变小,这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29) ; 踩在滑板上用力向后蹬地面,滑板向前滑,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30) 的。 212021 年,高空坠物列入刑法。某日,小区楼下的轿车被高空落下的玻璃瓶砸出一个窟窿。警方根据小区监控推算:玻璃瓶砸中车时速度约为 24 米/秒。请根据框图从能量转换角度寻找肇事者大致楼层。
8、 (玻璃瓶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推导的依据是:当玻璃瓶质量一定时, (31) 。 玻璃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是通过 (32) 实现的。 推导 的依据是: (33) 。 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推算出肇事者大致在 (34) 层。 表一 表二 写出得出结论的分析过程: (35) 。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6 6 分)分) 22在图 8 中,物块受到的重力 G 为 3 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 G。 23在图 9 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4在图 10 中,分别画出杠杆的动力臂 l1和阻力臂 l2。 图
9、 8 图 9 图 10 - 4 - 四、综合题(共四、综合题(共 3 38 8 分)分) 25质量为 0.5 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 4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 Q吸【c铝= 0.9 l03焦(千克 ) 】 26杠杆平衡时,动力 F1的大小为 20 牛,阻力 F2的大小为 40 牛,阻力臂 L2为 0.1 米,求动力臂 L1的大小。 27某物体在大小为 50 牛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 s -t 图像如图 11 所示。求: 该物体的速度 v。 水平拉力 F 在 5 秒内做的功 W。 28某汽车在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已知该过程中发动机功率为 60 千瓦,汽车的速度为20
10、米/秒。求 : 汽车匀速行驶10 秒,发动机做的功W。 请根据功、功率的定义式,推导出公式 P=Fv,并求出这一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F。 图 11 6 1 2 4 5 0 t/秒 3 6 12 18 24 s/米 - 5 - 29.“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根蜡烛 A、B 做实验,用(1) 当作平面镜, 这样做是为了在观察到蜡烛 A 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平面镜后的 (2) 。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2 厘米,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3) 。在图 12中,若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所成烛焰像应该是 (4) (选
11、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处靠近 5 厘米, 则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将 (5)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30在水平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 13 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牛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实验的意义后,请回答: 为什么要让小车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6) 。 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的原因是什么? (7) 。 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在 (8) 运动, 这说
12、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9) 有关。 小车在木板表面滑得最远,小车滑得最远是因为 (10) 。 若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会得到什么结论? (设想小车在运动中未受任何阻力) (11) 。 从实验结果分析,最后可得到什么结论? (12) 。 31 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 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 14 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 G滑、物体重 G物和拉力 F 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 :G滑2 牛 表二:G滑4 牛 图 12 木板表面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图 13 - 6 -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
13、F 与 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 G物相等时,G滑越大,所用竖直向上拉力 F 越大。 分析比较表中 F 与 G滑、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15) ,由此可判断:按图 14 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16) 。 32 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将不同质量的水利用同一热源加热,使其升高一定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设每分钟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水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 (17)
14、来进行比较。 分析序号 (18) 的数据, 可得出初步结论: 相同质量的水, 升高的温度 t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分析序号 3、4、6 或 2、5、8 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19) 。 进一步综合分析序号 1、5、6 和 4、7、8 的数据后,还可以发现: (20) 。 实验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序号 G物(牛) F(牛) 1 1 1.5 6 2 3.0 2 2 2.0 7 4 4.0 3 4 3.0 8 6 5.0 4 6 4.0 9 8 6.0 5 8 5.0 10 10 7.0 实验序号 m(g) t() 加热时间(min) 实验序号 m(g) t() 加热时间(min) 1 200 45 4.5 5 300 30 4.5 2 240 30 3.6 6 450 20 4.5 3 400 20 4 7 240 50 6 4 600 20 6 8 400 30 6 图 14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