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说课提纲一、教材分析:向量是现代数学中重要基本概念之一,是研究数学的重要工具,它与三角函数、复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物理上的应用犹为显著。本节内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又是典型的数型结合,它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实现的是由图形向数的转化。引入向量坐标后,向量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法、向量的数量积都可以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得以解决。它将数与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很多几何问题可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数量的运算,从而使几何问题的研究插上了代数的翅膀,解决问题更便捷,刻划问题更深刻,教师要用向量的坐标表示的优越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节在本章的地位:本章平面向
2、量的第一大部分向量及运算,按向量的表示来分,可分为两部分:(一)向量的几何表示(有向线段),(二)向量及运算的代数表示(坐标)。本节主要内容: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运算,重点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难点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理解。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节所处的地位,我认为通过本节课学习,应使学生达到:1、进一步理解数型结合思想,体会用数量来表示图形。从而使学生对坐标系和映射概念以及有向线段的理解更深刻。2、理解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学生对上一节中介绍的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理解更透彻、更具体、更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的意识。3、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使学生体会坐标表示的优越性、调动学
3、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体会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对比、归纳、总结等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5、通过适当设疑,自学指导对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精神的培养。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自学指导法”,其主导思想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导,由教师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即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自学指导法”是认知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这也积极的投身到我校开展的“三元教学法”的探索之中。为什么要采用这
4、种方法呢?这种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发展。这种方法即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符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原理。这种方法也符合教学论中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注意力也容易集中,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四、关于学法的指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必须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说让他们“会学习”。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疑、学会发现、学会尝试、学会联想、
5、学会总结”。学习有得必有疑,只有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本节课共提出三个问题;通过对它们的解决和处理,从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亲自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本节主要表现在“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发现法”、“模仿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五、教学程序设计:1、问题的提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具有诱惑性和鼓动性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引入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2、自学指导
6、:首先提出本节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并巡回视察,根据情况给予指导,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尝试、体验,才能深刻理解向量坐标表示的概念,掌握坐标运算的方法。使学生打下的基础更扎实,这样即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也符合素质教育理论面向全体的要求。3、方法讲解:虽然平面向量的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它可以把以前的数学思想方法平行迁移过来,但是部分学生处理的并不一定很好,少部分学困生理解起来还可能有一定困难,因而在自学后,教师应对开始所提问题给予解决,部分内容应给予适当讲解。这样符合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帮助这部分学生从感性上到理性上加深理解。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
7、般规律。4、例题与练习的处理:通过对例题的处理(主要由学生完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给予修正,从而得出一个规范肯定的解答,这样安排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练习是在例题基础上的进一步加深,由学习较好的学生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了铺垫,符合教学论中的循序渐进和量力性原则。5、归纳总结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更深刻更清晰地留下思维的痕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总结,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6、作业布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作业反馈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效果,以便下节课查漏补缺,这符合教学论中的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作业中还布置了少量选做题,供学生选做,这符合分层次教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