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疑与学问导学案怀疑与学问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 “譬如、停滞、腐草为萤、辨伪去妄、不攻自破、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词句;了解本文提到的哲学家、思想家。 2、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3、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以及求学中要善于用疑的道理。 4、阅读群文,比较总结怀疑精神的内涵和适用领域。 教学重点:阅读群文,把握怀疑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求学中要善于用疑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预习要求: 课后利用智慧课堂学生端观看微课视频预习课文,积累相关词句,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哲学家、思想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读书无疑
2、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三、通读全篇 通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二两段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示例: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怀疑精神对于治学的重要意义? 提示:找到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示例:两个方面。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 示例: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精读一段 找出第四段和第五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与第四段相比,第五段在论述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示例:1、中心句是每段的第一句话。 2、第五段论述的内容
3、范围更广,不仅是传说的话,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我们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四段侧重论述我们对于传说要有怀疑的态度,第五段侧重论述怀疑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四、比读一节 比较原文和改后的文字,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原文: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改后:很多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示例 : 1、 “一切”强调了
4、毫无例外,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2、辩论是指在你来我往中揭露对方的矛盾,评判指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修正指修改使正确。三个词语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顺序,不能调换。 五、联读群文 1、我们应该把怀疑精神用在什么地方? 示例:怀疑精神应该主要用在做学问方面。对于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对于自我的能力,不应当随便怀疑。 补充: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 2、在治学中,我们怎样做才是正确地运用了怀疑精神? 示例:不轻信传说,不迷信书本和经典;不是无理由地否定一切,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根据之上;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要经过思考、实验、辨别之后,确定是非,修正错误,获得新知。 六、课堂小结 “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子的这句名言包括了怀疑的对象、过程和目的。 七、课后要求 搜集资料,为本课学到的知识补充一些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怀疑与学问【教学目标】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4.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5.认识“怀疑” “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古人云:
6、“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 100 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
7、议论文怀疑与学问。二、自主预习二、自主预习(一)背景资料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二)检查预习1.重点字音程颐(y) 譬如(p) 腐草为萤(yng) 虚妄(wng) 盲从(mng) 停滞(zh) 折叠(zh) 折腾(zh) 折本(sh)便装(bin) 便宜(pin) 2.词语释义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
8、经不起反驳、攻击。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第 1、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
9、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二)研读分析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答案示例: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 “靠别人的传说” , 自己如何对待这 “传说” , 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
10、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第二课时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一)突破重难1.第 4 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答案示例 :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指出“怀疑的精神” “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 “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11、,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 ;不信它,因为它非 ” ,这种“事前的思索” , “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 第二层(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 )举二例( “三皇、五帝”的传说、 “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2.第 5 段和第 4 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第 5 段,是否可以去掉第 5 段?两段的内容有何差异?答案示例:第 4 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 5
12、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 4 段,又写第 5 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3.第 6 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答案示例:本段包含四层意思: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 “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举实例论证论点。(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
13、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二)写法探究1.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四、练习设计四、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主要步
14、骤分论点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怀疑与学问怀疑与学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4.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5.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第一课时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
15、、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和史林杂识初编等。检查预习1.重点字音程颐(y) 譬如(p) 腐草为萤(yng) 虚妄(wng) 盲从(mng) 停滞(zh) 折叠(zh) 便装(bin) 折腾(zh) 便宜(pin) 折本(sh)2.词语释义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墨守:固
16、执拘泥,不会变通。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整体感知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整体感知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研读分析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答案示例: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
17、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第二课时突破重难点1.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答案示例:第一层
18、(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突破重难点2.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
19、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答案示例: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突破重难点3.第6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答案示例:本段包含四层意思: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写法探究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