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这里的结果导向一方面是指“速成的教育”,即忽视了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用结果评价发展;另一个方面是指“功利的教育”,即忽视了儿童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用短期目标预测发展。事实上,无论速成的教育还是功利的教育,期间也必然是有过程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揠苗助长,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无视,更是对儿童天性的戕害。教育需要经历的过程,是依循规律的过程,是等待儿童的过程,是允许出错的过程,是给孩子时间的过程,是综合素养培养的过程。当前教育或教学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普遍重视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教学,缺少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教学。人类认知
2、世界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历史过程,科学诞生的过程也多是经历了从个别到一般过程,可以说,归纳的过程与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天然的相似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孕育发现、探究、类比多种思维过程,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想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史宁中教授将上述两个问题总结为:一是以知识文本,没有实现知识与智慧的并重;二是在教学中重演绎、轻归纳,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解决的途径是倡导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我们的教学应该是让儿童更多地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并非停留在等待教师传授现成的概念或结论。
3、”数学学科在教育改革中对“过程、归纳”的教学进行了很好的强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规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在规定结果目标的同时明确规定了过程目标: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
4、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数学课程不仅应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应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教师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条件。要遵循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用知识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新课程标准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上述观念,可见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