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二、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三、哪些人容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四、有什么临床症状?潜伏期潜伏期1-141-14天,多为天,多为3-73-7天。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如有以上症状及时告知老师。五、如何防控冠状病毒?1 1、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正确洗手?正确洗手七步法:内、外、夹、弓、大、正确洗手
2、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立、腕。洗手步骤: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2 2、什么时候需要洗手?、什么时候需要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餐前、便
3、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睛等“易感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传递物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传递物品前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饮用品前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饮用课间牛奶、水果或点心前后;手课间牛奶、水果或点心前后;手脏时;体育运动后;接触他人后。脏时;体育运动后;接触他人后。3 3、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无纸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无纸巾、毛巾可用手臂巾、毛巾可用手臂内侧遮挡,咳嗽或内侧遮挡,咳嗽或打喷嚏后
4、马上洗手,打喷嚏后马上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鼻子或嘴巴。4 4、口罩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如何正确使用?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用双手压紧鼻梁两干净,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覆盖住鼻子和嘴巴。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1)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2)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
5、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3)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4)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开学前做到“七要六不要” 目前我省春季学期开学和校园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已就绪,全省学校将陆续错时错峰开学。 开学前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是要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年级(院系)、班级三级防控网络,关口前移,将疫情挡在校门外,守住校门。 学校要全面排查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和旅居情况,逐一进行风险判定,只有低风险
6、的师生员工才能正常入校上课。 严格执行好云南省学校师生员工新冠肺炎健康风险判定标准,做到“七要六不要”。 一、要提前做好家校、师生沟通,落实学校和教师的排查责任、学生和家长的如实报告责任;不要含糊推诿。 二、要对所有师生员工(包括后勤、超市、理发店、施工单位等人员)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和旅居情况实现排查全覆盖,逐一进行风险判定,不要遗漏一人。 三、要严格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员判定标准,不要随意模糊和降低标准。 四、要所有师生员工排查判定情况清晰可见、造册登记,不要留下任何盲点。 五、要严格落实人员分类管理措施,重点摸排国内重点疫区和重点疫情国家返回的师生员工、留学生、外教、跨境就读学生,只有低风险的师生员工才能正常入校上课,不要疏忽大意让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入校上课。 六、要做好不符合复学条件学生的心理疏导、教学弥补工作,落实不符合返岗条件教职工正常工资待遇,不要冷漠无情、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