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外国近代教育第三章 外国现代教育外国教育史学习要求:1. 外教史部分以近代和现代史为重心;2. 外教史包括思想、制度和实践三块内容,主要以思想和制度为重心;3. 注意国别之间的差异。外国教育史第一章 外国古代教育中国教育史逻辑框架图:9第一章 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了解即可)巴比伦教育古代埃及教育古代印度教育二、古希腊教育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智者、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古罗马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四、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教教育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五、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拜占廷教育阿拉伯教
2、育第二章 古希腊教育(一)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1. 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 8 世纪建立 的军事专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目的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如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秘密服役教育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合格的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第二个阶段,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第三个阶段,公共教育(7-28岁和 18-20 岁两个阶段。)教育方法集体教育、体罚、实践练习教育对象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段性 2.教育完全被国家控制,并视为国家的
3、事业 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 4.重视子女教育缺陷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人的智慧和个性2.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 7 世纪形成的民主共和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五项竞技、音乐(包括阅读、书写和计算以及其他文化知识),舞蹈、道德教育阶段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家庭教育(7 岁前);第二个阶段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学习(7 岁之后);第三个阶段是体操学校教育(13 岁后);第四个阶段是体育馆教育(15岁左右);第二个阶段军事训练团教育(18 岁)教育方法个别教学、启发式教学教育对象男性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
4、段性 2.重视体、智、美和谐发展 3.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 4.忽视女子教育。缺陷轻视女子教育二、古希腊教育(二)智者和“三杰”(古典时代的教育)1. “智者”的教育活动智者定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名称出现于公元前 7 世纪。大约在公元前 5 世纪智者开始被专门用来指以收学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太格拉、高尔基亚等教育目的培养政治家教育内容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男性)贡献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确立了三艺;开始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内容(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和方法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2.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3. 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5、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培养治国的人才-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代表性命题“知识即美德”智育论主张治国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他还将集合、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这一方法主要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性命题学习即回忆教育目的培养哲学王教育对象男女平等,都应该接受教育教育阶段儿童的早期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内容西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缺陷忽视个性,具有等级性。亚里士多德是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将人的灵魂区分两个部分,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含植物的灵魂和动
6、 物的灵魂两个部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德、智、体育提供了人性论依据。教育的作用论指出教育对于巩固奴隶的政治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并特别强调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亚里士多德还十分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三、古罗马的教育(一)共和早期主要是农民一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共和后期形成了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学校系统。帝国时期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绝对控制,教师由国家委派,重视高等教育,出现了法律、医学和哲学学校。(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培养政治家代表作论雄辨家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培养雄辨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理论主张因材施
7、教,反对体罚。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代表作忏悔录哲学基础原罪论、禁欲主义教育主张旁人、富人皆可得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知识和理性服从于信仰,反对世俗知识的传授。四、西欧中世纪(一)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教育形式教会学校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儿童观原罪论,忽视儿童自身的主体存在,束缚儿童健康积极自主发展。教育内容神学,七艺教育目的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人。(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宫廷学校教学内容七艺教学方法问答法教育目的培养封建统治者所需的官吏代表学校阿尔琴为宫廷学校校长的宫廷学校骑士教育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
8、士精神和技能教育阶段0-7 岁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接受母亲教育;8-14 岁为侍童教育;14-21 岁为侍从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标枪、打猎、吟诗、击剑、弈博四、西欧中世纪教育(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大学形成原因首先源于城市发展之需要,新兴市民阶级的出现,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东方文化的影响。中世纪著名大学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来诺大学(以医学诸称)、波洛尼亚大学(以法学诸称)和法国的巴黎大学(以神学诸称)。学生大学(南欧)、先生大学(北欧)教学方法演讲和辩论特权居住权、自治权、罢教权、迁徙权、教学自由、免税、免服兵役学位制中世纪大学还始创学位制,学生合格
9、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四)新兴市民阶层是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城市学校形成原因市民阶层的产生及手工业、商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内容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等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扩大了教育的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领导者行会和商会贡献打破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垄断,世俗的实用和功利知识成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五、拜占廷与阿拉伯教育拜占庭的教育拜占庭的教育特点及影响第一,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第二,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第三,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此外,在拜占庭教会,除主教外
10、,所有教士均可以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影响。拜占庭教会教育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作用。阿拉伯的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 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第二章 外国近代教育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是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二)新教教育(三)天主教教育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一)英国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二)法国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三)德国教育概况教育思想(四)俄国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五)美
11、国教育概况教育思想(六)日本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二)卢梭的教育思想(三)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四)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五)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14 世纪后叶建立的孟都亚宫廷学校(又称“快乐之家)可作为早期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其主要特点:1) 学校主义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2) 重视智、德、体并重的教育3) 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4) 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5) 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氛6) 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7) 反对压制、体罚等(二)北
12、欧人文主义教育伊拉斯谟代表作:愚人颂和基督教王子的教育主要观点: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比重,其教育思想也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教育统治者,尤其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莫尔代表作:乌托邦主要观点:要求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不分男女)皆心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以古代作家的作品,尤其是古希腊作家的作品为学习内容,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等。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主要观点:批判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及其落后腐朽的教育,并提出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和教 育的思想。提出:注重广泛知识的学习;尊重儿童,培养儿童的兴趣;注重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式的教 学方法(谈话、参观
13、旅游等);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进行体育、美育等。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新教教育(一)路德派新教的教育思想主张与教育实践教育主张:1. 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国家应兴办学校;2. 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要求全国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应该入学校接受教育。3. 建立包含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二)加尔文派新政的教育主张教育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进行免费教育;国家应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 有机会受到教育;初等学校用国语教学,注意文法练
14、习和学习使用算术等学科;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三)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教育主张:1.对教师的管理,国教会严格监督学校教师的言行及宗教信仰,对不遵奉国教的教师予以惩罚。教师须先获得教会当局发的特殊状且签署书面的效忠君主及遵奉国教的誓言。(2)教育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在社会生活中能有所为的绅士,学校的课程开始注重世俗生活,但学校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3)加强英语教学。天真教教育耶稣会首创造者是西班牙罗耀拉,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耶稣会学校的主要特点:1. 教学内容上,处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外,也开设拉丁文与希腊文为教学用语。也重视逻辑
15、学与修 辞学。学校还重视体育,安排适当的文娱生活。2. 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演讲,推崇记忆,注意复习。3. 教师,实行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只有少数最优秀的才能担任教师4. 管理上,实行严密的管理制度5. 组织辩论会等激励学生竞争学习。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英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17-18 世纪的英国教育:1. 初等学校。最具特色的慈善学校和主日学校。领导权掌握在英国国教和其他宗教团体手中。2. 中学学校。主要有三类:文法学校、公学及新型中等学校,主要以古典文学和宗教知识的学习为主,不重视自然科学。而且,这些学校还真有明显的“双轨制”的痕迹。3.高等学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古典
16、学科和神学为主。19-20 世纪初的英国教育:领导权在国家手中。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近代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此项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兴冲冲,为英国教育国家化奠定了基础。1.初等教育。导师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征,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两人分别在印度和英国伦敦提出的。福斯特法案的主要内容。2.中等教育。改革文法学校和公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有之一。公学的改革和现代中学的创办。3.高等教育。伦敦大学的创立和“新大学运动”。培根论教育:提倡近代自然科学教育,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创立了“归纳法”洛克论教育:17 世
17、纪著名思想家、教育家1.代表作教育漫话2.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他是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3.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教育思想4.绅士教育的内容:体育或健康教育、德育和智育。斯宾塞论教育: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1.代表作教育论2.斯宾塞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3.教育目的是未来“充满生活”作准备。4.提出学校应开发五类课程:生理学和解剖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史以及文学和艺术。斯宾塞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体育”、“德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法国近代教育17-18 世纪的法国教育: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
18、天主教会控制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主张建国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教育思想19 世纪的法国教育:1.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的确立;2.初等教育。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但在国家的监督下,并由国家给予津贴。这一时期两个重要的法案基佐法案费里法案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专门学校和大学)19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18 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提出人人智力天生平等,主张教育的民族化。提出“教育万能论”,要求彻底改造旧学校,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狄德罗论教育:18 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但是他否定“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可以
19、发展人的优良的自然素质,抑制不良的自然因素,进而启发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等。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管理;国家应推行强迫义务教育,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教育思想拉夏洛泰“国民教育”:18 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1.代表作:论国民教育2.教育领导权:明确提出教育权应该属于国家而非教会,主张教育世俗化。3.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教育最终要达到使人心智完善、道德高尚、身体健康的目标。涂尔干论教育:1.代表作: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以及法国教育学的演变2.论述了教育的三个功能,提出非宗教化的观点以及论述了教育与社会
20、学的关系,从而在教育史上,首先开辟了教育社会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主张和教育改革和方案康多赛方案雷佩尔提方案德国近代教育17-18 世纪的德国教育:1.初等教育。在欧洲国家中,最早把学校,尤其是初等学校管理权转到国家手中的是德国。德国最早颁布强迫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2.中等学校。主要有古典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3.高等教育方面,德国创办哈勒大学和哥丁根大学。18 世纪末,德国大学分文科、神学、法学、医学四科,其中神学是大学的支柱。19 世纪初叶的德国教育:教育概况1.代表人物:洪堡,创办柏林大学2.重视初等教育,重视教育的培训工作3.中等教育:1
21、810 年颁布了考核中等学校教师的规程和颁布中等学校毕业考试规程,整并统一了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但这一时期对实科教育不够重视。19 世纪后期的德国教育:1.1872 年,帝国政府颁布了普通学校法,固定 6-14 岁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2.中等教育上,实科教育逐渐受到重视3.高等教育上,大学是培养政府官吏的重要场所。教育思想康德论教育:18 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教育家1. 代表作论教育2. 主要观点: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上,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呀,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提出要培养“道德人”。在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是个部分,并将道德之外的部分称为广义的体育。费希特:国
22、民教育认为教育要培养国民的素质,要培养完人,他将国民教育包括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两个部分第斯多惠论教育:19 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1. 他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和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2. 教育目的完善教育,发挥人的天资、智力和主动性3. 教学论:对于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他认为不可将两者割裂开来,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学原则上,主要有:遵守自然原则;遵守文化原则;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直观教学原则。 此外,他还提出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原则。4. 论教师:教师要自我教育、有崇高的责任感、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等。德国近代教育教育发展17、18
23、 世纪的俄国教育创办实科学校,主要有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外语学校等;改善初等教育,要求全国各地设 立俄语学校;创办科学院。19-20 世纪初叶的俄国教育:19 世纪初,俄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在 19 世纪中期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 19 世纪 60 年代的教育改革。然而,19 世纪 70 年代后又采取了一些反动措施,导致了俄国教育的又一次倒退。乌申斯基论教育:被誉为“俄国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1. 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2. 教育本质: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3. 教育目的:主张“有意教育”(学校和教育者),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4. 教育观:教学应该包
24、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反对古典主义者的观点,强调实科课程的作用,提倡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5. 道德教育: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爱劳动等精神,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品格的最佳途径。 他认为,教学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采用说服、强制、表扬、鼓励、警告、 惩罚等方法。6. 教育学: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7. 师范教育:乌申斯基十分重视师范教育,1862 年撰写了师范学堂草案。他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
25、便是创办教育系。美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此时期没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1. 初等学校控制在教会手中,主要进行读写算及宗教教育有(4R)2. 中等学校主要哟拉丁文法学校,是贵族学校。到 18 世纪中叶,出现了实科学校。3. 高等学校先后创办了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独立战争以后至 20 世纪初叶的美国教育:教育分权的确立:公立学校运动;高等教育(州立大学、专门大学、增地学院、研究型大学 的出现以及初等学院的兴起)莫雷尔法案的主要内容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1. 教育作用:论述了普及教育对国家、社会的重大意义。2. 教育目的:教育应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工作者
26、。3. 教育内容:对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进行了阐述4. 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他的 宣传和领导下,马萨诸塞州自 1839 年起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日本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措施主要有:1. 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2.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3. 聘请西方国家的技术专家和教师来工作,并派遣大批留学生出国;4. 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制度5.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设立工商业学,农业学校等6. 努力发展高等教育教育思想福泽谕吉: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日本的“文明
27、开化”事业。1. 代表作:劝学篇文明论概略2. 主要观点:主张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的主张;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 主张培养国家观念和独立意识;培养日本国民的爱国之心是德育的首要任务;认为体育的目标是早就健康的国民等。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所处时代17 世纪捷克教育家代表作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母育学校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世界图解第一本看图识字教育目的和作用教育目的:双重性、即信仰的目的和世俗的目的教育作用:首先,他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其次,教育对人的发展也起很大作用。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认为人的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教育阶段:母
28、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教学组织形式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他把勇敢、智慧、节制、公正、还有劳动教育作为内容,德育方法上,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等方法。教育管理思想写的母育学校可以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卢梭的教育思想所处时代18 世纪
29、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教育目的坚定“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培养目标是“自然人”;教育方法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 其次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将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教育(0-2岁)儿童期(2-12 岁),青年期(12-15 岁),青春期(15-20 岁)公民教育理论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所处时代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
30、发展教育心理学化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方法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他被称为“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关于语言数学、算术教学和测量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庄“贫儿之家”时期的初步实验,斯坦兹孤儿院工作时期的实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所处时代19 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他首倡要科学是心理学。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刺激-
31、表象-道德教育理论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士赫尔巴特教育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课程理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一致。统觉理论是此课程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基础。 课程的原则为相关性原则和集中性原则。经验、兴趣与课程:将兴趣划分为两类六种:统觉与课程: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 儿童发展与课程教学理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形式阶段论:明了(或清晰)-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或强化)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所处时代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代表作人的教育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建立在以下原则上:统一的原则、顺应自然的原则
32、、发展原则、创造的原则幼儿教育理论幼儿园的地位和任务:强调幼儿园是家庭生活的继续和扩展;幼儿园采取半日制; 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培养儿童社会和幼儿园教师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方法:自我活动和自动性幼儿园课程:建立了以活动、歌谣和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恩物” 和作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或社会关系决定教育,同时有要求教育为这些关系服务。论与社会生产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但同时教育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
33、重要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首先,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强调在其现实上考擦人、认识人。其次,强调人的社会性。再次,肯定人是社会的产物,但又指出,人不是消极的客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三章 外国现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英国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的发展日本教育的发展苏联教育的发展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的发展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
34、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新教育运动形成与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1889 年,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与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相比,欧洲的新教育运动更注重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新教育运动更强调自由教育,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更缺乏统一性。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雷迪与阿博茨霍姆学校尼尔与夏山学校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
35、想20 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专家。其教育思想:蒙台梭利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创立了适合儿童发展的“儿童之家”,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又准备的环境里得到自由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感官教育;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能力。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始末兴起期,成型期,转折期和衰落期进步主义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帕克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
36、探索与创造的精神。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创办;其特征:教育目标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教育方法在于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葛雷制: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沃特以杜威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提出:第一,以具有社会性质的作业为学校的课程;第二,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体育和游戏,学术工作、科学, 工艺和家政以及团体活动。第三,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制法。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提出:第一,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第二,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
37、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第三,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第四,同时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文纳特卡计划:将课程分为两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功能)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英国教育的发展(一)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 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4)地方教育局负责支付教师的工资,也具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择的不合格的校长和教
38、师的权力。影响:它是 20 世纪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该法案奠定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基本形式;议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教育领导体制。(二)费舍教育法 法案的主要内容:(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 2-5 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 5-14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 12 岁的儿童做童工;(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 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影响: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
39、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三)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 11 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该在 11 岁举行选择性考试。(4)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 15 岁。影响: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 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四)斯宾斯报告 主要内容: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报告
40、还提出了设立在同一种学校中兼有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特点的多科性中学的设想。影响:到二战之前,英国基本上形成了文法学校、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种类型的学校。“人人受教育”的观念已经为公众所接受。(五)1944 年教育法法案的基本内容:(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 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2) 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3)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4)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
41、改革等要求。(六)“罗宾斯原则”该文件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七)“开放大学”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八)雷沃休姆报告主要内容:(1)扩大高等院校的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英国振兴经济的需要;(2)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4)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以减轻国家的负
42、担等等。(九)1988 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1)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 岁-16 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2)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 岁、11 岁、14 岁、16 岁)考试;(3)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4)赋予家长 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5)还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该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法国教育的发展(一)费里教育法突出强调了国民教育
43、制度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规定初等教育(包括母育学校)免收学费和书杂费,师范教育免收学费和膳费。(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主要内容:(1)把中心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相衔接,实现初级中学教育的 统一;(2)为通过考试、持有“初等教育证书”、升入中学第一阶段的学生设立“方向指导班”(11-12 岁),以指导和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发展;(3)依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在第二年实行分流,分别进入古典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同年,法国教育部正式发布命令,设置“方向指导班”作为学制改革的开始。(三)中学课程改革:古典与现代的对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把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办法。(四)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法案的主要内容:(1)由国家代替个人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2)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