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显示白杨树的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种树,这种树叫白杨树。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说说这种树的特征,并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由这种树联想到了什么?【教学提示】白杨树笔直的干,向上收拢的枝叶都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它本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戍边士兵、护国的将军等。教师宜引导学生对白杨树整体进行关注,从而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茅盾(18961
2、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并说说朗读时应把握怎
3、样的情感基调。明确:朗读时应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读出深蕴其中的赞美之情。2本文的题目为白杨礼赞,而作者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赞扬白杨树,请你找到文中赞扬白杨树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赞美白杨树的,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1段是总体的赞美,与题目对应,也承接后文)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段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一种意境美)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6段的赞美是在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不平凡,有不屈不挠
4、的精神之后发出的,赞叹白杨树的形美与神美)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里由白杨树的品质联想到当地人民的品质,白杨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既是赞美白杨树,又是赞美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总结性的赞美,与前文所有的赞美形成呼应)3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2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明确: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同时又用“单调”与第3段中白杨树“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两相对比又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此外,作者在此处用“单调”这个字眼,看似是贬低环境,实则为突
5、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准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因此不能删掉。目标导学三:把握白杨树特征,体会其象征意义1请你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作者刻画了白杨树怎样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明确: 白杨树(描写、刻画)外部形态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泽旺盛,要力争上游内在品格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坚强,有斗争精神2请你阅读第7段,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不是贬低了白杨树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作者说它不是“好女子”是为了突出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的伟丈夫形象,如同第2段用“单调”字眼一般,作者在此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白杨树“伟丈夫”的品质。3请你仔细
6、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白杨树的内涵的,文中的白杨树到底象征了什么。明确:作者在这一段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清晰明了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教学提示】教师可在此补充抗日战争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将白杨树的特征与抗战精神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4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楠木在文中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楠木”象征了那些看不起民众、鄙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
7、们(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目标导学四: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类散文探究一: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明确: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提示: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茅盾从广大北方抗日军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
8、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探究二: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白杨树的挺拔象征着朴实坚韧的农民士兵,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着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精神。为什么白杨树会如此具有象征意义呢?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象征手法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1)作者最初在描写白杨树时极尽笔墨对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进行描绘赞美,已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当作者用四个反问句点明之时,这象征意义便立即凸显出来。(2)从本文的象征手法运用来看,象征手法首先是一种结构立意上的技巧,而不是语言运用上的技巧,所以它不像比喻等修辞手法,不是简单说“北方的劳动民众像挺直的白杨树一样坚韧”,而是先刻画白杨树,再
9、点出其象征意义。这也说明了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宜先对某一事物做具体描绘,突出它具有象征意义的特点,再赋予其象征意义。此外,本文是托物言志类散文,而如何将物与志相结合呢?象征的手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三、板书设计白杨礼赞白杨树不平凡,(线索)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品格(象征)北方广大的劳动人民、士兵以及坚韧的革命精神教学反思可取之处从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突出象征手法与托物言志类散文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此类文章的认识。不足之处本文需重点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多,如在写作技法上,就有欲扬先抑、象征、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值得重点教学;在价值观上,本文也可重点突出革命精神。但为了让学生达到“识文知类”的效果,只能将把握象征手法重点突出,其他方面只是点到为止。取舍或有欠缺,需在多次教学过程中进行更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