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备课人:洪丰硕 核对:李娜 备课时间: 2017 年 11 月19 日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授课模式展评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教学重难 点重 点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难 点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教学准备投影仪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精读研讨把故事分成二部分:(一)冒险;(
2、二)脱险。冒险:开头不能动弹。脱险: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冒险1、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五个孩子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内德建议去爬悬崖。因为“我”八年来一直有病,母亲也不让“我”冒险,因为“我”怕伙伴们瞧不起“我”而铤而走险。2、把冒险部分分成三个阶段,找出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语,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第一阶段 爬 全身颤抖 冷汗直冒 心咚咚直跳冒险 第二阶段 蹲 心惊肉跳 哀求啜泣 头晕目眩第三阶段 伏 恐惧疲乏 全身麻木 不能动弹心情:委屈、后悔脱险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1)推动
3、故事情节的发展。(2)烘托“我”恐惧害怕的心理。2、找出父亲指点“我”脱险的语句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 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肯定不能确定肯定。 从信心萌发到信心大增。把脱险部分分成三个阶段,找出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语,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第一阶段:啼哭 毫无信心 害怕会摔死第二阶段:探、移 萌发信心 似乎能办得到第三阶段:啜泣 信心大增 能办得到的心情:感激、激动在征服悬崖“脱险”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可圈画出表现心理变化的对话和字词。害怕 顿时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成功后的喜悦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
4、个变化过程? 最初: 毫无信心 “我下不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 信心萌发 “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 信心大增 “我能能办得到的”最后: 激动啜泣 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写我爬下悬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是(伸、探、踩),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小心翼翼)的心理。 “探”可否换成“踩” ?不可。 “探”有“试探”的意思,呼应“小心翼翼”。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脱险后还要“啜泣”?这次“啜泣”和上
5、次“啜泣”原因相同吗?不同,第一次是(恐惧、伤心)。第二次是(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悦,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 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产生了巨大成就感是因为“我”完成了一件起先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 二、主旨研讨1、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段落。2、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作者童年“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遇到巨大困难时,既要冷静,又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把危险和困难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把着眼点放在构成大目标的一个个小目标上,一步步战胜困难。走一步 再走一步你能
6、办得到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走一步 再走一步 再走一步毫无信心 顿生信心 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小悬崖:不着眼岩石走一步再走一步抵达目的大人生:不害怕困难积小胜渐成大胜取得成功课文主旨人生启示:我们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候,把事情化整为零,不要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最远的目标。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7、。 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三、归纳写法通过一件小事,来阐明一个道理 以小见大 以事寓理直接突出中心(冒险、脱险) 详根据中心 考虑详略 与中心有关,但不很重要 略( 去爬悬崖)与中心无关 舍(杰利去叫父亲) 改写我的好友杰利 详略舍安排参考爬悬崖的原因 略我爬上去的心理 略杰利去叫父亲 详父亲指导我下悬崖 略/舍本文写作特点:1、叙事技巧娴熟,前后呼应,巧设伏笔。议论结尾,画龙点睛,深化文章思想感情。2、以小见大,以事寓理 3、详略舍得当4、描写准确恰当,成功地运用了语言
8、、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四、多角度阅读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父亲还可以怎样救“我”从悬崖上下来?这些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4、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五、质疑问难1、“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为下文父亲的出现埋下伏笔。下文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结构严谨。2.父亲是怎么知道我陷入困境的?课文中几次写到杰利?是详写 还是略写?能否略去不写杰利?为什么? 杰利告诉父亲
9、的,3次,是略写,不能略去不写,因为杰利不是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与中心关系不大,所以要略写。不写杰利,父亲就无法知道“我”陷入困境的。六、拓展延伸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可以从父亲、“我”、杰利、内德等人谈)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这篇课文,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 这篇课文,它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以小见大)。 父亲:不溺爱孩子,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我”:要有自信心,要勇于克服困难,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杰利:要关爱同学(或朋友),有责任心内德等:要勇敢,有责任心和爱心。七、拓展阅读汪国真 旅程 八、作业结合课堂讨论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仿照课文的写法详细记述自己战胜困难的一件小事(注意心理描写)。教 学 后 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