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核心考点知识点归纳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考纲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20世界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3.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标要求1.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2. 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
2、外交、国防等领城新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空坐标】【主线】新中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完成三大改造。【阶段特征】1.政治:新中国建立并巩固政权,完成两个转变。 2.经济:恢复发展,完成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 3.外交:独立自主的政策开拓外交事业新局面。【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历史条件: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政府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理论.路线.方针的准备;2.新中国的诞生:194
3、9.10.13.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国际意义: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争。知识拓展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1.从产生条件,由政协来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是合适的。2.从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北平)1.参加代表:代表的广泛性
4、和中国人民的大团结2.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3.主要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制定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3)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4)确定首都、国旗、国歌。考点二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举措知识拓展 考点三 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举措考点四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点五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求同存异”方针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思形态不同。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
5、结和合作。第2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71976)考纲要求1.20世界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文化大革命”;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6.教育事业的发展;7.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课标要求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城新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2.了解毛泽东
6、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空坐标】【主线】中国在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20年中,有成功探索但失误更多,左倾错误发展到高潮,导致文化大革命。【成就】 1956年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 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2年 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 【失误方面】 1956年-急躁冒进倾向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八大的论断 1958年-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反右倾斗争,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
7、以阶级斗争为纲【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19561966)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2.沿海和内地工业: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5.中央和地方: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即权力下放给地方)
8、,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6.汉族与少数民族: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7.党和非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8.革命和反革命: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9.是非关系: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10.中国和外国: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考点二 “文革”时期(19661976)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大批党和政府领导人、各界
9、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3.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 4.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无法正常形式其权利。教训: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保护革命干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反对个人崇拜。知识补充1.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2.对十年探索的评价及认识评价:“两头好,中间差”, 其整体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
10、进,主流是前进的。这是因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尚未转移,工作的失误尚局限于局部,错误延续的时间只集中在19581960年,错误还是在探索这个前提下出现的。认识: 凡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适合中国国情时,就能推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遭到挫折和失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经济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一贯的思想路线。 在经济工作中有什么倾向就应当反对什么倾向,不能只反右不反“左”。从建设中遇到的挫折使我们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而所取得的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曲折中取得的成就使我们认识到我
11、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正视并改正自身的错误,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反动势力都难以推翻的。3.“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纠正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变人民内部矛盾为敌我矛盾,后又把错误的实践上升为错误的理论,导致长时期经济建设服从于阶级斗争。 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盲目追求“快”成,并以此为中心环节,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以及高指标带来的高估产。同时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12、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 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1960年为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中央制定了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末的“左”倾错误的首次纠正。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文革”就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左”倾错误一度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动乱中的国民经济曾遭到严重破坏,但也出现过好转和回升。好转出现在周思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他主张批判极“左”思潮,恢复、整顿国民经
13、济。回升出现在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实质上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结果被迫中断。1976年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4.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认识及其历史教训(1)性质:“文革”,它虽以革命的名义进行,但实际上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2)“文革”的特征-“乱” 思想上乱:建国以来17年中大量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成就被否定了,很多马克思主义原理被当作修正主义批判了,而很多错误的东西则被当作正确的东西肯定了。 组织上乱:各级党、政、军部门普遍受到冲击、改组,大
14、批领导干部被批斗、打倒,曾使各级党和政府的机构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社会生活上乱: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武斗不止,正常的生产、工作和学习秩序受到破坏,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陷于不正常状态。(3)“文革”的“天下大乱”,它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天下大治,它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应引起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把“文革”说成是一场反革命。因为它终究是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决议公开号召发动和进行的,而且从总体上说,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都没有改变。我们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本身,并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的一切,两者不能混为一谈。(4)教训: 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国内阶级状况
15、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 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作法; 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考点三 外交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从美国来讲:1.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2.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意识到应改变对华政策 ;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从中国来讲:1.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2.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进一步改善国际地位;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考点四 科
16、技成就1.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因素(1)有利:政治:(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证)民主法制发展,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科技需求增强;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继承借鉴中外优秀科研成果;其他: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2)不利:“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和破坏;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相当一段时期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2.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 (1)维护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定的外部环境;(2)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3)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考点五 文
17、化、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第3单元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78至今)考纲要求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对外开放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7.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课标要求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
18、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时空坐标】【阶段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
19、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考点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考点三 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四 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考点五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考点六 新
20、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成就考点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发展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走自己的路,学习外国,不照搬外国。发展阶段:明确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本保证:强调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部走的战略。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开放;一国两制;和平发展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依靠力量: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
21、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5)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6)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7)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0)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1)用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考点八 新时期主要科技成就 考点九 教育事业的复兴(1977年后第 17 页 共 17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