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密启用前202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 试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答案】A【解析】A.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B.白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C.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D.苹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2图1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A.检查气密性,操作正确;B.加入块状固体石灰石,应该先将试管横放,将石灰石放入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
2、立,使石灰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所以操作错误;C.倾倒液体药品,操作正确;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操作正确。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在维持生命、生产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是一种宝贵的资源,A正确;B.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含有0.94%的稀有气体,B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C错误;D.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含有78%的氮气,D正确。4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
3、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答案】D【解析】A.绿原酸属于化合物,且含有碳元素,所以A正确;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正确;D.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一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9个氧原子,D错误。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2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
4、个数比为1:3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答案】C一定条件【解析】A.乙是H2,氢元素化合价在单质中为零,丁是H2O,氢元素化合价为+1,所以A错误;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4H2 = CH4+ 2H2O,所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4,B错误;一定条件C.丁是H2O,可以电解生成氧气,所以C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4H2 = CH4+ 2H2O,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44:218,所以D错误。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H2O2溶液和H2O加入MnO2B鉴别NaC
5、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CuO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A.H2O2溶液可以在MnO2的催化下产生氧气,H2O不能,所以A正确;B.NaOH溶液可以和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NaCl溶液不能,所以B正确;C.H2也能和CuO反应,所以C错误;D.足量稀盐酸能将氧化铁完全溶解,而木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D正确。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BP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
6、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答案】B【解析】A.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A错误;B.P点时,稀硫酸过量,能与纯碱反应,所以B正确;C.MN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由碱性逐渐变成中性,所以C错误;D.MN过程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但N点时,氢氧化钠已经耗尽,所以NP过程中,并不能生成硫酸钠,D错误。82021年河北省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答案】D【解析】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7、,所以A能够改善空气质量;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能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排放,所以B能够改善空气质量;C.提高森林覆盖率,能多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C能够改善空气质量;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并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所以D不能改善空气质量。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答案】A【解析】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制陶瓷,陶土等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会产生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火药爆炸,会发生化学变化。10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
8、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答案】A【解析】A.加油站内有可燃性气体,面粉加工厂里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遇到明火或火星火花有爆炸的危险,所以A正确;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会让空气流通,火势加大,所以B错误;C.更换灯泡时,不断开电源开关,有触电的危险,所以C错误;D.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D错误。11如图4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答案】C【解析】A.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只是
9、被压缩,气体分子的数量并没有减少,所以A错误;B.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只是被压缩,气体分子的质量并没有减少,所以B错误;C.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所以气体的体积减小,所以C正确;D.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只是被压缩,气体分子的种类并没有减少,所以D错误。1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答案】B【解析】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
10、,所以A错误;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使用镊子,而不是用手直接接触砝码,以免砝码被污染被腐蚀,影响结果的准确度,所以B正确;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砝码的示数,所以C错误;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应将其放在玻璃器皿里面称量,所以D错误。1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蜡、铁和玻璃都是晶体 B汽水、冰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C人体、大地和石墨都是导体 D金刚石、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A.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而蜡和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所以A错误;B.汽水、矿泉水都是混合物,但是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
11、态,所以是纯净物,B错误;C.人体、大地和石墨都容易导电,所以都是导体,C正确;D.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但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不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14对图5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B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丙:一段时间后,只有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D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答案】A【解析】A.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所以A错误;B.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B正确;C.中铁钉与氧气和
12、水同时接触,生锈,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所以C正确;D.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氧元素,所以蜡烛中含有氢元素,D正确。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500 g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 s D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25【答案】B【解析】A.根据生活实际,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20 g,所以A错误;B.根据生活实际,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所以B正确;C.根据生活实际,中学生百米赛跑的
13、成绩约为15 s ,所以C错误;D.河北省地属北方,12月份是冬季,平均气温约为2,所以D错误。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所以A错误;B.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所以B错误;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所以C正确;D.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所以D错误。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17分)17图18所示为某兴趣小组
14、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3)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答案】(1)4P+5O2=点燃=2P2O5 (2)大于 (3)有氧气【解析】【小问1详解】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 【小问2详解】白磷剧烈燃烧时,虽消耗氧气,但是放出大量热,会使容器内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使容器内气压迅速增大,故填:大于;【小问3详解】中白磷为可燃物,80的水是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
15、是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没有燃烧,中其它条件不变,只是通入了氧气,白磷燃烧了,故填:有氧气。18图19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1)蚕丝属于 (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 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2)桑叶茶中富含Ca、F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 (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 转化为化学能。【答案】(1)天然 点燃闻气味 (2)Fe (3)氮肥 (4)太阳能(光能)【解析】【小问1详解】蚕丝是自然界中蚕吐出的丝,所以属于天然纤维,通
16、过点燃闻气味的方式很容易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纯棉布料; 【小问2详解】Fe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所以补充Fe能预防贫血;【小问3详解】氮元素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作用;【小问4详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19根据图20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 ;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2)乙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 ;步骤中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 。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答案】(1)漏斗 滤纸破损(装置本身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
17、边缘等)(2)去除其表面的Al2O3薄膜 有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AlCuAg【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的滤液,如果滤纸破损、装置本身不干净或者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过滤失败,滤液仍然浑浊; 【小问2详解】铝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去除其表面的Al2O3薄膜;步骤中铝丝会和步骤反应产生的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所以铝丝表面会有红色固体出现;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金属活动性:AlCuAg。20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18、。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21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的F俗称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D的一种用途是 。【答案】(1)干冰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4)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解析】【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再结合图形分析所以可知F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反应为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初中阶段所学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19、氢氧化钠溶液,且生成物之一C为一种常见的溶剂,应该是H2O,因此反应应为CO2+2NaOH=Na2CO3+H2O,物质B应为Na2CO3;【小问3详解】由上一问可知,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则物质B为Na2CO3,反应为H2O和物质G发生的化合反应,初中阶段物质G应为氧化钙,所以物质D为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基本反应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小问4详解】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三、实验探究题(共7分)21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图30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知识应用】
20、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 性。【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I:氧化钙;猜想II:氢氧化钠;猜想III:氯化钙。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 水分。【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所以否定了猜想II。【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31所示的实验。【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1)步骤的现象是 。(2)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59.
21、565.074.5100116(1)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 。【答案】吸附 吸收 腐蚀性 溶液不变色 CaCl2+Na2CO3=CaCO3+2NaCl 温度越低,氯化钙溶解度越小,降温时固体易析出 回收净化后重复利用【解析】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其具有吸附性。由题意可知,除湿盒中的白色颗粒是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所以猜想白色颗粒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但物质的性质不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适合家用。氧化钙会和水反应产生碱性的氢氧化钙,而氯化
22、钙溶液显中性,所以步骤的现象应为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步骤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根据表中可知,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温度越低,氯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固体。为避免污染和节约原料,除湿盒使用后,集水区内物质可以回收净化后重复利用。四、计算应用题(共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2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32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g。(2
2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答案】(1)0.4 (2)67.5%【解析】(1)铜锌合金由铜、锌两种金属混合而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50克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40g+50g-89.8g=0.2g,第二次加入60克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89.8g+60g-149,6g=0.2g,所以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0.2g=0.4g;(2)第一次充分反应后,第二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还能再产生氢气,说明第一次样品中的锌还没有反应完,也说明第一次加入的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且能产生氢气0.2克,而第二次加入了60克稀硫酸,也产生氢气0.2克,说明第二次稀硫酸过量了,样品中的锌已完全反应,也就是样品中所有的锌完全反应,可以产生氢气0.4克。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4g x=13g= 65 x2 0.4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40g-13g 40g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67.5%。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