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89KB ,
文档编号:3180865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180865.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德育.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德育.docx

1、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1、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德育的构成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3、德育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4、德育的功能(一)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1)政治功能表现在:德育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维系作用德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功效德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作用。(2)经济功能表现在:从宏观方

2、面来看,通过德育能变革或形成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微观上看,德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某些道德素质,从而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3)文化功能表现在:德育具有传递与选择文化的功能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二)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1)生存功能: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生存。(2)发展功能:德育对个体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3)享用功能: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

3、上的享受。(三)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即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5、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6、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7、德育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

4、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8、德育目标的特点社会历史性社会阶级性民族性9、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1)社会需要(2)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3)依据教育目的及其理论第二节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

5、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则要求学生们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3、简述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内容(4)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德育过程具有不平衡性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发展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品德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必须利用教

7、育的外在条件促进内部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德育过程必须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德育过程中学生活动和交往的特点教育性的交往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条件(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第三节德育原则1、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

8、国中小学主要德育原则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一)导向性原则(1)基本概念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基本要求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性原则(1)基本概念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2)贯彻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概念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

9、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持之以恒地教育学生。(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基本概念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五

10、)因材施教原则(1)基本概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1)基本涵义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和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组织和

11、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七)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基本涵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扶植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并依靠它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去克服学生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八)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

12、结合原则(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什么是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2、德育的途径有哪些?(1)校内正式途径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

13、活动心理健康教育(2)校内非正式途径学生友谊群体校园文化氛围(3)校外正式途径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4)校外非正式途径3、什么是德育方法?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形式与要求?(一)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1、语言说服法语言说服法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1)口头语言说服的形式讲解法是向学生讲清楚基本原理、基本事实的方法。报告是主讲人就具体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以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认识的方法,涉及范围广,所需时间较长。伦理谈话是指教师为了说服学生,而就某个问题与学生之间亲切

14、交谈。伦理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各抒己见,经过研究、探讨、辩论、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式。(2)书面语言说服的形式主要是指导阅读。(3)运用语言说服法的要求: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2、事实说服法(1)事实说服的形式参观是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通过看实物、听解说接受教育的方法。访问是指走访一些典型人物,以丰富感性认识和增加情感体验的方法。调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第一手材料以说明问题的方法。(2)运用事实说服法的要求: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指导。做好

15、总结工作。(二)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1)情感陶冶的形式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景美艺术美(2)运用情感陶冶法的要求:加强修养。创建良好的环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三)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1)实际锻炼的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2)运用实际锻炼法的要求: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持之以恒,随时总结。(四)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1)用来示范的榜样类

16、型家长和教师。同学。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历史伟人、文艺形象。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戏剧中的先进人物形象也可以选择作为教育者的榜样。(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惰。狠抓落实。(五)评比竞赛法评比竞赛法是教育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运用评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1)评比竞赛的形式从内容来分,有单项评比竞赛、全面评比竞赛;从对象来分,有自我竞赛、交互(集体)竞赛;从时间来分,有一次性竞赛、连续性竞赛。(2)运用评比竞赛法的要求:要建立良好的评比竞赛的氛围和环境;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比竞赛。(六)奖励与惩罚法(

17、品德评价法)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或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1)奖励的形式赞许表扬奖赏(2)惩罚的形式否定批评处罚(3)运用奖励与惩罚法的要求: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目的明确,具体有度。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奖励为主,抑中带扬。(七)指导自我修养法指导自我修养的方法又称自我教育法或修养法。它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或改正,以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1)指导自我修养的形式:学习座右铭自我批评慎独(2)运用指导自我修养法的要求: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指导学生

18、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纲要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标准。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4、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5、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第五节德育模式1、什么是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2、简述道德教育几种模式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创建。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其方法和途径的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以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和

19、全面的方式思考道德论争并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认知发展的观点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道德判断的总的阶段向前发展。(2)体谅模式: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确定道德教育目的。教会学生关心人和体谅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环境的教育作用。生命线课程的实践。(3)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以刺激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社会模仿模式的两个主要特征:榜样示范重视儿童自我评价(4)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路易斯拉斯等人。价值澄清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价值现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儿童要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必须要经历一个多环节的价值澄清过程,全部的价值澄清过程实际上包括七个分过程: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在仔细思考后果之后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依据选择行动;重复。8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