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本章要点:本章要点:u1、从理论视角准确掌握“教育”的概念u2、理解教育活动三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u3、认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 主要特征u4、掌握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流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思考:思考: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 (一)(一)“教育教育”的日常用法的日常用法 1、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深刻教育、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深刻教育 -作为过程的作为过程的“教育教育” 2、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 作为方法的作为方法的“教育教育” 3、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教
2、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作为社会制度的作为社会制度的“教育教育”(二)教育的词源分析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效也。”;“育,养育,养子使作善也。子使作善也。” 分开使用分开使用 教育教育”概念最早见于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教育教育”二字当时不是一个确定含义的词,没有成为思二字当时不是一个确定含义的词,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词汇。大多使用的是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词汇。大多使用的是“教教”与与“学学”两个字。两个字。教学的语义分析教学的语义分析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教教”和和“学学”字字 左边是
3、仿效、学习的意思;左边是仿效、学习的意思; 右边是手执教鞭之意。右边是手执教鞭之意。 把左右两边结合在一起,把左右两边结合在一起,“教教”就成了在教师指导下就成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意思。学生学习的意思。算筹孩童鞭子、棍棒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留日人士世纪初,留日人士将日文中的将日文中的“教育教育”和和“教育教育学学”一词引进过来。一词引进过来。“教育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一词取代传统的“教教”与与“学学”,成为教育学的基本,成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概念。 现代英语:education 法 语 :ducation 德 语 :erziehung 具有具有“引出引出”的意思的意思 采用一定的手
4、段,把某种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潜质”转变为转变为“现实现实”。拉丁文拉丁文:educareeducre 柏拉图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洞穴中的囚徒洞穴中的囚徒”促进心灵的促进心灵的转向,精神领域发生巨大变革转向,精神领域发生巨大变革西方教育词源西方教育词源学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庸中庸:“修道之谓之教。修道之谓之教。”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柏拉图:教育使个体身心得到圆满发展。柏拉图:教育使
5、个体身心得到圆满发展。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斯宾塞: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应教导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斯宾塞: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应教导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杜威:杜威:“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裴斯泰洛齐: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体各方面的能力。”(三)教育(三)教育的定义的定义多元化的教育定义多元化的教育定义1古今众多教育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概念做出了古今众多教育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诠释。不同的诠释。多元化的教育定义
6、多元化的教育定义,一方面反映了教,一方面反映了教育内在表现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育内在表现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但其意义在于从不同侧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但其意义在于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特点,反映了教育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特点,反映了教育的某些本质属性。的某些本质属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教育大辞典2两部教育大辞书的两部教育大辞书的“教育教育”一词解一词解释释社会的角度来定义社会的角度来定义 “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7、。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 1、从、从广义上说,凡广义上说,凡增进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影响人们的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2、狭义、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 3、教育、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
8、的同义语使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教育 “教育(教育(educationeducation)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培养人的社会人的社会活动。通常为:活动。通常为: 1 1、广义广义的教育,的教育,泛指泛指影响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 2 2、狭义狭义的教育,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主要
9、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 3、特指特指义的教育,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 ” 教育大辞典教育大辞典一个共一个共同的基同的基本点:本点:教育是教育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一种的一种社会实社会实践活
10、动。践活动。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现代教育中常用的定义现代教育中常用的定义个体个体出发出发从个体的角度解释从个体的角度解释3“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教育是在一
11、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描述了、描述了“教育教育”的的“实践特性实践特性”有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目的的实践活动。 2、把、把“教育教育”看做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是看做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是个体的社会化;二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二是社会的个性化。 3、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动力性”,即教育,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中起到一种“促进促进”或或“加速加速”的作用。的作用。二、二、教育的要素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一)教育者 1、教育者的概念
12、 “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定义:教育定义: 1、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的活动任何人都是教育者。任何人都是教育者。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教师教师” 3、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切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一切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政治觉悟的人政治觉悟的人 4、引起学习的过程:、引起学习的过程: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人为的人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有明确的有明确的教育意图
13、或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理解所肩负的促进理解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任务或使命教育者不同于抚养者和教书匠教育者不同于抚养者和教书匠 “教育者教育者”这个概念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这个概念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的“总称总称”,同时指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同时指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在行为的一种“规定规定”。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2、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者是“教教”的主体的主体 教育过程中处于领
14、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具有三种具有三种“教教”的活动对象或客体:的活动对象或客体: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教什么教什么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谁教谁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方法和手段 -怎么教怎么教复合客体复合客体存在于统一的教育过程,不是单独客体存在于统一的教育过程,不是单独客体(二)学习者 1、概念、概念 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对象,既包括儿童、青少年,进行学习的对象,既包括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正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成年人。也包括正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成年人。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受教育者是指学生受教育者是指学生学习者的
15、特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主体性主体性学习中遭遇的问题与学习中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困难不同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2、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的客体:教育者、教育内容学习者的客体:教育者、教育内容 学习者的学习是自觉地、有意识的,具有学习者的学习是自觉地、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学习活动,明确目的性的学习活动,以教育者和教育以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为内容为“学学”的对象,以接受教育影响为的对象,以接受教育影响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16、 学习者的学习会引起自身素质的改变,教学习者的学习会引起自身素质的改变,教育者力求使这种改变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育者力求使这种改变在自己控制范围内,使学习者学习的结果合乎教育目的的要求。使学习者学习的结果合乎教育目的的要求。 因此,学习者相对于教育者处于被领导、学习者相对于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的地位。被控制的地位。 学习者对于所学习的对象来说,处于认识学习者对于所学习的对象来说,处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地位,自主地、有意识地进和实践的主体地位,自主地、有意识地进行学习。行学习。3、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 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与学习者的主体性活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与学习者的主体性活
17、动共同组成教育活动。动共同组成教育活动。 离开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离开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教育就是无目教育就是无目的性活动的性活动,离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离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活动,教育就是非人道、甚至是反人道的活动。教育就是非人道、甚至是反人道的活动。(三)教育影响(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与内容的统一。内容内容 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材料或教科书。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材料或
18、教科书。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共同依据,是经过动的共同依据,是经过选择和加工选择和加工的,以的,以物化的知识形态物化的知识形态传递给受教育者。传递给受教育者。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客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客体。形式形式 1、包括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包括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式; 2、受制于教育内容、教学材料和教科书性、受制于教育内容、教学材料和教科书性质;质; 3、反映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思思 考考 教师为教育的主体,还是学生为教育的主教师为教育的主体,还是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体?(四)教
19、育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教育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 教育活动主体的争论:教育活动主体的争论: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主体 弊端:弊端: 教育者主体论忽视受教育者在学习、发展教育者主体论忽视受教育者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过程中的主体性; 受教育者主体论忽视教育者在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主体论忽视教育者在引导和教育学生中的主体性。学生中的主体性。观点一观点一 :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观点二:教与学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观点二:教与学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观点三: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20、观点三: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一)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一)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 1、教育是由、教育是由“教教”与与“学学”两种活动构成两种活动构成的的统一活动统一活动。 2、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不是固定不变、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的,是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的。 3、教育活动本身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在教、教育活动本身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教的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思考问题、参与教的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对教师提出问题,对教
21、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对教师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意见等。改进意见等。-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二)教与学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教与学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都可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但只有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都可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但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成为主体。和受教育者才能成为主体。 1、教育者为主体时,其他两个要素为客体。、教育者为主体时,其他两个要素为客体。 研究和把握教育内容,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和研究和把握教育内容,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研究教育手段、方法和途径等具体的组织方式,科学性。研究教育手段、方法和途径等具体的组织方式,使教育的形式与
22、内容完美结合。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 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掌握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力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掌握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力求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符合求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的要求。 注:受教育者作为客体时,是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积注:受教育者作为客体时,是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积极配合主体扮演好自己的客体角色。极配合主体扮演好自己的客体角色。2、受教育者为主体时、受教育者为主体时 其他两个要素为学习活动的客体。其他两个要素为学习活动的客体。 与教育者的关系:与教育者的关系:理解、掌握、吸收、重组教育理解、掌握
23、、吸收、重组教育者的教学内容,同时把教育者的社会要求转化为者的教学内容,同时把教育者的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要求,还会发现教育者身上隐含的价自身发展的要求,还会发现教育者身上隐含的价值精神,进而作为自己价值精神选择的对象。值精神,进而作为自己价值精神选择的对象。 如果教育者的价值精神与受教育者的价值精神之如果教育者的价值精神与受教育者的价值精神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受教育者作为主体需要具有间存在差异,那么,受教育者作为主体需要具有主体性、自觉性,能够自主建构价值精神。同时主体性、自觉性,能够自主建构价值精神。同时教育者要言传身教,言行一致,消除消极的价值教育者要言传身教,言行一致,消除消极的价
24、值精神内容。精神内容。 教育内容为教育活动客体时,教育内容为教育活动客体时,一方面是受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教育者认识、理解、加工、表现的客体;认识、理解、加工、表现的客体;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掌握、重组的接受、掌握、重组的客体。客体。 教育组织形式作为客体时,实际上是教育教育组织形式作为客体时,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和具体联结的形式。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和具体联结的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课外活动形式;班级授课课堂教学形式、课外活动形式;班级授课制形式、个别辅导形式;远程教育形式、制形式、个别辅导形式;远程教育形式、直接面授形式等。直接面授形式等。3、教育影响为客体、
25、教育影响为客体(三)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三)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主要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主要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教育者的全部目标:教教育者的全部目标:教 受教育者的全部目的:学受教育者的全部目的:学 1、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2、统括了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统括了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 3、这一矛盾的存在表明教育活动的存在、这一矛盾的存在表明教育活动的存在教与学的矛盾教育与发展的矛盾理由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教育育内内容容教教育育手手段段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题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了避
26、免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了避免“满堂灌满堂灌”,就转而运用,就转而运用问答法,结果不少课堂又由问答法,结果不少课堂又由“满堂灌满堂灌”变成了变成了“满堂满堂问问”。请看下面一位老师教学韩愈。请看下面一位老师教学韩愈师说师说第一段的基第一段的基本过程本过程: 师师本段的第一句是啥本段的第一句是啥? 生生 (齐声齐声)“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师这句的作用是啥这句的作用是啥? 生生(部分同学大声说部分同学大声说)本段的论点。本段的论点。 师师第二句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的是啥说的是啥意思意思? 生生(部分同学说部分同学说)老师的作用。老师的作用。
27、师师第二、第三句第二、第三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作用是啥作用是啥? 生生(部分同学说部分同学说)是论证是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的。的。 师师对了。那么下面的句子对了。那么下面的句子- 师生师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28、存也。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师这几句讲的还是这几句讲的还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的理由吗的理由吗? 生生有的说有的说“是是”,有的说,有的说“不是不是”。 师师对,有的同学说对了,不是论正论点的。那讲的是对,有的同学说对了,不是论正论点的。那讲的是啥啥? 生生沉默片刻后,有人说,沉默片刻后,有人说,“是讲怎样从师的是讲怎样从师的”。 师师对。讲的是从师的标准。对。讲的是从师的标准。 这种这种“满堂问满堂问”的教法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随时可的教法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见。具有以下特征见。具有以下特征: (1)老师是发问者,学生是回答者。老师是发问者,学生是回答者。 (2)老师的问,没有确
29、切的对象,是泛问老师的问,没有确切的对象,是泛问;学生回学生回答,也没有任务驱动,是群答。答,也没有任务驱动,是群答。 (3)老师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立即回答,以快速实现老师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立即回答,以快速实现“对话对话”,学生回答也没有思考的时间,是,学生回答也没有思考的时间,是“脱脱口而出口而出”。 (4)老师的问话是随意性的,学生的答话,或直接老师的问话是随意性的,学生的答话,或直接从教材上寻章摘句,或随声附和。从教材上寻章摘句,或随声附和。 (5)由于问的是全班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由于问的是全班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有有“很热烈很热烈”的的“答话答话”,即使不热烈,也总会,即使不
30、热烈,也总会有人说一些,所以老师总有一种满足感。有人说一些,所以老师总有一种满足感。 材料分析 使用教育活动中,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三、教育形态 教育形态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教育形态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也是“教育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理念的历史实现。1、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2、教育系统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教育系统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家庭学校学校社会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系统运行的实践标准及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教育系统运行的实践标准及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社会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