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噬菌体侵染两组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这一节既对前两章的基因的有关知识作了本质性的阐述,也下启后三节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遗传效应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让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
2、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谈一下学情分析:在知识上,通过之前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基因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够深入;在能力上,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对探究性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熟悉,但是科学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仍需训练。这些学情都将是我在教学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教学目标:根据对以上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一系列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
3、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3、能力目标: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因为本部分知识的学习应用了科学的实验设计程序,而且内容涉及到微观领域,学生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属于他们的薄弱环节。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将问题一步步分解。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方法上,我会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于讨论后的结果不但会自己作出评价,还会请其他同学
4、互评。对于观点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表扬,即使观点不正确的也会积极引导,使其做出正确的回答,并适当调整教学方案,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说教法、学法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素养,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问题启发、分组讨论等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设疑质疑、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通过生活中观察发现的生物学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引入遗传因子。2. 回顾所学的
5、知识,由已知引入未知(染色体化学成分中,究竟哪一种才是遗传物质?怎么证明?)引发学生讨论。传授新知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这一部分,然后分组讨论。希望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什么问题。最后请每组派一名同学讲解这一实验的步骤、现象以及由此推出的结论。通过讨论得出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2. 提出疑问:S型菌的化学成分复杂,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并请学生回答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3. 提出疑问:分离的DNA并不纯,其
6、中仍含有蛋白质,其作用的是不是DNA中的蛋白质呢?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起学生思考。在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的同时,引入思考题,经学生讨论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4. 列举少数生物中只有RNA没有DNA的事实,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总结以上的内容学习完后,和学生共同整理整节课的知识网络。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评级,对学生善于假设、多向思维、乐于探究的行为给予高度赞许。作业设置 课后让同学自己设计实验分析探讨“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这样的作业设置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学体会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节实验内容较为抽象采用多媒体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