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2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
2、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
3、审美观念。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3.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4.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
4、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6.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7.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8.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5、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9.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3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
6、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5.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
7、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2.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
8、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4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9、。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
10、大意。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
11、礼貌地请教、回应。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弓I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
12、观察与探究所得。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5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1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6.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
14、说明理由。7.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1.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乐于表达,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2.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3.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
15、用文。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影视作品中的
16、故事和形象,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演讲等方式,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6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写字姿势正确,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
17、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
18、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6.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7.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8.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9.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
19、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2.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把握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4.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0、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5.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尝试诗歌、小小说的写作。7.注重写作过程中
21、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1.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2.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3.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
22、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7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主要载体为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革
23、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方面的作品,阐发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主要载体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主要载体为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各类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8“”(1)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
24、、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3)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4)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1)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独立识字与写字,初步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2)关注校园内外汉字和标
25、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情况,整理自己的发现并和同学交流,互相正字正音。(3)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1)主动通过多种方式独立识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2)开展校园内外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情况的调查,整理、分享自己的发现。(3)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
26、强表达效果。(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2)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9“(1)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学习运用文明礼貌语言,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学会感恩
27、。(2)阅读有关学校生活的短文,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学习与同学、老师文明沟通;乐于分享学校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热爱学习,热爱学校。(3)在革命遗址、博物馆、公园、剧场、车站、书店、超市、银行等社会场所中,学习认识有关标牌、图示、说明书等,了解公共生活规则,学会有礼貌地交流。(4)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1)阅读有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短文,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客观地表述生活中的见闻片段。学习写留言条、请假条、短信息、简单书信等日常应用文,注意称谓和基本格式,文明礼貌地进行交流。(2)学习阅读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
28、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3)学习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以及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1)观察、思考日常生活,阅读记人叙事的优秀文本,学习通过口头表达、书面叙写,与他人交流身边令人感动、难忘的人和事。(2)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世界,走进社会,阅读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文本;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学习通过口头表述和多种形式的书面表达,分享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能写日记,关注家庭、学校、社区生活中
29、发生的新鲜事。(4)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
30、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10“(1)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2)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3)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1)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3
31、)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1)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
32、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4)阅读反映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传记等,交流自己获得的启示;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
33、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4)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11“”(1)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2)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1)阅读有关科学的短文,尝试发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等大自然的奥秘,依据事实和细节,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2)阅读解决生
34、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1)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3)阅读有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简洁清楚地表述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创造精神,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
35、思维方法。(4)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1)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2)学习关于科学探究方面的文本,联系自己的科学学习经历,围绕问题提出、探究过程、解决方法等进行专题式的研讨、演讲和写作。(3)阅读诗话、文论、书画艺术论的经典片段,尝试运用其中的观点欣赏、评析作品。(4)学习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包括短小的文言经典),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参与讨论。12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36、,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8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常用汉字13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创设真实而富
37、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4.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过程性评价应统筹安排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立足重点,关注各个学段的水平进阶。过程性评价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评价要拓宽评价视野,倡导学科融合。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表现纳入评价范畴,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要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分工方式、讨论
38、程序和对不同意见的处理,关注学生在发言和倾听发言时的规则意识和交际修养,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时,教师要对同伴评价进行再评价,提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考察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和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是回顾、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坚持素养立意。坚持依标命题。坚持科学规范。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材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特点。题干设计
39、应规范。14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2.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處续红色血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形成
40、健全人格。4.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性特征,做好各学段之间的衔接。要落实学习任务群要求,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和积极探究。5.教材编写要系统规划和整体安排。要通过学习任务的综合性、挑战性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与进阶。要根据六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通过目标取向、文本选择、学习实践活动方式等体现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色;也可设置关联性的学习内容,实现同一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内容的整合。6.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
41、价值取向,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要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7.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精选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段适应性的典范作品,以整本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基础,让学生逐渐建构不同类型整本书阅读经验;教材要组织和选取原著部分文本和辅助性阅读材料,创设综合型、阶梯式的学习问题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能力。其他学习任务群阅读材料的选择也要适当兼顾整本书。8.教材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要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需求创设学习情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有机组合选文及辅助性学习资源,循序渐进地设计支架式的学习任
42、务和活动,体现过程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9.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关注不同区域教育实际,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调整、开发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编写分为“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种版本。“五四学制6年级教材体例、要求等应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生活特点。10.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发挥传统纸质教材和线上学习资源各自的优势;创设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机会,引导教师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151.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2.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3.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4.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优化教与学活动1.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2.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3.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4.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5.加强区域教研,推广典型经验6.发挥制度优势,推进研修融合7.依据课改理念,设计培训内容8.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培训效果16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