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9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1中小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38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基本原则(一)把握育人导向。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强化劳动实践。(二)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落实劳动教育和实践要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
3、人实效性。(三) 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四) 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五)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釆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避免“一刀切”。三、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使学生能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
4、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四、工作措施(一)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统筹,并列入课程表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2、分层分级规划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
5、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阶段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初中阶段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本领,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
6、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3、有机有序与学科课程*融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达成“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必须与其他学科课程、各类活动课程深度融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可以与劳
7、动教育整合实施。4、多元多维开鶯劳动教育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日常家庭劳动日常化。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贯穿中小学始终。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学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探索建立家务劳动清单(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
8、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记录,学校将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校劳动实践规范化。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表单、劳动教育项目清单、劳动教育评价单,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实施。在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时,杜绝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实践时间。要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设计学校劳动项目(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劳动周时间不少于5天,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统一组织。社会劳动实践多样化。各
9、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制造基地、商业企业等,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本校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各学科教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劳动实践安排可参考附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清单)5、主题引领,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
10、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结合实际,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二)优化劳动教育教学方式各中小学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1、理论讲解透彻全面。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
11、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2、淬炼操作精准到位。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3、项目实践务实笃行。围绕劳动能力
12、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4、反思交流入脑入心。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
13、获得成长。5、榜样激励情真意切。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三)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1、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各中小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目标分级表(见附件2),结合本校实际,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
14、,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及家长的寄语评价、学校展开全校评选活动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有条件的可委托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的调查,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时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2、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局基教科、区教研室等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将劳动教育有关要求纳入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等,建立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评分细则(见附件3),定期分析、研
15、判劳动教育有关情况。将劳动教育督查作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科室对口包保督查的重点内容和相关部门常规督查的重点内容,以督促改、以督促效。各教育总支健全完善相应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1、因地制宜,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局基教科、安全科等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为中小学校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动员相
16、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协调和引导学校附近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2、多措并举,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局人事科、基教科、区教研室等要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聘评、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
17、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推动中小学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区教研室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通过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负责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的作用,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
18、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3、拓宽渠道,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街乡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统筹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计划,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积极倡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局有关科室要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4、部门联动,加强劳动安全风险防
19、范与管理。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要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局基教科、安全科、体卫艺站等要根据相关规定定期督查,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岗位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
20、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做好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会自我防护,特别是要教育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和材料,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安全顺利实施。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
21、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重点关注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整体提高劳动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三、工作目标1、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合、整体规划并实施劳动教育,推动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理念,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2、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形成推进劳动教育合力。3、培育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
22、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教师成长阶梯;利用两年时间,创建5个县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1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遴选一批社会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大力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探索具有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四、工作任务(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两节中,拿出一节上劳动教育课,可集中或分散使用。三年级以上年级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各校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完善地方及校本课程
23、研修,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二)确定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各校依据本校特色制定校本劳动教育清单,以学期、月、周为单位,对本校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清晰呈现基本目标、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等内容。1、校内劳动各学校在上好每周至少1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校内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应安排学生完成,
24、设立宿舍清洁、食堂帮厨、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各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竞赛,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2、校外劳动各中小学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各学校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3、家务劳
25、动各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布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各学校保证1至2年级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各学校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给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每学期召开一次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三)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各学校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农村学校要
26、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无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可以利用素质实践基地、红山女神博物馆、工业园区等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创建5个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教研部门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经常性组织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逐步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成长阶梯。积极聘请思想品德优良的社会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教师。(五)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
27、县级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也可采取学校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三、保障机制(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学校要成立校长或书记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德育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
28、(二)建构实施方案各学校要根据实际,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鼓励探索“一校一案”。3至6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初高中学生每学年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为中高考劳动教育素质综合评价做好充分准备。(三)开展劳动教育成果系列评选活动每学年末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播活动,各校将劳动教育成果以文字、照片、短视频等形式汇成微文,在教育局网站进行推送展播;每学年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或者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每学年开展县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四)加
29、强督导考核各校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既要记录结果,也要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归档。每学年针对上述内容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五)强化安全保障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六)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在校
30、园宣传栏与班级微信群等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根据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评价系统,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结合我县
31、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到2025年,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配齐建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完善督导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品牌,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10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5所,形成4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全县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二、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学段
32、、类型学生特点,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一)小学低段: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掌握小学阶段基本生活技能,深知人人都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二)小学中高段: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三)初中阶段: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四)普通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参加生产劳动、开展服务性劳动,
33、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三、重点任务(一)确保开齐开足课程。全面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各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要与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进行统筹,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他课程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二) 科学合理安排课外劳动时间。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学生要参与劳动实践,主动分担家务,热心志愿服务,自己事自己做。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
34、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由学校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三) 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以评价方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充分运用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情景式教学。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
35、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县级教学成果奖励评奖范围。(四) 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县教体局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规划一批土地、温棚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为中小学组织学生劳动提供服务。优化综合性教育基地布局,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综合基地,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五)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
36、机制,规范评价程序和方法。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做好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质量监测,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推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配齐县级专(兼)职劳
37、动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四、评价指导意见(一)小学低段:重点评价劳动意识的建立、生活习惯养成、学会分类整理、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认识、安全意识建立、环境卫生打扫、小手工活动等一级指标。(二) 小学中高段:重点评价劳动习惯养成、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小“卫士”、学会劳动规划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食物制作、绿色环保出行、集体合作观念、中华礼仪、家乡菜的制作、手工设计与小制作、美育提升、社会调研等一级指标。(三)初中段:重点评价劳动知识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环保、宣传、倡议、爱心资助)、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护卫角色互换、绿色环保出行、劳动和
38、军事技能掌握、工匠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食物制作、安全框架评估、集体合作观念、中华礼仪、社会关爱、家乡自然地理与人文认识、非遗传承、手工设计与制作活动、职业劳动体验、园艺认识、美育提升、社会调研、计算机网络科学实验与物联网、劳动实践中的仿生设计等一级指标。(四)普通高中段:重点评价职业体验参与度、服务性劳动的开展、农业与工业生产劳动、劳动技能掌握、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家庭护卫角色互换、绿色环保出行、劳动和军事技能掌握、工匠精神、建立评判质疑的研究学习精神、国家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社会关爱、中华文明传承、非遗传承、设计与制作、美育提升、社会调研、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物联网、劳动实践中的仿生设计等
39、一级指标。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此外,对中小学学习地方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实践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评价要求。五、实施阶段及措施(一)第一阶段:初步开展(2022年9月一2023年1月)1、制定并下发XX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指导各中小学依据具体情况,按照“一校一案”“各有特色”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校级实施方案。2、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3、各中小学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开齐开足,每周至少1节。根据自身硬件设施和教师特长,创新劳动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等方面的能力。4、根据区市级劳动教
40、育指导意见,确定县级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规范评价程序和方法。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课程。在学校日常教学中XX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整治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室、楼道、操场等公共区域和绿化带卫生清扫以及美化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保洁等劳动实践活动。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符合中小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基地,扩大学生实践活动场地。6、根据政协提案和学校实际,选择10所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及劳动体验室,由学校提出建设意见,教育体育局统一实施建设。(二)第二阶段:深入开展(2023年3月一2023
41、年6月)1、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由教研联盟组织教师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地域文化,设置系统、连续的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分低段、中段、高段,初高中分年级,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在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和德育工作中XX劳动观念内容,在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
42、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落实家校联合,促进学生日常劳动习惯形成。开展每月一主题“家庭会议”“德育作业”或“亲子实践”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密切联系家长,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公益的事情争着做”的价值观念。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与乐趣。3、组织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XX县挂牌命名的研学基地,根据就近原则,开展特
43、色活动、劳动实践,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与学校附近的社区、养老院联系,结合“学雷锋日”“爱国卫生日”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公益劳动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4、定期举行线上线下各类劳动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并得到劳动技能的提升。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培养勤俭、创新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5、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
44、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培训讲座,开拓视野;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夯实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6、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创造发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7、开展劳动技能小标兵评比大赛,宣传身边的劳动模范、生活小达人等,教育影响更多的学生。第
45、三阶段:提炼总结(2023年7月2023年12月)1、通过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评选班级劳动小能手、劳动教育主题大型汇报评比和优质课竞赛等活动,提炼劳动教育成功经验、特色和亮点,择机开展县级大型观摩活动进行成果推广,多举措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教育工作有效实施。2、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大劳动教育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中。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并将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为升学、评优提供重要参考。3、组织评选劳动教育示范校,并在全县进行劳动教育成果展示。4、梳理劳动教育优秀课例、劳动小能手技能
46、展示资料,在全县展开评比,形成精品课例。(四)第四阶段:成果应用推广(2024年1月之后)1、常态化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施。2、根据各校硬件、师资情况,继续挖掘潜力,形成新的特色,提炼新的成果展示推广。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认真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育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条件。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要加强宣传力度,财政局要加大教育投入,会同教育体育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支持劳动教育工作。编办、人社局要依法落实承担劳动教育的教师待遇,为学校招聘劳动教育教师提供支持。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审批服务管理局要
47、精心规划各中小学实践用地。乡镇街道办积极为学校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及活动资源。(二)全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三) 加强统筹和协调。各中小学要成立由中小学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劳动教育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任务,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校长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安排专人负责劳动教育落实情况,从“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制定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加强劳动教育活动,不得挤占、挪用劳动教育时间,辩证处理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集体劳动和个体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现实劳动(线下)与虚拟劳动(线上)、学校劳动和家庭劳动及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四) 防范劳动安全风险。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