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14 ,大小:12.64MB ,
文档编号:3210535      下载积分:3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210535.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ppt

1、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罗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罗 旭旭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l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 城市的定义与起源l1 城市的起源l城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l市交易市场。l请看图1-1.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 北京古城墙第一章 绪 论l2 城市的定义l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l二 城市的职能和发展l1 城市的职能l城市的职能指的是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有居住、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娱乐职能等 l2 城市的发展第一章 绪 论 表1-1 不同历史时期城

2、市的主要特征历史阶段经济功能地域结构发展状况人居环境前工业社会(公元前3500年公元1750年)手工业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职能单一单中心核心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分布分散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差,人居环境差工业社会(1750年20世纪50年代结束)机器大工业中心;商贸中心;职能复杂多卫星城市带有卫星城市的复合城市规模扩大,数量猛增,分布集中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后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现在)第三产业集中地,信息、流通、管理、服务中心,功能叠加,专门化城市出现出现巨型城市群、城市带规模和数量稳中有增,分布由集中趋于分散,出现城市化地区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的理想城市人居环境

3、(城乡差距缩小,融合)第一章 绪 论l第二节第二节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l一 早期人物l 霍华德(1850-1928)l 盖迪斯(18541932)l 芒福德(18951990)l 道萨迪亚斯(19131975)l二 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l(1)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关注 的焦点l(2)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l一一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缘起l寂静的春天、设计结合自然l二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l1 概念:l人居环境,“居”字是住宅,“环境”就是社区,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

4、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第二章 l城市人居环境城市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由自然实体、社会实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环境。l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呢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呢?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第二章 l2 内涵:l城市人居环境包括5个方面:l 自然生态环境l 居住生活环境l 基础设施环境l 社会交往环境l 可持续发展环境l 图1-3 城市人居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

5、关系第二章 位 貌 质 段 文 候 水 气 电 热 路 讯 区 地 地 地 水 气 供 供 供 供 道 通 自然生态环境 社会交往环境居住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住房条件小区环境绿化环境行 信 联网化施 会 化动 地 源 水 口 境出 通 互 文设 聚 文活 土 能 淡 人 环娱乐设施卫生保健 社区氛围第二章 l人居环境体系核心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园林学资源环境生态 地理学水利学土木学美学区域文化社会经济能源第二章 l3 城市人居环境的地域层次划分l近接居住环境(微观城市人居环境)l社区环境(中观城市人居环境)l城市环境(宏观城市人居环境)l实例:l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第二章 巴西利

6、亚第二章l建于1956年。l规划方案:单一功能的城市l城市形态:象一架巨型。所有街道没有名字,l只用个字母和个数字来区分,如l,前面个字母是地区简称,最后个字l母指南北方向。l联合国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l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第二章 巴西两院会议大厅 第二章 首都大教堂 第二章 国家剧院 二 建筑学简介 l1 定义l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l2 起源l巢居、穴居 定居 国家 第二章 l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黄淮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文明 地中海文明.l

7、3 西方建筑l 金字塔l古希腊石粱柱结构体系古希腊建筑 l古罗马建筑l法国巴黎 雨果寝室 罗浮宫 巴黎圣母院l4 东方建筑l卜宅帝王建筑 天人合一第二章 l5 建筑艺术l凝固的音乐l 6 建筑与环境 l从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的关系特点,上述历史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居环境,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居住空间和风格迥异、千变万化的公共活动空间。这两种类型的空间构成建筑与城市的基本元素,满足了人们二元化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的需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有限,数千年来自然经济社会与大自然基本做到了和谐相处,平衡发展。l 中世纪教堂 以色列国家馆二 城市规划 l1 定义: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

8、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l2 任务l总体规划(统领城市环境规划学)、详细规划,宏观到微观控制l过程: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定位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第二章 l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纲领性规划,包括:l 城市发展的依据 城市的定位l 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人口规模l 城市整体布局的方案。l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l1)查明城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迹变l2)区域经济布局,城镇体系,总体规划l3)反映因素,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模式l4)选择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第二章 l5)各种物质要素有机协调在一起。l城市规划有三个方面的任务:l1)城市发展规划l2)城

9、市布局规划l3)城建工程规划l3 研究思路l三 景观学l包括地景学和景观建筑学。l建筑学研究的主体space,是一种感觉,通过实体围合而成的。第二章 l景观学的核心思想:l 生活观 自然观 科学观l 空间观 开放观 l代表性景观设计l美国:自然、热烈、活力l日本:提炼、敏感、细腻ll德国:理性、简约、质朴世界最环保城 世界最环保城世界最环保城世界最环保城l 1月21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未l 来能源峰会”上,东道主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即将兴l 建的全球最环保城市、有着“太阳城”之称的马斯l 达尔城的模型。根据计划,这将是全世界第一座l 完全依靠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污水、l 汽

10、车尾气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环保城”。世界最环保城l零碳零废物全球首创l太阳能风能发电空调l没有汽车行驶的城市l吸引投资广纳贤才l 2006年建立2.5亿美元的清洁技术投资基金世界最环保城l“太阳城太阳城”7大环保高招大环保高招l电力:利用沙漠的烈日和波斯湾的海风造风力和l 光电发电厂l能源:大量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树制造生物能源l 不会使用一滴石油,完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l节水:污水循环再利用,海水脱盐淡化,中水灌l 溉花园、农场世界最环保城l建筑:限高5层l交通:步行、自行车、公共电车取代汽车,到最l 近的交通网点和便利设施的距离不超过200米l环境:运河环绕,林荫步道纵横交错,淙淙流水l 为居民

11、带来清凉感觉l城市规划:12米高墙护城,以传统阿拉伯露天市l 集为蓝本,街道安装太阳能收集板广吸太阳能(综l 合)第三章第三章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因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素和社会经济条件l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l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l (一)自然条件l1 地理位置 某一实体在地球表面所处的位置绝对地理位置 某一实体在地球表面的绝对位置相对地理位置 通过与其他物质相对位置来标实自然地理位置 某一物体与一自然实体的相对位 置关系 第三章 l经济地理位置:某一实体与另外一个社会实体l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它们的距离、方位等。l交通地理位置:枢纽性质的位置,综合反映了l自然

12、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对城市的形成l和发展至关重要。l(1)交通地理位置是绝大多数城市形成和发l展的基本条件和决定因素。如上海 l(2)两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分界点)最易l产生城市。这一理论有康维斯1949年提出。第三章 l dabl da=-l 1+l dab-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l da -裂点距A城的距离l pa-A城人口l pb-B城人口l 如开封、攀枝花l(1)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特征 l 如郑州、石家庄、朱仙镇 PbPa/第三章l攀枝花第三章 l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影响城市规划与布局的地质条件主要有地表组成物质、地下水、地震等。l (1)地表组成物质l (2)地下水 影响城

13、市选址 地下水质影响着行业布局 地下水开采要统一规划,合理开采 流向决定城市工业和居住区的相对位置 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物的布局 l(3)地震l地震带分布影响到新城市的选址。l地震影响城市空间形态 l地震影响着许多工业布局第三章l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l(1)地貌类型 l 主要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河流阶地等。主要影响着城市的选址、空间形态和布局等。l 影响城市的选址l 平原、河流阶地、冲洪积极扇-最适合布置城市,我国有80%城市l 丘林、盆地、高原-次适合布置城市,15%l 山地-较适合布置城市,5%第三章l 影响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l 平原地区,一般采用团状集中式团状集中式布局

14、l 河谷地带和海岸线,一般采用狭长带状式布局带状式布局l 江南河网密布,一般采用河网分散式布局河网分散式布局l 群落式城市群落式城市 l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l(2)地表形态地表形态l 直接影响城市布局,用地选择和城市特色l a 低矮山地丘陵可以丰富城市景观。l b 影响城市用地布局。郑 州 深 圳广州第三章第三章柳州桂林首尔第三章l 影响城市发展的规模l 影响城市建设成本l(3)地貌现象地貌现象l 地质条件不同而呈现一些地貌特征,包括黄土地貌、红土地貌、咯斯特地貌、滑坡、冲沟、凹岸、凸岸、沙漠、河流阶地等。l 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l(1)气候环境影响城市区位选择l(2)风象影响

15、城市各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三章 黄土地貌第三章 红土地貌 第三章 咯斯特地貌第三章 滑坡第三章l 风向 风吹动的方向,一般有8-16个方位l风象 风速 风吹的速度l 风频 各方位风向出现的频率l风向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l 风玫瑰图 l风速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l风速越大,污染物越容易扩散,污染越小 l一般情况下,静风频率47%,不宜布置工l业;30%静风频率47%,布置工业必须采l取补救措施 第三章l风向对城市道路和地域结构的影响:l在城市规划布局中,还要从城市结构、道路l走向、绿地分布等入手,改善城市小气候 l(3)“城市气候”l形成原因:la 下垫层产生反射热 lb 产业结构决定的 l

16、c 城市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 第三章l典型特征:两种l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市区温度高于农村温度的现象l称为“城市热岛”。城市规模越大,布局越集l中,效应越强,冬季更突出。l城市逆温城市逆温城市人工下垫面夜间冷却速度高l于上部,造成地面温度迅速下降,近地面气流l上热下冷的现象,而正常是高度越高气温越l低,两者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城市逆温”第三章l 5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l(1)直接影响城市的选址。l(2)地表水水情影响着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l 用地规模和布局形式。l(3)河川洪水位状况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安排。l(4)河流洪水对城市构成威胁 l(二)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l 作为生产原料和布局场所天

17、然存在的自然l 物,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l 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第三章l1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l(1)分类l 黑色金属,如铁l 金属 有色金属,如铜矿、铅l 矿物资源 轻金属l 贵金属,如金矿l 稀有金属l 放射性金属l 非金属(硫盐硼)l 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电能、水能第三章l(2)对城市的影响:l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促成新城市的 l 产生l 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l 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l 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l 空间形态 l 2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l 土地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有:l 土地资源决定了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第三章l 土地资源影响城

18、市用地选择l 土地资源匮乏迫使人们另寻出路,向高l 空、地下和海洋发展l 3 水资源水资源l 城市用水主要来源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我国l 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668座城l 市中有一半缺水。缺水原因是:l 根本没水;l 沿海淡水少,要采用咸水处理;l 水资源被污染;l 水资源浪费严重。第三章l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是:l(1)制约着城市工业尤其是高耗水工业的发l展,从而左右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城市l的性质和职能。如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l(2)影响城市的选址和规模。缺水地区很少l形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l(3)影响城市的特色和标志。如丰富的地表l水造就了江南水乡特色。第三章l二 社会经

19、济条件和社会经济资源l(一)经济条件和经济资源l 1 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l(1)影响城市经济实力的因素有:l 城市规模影响。l 不同类型影响。l军事中心城市行政管理中心城市经济中心l城市l综合性城市专业化城市l 地区经济水平影响。第三章l(2)经济实力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l 2 城市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1)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一产业(农业、采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比重小;第二产业(制造业、加工业等)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比重中;第三产业(除一、二外的所有产业部门,商业、服务业等)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比重高。第三章 城市的经济实力。影响人居环境。直接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城市旅游环境。影响城市的辐

20、射能力。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仍然 偏高,与发达国家城市产业结构相去甚远l(2)产业布局对人居环境的影响l 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是:第三章l同心圆模式第三章l扇形模式 第三章l多核心模式 第三章l市中区布置音乐厅、博物馆、大会堂等公共建l筑,银行、证卷等金融机构以及商业、服务业l设施,中间穿插绿地、公园和广场;外围是居l住区;最外缘是工业区。l(二)社会环境与社会资源l1 政治经济体制l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说:“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l是深刻的政治与经济的转变”l政治因素历来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l作用。第三章l2 人口资源l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个方面。l(1)人口数量对城市人居

21、环境的影响l一定数量的人口在空间上的聚居可以形成一定l的消费市场,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l(2)人口素质的影响l城市人居环境一般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l硬环境包括建筑物、植物和流动的各种物质,l软环境是指城市的文化氛围、居民素质等。l(3)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性质与城市人居环境l 一一 城市的定义城市的定义 l 城市的一般定义,即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l 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

22、特征或者一个灵魂。这更接近城市的文化定义。第四章l二二 城市性质和类型城市性质和类型l(一)城市的职能l1 概念:城市职能就是指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l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l用。l2 分类:常见的城市职能有居住、管理、政l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娱乐职能等。l分类有几种方法:l(1)静态分类法l(2)动态分类法l3 思想、文化、教育中心职能第四章l(二)城市类型l1 奥隆索分类:行政、防御、文化、生产、交l通运输、游览疗养城市l 2 我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铁路l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中心城市l(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l城、特殊职能城市(革命

23、纪念性城市、疗养城l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l(三)城市性质l1 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l(1)独特性原则第四章l(2)主导性原则l(3)时效性原则l(4)前瞻性原则l2 确定城市性质的思路l3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l(1)历史依据l(2)区域依据l4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l(1)基本非基本比例法第四章l根据基本产业职工人数占城市职工总人数的比l例,即一个城市某一类基本产业职工人数占全l市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一定标准时,就可以用该基本产业定义该城市的性质。l标准表为:城市类型基本产业职工%城市类型基本产业职工%制造业60批发商业20商业50交通运输11矿业15大学50第四章l(2)区位商法l ei

24、j/ei qij i 市j 部门的区位商lqij=eij i 市j 部门从业人数l ej/e ei i 市职工总人数l ej 地区或全国j 部门从业人数l e 地区或全国职工总人数l若qij 1,则该j部门为城市的主导专业化部门;l若qij 1,则该j部门不为城市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第四章l例例:一个城市纺织业比重高达30%,全国平均l纺织业比重为33%,问纺织业能否成为该市的l主导功能?l解:l eij/ei 30%lqij=1,所以不能成为。l ej/e 33%l 6 城市性质的表述:l 遵循三个原则:l(1)突出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城市发 展方向;l(2)兼顾城市次要职能,力求没有遗漏;

25、l(3)文字简练,表达准确。l 三三 城市性质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城市性质对人居环境的影响l(一)根据城市类型分类l 1 首都城市l 指具有单纯政治中心职能的城市。第四章l美国 第四章l2 中心城市l 指能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l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城市。l分为国家级、省区级、地区级、县区级 l 3 工业城市l 矿业、钢铁、煤炭、石油等。l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专业性工业城市。l4 交通枢纽城市l 指在特定的交通地理位置上发展起来,起枢l纽作用的城市。可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l市,河港城市。l北京德国德国 赫尔曼景观公园赫尔曼景观公园改造堆积的煤矸石山,形成独特的大地艺术景观 第四章l

26、5 旅游城市l 指拥有大量旅游资源优势,能吸引人来观光l的城市。l6 科学城l 指以大学或者研究机构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l的新型城市。l7 革命纪念地城市l 指由于某个历史事件而闻名于世的城市。l8 军事驻地或边防城市。l 指出于防御目的让军队驻扎在某地而发展起l来的城市。丽江l筑波科学城l延安l友谊关第四章l9 宗教城市l指因宗教原因而兴起的城市。l10 特区城市l 引进技术、外资专门从事特殊类型经济活动l的新兴城市。l二二 我国城市性质拟定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城市性质拟定中的经验教训l1 重生产,轻生活l2 重工业,轻三产l3 大而全,小而全l4面面俱到,找不准城市性质l麦加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规

27、模与城市人居环境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居环境l一一 城市人口规模的概念和分类城市人口规模的概念和分类l (一)概念:l 1 城市人口概念体系 城市人口指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并居住生活在城市的人口。l(1)地区总人口指城市作为一级行政单位的行政辖区内所有居住的人口。包括从事所有农业人口。第五章l(2)市区总人口指城市市区内居住的所有人口。l(3)地区非农业人口指城市行政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l(4)市区非农业人口指城市市区内居住的非农业人口。l2 城市地域概念体系城市地域城市人口依附于一定的地表空间。我国的城市地域由小到大共6个:第五章l(1)市中心狭义的中心区,即CBD,城市中央商务区。l(2)

28、旧城区整个旧城市区的地域范围。l(3)建成区城市建筑与景观密集连片分布的地域。l(4)近市区包括建成区和近郊区在内的城市地域。l(5)城市市区行政上不含所辖县市的城市市区。l(6)城市经济统计区与主城区保持紧密联系的县的地域范围。第五章l(二)分类:按照1994年分类法,我国城市规模分为4类: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 城市人口在50100万以上城市;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50万以上城市;小城市 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第五章l我国应分为7个等级:巨型城市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 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00500万以上城市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200万以上城市 大城

29、市 城市人口在50100万以上城市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50万以上城市 小城市城市人口在520万以下城市 小城镇 城市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市 第五章l二二 城市人口规模的理论和预测方法城市人口规模的理论和预测方法l(一)城市人口规模的理论l1 城市首位度理论城市首位度领导整个地域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 城市的人口规模相比的比值l2 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理论计算公式:S=P1/(P2+P3+P4)S=2P1/(P2+P3+P4+P11)式中 S 四城市指数;S十一城市指数;P1、P2、P3、P4、P11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城市人口规模第五章l3 城市顺序规模分布理论RiPqi=K 式中 K、q常数

30、;Pi第i位城市的人口规模;Ri第i位城市的位序。l4 贝克曼的中心地理论l(1)假定每个城市的规模与它所支配的市场区的人口数成比例,就是说城市规模与该城市为之服务的人口成正比第五章lPm=kHm 其中,Pm m级城市人口规模 Hm m级城市所控制的市场区人口数 k比例常数l(2)假定在城市系统中,各级城市及其腹地范围数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减,即A级城市能支配s个B级城市及其腹地,则每个B级城市所支配的C级城市及其腹地亦为s个 Hm=Pm+sHm-1 其中,Hm-1 m-1级城市所控制的市场区人口数 s每一城市所属的次一级城市的数量第五章l代入,有:Hm=kHm+sHm-1 Hm=s Hm-1/

31、(1-k)=s/(1-k)Hm-1l假定城市系统中最低一级城市(增长中心)的人口数为P1,它的腹地人口数为R1,则增长中心所支配的市场区人口H1为H1=P1+R1P1=kH1H1=kH1+R1=R1/(1-k)经过整理,有Pm=Ksm-1R1/(1-k)m第五章l(二)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方法l1 劳动平衡法 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 Pt=P1/r1=P1/1-(r2+r3)式中:Pt 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P1规划期末城市基本人口r1 规划期末基本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r2 规划期末服务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r3 规划期末被抚养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第五章l2 劳动比例法该方法将

32、城市人口分为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计算公式:Pt=P1/r1=P1/r2r3 式中 Pt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P1规划期末城市生产性劳动人口r1规划期末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 分比r2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城市劳动人口的百分比r3规划期末劳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第五章l3 综合分析法 Pt=P1+P2+P3+P4 rP5 式中:Pt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 P1城市现状人口 P2规划期间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 P3规划期间城市新增单身职工人数 P4规划期间城市新增带眷职工人数 r带眷系数 P5规划期间城市调进调出的人数第五章l三三 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l(一)

33、巨型和超大城市的特点l1 人口规模大 l2 人口密度高 l3 经济效益好 l4 社会效益显著 l5 发展机遇众多 l6 存在的问题(1)空气污染严重 (2)交通拥挤不堪 第五章(3)地价、房价高昂 (4)社会治安较差 (5)可居住度较低 l(二)巨型和超大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对策 1 改善城市的地域结构 2 调整产业结构 3 调整产业布局 4 加强城市管理 5 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6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便捷度 第五章l(三)小城市、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特点 1 人口规模小 2 环境效益好 3 生活便捷,可居住度高 4 城乡一体化程度高 5 存在的问题l(四)小城市、小城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对策 1 加大投

34、资力度,强化经济功能 2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3 重视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医疗产业 第五章l(五)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规模l1 几种倾向(1)松巴特理论(2)门槛理论(3)达维多维奇理论(4)莫里尔理论(5)吉布森理论 第五章l2 我国现状应遵循的原则(1)注重国情(2)遵循历史观点(3)因城而异(4)多因素分析(5)坚持区域观点 l3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方针l(1)演变历程 l(2)存在的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 第五章 盲目借鉴国外发展教训 没保持好比例 “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人为因素过多 l(3)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大

35、中小结合的城市化道路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与城市人居环境工业与城市人居环境l一一 工业与城市的关系工业与城市的关系1 工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促动因素2 工业是城市的主要产业部门,是城市收 入的重要来源3 工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4 工业布局方式影响城市布局l二二 工业在城市中的规划与布局工业在城市中的规划与布局 l(一)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1 七通一平。2 地质条件好,地基承载力强。3 面积和形状符合要求,并不受洪水威胁。4 供水要连续而且稳定。5 供电稳定。6 交通运输条件好。l(二)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原则1 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1)注意

36、减少排放有害气体。(2)防止工业废水污染第六章(3)注意废渣污染(4)防止噪声污染 2 尽量减少工业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干扰3 尽量减少工业对居民生活区的干扰l(三)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形式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形式1 在城市市中区2 在城市近郊区近郊工业区和居住区紧邻时候怎样布局?3 在城市远郊区第六章l(四)工业区的规划与布局(四)工业区的规划与布局l1 组织方式组织方式(1)按生产协作要求组织的工业区 按生产原料组织协作的工业区 按生产“一条龙”组织协作的工业区 按生产综合性发展组织协作的工业区(2)按资源综合利用组织的工业区(3)按工业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性质和特点组织的工业区(4)按生产性

37、质相近的工业门类组织的工业区第六章l 2 合理规模合理规模l 3 用地布置用地布置(1)旧城区工业布局的调整改造l 如何改造?留 改 并 迁(2)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与布局l 类型:产业带型 城市开发型第六章 科学技术城型 技术公园型 组合型l布局选址布局选址:l选址类型:l选址形式:比邻城市近郊科技区 比邻或者位于城市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比邻大工业区;在城市边缘开辟新区;第六章l三三 工业污染的防治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业污染的防治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1)保护水源(2)防止大气污染(3)减少废渣污染(4)防止噪声污染 传播途径上控制、弱化噪声 在噪声源和被防护物之间设防护装置第七

38、章第七章 第三产业与城市人居环境第三产业与城市人居环境l一一 地位地位(一)概念、特征和分类体系(一)概念、特征和分类体系1 概念:所谓第三产业就是泛指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又叫“服务性行业”。2 特征:非物质生产、服务。第七章产业大类产业大类产业细类产业细类产业部门产业部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农业农、林、牧、渔农、林、牧、渔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工业采掘、制造、水、电、蒸气、热水、煤气采掘、制造、水、电、蒸气、热水、煤气建筑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流通部门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交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服务部门服务部门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

39、保险、地质普查、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通讯、咨询、信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通讯、咨询、信息与技术服务息与技术服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教育、文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化、广播电视、科研、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第七章l(二)城市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二)城市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 1 城市发展阶段 2 城市规模 3 城市性质 4

40、 智力资源l二二 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规划与布局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规划与布局l(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l三种基本模式:1 市场原则模式 2 交通原则模式 3 行政原则模式 第七章 AACBAB 1 2 3(二)第三产业的布局规律(二)第三产业的布局规律1 均衡布局律 2 聚集布局律 3 配套布局律 4 等级分布律 5 人口依附律 第七章l(三)(三)CBD 规划与布局规划与布局l1 概念l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l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和向心性分离五种力量共同作用 1 1111 1111第七章l2 特征l(1)职能特征:现代三产业聚集

41、 居住职能有一定比例 交通功能非常突出 工业职能极弱 生态功能突出 l(2)景观特征 l(3)交通特征 l(四)第三产业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四)第三产业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第七章l(五)问题和对策(五)问题和对策问题:1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3 大城市CBD缺乏整体规划4 部分产业门类发展较滞后第七章l对策:1 拓宽融资渠道2 出台优惠政策措施3 加快传统三产支柱部门的发展4 开拓新的三产业门类5 加快CBD规划与建设第八章第八章 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l一 对外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一)确保城市人流、物流通畅原则(二)方便城市居民出行,货物流动原则(三)减少对城市日

42、常生活干扰原则(四)与城市布局形式相协调原则(五)与城市内部路网相衔接原则l二 城市各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八章l(一)铁路1 站场数量的确定和位置选择(1)中间站 同侧布置 对侧布置 反对侧布置(2)客运站(3)货运站2 铁路枢纽类型及与城市关系(1)一站枢纽(2)十字形枢纽第八章(3)三角形(4)伸长形枢纽(5)终端式枢纽(6)环形枢纽(7)复式枢纽l(二)港口1 类型:商港、工业港、综合港、军港、渔港、避风港2 布局形式:(1)顺岸式码头(2)突堤式码头第八章(3)挖入式港池码头l(三)公路l(四)机场第九章第九章 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城市人居环境设计l一 城市形象设计原则1 可居住原则2 协调性原则3 超前性原则4 个性化原则l二 城市精神和城市标志1 城市精神2 城市标志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