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 文 (第(第 4 4 册)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绝不会是工作的机器。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做系统、科学的规划。在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掌握工作的方法,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要敬业还要乐业,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充满激情地努力奋斗。本单元阅读与欣赏安排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敬业与乐业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和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四篇文章,以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爱和对生活的激情。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高中毕业时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的深入思考、规划和设计。他提出认真地权衡、选择职业是青年人的首要责任,分析了在选择职业时欠考虑的表现及带来的后果,指出应
2、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及为何这样选择,最后论述了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什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梁先生以“敬业乐业”为演讲的主旨,分别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语言通俗,结尾对责任心和趣味的辩证认识令人深思。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是1981年华罗庚先生在江苏金坛县(现常州市金坛区)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所做的演讲,讲述了他做研究过程中不平凡的经历,表现了他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对后辈发奋求进的殷切希望。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是季羡林先生阅读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一书后的感想,提出在21世纪科技与人文联系密切,文
3、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阅读经典,品味人生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读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走进作者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
4、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者;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是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倏(sh)忽(h):很快地、忽
5、然。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蓦然蓦(m)然:不经心地、突然。迸发,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便感到自己的整个存在遭到了毁灭。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又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伟大的东西是闪光的,闪光会激发虚荣心,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
6、热情的东西;但是,被名利迷住心窍的人,理性是无法加以约束的,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召唤他去的地方;他的职业已经不再是由他自己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和假象去决定了。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可能由我们长期从事,但始终不会使我们感到厌倦、始终不会使我们劲头低落、始终不会使我们的热情冷却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但是,不仅虚荣心能够引起对某种职业的突然的热情,而且我们也许会用自己的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
7、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性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当它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时,它既不依靠经验,也不依靠更深入的观察。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谁呢?当我们丧失理性的时候,谁来支持我们呢?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但是,
8、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御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能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很少能
9、够愉快地工作,但是,为了恪恪(k):谨慎而恭敬。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感到自己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最自然的结果就是自卑。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各种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自卑是一条毒蛇,它无尽无休地搅扰、啃啮啃啮(ni):用牙齿咬,这里比喻折磨。我们的胸膛,吮吸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较为仔细的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
10、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的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11、,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总是最高的职业,但往往是最可取的职业。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让人自我欺骗的解救办法是多么令人失望啊!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当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
12、能够为它们的主导思想而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还是最高尚的。这些职业能够使具有合适才干的人幸福,但是也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而贸然行事的人毁灭。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自己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
13、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典范,就曾为人类而牺牲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
14、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十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作品赏析作品赏析 本文是马克思高中毕业时写的德语作文,在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马克思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他提出认真地权衡选择职业是青年人的首要责任,分析了在选择职业时欠考虑的表现及带来的后果,指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及为何这样选择,最后论述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以优美的文笔、缜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力量,至今仍对广大青年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十四、敬业与乐业走进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
15、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十四、敬业与乐业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造出来的。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本题主眼本题主眼:这题目的重点。,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
16、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十四、敬业与乐业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子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啊!出自论语阳货。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整天和别人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啊!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虽:即使、纵然。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十四、敬业与乐业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
17、,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行:德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果实”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
18、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十四、敬业与乐业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朱子: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方面为生活而劳动,一方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能,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
19、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十四、敬业与乐业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
20、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庄子记佝(u)偻(lu)丈人承蜩(tio)的故事: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废,但用竹竿捉蝉百发百中,孔子问他有什么技巧,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他只知十四、敬业与乐业道蝉翼罢了。出自庄子达生。,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
21、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曾文正:曾国藩(18111872),晚清军政重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亵(xi)渎(d):轻慢不敬。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十四、敬业与乐业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出自庄子达生。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分外的事。出自礼记中庸。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
22、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劳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劳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十四、敬业与乐业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
23、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层累:层层叠叠的层次。、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骈进:一同前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24、乐之十四、敬业与乐业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个人哪,发奋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出自论语述而。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强聒(u)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十四、敬业与乐业
25、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作品赏析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走进作者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代表作品有堆垒素数论优选学数论导引从单位圆谈起等。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今天,我就给在座的同学谈谈我的经历,也就是我的学历。我的经历,或者说我的学历,讲起来也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就是三个字:靠自学。说不简单,就是一生中,遭受过许多次“劫难”。如
26、果从“劫”字谈起,那么我这一辈子碰到过三“劫”,我准备讲一讲我怎么度过这三场“劫数”的。这样,同学们也可以对比一下,把现在的环境,同我从前的那个环境对比,看哪个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如果今天的环境确实比我们以前的那个环境好,大家就可以更有信心地走到前面去。这就是我讲话的目的,我不是要在这儿宣扬自己,而是把我的经历给同学们作借鉴。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先说第一“劫”。这一“劫”就是从我们这所学校开始的。你们现在叫金坛县中了,我们当时叫金坛初中,最高班是初中三年级。在国外有时人家问我什么学历,我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初中,金坛县初中毕业。人家问我有什么文凭,我说,我有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的文
27、凭,除此之外,没有了。一直到1980年才发生了一个变化,法国给我荣誉博士证书,现在总算有头衔了,以往都没有。我初中毕业是多少岁呢?只有十五岁。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后来,又到上海进了一年职业学校。尽管那个学校允许我免交学费,不过还是交不起饭费,后来只好回家待着。我的家,就在大桥那边,现在叫南新桥,从前叫大桥。我就住在桥东。怎么办呢?要是现在的话,没有机会上正规学校,也会有许多其他就学的机会,像电视大学啊,函授大学啊。我们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方便,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图书馆,我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还有一本很薄的五十页的微积分,我就啃这么几本书。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只感觉我们应
28、该为国家出一点力,争一点光。我就这样开始钻研学问了。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也许有人要说这是笑话,念了几年书就谈钻研了。那不是笑话!钻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学毕业才能钻研,也不是非有齐全的条件不可。实际上,真正肯钻研的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钻研。这是大约1925年到1926年的事情。我记得,后来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又有机会回到这个学校里来了。到这个学校来做什么呢?当会计兼事务。那时我的老师王维克,预备提拔我一下,预备搞一个初中一年级补习班,让我去教书。但刚有一个计划,不幸我的母亲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床上六个月,腿就坏了。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该坏的。现在都知道,如果生病睡在床
29、上睡久了,不翻身会发生组织坏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几个身,那个时候我们既请不起医生,也没有哪一个人告诉我这个常识,所以病后起来,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我们家里原不宽裕,我一生病,那就更穷了。亏得那位王维克老师,在我身体好些后,还是让我参加工作,让我在那个补习班教了一个月的书。但结果有人告了一状,说什么王维克校长任用不合格教员华罗庚。王维克校长是法国留学生,做初中校长,未免委屈,他一听有人告状,就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几乎没有办法了。继任的校长叫韩大受,他说,旁人上任要带会计来,我不带,就让你干,不过书万万不能教了,因为前任校长就是为了你任课而被告了一状的。这样,我总算当了一个会计。有了
30、一点办法,我就继续钻研下去。过不多久,清华大学找我去任职,那大约是1931年。到了清华,他们碰到一个困难:怎么安排我的工作?这是个麻烦,因为要在清华当个助教,应当有大学毕业的资格,否则又是不合格的教员。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后来,清华大学安排我当数学系助理。所谓助理,就是管管图书,管管公文,打打字,办点杂事。助理已经很不错了,我继续抓紧学习,过了一年半,他们让我教微积分。这一关是非常难过的。为什么呢?因为没资格啊!清华大学的教授为此特别开会通过,让我教微积分。这等于说,清华大学承认我了,我可以抵得上大学毕业了。从初中毕业到当大学教师,我前后大约用了六年半时间,通常初中到大学毕业要用八年。从
31、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看到,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到1936年,我就到英国去了。1938年我从英国回来,因为那时候抗战了,有好多事情要做。回来后,清华大学就让我直接当教授了。从助教到教授,前后又是七年。现在有的人,身在研究机关,自己是大学毕业生,环境很好,又有书,又有杂志,又有导师,但就是对赶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信心。要知道,到2000年还有二十年啊,能不能赶得上呢?从我的经历里面,同学们可以算一笔账,只要有一点简单的算术知识,就可以得出解答。以上是我早期碰到的困难。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旧社会又没有书,又没有钱,又没有老师,电灯黄黄的,一点儿光,看不清。今天,我
32、们有这么好的环境,我请同学们对比一下,一方面要珍惜现在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信心。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现在,再讲我生平第二个“劫”。抗日战争期间,我从英国回来,当时后方条件很差,回到昆明以后,吃不饱,饿不死。那个时候,有句话叫“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记得有这么个故事:教授在前面走,要饭的在后面跟,跟了一条街,前面那个教授实在没有钱,回头说:“我是教授!”那个要饭的就跑掉了,因为连他们也知道,教授身上是没有钱的。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封锁我们,国外的资料,甚至杂志之类都看不到,不但封锁,而且还轰炸。在那种困境之中,许多教授不得不改行了,有的还被迫做买卖了,他们跑仰
33、光,去买点东西到昆明来卖。我住在昆明乡下,我住的房子是小楼上的厢房,下面养猪、马、牛。晚上牛在柱子上擦痒,楼板就跟着摇晃。没有电灯,就找了一个油灯使用。油灯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一个香烟筒,放个油盏,那儿没有灯草,就摘一点棉花做灯芯。就是在这种微弱的灯光下,我从1940年到1942年完成了我的堆垒素数论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先生的一本书,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以及华罗庚本人的方法,本书的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是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后来又跨到了矩阵几何。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抗战胜利后,我到美国去了,当上了“洋教授”。我当“洋教授”也比较困难
34、。别人是又有博士头衔,又有大学毕业证书,我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家还是让我当了教授。所以同学们可以看到,第二次在昆明的艰苦环境里,由于坚持不懈,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第三“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在这段历史过去了,大家都说那是“十年浩劫”。那是个轻视科学和技术的年代,研究活动大都停顿了,连图书馆也借不到书。1980年,外国又来邀请我去讲学。有的朋友很关心,也有点担忧。他们说,这次华罗庚出国,可能要栽跟头,可能要露底了。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我图书馆也不能进,十年不上图书馆了,还能不落后吗?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不但如此,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我经常各处跑,搞统
35、筹优选,是很忙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有一个上算的地方,就是“外通内国”。什么叫外通内国?就是外国知道我的名字,有书出版就寄一点给我。这样,我不通过图书馆,也可以知道一些国际行情。而且,他们不了解,我始终没有放弃理论研究。那时候,我身体还很好,白天紧张地搞优选法,有时上午跑四个厂,下午跑三四个厂,一天跑七八个厂。尽管这样紧张,我也没有放松理论研究。我的理论研究是晚上进行的。做我的助手也不容易,说不定晚上一点钟、二点钟被叫醒,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搞,所以他们是很辛苦的。不过那个时候搞了理论研究还不敢说,因为如果哪一天我们暴露出来,等一会儿就要说,你看这个华罗庚,用统筹优选作幌子,他实际上念念不忘半
36、夜搞他的理论研究。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不过,我们刚出国的时候,心里终究也不很踏实。为什么呢?因为十几年中虽然是搞了一些理论研究,但研究成果大部分没有写下来,或者只写了一点草稿,在脑子里像散沙一样,像乱麻一样。如果出国以后,立刻叫我上台讲演的话,我还真有点担心。亏得去了之后开了两个学术性会议,会议后刚好暑假到了,有三个月时间。我们就利用这三个月时间,把研究成果部分整理了一下。整理好之后,我给了他们一个单子,单子提了十个方面。一般讲演,提出几个专题就好了,拿自己最擅长的专题就够了。可是我们提了十个方面。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要在外国人面前炫耀一下,表示学问广、精、深,数学十个方面都可以讲?
37、这不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到一个地方去,与其讲我自己所长的,不如讲我自己所短的。讲自己所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长的好不好?我在这儿跟同学们讲一下哥德巴赫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问题好不好?好,为什么呢?大家都听不懂,一定是有学问的。可我自己有收获没有?我自己没有,得不到东西。所以我的想法是,提出十个问题来,好让人家自由选择。让他们选,他们一般都是选他们最好的东西,最拿手的东西。好,我就到你那儿讲你们拿手的东西。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切忌班门弄斧。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你要耍斧头就要敢到鲁班那儿去耍。在旁人面前耍,欺负人家干啥?你到鲁班面前耍一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
38、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说明我们的工作就有相当成绩。俗话说:“下棋找高手。”找一个比我差的人,天天在那里赢他的棋,赢得每天哈哈大笑好不好?好是好,但你的水平提不高。如果你找高手下棋,每一次都输给他,输这么半年下来,你的棋艺能够没有进步吗?所以我主张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这一次,我跑了四个国家,好几十个城市,做了好多次报告。反映怎么样呢?我给跟我出去的同志说:你们向上面汇报时要注意,人家给我讲的好话,你少吹点,如果要说一点的话,最好是有书面根据的。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外国人对学问还是很严肃的,不瞎吹瞎捧别人,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防备一点,因为我这个七十岁的老头儿到那里
39、去,人家大多是我的学生辈,你又是借了新中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国的威信,又是科学院的副院长,人家捧一两句会不会呀?我想是会的。所以,我们情愿估计我们的差距比人家大一点,而不要估计我们比人家好,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文章达到了世界水平,可能某篇文章达到了世界水平,可整个加起来呐,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因为差距是指面上的差距,不是说我们有几个个别的人,他的数学很好,或者他的某一门科学很好,我们中国的科学就很好了。我们是一个面上的差距,是整个的差距。所以领导再三强调,要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我们有若干个特殊的人先搞好,搞得好。这次我在国外,也同国内一样,“人民来信”多得很。我只想
40、念一封信,有一位美国的学者,在荷兰听了我的报告,给我写了信,他是这样写的:“您的演讲是真正令人赞叹不已的,您向大家证明了,好的学者即使在最恶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您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和稳定环境中的人们,只能感到羞愧。”这个人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我不认识他,他给我写了这封信。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即使是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浩劫,也不能把我国人民压倒。由于我们能够坚持工作,结果还是做出了成果。这个成果还得到世界上学者的承认。而现在国家走上正轨了,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同学们想一想,现在环境这样好,我们应该不应该有信心呐?我想,你们是会做出叫人欣慰的回答的。那么,我们是
41、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困难肯定有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就是有困难,也绝不会比从前我们遇到的困难更严酷;就是再有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对我个人讲,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当然是会有困难的。除了其他困难,眼前就面对着:自己有成果了,满足于现在的成果,甚至骄傲自满;国外有名声了,国内也有了,我可以歇口气了,可以不要学习了;而且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就指导指导人家搞研究,自己少吃点苦吧。如果这样想,那就是一个危险,这是自己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造成的困难。比如,今天我在这里跟同学们见面,以老同学的资格给大家谈自己的经历,就很容易产生满足的思想。所以我要警惕。满足的思想是不能有的,因
42、为学问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劳动。我顺便在这儿给同学们把自己的思想暴露一下,讲了之后,对我自己可能有好处的。我为了经常提醒自己,给自己写了几句话,叫“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像我这样的年龄,是很容易“松”下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年纪轻的人就不会松呀!年轻人如果要松起来,对不起,我就要以“老学长”的资格打他的手心啦!总之,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我常常对自己说:以前三次浩劫,都没有把我打垮,说不定很可能最后从我自己的思想上,在已经有收获的时候,自己打垮了自己。我一定
43、要警惕。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比我从前碰到的情况好多了。我走的是自学的道路。自学嘛,就得靠自己勤奋努力。有的同志要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很系统的一下子讲不出。我想:一、自学最起码的一条要踏实,从自己水平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二、自学要有周密的计划,要经常检查;三、在自学过程中要多想多练;四、要以长期性、艰苦性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我曾写过这样四句话:“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十五、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该篇是1981年华罗庚先生在江苏金坛县(现常州市金坛区)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所做的演讲,这篇演讲稿由金坛县
44、(现常州市金坛区)听过记录的人记录整理。华罗庚先生以“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为主旨,讲述了自己做研究过程中不平凡的经历,表现了他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对后辈发愤求进的殷切希望。作品赏析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等。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200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天人合一,文理互补,引起了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吴全德院士的注意,他枉驾枉驾:用于称对方来访的敬辞,意思是委屈大驾。寒舍,告诉我他
45、完全赞成我的看法,并且送给了我他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我大喜过望。发表一种意见而能得到赞同,这也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焉能不大喜呢?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但是,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谈到讲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我一连读了几遍,觉得这真是一部好书,处处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我现在引用几句吴先生
46、引用的教育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话,引用原话比自己解释更为可靠。蔡元培先生在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一文中写道:“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鲁迅在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枯寂:枯燥寂寞。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玻意耳:英国化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此种种,“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羡林按:请注意鲁迅使用的这一个“全”字)。正如吴全德先生在书中几个地方讲到的那样,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
47、,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吴全德先生还引用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话。爱因斯坦说:“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庞加莱雷写道:“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德国数学家魏尔(H.Weyl)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这几句话有极大的概括性。吴全德先生在这本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名人的言论和看法,我
48、不再引用了。总之,一句话: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了。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艺术家和华裔科学家中也有人注意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比如吴冠中教授、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等等。但是我认为,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书中有很多很精彩的意见,比如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他说:“美”的着眼点是一个有限的对象,就是要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完美。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自然造化。“造化”就是大自然。下面一直讲到“境外之像”像:编者以为应为“象”,下同。,“景外之像”,最终点到“意境”,是研究中国
49、诗歌美术的一个人所共知的术语。这些话虽然是引自叶朗教授的著作。但是吴全德教授显然是完全赞成的。又如,吴先生讲到石画,这是造化形成的。中国有名的大理石也属于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这个范畴。吴先生说:“令人惊奇的是:天公在四亿五千万年前太古形成时怎能创造出中国风格的水墨画呢!”再如,吴先生在全书几个地方都强调了“开发右脑”。关于这个问题,吴先生在本书中有极长、极细致的论述,我不能全部引用。核心问题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左脑是“理性脑”,右脑是“感情脑”。也有人称左脑为“自身脑”,右脑为“祖先脑”。吴先生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应试教育”,一边倒地开发左脑,其结果是,学习者缺少创意,缺乏整体意识,偏
50、执于个人的成败得失。目前提倡素质教育,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此外,吴先生还有很多精彩的意见,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叙述了。十六、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但是,我认为,吴全德教授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贡献还在于,他嫌几亿年太久,他在实验室中创造出类似石画的中国画。读者只要看一看这本书所附的那些实验室中产生出来的彩色图片,不会有人不感到大吃一惊的。这些自然产生的图画,鬼斧神工,与中国文人笔下的画毫无二致。人们真不能不相信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目前还无法解释。解释过了头,就会濒临神秘之义,我们还是就此打住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