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白杨树形象,感受作者对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2.理解象征等写作手法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示幻灯片,含有象征手法的诗文名句:花草树木是大千世界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历代文人歌咏不衰。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花的高洁;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竹子的顽强;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写出松树的刚毅;以上诗句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板书“象征”,投影象征概念:通篇借助物与人之间有联系的具体形象,表达对某类人的爱憎之情。也叫托物言志。注意:如果不是通篇运用,可能只是拟人手法。3.出示幻灯片,出示课题:“今天学习一篇托物言志
2、散文白杨礼赞,看看茅盾先生赋予白杨树以怎样的象征含义。板书“托物言志散文”。二、检查预习:读准词语,了解作者1.正确读下列词语:秀颀、虬枝、坦荡如砥、恹恹欲睡、晕圈2.解释“礼赞”:怀着敬意地赞扬。然后解释题目“白杨礼赞”:怀着敬意地赞美白杨树。3.根据注释完成下面填空: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等。让学生把上面加粗部分补充在书下注释上。三、根据课文预习朗读提示,读第1节。1.大家有没有注意课文预习朗读提示?“这篇文章很适合朗读,请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以“白杨树实在是不
3、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一句为例,读出合适的感情。老师故意平淡地读第一节,问学生这样读行不行?为什么不好听?提醒学生如果能够注意停顿和重音,可以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点名学生试读,教师点评并点拨。(1)根据停顿符号再读一遍:(2)结合重音符号再读:这样读,能够突出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不平凡)2.读后,板书“白杨树/不平凡”。过渡:为何赞美白杨树?究竟哪里不平凡?四、感受白杨树外形特点,理清第五节写作思路。1.出示白杨树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五节,说说白杨树具有怎样的外形特点?左侧板书“外形特点”,明确第5节写作思路结构:干:笔直、丈把高、无旁枝 力争上游枝:笔直、一律向上、紧紧靠拢 倔强挺
4、立叶:宽大、片片向上、不斜生 不折不挠皮:光滑、有晕圈、 淡青色2.过渡:作者仅仅想赞美白杨树的外形不平凡吗?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白杨树究竟象征什么?左侧板书“内在气质”,(引入赏析第7、8节)五、理解白杨树象征含义,明确写作目的。1.朗读第7/8节,理解白杨树象征含义,明确写作目的。黑板中间板书“抗日军民”,黑板右侧板书“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第7节,作者运用哪些手法突出了白杨树象征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反问、排比的作用。参考:激发思考,感情强烈,层层深入,点明主旨。2.出示写作背景:1939年3月接受友人邀请去新疆做文化教育工作,一年后去延安居住了数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
5、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1940年10月,在周恩来建议下,前去国统区重庆协助郭沫若做文化工作,临行前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延安。1941年在重庆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六、任选一题思考:1.为何题目不写成“抗日军民礼赞”?2.可否删去第5节?启发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原因、学习托物言志散文的写作手法。写作指导:1.为何用托物言志手法?不愿明说或不能明说。不愿明说:文贵含蓄。不能明说:联系本学期必读书红星照耀中国,为何在中国出版时改名西行漫记?2.怎样写托物言志散文?找到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详细描写,充分蓄势;由形到神,巧妙过渡,以免突兀。六、课堂练笔
6、:仿句赞美白杨树请根据课文内容,仿照例句,编一句小诗赞美白杨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莲花的高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子的顽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树的刚毅; , 是白杨的 。提示:阅读文后茅盾题白杨图,从中寻找写作灵感。参考: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是白杨的风骨。七、课后作业:小作文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以“ 礼赞”为题,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段话,赞美一类人。八、结语。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我们战胜强敌、发展复兴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让我们像白杨树那样靠紧团结,不折不挠,努力学习,增进修养,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九、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