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块6 铁路交通事故的预防6.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6.2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素质6.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模块6 铁路交通事故的预防6.4调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1.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模块6 铁路交通事故的预防6.1礼仪6.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就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生产、指挥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预防为主”就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上增强运输安全保障系统
2、的整体功能,把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春节习俗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人们经过无数伤亡事故的血泪教训,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与时俱进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因而所有企业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是,有些单位偏要别出心裁,提出五花八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比如“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第三”,“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等,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由来和内涵。6.1.1铁路运输安全管
3、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早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在劳动部的工作报告上明确批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根据这一批示,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也就是说,针对当时在工业生产中实施增产节约的时候有人错误地“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而制定劳动保护的方针“安全生产”,强调的是生产与安全的统一,要安全地生产。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
4、口号,这在当时是进步;但是,其根本目的是生产,安全仅仅是手段;“目的”与“手段”相比,当然是“目的”第一,“手段”第二。所以,当时实质的指导思想是生产第一,安全其次。这在当时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如此一来,违章冒险作业与盲目蛮干现象时有发生。在“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忽视甚至排斥安全工作的错误造成出现伤亡事故高峰。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伤亡事故再次大幅度上升,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个事故高峰。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
5、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1980年8月,国务院做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指出“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1981年3月,国家经委、劳动总局等9个部门在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中提出“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同时要求“预防为主”。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1983年4月20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983年5月18日,在国发85号文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
6、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报告的通知中提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1987年,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此后的表述一般为:在安全生产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990年以来,政府文件或权威文章都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6.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2002年7月1日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表述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种提法是广大安全生产管理工
7、作者与时俱进、艰难探索的成果,十分精练、科学,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正确地阐明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该法于2014年8月31日进行修改,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修改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也遵从这一指导方针,它指导着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发展。6.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 接待技巧 安全生产是社会主义运输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安全是与计划、生产、技术、质量、物资、设备、劳动和财务等管理密切相关并渗透其中的企业管理
8、的首要任务。安全管理是上述八项管理中与安全相关的管理内容的综合和发展,并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监控实施。6.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 接待技巧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指导方针,是安全科学理论与安全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几十年来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这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及安全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安全管理自身各项工作应遵守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主要有导向、规范、约束、评价四个方面的作用。6.1.
9、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1.导向作用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安全与效率、技术与管理、软件与硬件、局部与整体等。安全与效率始终是主要矛盾,而安全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任何时候只有首先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对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如隐患、危险等主动出击,预先防止,就能牢牢把握住运输生产的主动权,促使矛盾向有利于安全的方面转化,任何单位和个人违背这个原则,必将受到事故惩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6.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2.规范作用 铁路运输生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影响安全和生产的因素很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安全
10、第一”要做的工作、“预防为主”必办的事情落到实处,才能收到预期的安全效果,并做到“综合治理”。如从指导思想到奋斗目标,从阶段任务到主攻方向,从实施方案到具体办法,从组织分工到监控反馈等进行周密规划、统一部署,并按变化做出必要调整,形成着眼于现场作业控制的管理落实机制,使运输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6.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3.约束作用 安全需要纪律严明、按章办事,以及工作高效的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联合保证。这就需要上上下下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共同思想基础,并以此为准则,抵制、克服不利于安全的思想和行为。为此,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
11、求,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各级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使广大铁路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开创运输安全新局面。6.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作用4.评价作用 发生事故的数量及其损失大小可以衡量一个生产单位安全状况的好坏。但由于事故具有潜在性和再现性、偶然性和必然性、事发原因的多重性和因果性等特性,为了实事求是地判断运输企业的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除以事故指标衡量外,还需要考察“安全第一”的思想和“预防为主”的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即对运输系统中的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作业、关键设备等有无防范举措,安全观念中是否有超前防护意识,作用如何等进行评价。可见,“
1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认识其本质含义并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在于认识的深化、决策的正确和扎扎实实地工作。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 接待技巧 我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指出:铁路运输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依靠先进技术和装备,保障行车安全。以行车安全为核心,保障旅客运输安全为重点,系统配套发展铁路安全技术与装备,制定、修订有关行车安全的规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完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
13、“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是保障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人的因素是影响运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持久深入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不安全的危机感,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确保安全的工作氛围。而运输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发生的事故(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外)归根结底是人的“安全第一”思想不牢、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所致。在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或安全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安全第一”的思想往往被淡化或移位。这是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形势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应坚决克服并纠正。6.1.3贯
14、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2.遵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 遵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我国铁路部门根据运输生产规律、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防止事故的宝贵经验,制定了许多保证安全、提高效率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加以完善和发展。有章必循,就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2.遵守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 纪律松弛、有章不循是对运输生产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必须加强职工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路风得以发扬光大。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
15、制度最重要的是各级安全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和切实执行。应避免发生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互相推诿的不良现象,并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做到是非分明、赏罚分明,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3.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素质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是运输安全的重要基础。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或培训。这在高科技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的情况下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我国铁路部门要大力抓好职工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非
16、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国落实作业标准化。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技术业务培训,普遍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4.不断改善和更新运输技术设备 不断改善和更新运输技术设备是保障运输安全的物质基础。运输设备质量取决于出厂的产品质量,也取决于运用中的设备能经常得到精心的维护和保养。因此,要坚持设备检修与保养并重、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攻克设备隐患,落实维修标准、作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性,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备功能,加快实现主要运输装备现代化的步伐。积极发展和完善既能提高运输效率
17、,又能确保安全的各种安全技术设备,这是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6.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方针的要求5.争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争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运输安全的坚强后盾。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指出:“铁道部门的工作没有各地的支持是做不好的。”铁路运输安全尤为突出。铁路应主动加强与地方的安全联防和共建,不断改善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积极依靠地方政府和沿线人民群众参与事故救援、抢修等工作。加强铁路安全宣传教育,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交通事故,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1.1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素质模块6 铁路交通事故的预防6.26.2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铁路运输人机
18、环境系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与运输安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和揭示运输生产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一般理解为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方面,且各自都包含一些复杂的心理要素和具体表现形式。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心理现象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因此也是每个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熟悉的。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19、意志过程。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一般而言,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能力、疲劳、需要、动机、意识、气质和性格等。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人在一切活动、劳动、学习和游戏中都有。如听到树叶的沙沙声,看到光亮、颜色,尝到滋味,闻到气味,摸到物体知道软硬、冷热等都是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它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过程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在过,
20、但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立存在。在成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来不及看清物体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纯的感觉。感觉是认识的入口和开端,没有感觉便不会有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知觉、表象与思维,而且在后来的心理活动中仍然需要感觉给予充实和修正。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能辨认出这是刮风、阳光,那是花朵、果实等,属于知觉。在离开了刺激物的作用后,原来听过的话语,看过的某些图形、物象仍“话犹在耳”“历历在目”,这就是记忆。人不仅能通过记忆把经过的事物回想起来,而且能想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这是想象。凭借人特有的语言,通过分
21、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是。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都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体验,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情感或情绪。除此之外,人还能够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行为目的,拟订计划和步骤,克服各种困难,最后把计划付诸行动,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叫作。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心理
22、过程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统一在一起,构成。而人的心理现象中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又统称为个性的。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中,人的操作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即辨认接收信息、操纵控制设备和观察调整运作,而这些行为都要受心理现象影响。当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时,感知快速,思维敏捷,动作可靠,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否则,人的感知觉、思维和反应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6.2.1铁路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因此,积极的心理现象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内在依据,消极的心理现象及由此产生的侥幸、麻痹、惰性、烦闷、自满和好奇等心理倾向是人的差错(
23、辨认不清、主观臆测、理解不当、判断失误等)引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人的心理现象状态及其转变程度,成为铁路运输生产中事故与安全相互转化的制约因素,铁路运输安全的心理保障关键就在于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1.感觉、知觉与运输安全 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和诸多属性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现象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离开人的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但是,
24、知觉又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1.感觉、知觉与运输安全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觉不仅依赖于现实的感觉,而且依赖于以往感觉经验的积累。感觉和知觉两者密不可分,通常将这两种心理现象称为感知或感知觉。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1.感觉、知觉与运输安全 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有些事故是人的感知觉发生错误(如误认信号、误听或误传命令等)造成的。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错觉现象也很多,其中以视觉错误对运输安全的影响较大。6.2.2心理要素
25、与运输安全2.记忆、思维与运输安全 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人和事的识记、保持和重现。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目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作回忆;客观事物在目前,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的,叫作认知。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2.记忆、思维与运输安全 思维是大脑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过程。思维是人的心理过程中最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指的是能决定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某一类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根本特性。事物的内在规律主要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必
26、要联系。思维就是人类专门去揭示事物的这种内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心理活动。这是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根本不同的地方。由于思维的非直观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未能彻底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2.记忆、思维与运输安全 记忆和思维是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应该具备的重要心理要素之一,没有较好的记忆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按章办事,执行计划。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各种作业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在工作中,运输指挥人员忘记将计划变更内容及时、准确地通知作业人员,或因情况变化,不能立即分析判断,采取对策,就会因贻误时机而直接危及运输安全。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3.注
27、意与运输安全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3.注意与运输安全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按其作用或功能分为三种情况:(1),即把心理活动重点指向特定对象,对其他无关的心理活动进行抑制,不因无关刺激源的干扰而分散精力。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3.注意与运输
28、安全 (2)注意分配,即在同时进行两种及两种以上活动时,把注意力有目的地指向不同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3.注意与运输安全 (3)注意转移,即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注意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基本心理条件。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由多个作业环节组成的,如果作业人员的注意不集中,或过分集中而不能及时转移,或注意分配不当等,
29、都有可能导致发生运输事故。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4.情绪与运输安全 个体往往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和观点而表现出来的肯定(满意、愉快、高兴等)或否定(不满、不快、憎恨等)的态度体验,这就是情绪的表现。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4.情绪与运输安全 情绪和情感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充分必要条件;情绪不稳、心境不佳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6.
30、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5.气质、性格与运输安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气质都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气质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饨方面。气质体现了人的心理过程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心理动力特征,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性格是人对周围人和事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气质与性格两者互相渗透,相互影响。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5.
31、气质、性格与运输安全 因为气质和性格的外在表现都是围绕着“做什么”(表现为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表现为行为方式)展开的,所以,从事运输生产人员的性格和气质对运输安全直接相关。良好的气质和性格是作业人员实现自控的心理保证。而气质较差、性格有缺陷的职工,因客观存在的心理障碍而导致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应通过各种安全管理手段来促使矛盾向有利于安全的方面转化。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6.能力与运输安全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是个性心理重要特征之一。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
32、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凡是与活动有关的,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完成活动所必需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并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例如,人的体力,知识,以及人是否暴躁、活泼等,虽然对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因此不能称为能力。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6.能力与运输安全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属于一般能力范畴,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了智力保证。诸如色彩辨别力、音响辨别力、图像识别力等均是特殊能力,只能在特定范围和
33、条件下才发生作用。例如,在列车技术作业过程中,列检所车辆检修人员通过锤敲耳听就能探测出车辆部件或零件的故障或隐患所在,这就是一种特殊能力。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6.能力与运输安全 运输职工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运输生产的安危,如细心观察、牢靠记忆、沉着应变、敏捷思维、准确判断及清楚表达等能力是广大职工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保证。相反,观察不细、记忆不好、判断不准、表达不清和反应迟缓等,就会使运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6.2.2心理要素与运输安全7.疲劳与运输安全 疲劳又称疲乏,是主观上一种疲乏无力的不适;是人在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超过正常限度所出现的生理与心理机能衰
34、退的现象。其表现是:生理机能下降,肌肉酸痛,身体困乏,头痛头晕,视觉模糊,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理机能下降,注意力分散,感知觉失调,记忆和思维减退,安全意识和动机助长遵章守纪、按标准化作业的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心态对安全生产的不良影响。6.2.3铁路运输安全心理保障条件 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维和需求等心理活动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的心理沉淀,人的意识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意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具有客观现实的作用。牢固的安全意识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它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对运输安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发展到严于律己时的思维定式,是形成安全动机和行为的先
35、决条件。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可确保安全自控,增强群体安全意识可实现安全互控和联控。1.增强安全意识6.2.3铁路运输安全心理保障条件 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和定期培训,使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关系,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安全和自控、互控、联控之间的关系,使安全意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2.坚持正面教育6.2.3铁路运输安全心理保障条件 一是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富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要素。二是长远意识,应警钟长鸣。长治久安是安全运输的根本所在,来不得半点儿松懈和麻痹。三是辩证意识,硬性制度、严格检查和加大奖惩力度是必要的,但更需要在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及促进
36、安全习惯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3.强化三种安全管理意识6.2.3铁路运输安全心理保障条件 通过典型示范,班组成员学、比有榜样,赶、超有对象,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观念,自觉为安全生产多做贡献。4.通过典型示范1.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模块6 铁路交通事故的预防6.36.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 车站在办理接车、发车和列车通过作业程序中发生的一切行车事故称为接发列车作业事故,经常发生的接发列车作业事故称为。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占用区间是指:(1)区间内已进入列车。(2)区间已被列车取得占用的许可(包括准许时间内未收回的出站、跟踪调车凭证)。(3)封锁的
37、区间。(4)区间内有停留或溜入的机车、车辆、动车、重型轨道车、施工作业车辆。1.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5)发出进入正线的列车而区间内道岔向岔线开通。(6)邻线已进入禁止在区间交会的列车。列车前端越过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即可按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论处。办理越出站界调车后,没有取消手续,也没有办理列车闭塞手续,就用该调车手续将列车开出,亦按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论处。1.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占用线路是指已办理进路的线路,或停有机车车辆线路,或已经封锁的线路。在站内无空闲线路的特殊情况下,接入为排除故障、事故救援、疏解车辆等所需要的救援列
38、车、不挂车的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除外。列车前端进入进站(进路)信号机或站界标即可按向占用线路接入列车论处。2.向占用线路接入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未准备好进路是指:(1)进路上的道岔未扳、错扳、临时扳动或错误转动。(2)进路上有轻型车辆(包括拖车)、小车及其他能造成脱轨的障碍物(不包括路外其他交通车辆)。(3)邻线的机车、车辆、动车、重型轨道车(包括拖车)越出警冲标。(4)违反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而办理同时接车或发接列车。(5)超限列车包括挂有超限车辆的列车)、客运列车由于错误办理而造成进入非固定股道。3.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6.3.1接发列
39、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时效规定:接入停车或通过的列车,列车前端进入进站(进路)信号机或站界标及发出的列车起动均按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论处。设有进路信号机的车站,分段接发列车时,按分段列算。如果每段都发生问题,那么每段都定一件事故;如果一次准备的全通路算一个进路,那么该全通路定一件事故。3.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凡由于信号联锁条件错误或有关人员违章作业,致使信号错误升级显示进行信号或强行开放进行信号运行,造成耽误列车或列车已按错误显示的进行信号运行,虽未造成后果,但均定事故。3.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未办或错办闭塞发出列车是
40、指未和邻站、线路所、车场办理闭塞手续,或办理闭塞的区间和列车运行的区间不一致。列车前端越过出站信号机(包括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或警冲标即构成未办或错办闭塞发出列车。客运列车,错办闭塞的区间虽与列车的运行区间一致,亦按本项论。没有调度命令,擅自改变或错办列车运行经路,亦按本项论。未按规定办理手续而越出站界调车时,按本项论。4.未办或错办闭塞发出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是指列车前端任何一部分越过固定信号显示的停车信号。停车列车越过警冲标或轧上线路脱轨器(指用于接发列车,起隔开作用的脱轨器)时亦算。双线区间反方向运行,列车冒进站界标,亦按本项论。5.列车冒进信
41、号或越过警冲标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在制动距离内,误碰、错办或维修设备致使临时变更信号显示,信号关闭或临时灭灯,造成列车冒进信号时,不论联锁条件是否解锁,亦按本项论。在制动距离内信号自动关闭或临时灭灯,在进路联锁不解锁的情况下,列车冒进信号时,不按本项论。5.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导致列车停车是指:(1)因办理不及时或忘办、错办信号使列车在站外或站内停车时。(2)禁止同时接车的车站或不准同时接入站内的列车,误使两列车均在站外停车时。(3)接发列车人员未及时或错误显示手信号,使列车停车时。6.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导致列车
42、停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是指与邻站已办妥闭塞手续,但未交、错交、未拿、错拿、错填、漏填行车凭证;自动、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发车或耽误列车。行车凭证交与司机或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手信号后(车站直接发车为发车人员显示发车手信号后),发现行车凭证错误,亦为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7.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填写的行车凭证,错填、漏填电话记录号码、车次、区间、地点时,列行车事故;其他项目漏填、错填时,不列行车事故。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列车起动后发觉,停车未
43、越过信号机或警冲标时,列一般D类事故;如果越过信号机显示的停车信号或警冲标时,算一般C类事故。7.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6.3.1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 责任的划分: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停车列车起动,主要责任是司机;司机发现未发车,责任是车站。通过列车司机未及时发现,主要责任是司机;司机发现及时停车,责任是车站。车站发现错误进行纠正,未耽误列车,不列事故。7.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1.离岗、打盹或做与接发列车作业无关的事情 接发列车作业人员擅离职守、打盹睡觉、看书看报、闲谈打闹,都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注意力,造成误听、误传车次
44、、股道,忘办、错办闭塞、信号,忘扳、错扳道岔等后果,一旦各种原因叠加,就很可能造成事故。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2.办理闭塞没有确认区间空闲 行车闭塞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同一区间内只有一个列车占用。但在设备发生故障或有些特殊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区间空闲的假象,特别是电话闭塞完全靠作业人员控制,办理闭塞前如不确认区间空闲,就有可能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发生严重的行车事故。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3.不按规定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 不按规定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是造成接发列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无轨道电路的车站或停电、施工等无联锁状态下接发列车,
45、如果不按规定认真检查接发列车进路,极易发生未准备好进路而接发列车的行车事故。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4.不认真核对行车凭证 行车凭证是列车占用区间的依据,在非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时,如果漏填、错填、未交、错交、未拿、错拿行车凭证,轻者耽误列车,影响正常运行;重者造成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等严重后果。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5.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 及时、正确地开放信号是保证行车安全和不间断地接发列车的一项重要工作。信号开放不正确或不及时,会造成列车晚点或机外停车,甚至造成向占用线接车或向占用区间发车等严重后果。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6
46、.取消、变更接发列车进路联络不彻底 车站在办理接发列车时,原则上不许变更接发列车进路,但如果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发车进路时,则应先通知发车人员取消发车后再变更;原规定为通过的旅客列车,由正线变为到发线时,应经列车调度员准许事先预告司机,降低列车进站速度,才能保证行车安全。6.3.2导致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7.抢钩作业 在准备接发列车进路时,不按规定停止影响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而抢钩作业,除直接造成列车晚点外,因抢钩作业容易简化作业过程,匆忙中极易造成行车事故,特别在没有隔开设备的线路上危险性更大。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1.办理闭塞时必须确认区间空闲 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
47、塞时,为防止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检查确认前一列车是否完整到达。在半自动闭塞、无轨道电路、无联锁状态下接车时,车站值班员必须听取扳道员前一列车全部到达的报告。助理值班员应认真确认列车尾部标志,防止区间遗留车辆。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1.办理闭塞时必须确认区间空闲 (2)通过闭塞设备确认区间空闲。自动闭塞区段根据控制台上的信号表示灯、接近、远离及道岔区光带进行确认。半自动闭塞区段根据闭塞机上邻站发出列车到达的闭塞表示灯进行确认。电话闭塞根据车站行车日志、电话记录登记簿中列车到达的电话记录号码确认,并与揭挂的表示牌进行核对。(3)检查确认有关记录情况。在
48、确认区间空闲时,还要认真核对轻型车辆使用书、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调度命令等有关记录。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2.认真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 车站值班员布置接发列车进路时,必须向有关人员讲清接发列车的车次和占用线路。车站一端连接两个以上方向或双线反方向接发列车时还应特别说明。为防止有关人员误听、错听,受令人应按规定复诵。此外,在准备接发列车进路时,还应重点检查确认以下事项: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2.认真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 (1)确认接车线路空闲。设备检查,即利用控制台上的线路占用光带或表示灯检查确认。目视检查,即天气良好时,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或扳道员现场目
49、视检查线路空闲。分段检查,即在夜间或昼间天气不良、曲线半径过小和施工停电联锁设备失效的情况下,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或扳道员按划分地段分别检查确认。辅助检查,即从占用线路揭示板核对确认。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2.认真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 (2)确认进路上的道岔位置正确。(3)确认占用区间凭证填写正确。(4)确认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经停止。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3.正确掌握开闭信号的时机 信号开闭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设备运用效率。“早开晚关”,虽然对列车运行安全有利,但降低了设备的运用效率;“晚开早关”,将会造成列车机外停车或进路提前解锁,危及列车运
50、行安全。在非集中联锁的车站,过早关闭信号,会使进路上的有关道岔提前解锁,敌对信号开放;过晚关闭信号,道岔不能解锁,其他进路不能及时准备。因此,必须按站细规定,正确掌握开闭信号的时机。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2.认真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1)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时机。(2)开放出站信号机的时机。(3)关闭信号机的时机。6.3.3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预防措施4.接发列车必须立岗监督 接发列车立岗制度是保证列车和人身安全,防止接发列车惯性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认真执行。接车时,列车接近车站时,根据扳道员或信号员“次接近”的报告,助理值班员应提前出动到站细规定地点立岗接车。助理值班员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