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91 ,大小:11.19MB ,
文档编号:3224384      下载积分:3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22438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配套课件-教育心理学(第二版)1.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配套课件-教育心理学(第二版)1.ppt

1、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 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心理学的概述心理学的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述 一、个体行为 行为是指的任何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学习、工作、打拳、散步等。广义的行为也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各个部位的肌肉运动,甚至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必须通过对外显的行为的观察和探究。二、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一)个体心理 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在心理学上一般把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

2、性心理两大类。1.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各种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属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各种主观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想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的目的,必须克服遇到的困难。这种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也称为个性的动力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个

3、性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特征。(二)社会心理 人是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社会实体,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与他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领导关系、被领导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等。由于社会团体的客观存在,这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是社会心理。所以心理学在研究个体心理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人际关系、人际影响、群体的形成的规律、社会知觉、态度等社会心理内容。三、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

4、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并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资料1-1 印度狼孩的故事 19201920年年9 9月月19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长的估计8 8岁,年幼的一岁半,她们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岁,年幼的一岁

5、半,她们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发出的不是人的声音。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发出的不是人的声音。她们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她们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像狼

6、那样嚎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像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做出了各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阿玛拉到第种各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阿玛拉到第2 2个月,可以发出个月,可以发出“波、波波、波”的音,诉说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

7、拉在两年后,才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和叫牧师夫人“妈妈”),),4 4年后掌握了年后掌握了6 6个单词,第个单词,第7 7年学会年学会4545个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 1年年4 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 1年年7 7个月后,可以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 2年年7 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 5年的时间,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但快跑时又会用

8、四肢。经过5 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子。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 3、4 4岁岁的孩子。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的孩

9、子。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三)心里具有社会制约性 表现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特性表现为人与人相区别的个性方面人的心理还具有自我意识的特点四、心理发展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冯特,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有他的弟子铁钦纳(EBTitchener)。他们主张心理是研究意识的,他们从心理化学的观点出发,坚决主张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分析研究各种所谓心理组合体的构造,也就是分析心理组合体的元素(因此也被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以及各种心理元素,即意识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一

10、)(一)19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世纪初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2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造人,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Dewey)、安吉尔(JAngell)。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因此不能分解。所以机能主义坚决反对构造主义。如果说构造主义强调的是意识的结构,那么机能主义则重视的是意识的机能和功用。例如,构造主义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机能主义的这一主张推动了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机能主义还重视心理学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机能主义主张

11、:让心理成为一种习惯。3行为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一思潮)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创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争执不休时,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行为主义,1913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坚决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被称为是实践于大众的心理学。这一学派提出了刺激反应(S-R)的公式。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太海默(MWertheimer)首创,代表人物还有考夫卡(KKof

12、fka)、苛勒(WKohler)。这一学派开始在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后期代表有勒温(K.Lewin)。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完形”、“整体”,所以这一学派十分强调整体的作用,因此被成为是从整体观察世界的心理学。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反对元素分析,认为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而是大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5精神分析心理学(心理学第二思潮)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重视异常行为的

13、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人类的生物本能(力比多,libido),是心理与行为的动力与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就是通过释梦、自由联想、催眠等手段,去研究发现病人被压抑下去的冲动和欲望,并使用某种方法使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得到一定的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是:挖掘表层下的奥秘。(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当代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研究取向,即当代心理学的五大理论。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脑的功能定位 心理免疫学。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遗传行为中的作用。2.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进的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接

14、近销声匿迹了,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领域研究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学习、动机、社会行为以及行为异常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班杜拉(A.Bandura,1925)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等理论与技术。3.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 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遭到来自各方面的的批评,但是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在心理学的某些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如安娜.弗洛伊德、艾里克森和霍妮等。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5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60年代蓬勃发展,是现代心理学的新运动和新方向。创始人是纽厄尔、西蒙和奈瑟。主

15、张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认为人的认知过程类似计算机的程序过程,也是一种信息的输入、编码、提取、加工决策等过程。有人预测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取向(心理学第三思潮)产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马斯洛,主要代表有罗杰斯。他们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反对把在动物身上做的实验,移置在人身上。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偏重于学习、动机、人格发展、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继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学在心理学史上兴起的第

16、三势力(亦称第三思潮)。五、心理学的分支 l.普通心理学 2.发展心理学 3.杜会心理学(socia1 psychology)4.实验心理学 5.生理心理学 6.认知心理学 7.人格心理学 8.变态心理学 9.动物心理学 10.心理测量学 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 3.咨询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5.临床心理学 6.广告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法律心理学顾问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使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的理论也总是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教育史上,

17、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他著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心理学教科书(1816)等著作。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西方教育心理学的

18、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想一想?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从学科特点来看,一方面,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又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另一方面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两个子过程。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师生双边的活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人类的一般学习,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本教材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基本理论、学习

19、心理、教学心理和个性心理,共十二章。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包括: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二部分学习心理。包括: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三部分教学心理。包括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评价”和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第四部分个性心理。包括:第十二章“个性差异与教育”。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计划的制定或实验设计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2.对实验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要如实记录,不要用主观经验肆意串改观察到的事实。3.做结论时,要对所获得的全部事实,包括相互矛盾的事实

20、,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做到有根有据,实事求是。(二)系统性原则 在心理学研究遵循系统性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复合的、动态的、有层次的系统,无论我们对人心理现象怎样进行分类,但各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人的心理是具有各种机能的有机体,每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都受生理、环境刺激、行为活动、神经系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相联系、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贯彻系统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因素分析和整体研究统一起来,既要看到外部的宏观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又要研究

21、内部的微观(生理)因素对心理的影响,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加以综合分析。2.把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统一起来,既要揭示个体发展的年龄特征,又要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既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因素的研究。3.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统一起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尽力避免那种纯理论研究,研究的课题要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统一起来,即能丰富心理学理论,又对实践有指导意义。(三)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贯彻教育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要都要考虑教育意义,使教育成果有助于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良

22、好品德的培养。2.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能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实验者有意控制和创设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的条件不同,一般又把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二)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在一定环境下的举止言行的系统观察,记录来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1.观察法的具体实施 (1)观察计划的制定。是带着一种研究目的观察。所以使用观察法必须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应观察哪些行为,观察时间,在什么情境下观察,采用什么记录方

23、式,应注意的问题等。(2)做好观察记录。观察法必须做详尽的记录,其记录形式可分为两大类。文字记录。音像记录。(3)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这是观察法的最后步骤。通过一定时间观察可获得大最的感材料,只有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找出心理发展的规律。2.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1)适用面广;(2)可以观察到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3)可以在当时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全面情况、特殊的气氛和情境。行为观察法的主要缺点:(1)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往往难以观察到研究所需要的行为;(2)搜集资料较费时费力;(3)因果关系难以确定,观察到

24、的只是个体的外部行为,而对于产生这种行为的内部原因需做进一步研究。(三)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一般的问卷有两种来源:一是现成的量表(问卷)。它是由专家编制好的,并且多数具有常模,使用时效度、信度较高。一是自编问卷。1.问卷形式(1)自由叙述问卷。如:你为什么要上学?(2)多重选择式。如:你好好学习是为什么?选择3条 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为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报答教师和父母的关怀;为得到同学、教师和父母的好评;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3)是否式问卷。让被试以“是”或“否”二选一的方法回答。(4)评定量表法。让被试按规定的一个标准尺度对提供

25、的问题进行评价。例:调查小学生对公共道德规范的看法:在公园内有下面各种行为好不好,你的看法是什么?用五等级评定,在你认为合适的等级上打“”非常坏 坏 有点坏 不怎么坏 不坏折花草树木 5 4 3 2 1随地扔瓜果皮核 5 4 3 2 1破坏文物 5 4 3 2 1乱打动物 5 4 3 2 1随地吐痰 5 4 3 2 1(5)确定顺序式2.问卷的编制(1)问卷编制过程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测量目标;对要测量的目标进行特质分析,即要测量的目标包括哪些成分或范畴;根据具体的特质成分选编试题;选择问卷形式并编制成问卷。(2)编制问题卷应注意的问题 问卷试题,要有足够的数量,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编制。要求文

26、字浅显易懂,题意清楚,适合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试题的设计要避免社会认可性。问卷中适当设有检查测验的效性的项目。答案要求尽可能简单,以便于统计处理。问卷编制好后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试测,检验问卷的内容、形式等的可行性。经试测修正后,才能正式测试。要编制问卷使用说明,包括怎样施测,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3.问卷法的优点(1)能在短时内获得大量材料、省时、省力。(2)直接了当,针对性强,能获得第一手生动资料。(3)能测试出被试的内心状况,同质被试可重复测验。4.问卷法的局限性(1)需要有被试的真诚合作,否则测验不可能真实。(2)需要被试有自我意识能力和文字能力,小学低年级使用有一定困难。(3)由于受被

27、试自卫心理的影响,不愿暴露自己内心世界,也可能使测试结果不真实。(4)受社会认可性的影响,被试回答问题可能偏向社会认可的或希望的方向。(5)问卷设计较难。(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最早起源于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所谓个案法是指通过某个个体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发生发展的因素。个案法较多地用于发展心理方面的研究和特殊儿童的研究。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揭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行为提供依据。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

28、意义 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来看,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基本围绕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学生学的基本规律,二是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教的基本规律。这两个问题,一个侧重于理论探索,另一个侧重于实践的应用。(一)理论意义教育心理学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学好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二)实践意义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各个心理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和主要代表人物。3.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教育心理学

29、的研究对象与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原则和方法?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案 例案例1:开学第一周,老师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案例2:刘老师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

30、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案 例案例3:王老师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名诗人。小丽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王老师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王老师注意到小丽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王老师问小丽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1.案例三中的学生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2.对比三个案例,解释哪个或那些

31、案例涉及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道德的或者生理发展的两难困境,并具体描述这些困境。主要内容 学生人格发展阶段学生人格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一)什么是心理发展 1.种系心理的发展 2.种族的发展 3.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的发展指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它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且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

32、.定向性与顺序性(1)自上而下(头尾)法则 (2)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不平衡性4.普遍性与个别差异性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 1.划分依据 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胎儿期(从受精卵出生)婴儿期(02岁)其中: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幼儿期(2、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青少年期(11、12岁18、19岁)成年早期(2038、39岁)成年中期(4060岁)成年晚期(60)。二、青少年期的心理

33、特征(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定义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2.总的特点 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成人感,独立意识强。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3.认知发展特点(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3)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4.心理发展特点(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二、青少年期的心理

34、特征(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4.心理发展特点(2)少年期心理发展特点 闭锁性 动荡性 思维成熟的初期 危机性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二)青年期(相当于高中阶段)1定义 这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2.青年期总的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已接近成人;智力接近成熟、出现辨证思维;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3.认知发展特点 智力接近成人;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学习准备 1.什

35、么是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学习准备 1.什么是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1)纵向的方向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2)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二)关键期1.洛伦茨的动物印刻关键期实验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二)关键期2.什么是关键期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

36、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加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存在着连续过程中的阶段性;各阶段均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固定;各阶段具有连续性(前后衔接);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

37、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大约在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1)先天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游泳反射:眨眼反射:抓握反射:迈步反射:(2)客体永久性(2)客体永久性2.前运算阶段(27岁)(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思维(3)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7-11岁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小学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在发展数、关系、过程等概念。表现为具有了守恒 能够进行多维思维 思维具有可逆性 思

38、维去自我中心 思维能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1)思维的可逆性 A(花猫)+A(非花猫)=B(猫)B(猫)+B(小狗)=C(动物)故:A(花猫)B(猫)Tf。那么他为了要探索某一问题,能够容忍一定数量的失败,而且在遇到失败之后不但不会令其放弃,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过于容易,反而会使他的学习动机受到损害。(四)成败归因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海德(奥地利)1958年提出来的。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他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

39、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资料4-1智力成就归因量表简介 克兰代尔编制的“智力成就归因量表(IAR)”是由34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在叙述一件事之后,都提供两个解释,一个是内部归因,一个是外部归因,要求被试选其一。1.你这次考试成绩很好。这可能是:a.因为我学习用功了;b.这次考试很容易。2.老师夸你是个好学生。这可能是:a.因为她那天心情愉快;b.因为我各方面表现都好。3.运动会上你跑得最慢。这可能是:a.我练习得不够;b.计时搞错了。然后,分别计算被试内外归因题目的得分。如内控分高于外控分,则为内

40、归因者,否则倾向于外归因。(五)习得性无力感理论 提出者:习得性无力感的概念最初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提出的。概念: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也称习得性无助。实验过程:塞利格曼和梅尔(Maier)于1967年在实验中首先发现了习得性无力感现象。实验以狗作为被试并分成三组,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将狗用皮带固定在吊床上,并给以多次无法预测的、足以造成痛苦的电击。第一组中的狗只要用鼻子推动吊床底部的嵌板,即可逃避电击;第二组中的狗则无论如何做也无法逃避或控制电击。第三组狗只是缚在吊床上,没有接受电击。二

41、十四小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实验。三组狗都被移放到一个双间穿梭箱内,在那里,每只狗只要跳过中间的栏杆,就可以避免电击。结果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狗很快就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跳过穿梭箱中间的栏杆以回避紧接着条件刺激的终止而来的电击。然而,在第一阶段接受了不可逃避电击的第二组狗则无法学会如何避免电击,它们甚至不去尝试逃避电击,只是坐着不动,忍受电击,表现出痛苦和抑郁的表情,以致发出哀鸣声。这些狗之所以无法学会逃避电击,是由于先前的对电击无法控制的经验所致,因此,塞德格曼和梅尔用“习得性无力感”这一术语来说明这种现象。无力感产生会有三方面的表现:1.动机水平下降,表现为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2

42、.认知障碍,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进行学习时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3.情绪不调,表现得冷漠和抑郁。塞利格曼在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中对无力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无力感产生可分为四个阶段:1.获得“结果不可控的”失败体验。2.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即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会失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4.产生无力感,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并影响后来的学习。习得无助感的教育对策还涉及学校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学校情景中习得无助感的教育对策。其次,家庭环境中习得无助感的教育对策。父母对孩子产生习得无助感的两个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一是培养他们能控制

43、自己生活的感觉和信念;二是使他们明白一个具体的行为与他们本身并不 等同,不能“以偏概全”。(六)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也可称作自我能力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活动时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人们对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当学生观察到教师或同学良好的榜样示范时会增强自我效能感。3.目标设置。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近期目标

44、,学生在达到目标的同时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4.成败归因。将学生的成功与努力相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5.奖励。适当的奖励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6.学习监控。在学生自我监控或教师外部监控两种情况下,均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起到积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影响任务选择 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任务的完成 如何培养和形成自我效能感:1成败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目标设置 4成败归因 5奖励 6学习监控 7.言语劝说 8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9情境条件资料4-2 自我效能感实例 心理辅导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我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

45、比较擅长做什么?”“我擅长唱歌。”小红说。“我还在少儿卡拉OK大赛中得过奖呢!”“我擅长书法。我的书法作品也得过奖。”小毅回答说。“我擅长踢足球”,“我擅长数学”,“我擅长学语文”.同学们在抢着回答。这时,老师发现小兰在那里没有讲话,便问:“小兰,说说你擅长什么?”小兰站起来说:“我没有什么爱好,学习也不好,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可见,小红同学在唱歌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小毅在书法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有的同学在语文学习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有的同学在数学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效能;而小兰似乎缺乏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进行成就动

46、机训练(一)意识化(二)体验化(三)概念化(四)练习(五)迁移(六)内化三、培养与激发学习兴趣(一)加强学习目的、明确知识的社会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三)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五)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七)注重学生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四、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一)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从而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

47、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内容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三)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问题要能使学生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2.问题要小而具体 3.问题要新颖有趣 4.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 5.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四)问题情境的形式 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形式是非常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游戏,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个试验,也可以是一种直

48、观形象,一段录像资料,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个小品,或者是以上多种方法的结合。(五)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语言提问法 2活动法 五、设置榜样 1.名人的学习习惯和成长经历 2.设置身边的榜样 六、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1)及时批改和发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2)眉批、评语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七、正确评价,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八、适当开展竞赛 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按项目分组竞赛(二)按能力分组竞赛(三)提倡学生自己与自己竞赛(四)竞赛要适量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有效地利用上述手

49、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九、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十、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增强自我效能感 首先,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打破失败不可避免的神话;其次,改变学生的消极归因;最后,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案例分析:大学生小强的表现是学习动机过强的问题。学习动机过强往往是因为个体学业期望过高,自尊心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恰当的估计,由此造成学业自我效能感下降,心理压力大,或者是渴望学业成功而又担心学业失败,受表面的学业动机的趋使,渴望外在的奖励与肯定,特别是由于学业优秀带来的心理满足使学生更看重自己

50、的学业优势,因此造成学习强度过大,引起心理疲劳。具体表现为:(1)成就动机过强;(2)奖励动机过强 (3)学习强度过大;(4)经常自责。过强的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质,制订恰当的学业目标与学业期望,调整成就动机;将表面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深层的学习动机,淡化外在奖励特别是学业成就的诱因,正确对待荣誉与学业成绩;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坚持不懈。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动机?什么是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有什么功能?对学习有哪些影响?3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成份构成的?4掌握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比较各学习动机理论的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