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吸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3.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A.探究法B.班级授课制C.发现法D.讨论法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
2、于()。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A.尝试一错误说B.认知一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8.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B.
3、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A.学校B.心理咨询室C.医院。D.课堂10.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A.正迁移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讲解法B.练习.C.演示法D.课堂问答12.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A.100%B.80%C.150%D.200%1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
4、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A.心智技能B.表演技能C.写作技能D.操作技能16.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之分。A.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准备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9.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
5、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奥苏伯尔C.加涅D.布鲁纳20.()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A.标准化成就测验B.细目表C.自测试题D.案卷分析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
6、.惩罚E.分化与泛化3。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A.鼓励原则B.动机原则C.结构原则D.程序原则E.强化原则4.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A.深度加工材料B.有效运用记忆术C.进行组块化编码D.适当过度学习E.合理进行复习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A.总结B.提问C.析疑D.预测E.复习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
7、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唯一性E.固定性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三、名词解释(本大题
8、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定势2.学习迁移3.形式训练说4.复述策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何培养智力技能?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为主)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3.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
9、发现法。4.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5.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6.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8.C【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9.A【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10.D【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11.B【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
10、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12.C【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13.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14.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1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16.D【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1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18.A【解析】略。19.D【解析】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20.B【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
11、标和内容保持一致。二、多项选择题1.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2.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3.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4.ABCDE【解析】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5.ABCDE【解析】略。6.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领会这样四种策略:总结,总结段落内容;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
12、问题;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7.ABCD【解析】A、B、C、D四选项均为学习策略的特征,E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8.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9.ABC【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10.ABCDE【解析】略。三、名词解释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3.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
13、说认为,迁移是元条件的、自动发生的。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2.【答案要点】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2)要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论,形成认同感。(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
14、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五、论述题【答案要点】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 (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
15、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人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
16、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在有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成正相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