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贯穿欧亚大陆的通道,当时的主要用途是()A.商业贸易B.战争需要C.政治交往 D.旅游考查2.从公元前220年起,秦朝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道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驰道的修建()A.促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导致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3.对海洋的重视和利
2、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我国西汉时对海洋的利用取得的成就是()A.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B.天文定位技术应用于航海C.中国海船横渡太平洋D.最远到达红海和东非沿岸4.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答梁启超的困惑()A.郑和地理航海知识渊博,意志坚定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强大的武装力量5.“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
3、,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祖国内地与西部边疆地区的联系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6.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诞生。这些交通事业的进步主要是由于()A.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B.洋务运动的推动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7.上海洋场竹枝词中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
4、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化色彩8.18世纪,伯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其运河长度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以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各地9.下面是根据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制的20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数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运营线路运营车辆运营线路长度全年客运总量公共电汽车881条24 131辆19 299千米33.3亿人次轨道交通22条5 210辆609千米37
5、.8亿人次A.公共电汽车是北京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B.北京交通工具种类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C.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的通行提供了方便D.轨道交通因价格低廉吸引了市民乘坐10.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西方对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垄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成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据此判断()A.轮船招商局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历程B.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艰难曲折C.中国船舶运输业持续稳定发展D.政府主导推动官营企业发展11.17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
6、运输网。这些措施()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中的革命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12.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为21万千米,其中欧洲占10.5万千米,美洲大陆占9.3万千米,到1900年美洲大陆的铁路里程早已超过欧洲,但欧洲和美洲的铁路里程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一变化表明()A.世界各地铁路发展差距明显缩小B.世界各地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C.世界各地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13.20世纪初,美国交通运输领域出现重大转折。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架双翼飞机,飞机的发明和汽车的应用标志着交
7、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主要归功于()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美国政府开明的政策C.美国企业进入垄断时代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14.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5.城市交通是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
8、是()A.交通拥堵 B.环境污染C.能源紧缺 D.汽车增长过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道驰道的通达区域,据贾山说,是“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私行人,职事五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爵国公以上,欲投驿止宿者,听之。边远及无村店之处,九品以上、勋官五品以上及爵,遇屯驿止宿,亦听。
9、并不得辄受供给。”谓私行人不应入驿而入者,笞四十。辄受供给,准赃虽少,皆杖一百。唐律疏议材料三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利权横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的新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之点:第一,为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第二,为交通组织之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6分)(2)根
10、据材料二,分析唐朝驿站的主要特点。(4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始皇时期,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终,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
11、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交通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学者提出“18世纪交通革命”的理论。指出18世纪时,英国在水路、陆路方面的进步都引人注目,马车在各方面都有技术改进,速度、容量、舒适度都有提高。筑路技术有了明显提高,用于运输煤炭等重物的木轨在矿区铺设,这成为19世纪铁轨的先声。水陆交通的不断发展,使英国在19世纪初实现全国水陆交通网络一体化。18世纪时,马
12、车货运速度增长三倍,运费降低40%,客车运时减少60%,舒适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各类交通立法不断增多,交通治理始终处于议会的有效监管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长,收费信托以道路通行费为抵押借贷并发行债券,运河修建资金主要来自发行股票和抵押借贷,银行在融资方面日益重要。19世纪时,铁路建设的融资规模更大,但融资方式并未有重大改变。摘编自沈琦“18世纪交通革命”:英国交通史研究的新方向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的转变,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综合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迅速修复了被破坏的运输线路,恢复了水陆空
13、交通。19531977年,交通运输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0亿元,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铁路等重大项目,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交通运输业投资快速增长。1996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6.7%,全国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据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提升对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发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18世纪交通革命”的内容及其
14、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氵赢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
15、,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 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
16、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年代主要交通工具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20世纪60年代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上有一个大的煤气包;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千米,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当时购买自行车要凭票。20世纪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20世纪80年代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20世纪90
18、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21世纪私家车普遍,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摘编自杨柳建国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之变迁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1答案:A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这有利于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19、,故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国家就已经实现统一,故A项错误;修建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3答案:A解析:中国在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故选A项。4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梁启超的困惑是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远航事业蒸蒸日上,而中国郑和下西洋之后远洋航行却逐渐衰落,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当时是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对外贸易基本上都是朝贡贸易;而当时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故选B项。5答
20、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6答案:B解析: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等,推动了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7答案:C8答案:A解析: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传统的运河运输衰落,故选A项。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的通行提供了方便,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表格,可知在全年客运总量中轨
21、道交通总量高于公共电汽车总量,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北京交通工具种类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对比公共电汽车和轨道交通的价格,故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轮船招商局的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的发展,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故A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属于航运,不能代表中国交通运输业,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船舶运输业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持续稳定发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仅据题干材料不能推断出政府主导推动官营企业发展,故D项排除。11答案:D解析:A项错误
22、,引发英国交通领域革命的是工业革命中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应用,题干材料只提到构建交通运输网,两者并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到的是英国国内交通的发展,与对外殖民扩张并无直接关系;C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D项正确,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贸易范围与规模,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交通运输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亚非地区,因此从整体上看,尽管欧洲和美洲的铁路都继续发展,但欧洲和美洲的铁路里程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比重有所下降,故选B项;题
23、干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各地铁路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排除A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不能直观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欧洲和美洲的铁路里程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比重有所下降并不能说明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飞机、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以内燃机驱动,故A项正确;美国政府开明的政策与飞机的发明和汽车的应用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美国企业进入垄断时代与“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也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当时飞机、汽车不是以电动机驱动的,故D项错误。1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
24、以及均衡的要求,它的生产效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1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在这些地方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故A项正确。D项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故排除。B、C两项是汽车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故排除。16参考答案:(1)特点:大规模修建通往全国各地的各种道路;附属性的服务设施齐全。作用:有利于巩固政权;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主要特点:兼有馆舍功能;专供贵族和官员使用;具有军事功能。(3)变化: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和自然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
25、;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应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7参考答案:(1)不同点:秦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与对外侵略相联系;秦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秦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2)关系:交通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基础;文明的进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18参考答案:(1)内容:交通技术的革新;交通网络逐渐向一体化迈进;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交通治理体系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变化等。影响: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19世纪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突破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有
26、利于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2)原因: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交通运输业;利用了科技革命的成果和现代科技成果;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19参考答案:(1)特点: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2)主要变化: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
27、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20参考答案:示例趋势:(1)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2)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3)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生活贫困,交通工具种类单一(或技术落后、或体系不完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需求增加;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筑路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不断提升管理职能,服务于民;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