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258.58KB ,
文档编号:3285638      下载积分: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28563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alice)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文言文对比阅读25篇(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文言文对比阅读25篇(含答案).docx

1、1. 遂宁市 愚公移山 精骑集2. 自贡市 出师表 容斋随笔诸葛公3. 安徽省 河中石兽 梦溪笔谈4. 成都市 陋室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 南充市 鱼我所欲也 梅花岭记6. 武威市 爱莲说 芙蕖7. 怀化市 醉翁亭记 醒心亭记8. 达州市 送东阳马生序 醉书斋记9. 德阳市 马说 爱莲说 问说10. 昆明市 唐雎不辱使命 正谏11. 陕西省 岳阳楼记 喜雨亭记12. 邵阳市 岳阳楼记 梁惠王下13. 衡阳市 卖油翁 戴嵩画牛14. 河南省 小石潭记 游天平山记15. 郴州市 送东阳马生序 黄生借书记16. 黄孝咸 出师表 识鉴 17. 海南省 三峡 醉翁亭记18. 广东省 马说 段直传19.

2、 广安市 曹刿论战 楚庄王欲伐陈20. 广元市 爱莲说 芙蕖21. 黔东南 鱼我所欲也 贵义22. 铜仁市 周忌讽齐王纳谏 燕策二23. 杭州市 舟中 范仲淹传 范仲淹传24. 湖州市 云自在龛随笔 牧斋遗事25. 兰州市 湖心亭看雪 游高梁桥记1.遂宁市【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

3、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悬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

4、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注释】暗疏:默写。滑稽:该谐戏谑。旬朔:十天一月。惩艾:惩戒。聪明:听力和视力。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2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一 见 辄 能 诵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22.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面山而居 而常废于善忘B.然负此自放 至于负者歌于途C.予少时读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故虽有勤劳之苦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士,用箕畚把石头泥士运到渤海的边上。(

5、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所以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力,却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24.请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对乙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 学生能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咬定目标、知难而进、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等)和乙段内容(天资聪颖但不勤奋,年纪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进行劝勉,言之有理即可。2.自贡市【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6、,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下

7、有以见信于人,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诸葛公)【注】节制:节度法制。蓍龟:指卜筮。夷夏:指少数民族和中原人。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言语恶劣。B.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C. 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 图:图谋,谋取。D. 乘操、丕积威之后 乘:趁着,凭借。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 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

8、者B. 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C. 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D. 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诸葛亮不求闻达。他原本一介布衣,在南阳种地,假使没有徐庶推荐,刘备三顾,他不会扬名于诸侯。B. 诸葛亮恪尽职守。他不忘先帝遗命,在南方已定、兵甲充足以后,随即请求北伐平定中原、兴复汉室。C. 诸葛亮立身仁义。他用兵行军、指挥打仗,都以仁义为本,遵守节度法制,是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D. 诸葛亮受人信服。刘备信任他,临终将后主托付给他;下面的人看见刘备信任他,也对他非常信服

9、。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2)(魏)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魏国)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乙】参考译文: 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指挥作战,都以仁义之道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他的思虑行为,全都出于(对刘备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他生在乱世,亲自耕田谋生,假如没有徐庶一句话的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热忱,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扬名显达就是一定的。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会见刘玄德,纵论天下大势时,就提出不可和曹操较量高

10、低,对孙权也只能互相支援,不可图谋,只有荆州、益州可以夺取。这些论断像占卜一样准确,终其一生的政治经历看,真是不容变更之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都信服他,敌人畏惧他。对上,他以忠诚取得信任,所以刘备临死时甚至对他说:“如果我的儿子确实不具备做国君的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即使后主刘禅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诸葛亮而毫无怀疑。对下,他的才德威望为部属所信服,后主左右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

11、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敌帅司马懿仔细考察诸葛亮军营壁垒后,叹服他是天下奇才。3.安徽省【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

12、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转转不已已:停止(2)求之下流,固颍固:固然(3)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塞:堵塞(4)人力不能去去:移开、搬开,搬离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2)水遂横流为害。涧水于是四处流溢,造成灾害。15.【甲】【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6分)【甲】文老河兵的智慧表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从“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13、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等文字中看出老河兵了解到石性的坚重,沙性的松浮和水的反冲击力,精准地掌握了三者的相互关系。【乙】文雷简夫的智慧表现在善于动脑筋,懂得迂回行事,从“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中看出雷简夫没有直接与巨石硬碰硬,而是另辟蹊径解决了问题。4.成都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14、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 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B. 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C. 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D. 衡于虑 衡:平衡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A. 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B. 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 舜发

15、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 (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B. 因此,感动(他)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C. 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D.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 两文均

16、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C. 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D. 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5.南充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 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17、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

18、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注: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15.下列加点

19、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C.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D.被执至南门 执:押解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乡为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B.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舍生而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D.蹴尔而与之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17.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

20、。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大义”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1)万钟则不辫礼又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参考译文 (乙)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

21、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公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几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 (江都)城沧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 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语文家考答案第2页(共

22、4页)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驿、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6.武威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23、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芙蕖(清)李渔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

24、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注释】芙蕖:荷花的别称。荷钱: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迨(di):及,到。徂(c)往,到。异馥:特别的香味。14. 解释下列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多(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3)过而不问之秋: 时候(时间)(4)亭亭独立:耸立的样子1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 自荷钱出水之日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 乃复蒂下生蓬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 荷叶之清香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D. 摘

25、而藏之 人木知而不愠(十二章)16. 翻译下列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 17. 填空。两文同写莲,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写莲的“可目”“可鼻”“可人之口(可口)”“可用”,由莲的观赏价值写到 实用(经济)价值。7.怀化市(四)文言文阅读(16分)【甲文】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26、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文】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

27、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注】涯:水边

28、的陆地。直:直接,径直。君:君主,皇帝。20.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2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2)树林阴翳:遮蔽(3)构亭曰“醒心” :建筑(4)或醉且劳矣:有时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2)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2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9、 )A. 甲文第一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的感慨。B. 甲文第二段层次清晰,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C. 乙文中“醒心亭”为曾巩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D. 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24. 曾巩说:“公之作乐,吾能言之。”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公之作乐”的内涵。与民同乐8.达州市【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

30、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31、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32、(吾)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窥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呵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

33、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郑日奎醉书斋记,有删改)【注】泊如:淡泊无欲望。甫:才,刚。科头:不戴帽子,光着头。帙(zh):原意是包书的套子,因谓一套书为一帙。漏:古代计时器,此指时间。午:午夜,半夜。烂漫:坦率自然貌。1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 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B.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故:故意C. 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左右:旁边D.

34、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 间:间隙、空隙1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 当余之从师也 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B.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 中轩敞者为舱C. 假诸人而后见也 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呵责D. 以中有足乐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 【甲】文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旨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B. 【乙】文通篇极力渲染一个“醉”字,把书斋主人陶醉于书的痴态、狂态、废寝忘食乃至忘乎所以的情状刻画得惟妙惟肖。C. 【甲】文多用对比手法,不仅有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

35、的种种艰辛这样的正比,而且也有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这样的反比。D. 【乙】文通过描绘书斋朴素雅洁,藏书丰富的环境特点和家中妻子、仆人的言行,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潜心读书的形象。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2)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15. 梁启超说:“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那

36、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尽的责任是什么呢?请联系【甲】【乙】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职责是好好学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都不能将学习放下,应该像宋濂学习,遇到任何艰苦的环境仍然可以坚持学习;也要像乙文的作者那样读书时能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热爱读书。9.德阳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唐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37、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爱莲说北宋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问说(节选)清 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

38、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

39、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 B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

40、/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C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D.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耻:耻辱10.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B.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C. 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

41、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D. 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10.昆明市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

42、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

43、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乙】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节选自说苑正谏)【注】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傥:倘若、或者。斫(zhu):砍。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关龙逄(p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纣:商朝

44、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9.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请广于君 :增广,扩充(2)以头抢地尔 :碰,撞(3)景公说 :同“悦”,高兴 (4)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谋划,商量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这两个臣子。11. 【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情节。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甲】秦王假仁假义,无理指责安陵君。唐雎从容应对,断然反驳。秦王以“ A_”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秦王道歉【乙】齐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 B_”颜烛趋进谏,点明危害。景公发怒,并且“ C_”,但颜烛趋大义凛然,继续劝谏景公。景公归国. A.天子之怒 . B.致死不赦 . C.援戟将斫之 12. 【甲】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