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古诗词赏析(带答案)1. 北京市 饮酒(其五) 陶渊明2. 自贡市 朝饥示子聿 陆 游3. 成都市 菩萨蛮 黄庭坚4. 江西省 江山秋色图 胡行简5. 南充市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6. 泰安市 满江红 秋 瑾7. 武威市 鹿柴 竹里馆 辛夷坞8. 常德市 黄鹤楼 崔颢9. 怀化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10.达州市 野望 王绩 望江南 超然台下 苏轼11.德阳市 观书 于谦12.泸州市 居竹轩 倪瓒13.眉山市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14.昆明市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秋词 刘禹锡15.陕西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16.天津市 钱塘湖
2、春行 白居易17.邵阳市 渡荆门送别 李白18.武汉市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19.株洲市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20.河南省 雁门太守行 李贺 21.湘潭市 渡荆门送别 李白22.黄孝咸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23.长沙市 舟师 俞大猷24.凉山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25.宜宾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题西林壁 苏轼26.海南省 过零丁洋 文天祥27.福建省 定风波 苏轼28.广安市 望岳 杜甫29.乐山市 插秧歌 杨万里30.贵阳市 寿阳曲 山市晴岚 马致远 寿阳曲 渔村夕照 马致远31.广元市 春水 杜甫 游南斋 韦应物32.黔东南 卖炭翁
3、白居易33.铜仁市 春望 杜甫34.随州市 忆邢惇夫 黄庭坚35.天仙潜 秋霁寄远 杜牧36.遂宁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37.兰州市 秋日田园杂兴 范大成1.北京市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 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 车马喧 ”;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真意 ”,却“欲辨已忘言”。9.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
4、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2.自贡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朝饥示子聿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注】子聿:陆游的儿子。茅茨:茅屋。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强项:刚强,不肯低头。2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和食不果腹的窘况,“惯”字表明
5、忍饥挨饿已成常态。B. 颔联告诫儿子,读书治学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扰,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C. 颈联感叹生逢昭代,岁月虚度,诗人因此心生愧疾,感到死后也无颜见祖先。D.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儿子子聿的诗,全诗谈治学,论诗歌,说希望,明白如话。2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告诫儿子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屈服、不放弃,不为外界的人或事而动摇,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及做一个有骨气有操守的人。3.成都市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14. 词中
6、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环境宁静优美、生活自由惬意的地方。15. 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本词中的“渔翁”是悠闲自得的人,李白诗中的垂钓者是有政治追求的人。4.江西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山秋色图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家。注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槎(ch)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万迭:万重。野人:山野之人。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
7、秋的意境。B.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C. 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 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8. 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画作展现出万重秋天的美好,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图中还画了许多人物活动情景,使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令观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厌。5.南充市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由径通出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
8、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尾联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如答成“以动村静”亦可给分),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磐之音,回应着大自然的寂寞无语(1分,意对即可)。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
9、的情怀(1分,意对即可)。6.泰安市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 “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B.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C. “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
10、,也可泛指世俗之人。D.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16.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 “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B.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C. “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D.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7.武
11、威市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18. 从“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三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王维的 孤独落寞(淡泊闲适) 心境。19.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上面哪首诗中的“诗画”之境?请简要分析。示例1:我最喜欢鹿柴。一二句写空山传语的空灵、静谧之景;三四句由声及色,描写落日余晖映入深林,映照青苔的幽静之美。示例2:我最喜欢竹里馆。幽深茂密的竹林中,诗人独坐其间,既赏幽篁美景,复得琴
12、啸之乐,再有明月相伴,“幽篁”“深林”“明月”与“独坐”“弹琴”“长啸”的人构成物我一体的一幅画面。示例3:我最喜欢辛夷坞。前两句写春天到来,辛夷花绽开花蕾,好似云蒸霞蔚;后两句写辛夷花点缀寂寞的涧户,纷纷扬扬洒下片片落英。整首诗展现一幅花开花落的画面。8.常德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7. 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长势繁茂_的特点。18. 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
13、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9.怀化市(三)诗歌鉴赏(6分)【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诗】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 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明卿:作者的好友。楚:楚地。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18. 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迷”意为辨认不清。“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了。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19. 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
14、?请简要分析。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玉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10.达州市【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
15、称“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9.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甲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呈现的优美画面。示例:举目四望,山林间到处是一片秋色,远处的山野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10. 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甲】诗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情、“徙倚”点明诗人归隐东皋后的徘徊无依的孤苦心境。B. 【乙】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C. 【甲】诗写景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与近、静与动,和谐自然:【乙】词写景色彩多样,明暗相衬,浓淡相谐,画面丰富。D. 【甲】诗作者借典故
16、寄意,虽三仕三隐并未超然物外;【乙】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11.德阳市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注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庐:书房。2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
17、坚持读书的好处。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D. 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22.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句
18、,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12.泸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居竹轩元 倪瓒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12. 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运用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的繁茂和生机勃勃,传达出作者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13.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营造一种清新淡雅,生趣盎然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13.眉山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19、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骢(c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虏障:类似碉堡的防御工事。燕支:山名,在今甘肃。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两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同。B. “行子对飞蓬”与“征蓬出汉塞”中的“蓬”都表达出漂泊无定之感。C. 颈联既照应“万里”的漫漫征途,又引出“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D. 最后一句中“雄”字颇有表现力,让人联想到挥刀奋击的战斗场面。12
20、. 请结合全诗,说说颔联的“一杯”中饱含诗人的哪些“心事”。参考示例:“一杯”中饱含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对友人征途的关心与担忧;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14.昆明市8. 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示例:我会用悲伤低缓的语调朗诵甲诗,因为甲诗描写的是萧瑟凄凉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
21、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我会用轻快激昂的语调朗诵乙诗,因为乙诗描写的是明丽的秋景,表达的是作者昂扬奋发的豪情。(语调符合诗歌情感基调,能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即可)15.陕西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9.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不好。“望”字从空间着眼,写作者自长安遥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将宦游的巴蜀之地,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看”则距离较近,表达不出作者的这种情感。20.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
22、对同学的祝愿。示例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我们分开之后,依然能彼此牵挂,友谊天长地久。示例二希望你充满信心,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希望你在新的环境满怀信心,抖擞精神,开启新征程。16.天津市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
23、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17.邵阳市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 诗的尾联运用了_拟人_修辞,表达了诗人_对家乡的留恋,依依不舍的感情。 9对上述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ou韵。B首联点明作者远离家乡去楚国游览的时间和目的。C颔联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展现出江水奔腾而去的画面,用流动的视角勾
24、画出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D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18.武汉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湖口望庐山瀑布水a【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统辖。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B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C
25、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D尾联错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19.株洲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 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 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D.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26、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12. 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画面内容表现状态预期表现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动态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静态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20.河南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赞美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7、(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对即可)18.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21.湘潭市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
28、行舟。16. 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即起伏的山岭、_平坦的原野_、_奔流的长江 _和辽远的荒原,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人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到湖北、湖南一带游览。B. 诗中“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对偶、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和云霞的变幻多姿。D. 尾联借写故乡水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以及思念之情。22.黄冈市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
29、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注释】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11. 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B )A. 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B. 甲词中
30、“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C. 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D. 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12. 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悠悠”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也指词人思绪的无穷。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充满悲怆之情。13. 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
31、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甲词: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乙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吊古伤今,感慨物是人非,世事无常。借前朝覆灭往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国家正遭受战乱的感伤。23.长沙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舟师明俞大猷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注释】俞大戬: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东冥:东海。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翀:通
32、“冲”,舞动的意思。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河汉:指银河。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景:通“影”。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 “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B. “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C. “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D. “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10.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阶段表现的情感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战中(颔联、颈联)抗击倭寇的坚强斗志战后(尾联)对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
33、战绩的歌颂24.凉山州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C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C.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有学生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为毕业赠诗送给同学,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合适,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牵挂担忧、依依不舍之情,所以可以作为毕业季的赠诗送给同学,表达和同学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25.宜宾市读下面的两首宋诗
34、,完成下面小题。【甲】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乙】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9. 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B. 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C. 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D. 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20. 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35、是( D )A. 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B. 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C. 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D. 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26.海南省(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 本诗领联运用了_比喻_和_对偶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7. 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示例:这一诗句告诉我们,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真正的英雄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
36、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我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里,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舍生取义。27.福建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7分)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小序写时间,地点及词人出游的独特感受,交代写作缘由。B从“吟啸且徐行”中可以想见沙湖道上词人率性洒脱的情貌。C“竹杖芒鞋轻胜马”
37、一句,表达词人对权贵的蔑视与抗争。D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5“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对天气的态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请简要分析。“风雨”“晴”喻指人生逆境与顺境,不论雨天晴天、逆境顺境,旷达的词人都能坦然接受。28.广安市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示例一:对偶、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示例二;“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或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
38、姿。示例三: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29.乐山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兜鉴:古代战士戴的头盔。胛:肩胛。渠:他。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第一、二句诗连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
39、,描绘了紧张的劳动场面。B. 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暗示农人对插秧这场“战斗”的厌恶。C. 雨中抢插秧苗的生活画面,既表现插秧的繁忙,又突出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D. 诗歌内容朴实,语言通俗,平白如话,撷取农村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自然又逼真。12. 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30.贵阳市寿阳曲_(元代)马致远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寿阳曲_(元代)马致远鸣榔罢,闪
40、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注释】两首诗歌均选自元散曲一百首。寿阳曲,曲牌名。霁:雨停。锦屏风:这里指像屏风一样的一排排山头。榔:同“桹”,渔人系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撮:聚集。18. 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歌的标题,下面选项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C )A. 边塞出猎 江头怀古B. 山中别友 晨起出渔C 山市晴岚 渔村夕照D. 野渡新晴 绿杨春晓19. 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声、歌声,可能还有人们晒网时交谈的声音。如果第一首诗歌的情景中也有声音,哪两种声音最恰当?请简要描绘这个情景。示例:流水声、鸟鸣声。雨过天晴,天空明净如
41、洗,晚霞照得满天绚艳,山谷小溪里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雨水洗濯过的山峦,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格外青翠,不时传来鸟归山林的鸣叫声。31.广元市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4-15题。【甲】春水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乙】游南斋韦应物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1)甲诗用“没”“ 动 ”来写春汛之猛;乙诗则通过春水、高林、“ 红药 ”等意象,抒写春日出游的感慨。 (2)甲乙两诗都写了“春水”,但借此表达的感情大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甲诗将三月的春潮比
42、作“桃花浪”,面对“没沙尾”“动柴门”的蓬勃春水,诗人“垂芳饵”、“灌小园”,以乐写乐,抒发了诗人自得的轻松愉快;乙诗则写诗人春日出游,池边虽有鸣叫佳禽,可一池春水却没有一丝儿烟气,诗人由乐生哀,用春水的沉滞抒写内心淡淡的愁绪。32.黔东南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 这首叙事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卖炭翁情感态度的词语是 可怜 。(2)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的“苍苍”意思为“茂盛的样子”,有同学据此推断出“两鬓苍苍十指黑”中“苍苍”描写的是卖炭翁头发长得茂密。你是怎么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或理解)。此处是“苍苍”意思是: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2) 下面是根据本诗部分内容改编的微剧本片段。请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处补充内容。剧本题目日已高,市南门外。这时“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卖炭翁挣扎着起身,揉了揉昏花的双眼。卖炭翁:(不安、疑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