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教育人事管理 n第一节 教育人事管理概述n第二节 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 n第三节 教师的管理第一节 教育人事管理概述 n一、教育人事管理的涵义 n二、教育人事管理的基本任务 n三、教育人事管理的原则一、教育人事管理的涵义 n所谓人事,是指用人以治事,力求人与事的协调。n人事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为完成其具体使命,运用科学方法对于工作人员的选拔、使用、培训、考核、奖惩以及工资、福利待遇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所实施的管理活动。n教育人事管理是教育人事机关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行政干部及学校教职工的选拔任用、配备、考核、培训、调动、晋升、奖惩及福利事宜等的管理,它是
2、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n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管理,主要分成两大部分:n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人事管理,其中包括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所属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n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管理。二、教育人事管理的基本任务 n教育人事管理的任务,从宏观上说,主要有两条:n一是知人善任,量才使用。即发现、选拔符合现阶段干部标准,能开拓创新的学校领导干部和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n二是人尽其才,事竟其功。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的调配及监督奖惩,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作用,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n(一)制定教育人事
3、管理的具体政策 n根据中央和上级确定的人事政策、法规,在所授予的权限范围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人事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同时,还要不断地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增强自身管理的功能。n(二)任用称职的教育人员 n任用称职的教育人员,必须按照教育部门各个不同的职位的要求来配备教育工作者,使每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都感觉到自己处在适当的位置上,能够把所有的能力最高限度地贡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n教育人事部门首先应明确规定各职位所应承担的全部任务和任职人员必需具备的政治和业务标准,以及必要的学历和资历标准。n其次,要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到知人善任,量
4、才使用,使处在不同职位上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完成其职位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n第三,还应十分重视对于他们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适应各种变化。对于不称职的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教育或调整。n(三)综合运用人事管理的各种监督和调节手段,发挥教育人员合理组合的作用 n古希腊拥先哲亚里斯多德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即只有当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员结成有机总体时,才能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即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这种力量远远大于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n教育人事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监督、控制和调节手段,在科学地确定合乎实际的机构编制的基础上,对
5、所在部门或单位的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组合,即领导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及具体业务工作人员,配合合理,使其具有结合、内聚、合作力量,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四)建立健全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n教育人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是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建立健全一套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按劳分配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的使用、培养、考核、晋级、报酬相联系的完整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如教育人员的录用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工资制度、奖惩制度和晋级制度等,是教育人事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三、教育人事管理的原则 n“干部决定一切”。n“人才,那是世界上所有一切宝贵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n“在
6、制定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后,党的干部就成为党的领导和国家领导的决定力量。但是要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就要有干部,就要有懂得党的政治路线、把党的政治路线当作自己的路线来接受、决心实现它、善于在实践中实现它、能够对它负责、能够捍卫它、能够为它而奋斗的人。”n(一)德才兼备 n所谓德,就是指干部所具备的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n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观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n道德品质则主要包括:思想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上坚持原则,踏实肯干,奋勇进职,善于开拓创新;作风上谦虚谨慎,艰苦朴素,联系群众。n所谓才
7、,是指从事某方面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实际能力和本领,是干部的知识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工作经验的综合反映。n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这项原则。德才兼备。就是德才并重,二者不可分割。“才”好不等于“德”好,“德”好一定要“才”好。离开了“德”,“才”就失去了正确方向,缺乏“才”,“德”也就成了空洞的东西。但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就是说,要把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放在首位。n德才全尽圣人n德才兼亡愚人n德胜于才君子n才胜于德小人n古之用人之道,首推圣人,君子次之。二者皆无,再取愚人,而小人则不可用。德才全尽,善无不至,才胜于德,恶无不至。n“战友”n有的
8、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挑拨离间;当面是人,背后是鬼。n这样的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绝迹。n作为一般的个人,我们要提防之;作为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更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这样的人钻了空子。升官的“捷径”n最容易升官进班子的是:n略显才干而又干得不多,n略有一点原则而又不太坚持,n略闻名于上下而又不入矛盾旋涡,n略接近领导而又不靠得太紧的有心人。n 摘自文摘报关 系 铭n想人重用,拍马就行。n欲己晋升,礼拜要勤。n斯是诀窍,惟吾高明。n胡话贵乎多,献媚在于精。n善于拉帮派,惯于巧钻营。n可以讨喜欢,拿奖金。n无办公之辛苦,无下乡之劳神。n绒线细细织,清茶慢慢品。
9、n人赞曰:聪明绝顶!n 摘自河南日报(二)因事择人n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业务的繁简难易以及所需的学识、才能等条件,确定各职位的人选,这就是因事择人。n唐太宗李世民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挥官者乱。”n宋代大臣许应龙也说;“为官择人,则官虽简而常若有余;为人择官,则官虽繁而常若不足。”(三)适才适所n所谓适才适所,就是把人才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n国外管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他才能干得最好。适才造所,是教育人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n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n清代诗人顾嗣协的杂兴诗:n“骏马能历险,犁
10、田不如牛。n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n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n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n陈云同志早在1938年就曾指出:“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缺点里也同时含着某些优点。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我们说,在革命队伍中,无一人不可用。”(四)动力激励n动力激励原则,就是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使全形成一种进取向上的动力,并对其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激励。n贯彻动力激励原则,主要应正确运用以下两种基本动力:n1、精神动力。n2、物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
11、次理论n(1)生理需要:食物;水;空气;住房等。n(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n(3)归属和爱的需要:对友谊、爱情及归属关系的需要。n(4)尊重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赏识,并有机会得到晋升等需要。n(5)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作取得成就、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后的心情体验等。美国学者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公司政策和管理成 就监 督认 可与上下级关系工作自身工作条件责任感工 资发 展地位和安全成 长n激励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n第一,在学校管理中,应提倡同步激励论,即物质与精神同步激励。n精神激励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觉
12、悟,使其自觉地献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当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如表扬、记功、树立先进典型等,作为精神奖励。n物质激励就是以适度的物质刺激作为杠杆,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如增加工资、给予额外物质或金钱奖励等。物质与精神 黄永玉: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n在教师管理方面,我们既要强调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又要给教师多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中多年来存在实际问题,为教师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n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因为两者相比,精神激励对人发挥的作用的时间更长久。当然,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就是唯心论,也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n第二,应提倡
13、公平分配,把公平分配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n所谓公平分配,一要破除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二要防止分配上的差别过于悬殊。n第三,深入分析教育工作中的激励和负激励因素,持续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n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本来是激励因素的东西,把握不好就会成为负激励因素。如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做好了,就成为激励因素;做不好,就转变为负激励因素,给工作造成被动。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区分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负激励因素,然后创造条件,促使负激励因素向激励因素转化。(五)动态调节n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所承担的任务要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人自身条件的变化,使原来的
14、职能对应、整体优化等适应、稳定、平衡的结构,变成了不适应、不稳定和不平衡。因此,要经常对工作人员的使用进行合理调整,以保持动态的相对平衡。n在调整过程中,首先要破除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旧观念,对于那些学非所用、在本单位确实不能发挥作用的人员,应允许其流向能够发挥其作用和特长的岗位和单位。其次,要制定有关法规,只要流向合理,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全局,就要给予政策上的鼓励。第二节 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n一、学校领导干部的职责、职权 n二、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n三、中小学领导干部的考核 n四、中小学领导干部的培训一、学校领导干部的职责、职权 n(一)学校领导干部的职责 n1、全面贯彻执行
15、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n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n 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n 4、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二)中小学校长的职权n职权是在职务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校长职权是校长应拥有的权力。履行一定职责的人,必须赋予一定的权力,权力是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职权是国家赋予的,带有某种强制性。职权与职务紧密相联系,职位越高,责任越重,权力也越大。所以,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人的校长,要尽职尽责,不可滥用职权。校长应该拥有的主要权力n1、办
16、学自主权 n在执行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前提下,校长的办学主动权,是校长行使决策和指挥权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自主权的决策,只能是上级决策的重复,没有自主权的指挥,只能是上级指令语的重复。这样的学校管理,校长办学的创造性很难发挥,而没有创造性的校长,就不可能出现有特色有生气的学校。校长应该拥有的主要权力n2、人事权 n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校长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指挥、为了实现对人的指挥,校长必须有人事支配权,包括校内人员聘用和辞退权、岗位调动权、编制内进人权、机构设置权和教职工奖惩权等。校长应该拥有的主要权力n3、经费支配权 n办好学校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费是办学最起码的条件。所谓经费支
17、配权,主要指对上级下达的预算经费的分配、使用权和预算外经费的管理、使用权。二、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n(一)学校领导干部的任职条件 n学校领导干部,是指由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任命的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管理人员,如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学校领导干部的任职条件,是指学校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n1、在政治方面,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n2、在教育思想方面,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n3、在文化程度方面,乡(镇)完全小学以上的小学校长应有不低于中师毕业的文化程度,初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
18、于大专毕业的文化程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中学、小学校长应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用教师职称。n4、在专业知识方面,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按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管理学校。n5、在作风方面,思想上为人正直,待人诚恳,惜才用贤;工作上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民主。生活上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作风正派。n6、在能力方面,有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开拓创新、社会活动和业务实施等领导和管理能力。n7、在体质方面,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二)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n1。坚持选拔标准,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 n选拔学校领导干部,要坚持“德才兼
19、备”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不能偏废。有德无才,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有才无德,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者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德和才的关系,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两者相比,德是第一位的。n2。按照标准进行严格考察,处理好文凭和水平的关系 n文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也说明一个人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一般地说,文凭高的人,掌握的文化知识要比文凭低的人要多一些。选拔学校领导干部,应从那些有较高学历又适合担任领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讲文凭,不能唯文凭。有学历、有文凭的人,不一定都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都具有开创新局面的
20、组织领导才能;有真才实学又有组织领导才能的人,不一定都出自大学之门,自学成才大有人在。n3。破“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处理好优点和缺点的关系 n要清除“左”的干扰,破“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处理好干部的优点和缺点的关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因此,根据标准选拔学校领导干部,既不能要求“足赤”和“完人”,也不能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借口下,任意降低人选标准。n4。以实绩为主,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 n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要着实绩,要以此为标准评价于部的功过是非。必须大胆起用那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实际贡献,得到群众承认和信任的干部。对其中优良的年轻干
21、部,要敢于压重担子。要爱护和支持在改革中勇于探索、创新的干部,允许他们犯错误,帮助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增长才干内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三)中小学领导班子的配备n1、学校领导干部的配备编制 n1983年中小学内部机构改革后,中学一般设有正副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小学一般设有正副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学校领导干部的多少,应本着学校规模的大小和精减精干的原则,确定配备编制。n2、学校领导班子的最佳结构 n最佳结构的领导班子,应具备五个条件:n(1)政治思想结构的一致性。n(2)专业结构的合理性。n(3)知识结构的深广性。n(4)素质结构的互补性。n(5)年龄结构的梯度性。(四)中小学领
22、导干部的任用n1、委任制 n委任制是指由掌握委任权的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直接确定任n用对象职务的干部选任制度。选今为止,委任制是我国选任干部最主要的方式,其特点是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任用程序简单明了。n由于掌握委任权的部门及其领导者难以全面了解所管干部的情况,加之有些领导者个人在德才方面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委任制有时容易受个人主观片面性的影响。n为了避免产生这种弊端。委任干部,特别是委任领导干部时,必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对所委任的干部德才条件进行严格考核,并由党委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同时,要教育被委任者在思想上明确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树立能上能下,
23、能官能民的观念。n2、选任制 n选任制是指用选举的方式来确定任用对象职务的干部制度。n一般来说,代表民意和反映群众意见的,要由选举产生。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要具备哪些条件,选举经费来源,如何防止和处理作弊,以及用投票选、举手选或其他方式等等,都要有切实可行的法规、条例和章程。n3、聘任制 n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运用合同形式动任工作人员的干部任用制度。n按照合同规定,用人单位有聘用和解聘的权力,个人有应聘和辞聘的权力。合同中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及有效期限(一般为23年)。合同期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续聘,受聘者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n采用合同聘任制,既可以保证在合同期限内,
24、用人单位和受聘者个人的工作稳定性;又有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破除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实际存在的劳动力和人才的部门所有制、单位所有制以及地区所有制。聘任制通常适用于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员。n4、考任制 n考任制是指通过公开考试的方法考核应试者的知识和才能,并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为依据,选拔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各种人员的干部任用制度。n在方式方法上,笔试、口试、表演试、操作试、开卷试、闭卷试等等,各有其用。其中还可以再细分许多技术性项目,如问答法、阐述法、填充法、选择法、是非法、演算法、图解法、模拟法等等,要依据考试科目的性质和要求,决定采取何者为宜。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更主要的是,必
25、须通过考试测定应试者是否具有工作需要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为考试而考试,使考试徒具形式,成为例行手续。n由于考任制具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并遵循平等的竞争原原则,因此,它是最有生命力的任用方式。这种方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人事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选拔和录用中下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以及通过考试实行职务晋升时,考任制的应用尤为普遍。n当然,考任制的适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度,如对于高级学术领导人员、高级级行政领导人员及其助理人员,一般就不宜用考任制。三、中小学领导干部的考核n(一)学校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n1、德 n德,即道德、品德。在我国现阶段,德主要包括政治品质、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
26、n2、能 n能主要是指工作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n具体地说,它包括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身体能力三个方面。n(1)学识水平:包括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学历,工作经历等。n(2)工作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计划能力,活动能力,预见能力,对工作的适应能力等。n(3)身体能力:主要是指年龄和健康状况两个因素。n3、勤n勤是指勤奋精神。它主要包括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感、出勤率四个方面。n具体说来即: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否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服务精神;是否肯学肯钻,任劳任怨;是否达到规定的出勤率。n5、绩 n绩就是指
27、工作人员的实际贡献,即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和规定的学习任务,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无突出成绩。(二)学校领导干部的考核原则n1、坚持严格考核的原则 n首先要制定明确而严格的考核标准,即考核要素和具体标准必须明确、客观、合理。n其次,要有灵活而严格的考核办法,即考核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考核的方法要科学、严谨。n第三,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即考核思想必须端正,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反对好人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n第四,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即制定严格的考核规程、准则,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考核体系。n2、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n考核学校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客
28、观公正的原则,否则不仅会使考核的结果失去真实性和正确性,而且会起反作用,浪费人力和时间。在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公正、真实地考察和评价每个学校领导干部,反对感情用事或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n3、坚持立体考核的原则 n立体考核,即运用多种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考核,具体讲就是上级考核与下级考核相结合、群众考核与自我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等。n4、坚持公开考核的原则 n公开考核,这里主要指考核的结果对被考核者公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
29、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理想的人心悦诚服,奋勉上进。另一方面,有利防止考核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与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n5、坚持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n要根据考核成绩做好升迁转调,要贯彻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以精神奖励为主。对犯错误的领导干部,要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四、中小学领导干部的培训 n(一)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的方针 n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中心,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熟悉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能
30、够团结群众,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并从中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育专家。(二)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n1、学习政治理论 n2、学习教育理论和科学管理知识 n3、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三)领导干部的培训形式n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形式主要有在职学习和离职培训两种。n在职学习又称在职培训,其优点是培训与工作紧密结合,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以较快地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但这种形式的局限性较大,学习、培训时间无保证,而且也缺乏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训练,不利于学校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n离职培训又称脱产培训,这种形式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但却能较快地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
31、素质。第三节 教师的管理n 一、教师的职责与权利 n 二、教师的选拔任用 n 三、教师的考核 n 四、教师的培训一、教师的职责与权利 n(一)教师的职责 n1、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n2、提高教学质量 n3、进行科学研究 n4、指导课外活动 n5、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n6、参与学校管理(二)教师的权利n1、享有劳动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n2、享有教育和教学的权利 n3、享有业务进修的权利 n4、享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二、教师的选拔任用 n(一)教师的任职资格 n1、在思想方面 n2、在知识方面 n3、在能力方面 n4、在品德方面 n5、在文化程度方面(二)教师的任用方式n1、任命制 n任命制
32、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学校派遣教师的制度。这是我国长期以来教师任用的主要形式。n它的优点是国家能按照需要发展师范教育,按照统一的标准培养教师,并对教师的使用进行统一管理。其缺点是,教师派入容易调出难,不能形成合理流动机制,往往使学校管理失去活力,使校长无法行使用人权力,使校长负责制流于形式。n2、聘任制 n聘任制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通过一定的契约或合同聘用教师的制度。聘用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行双向选择。教师可以应聘、也可以拒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择优聘用,对不称职的教师,也可以不聘用。我国将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n3、代用制 n代用制是教
33、育行政部门为解决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与师资严重不足的矛盾,聘用一部分适合任教的公民到学校代课的制度。这种制度虽然缓解了师资匮缺的困难,但由于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造成整体质量难以保证,工资经常拖欠等诸多弊端。(三)教师任用的要求n1、合理使用 n2、合理分布 n3、合理组合 三、教师的考核 n(一)教师考核的内容 n1、政治思想 n主要考核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教育事业心、工作态度和进取精神。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是否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否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
34、3)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工作,认真钻研业务,勇于改革创新。(4)是否能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师德。n2、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n主要考核教师所从事团专业实际达到的文化专业知识程度。具体来说:n(1)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材教法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n(2)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深度广度的掌握情况。n(3)现已达到何种学历。n3、教育教学能力 n(1)教育工作能力。n(2)教学工作能力。n(3)教研工作能力。n4、工作成绩 n主要包括:(1)在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所取得的成绩。(2)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3)教育教学科研成果。n 5、履行职责 n主要考核教师履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职责,完成学校所交给的工作和规定的工作量的情况。(二)教师考核的方法n1、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考核 n2、教师自我考核 n3、教师之间的考核 n4、学生对教师的考评 四、教师的培训 n(一)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n(二)教师培训的内容 n1、政治理论知识 n2、教育理论知识n3、文化专业知识 n(三)教师培训的形式 n教师培训的形式,应以“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学校为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