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公平与效率第一章公平与效率1 1.1 .1 效率与公平1 1.1.1.1.1效率准则效率准则 资源最适度配置问题,即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准则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或称“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t)。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一状态,即经济运行达到的效率,已使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从帕累托最优还可引伸出“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和“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概念。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较,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好;(2)没有一个人处
2、境变坏。那么,我们改变资源配置就可达到“帕累托更优”,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当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更优或当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更优或不可能进行帕累托改善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不可能进行帕累托改善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的资源配置状态。从帕累托最优还可引伸出从帕累托最优还可引伸出“帕累托更优帕累托更优”(”(Pareto Pareto superior)superior)和和“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改善”(”(Pareto Pareto improvement)improvement)的概念。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的概念。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
3、变前相比较,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变前相比较,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1)至少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好;有一个人处境变好;(2)(2)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那么,我们改变资源配置就可达到那么,我们改变资源配置就可达到“帕累托更帕累托更优优”,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称为,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改善”。当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更优或当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更优或不可能进行帕累托改善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不可能进行帕累托改善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的资源配置状态。1.1.2 1.1.2 公平准则公平准则 帕累托最优准则并不能逻辑
4、推出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准则公平原则。效率准则也有强调机会公平的一面。然而,社会成员所关心的公平乃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按照这一公平概念,经济学家们给出了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以及吉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指标等分析工具,以便于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分配公正分配公正在社会福利函数中,每个人的效用是加权的。收入和福利就是根据这样的模型分配的。分配权重的选择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例如,功利主义者可能要求收入均等。假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特征的基数效用函数,那么均分收入将使全部的社会总效用最大。很清楚,这种方法包含着要求个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强烈假设。收入分配
5、的社会公正是个伦理问题。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强烈的社会正义的平等主义标准,并将其建立在他的差异原则概念基础之上。根据这一原则,社会的不平等只有在它能给社会中的最弱者带来收益时,才是有理由的。罗尔斯所使用的伦理原则,是选择能够给社会中收益最少的个人带来最大收益的社会分配结构。罗尔斯在最大最小标准中总结了这一理念。那就是,假如我们想像存在着许多替代的国家,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福利分配,那么我们所选择的社会国家,将最大化社会中处境最恶劣的人的福利。应指出,社会正义的最大最小概念通常不会导致收入的均等。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是契约性的,在这个意义上,理性的个人,在世界的原始状态中同意特定的收入分配(最大最
6、小)。在这一最初国家中,个人处于无知状态之中,因为他或她不知道最终的分配将在何处结束。由于生活的偶然性,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那些不愿意冒险的个人人可能订立契约以最小化收入差距。1.1.3 1.1.3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效率和公平并称为社会经济福利的两大准则。效率通常被比作如何将蛋糕做大的问题,公平则被比作如何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将蛋糕在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而分配蛋糕的方法往往会影响蛋糕的大小。绝对平均主义导致低效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累进税,又会打击一部分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经济学的一大难题。1.2 1.2 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经济效率实现的条
7、件1.2.1 1.2.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的代名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3)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即行业进出自由;(4)完全信息或知识。此外,隐含在经济学家论述中的,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条件还有,(5)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一致性,即追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6)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即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能够 购买的单位从而使物品的所有权具有确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经济利益和成本能以价格来计量;(7)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8)生产和消费都不存
8、在外部经济;(9)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也就是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收益越大的情形。法国经济学家贝纳西认为,自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的和新古典的经济学一直为市场均衡经济学的理论所支配,该理论模型的共同特征 是:(1)在所考察的一切市场上供求均衡;(2)这个均衡只能通过价格调整;(3)行为人只对价格信号做出反映。他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为例,认为它们确有违背均衡经济学的特征,即(1)既然劳动市场存在失业,那么至少有一个市场未处于均衡之中;(2)某些调整不仅仅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例如,商品市场可以通过收入水平的变化达到均衡;(3)行为人并非仅对
9、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取决于收入水平。为此,他提出非均衡理论,认为市场变化呈现:某些市场不是处于均衡之中;不仅可以通过价格进行,而且可以 通过数量进行;行为人不仅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而且也对数量信号做出反应。对市场结构及其效率的分析,除了贝纳西从非均衡理论出发,并将预期、价格的可变性等因素考虑进去之外,还有的经济学家从信息经济学、经济博弈论等理论出发,深入考察了信息不确定、不完全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与效率问题,发展了非均衡经济学,并以此作为一种微观基础来重新解释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1.2.21.2.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考察处于相互联系的所有市场参与者以及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10、的状态就是一般均衡分析。完全竞争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实现条件是:1 1、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 即用于生产两种(任意)产品(如产品X,Y)所使用的任何两种相同的生产要素(如L,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都相等通过埃奇沃斯箱形图(Edgeworth box)分析,即假定用劳动、资本两种要素去生产产品。为表达资本 与劳动之间相互替代的能力,经济学把为使产量给定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所需减少的资本投入量,即等产量线(Isoquant,能生产一定产量的各种要素组合的轨迹)上资本与劳动之间相互替代的比率,称为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
11、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MRTSLK)。而等产量线上任意某一点处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从几何意义上看,就是在该点处等产量线的斜率。2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 即A,B两人(任一消费者)消费任何两种相同产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都相等通过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使人们得到同等满意程度(satisfaction)或福利水平(welfare level)的各种不同产品组合的轨迹)分析,如果A、B两种产品都能给人们带来好处,那么减少一种产品就必然要求增加另一种产品才能使满意程度保持不变。经济学用产
12、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来表示当总的效用水平保 持不变时,减少一单位的某种产品所需增加的其他产品的数量。因此,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且等于该点处两种产品的边际效用之比。3、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条件 在埃奇沃斯箱形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社会两种要素劳动(L)与资本(K),用于生产两种产品食物(X)和衣服(Y),以箱形图左下角OX为原点表示投入食物部门劳动和资本的坐标系与箱形图右上角OY为原点表示投入衣服部门的劳动和资本的坐标系组合在一起,连接箱形图中食物和衣服两条 等产
13、量线的各个切点,我们得到一条从OX到OY的生产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将生产契约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部门产量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横轴表示食物的产量,纵轴表示衣服的产量,我们得到另一条曲线OXOY,即生产可能性边界。从图中可知,比较生产可能性边界的C点与M点,在C点上,较高的无差异曲线I1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高于M点的社会满意程度,即C点是社会最理想的产品组合,也就是说,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使社会满意程度达到最大化的产品组合,它必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 的切点上,即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生产可能性边界(pr
14、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上的某一点表示在一个部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另一个部门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社会要素的总量是固定的,若增加某一部门的产量就必须增加要素投入,另一部门上的要素投入及其产量必须相应下降。用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ition,MRTXY)来表示增加一单位某一 部门产量必须放弃的另一部门产量。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某一点处的边际转换率就是通过该点所作切线的斜率,且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1.2.3 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从局部均衡角度考察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经济学家提出了社会总效益、社会边际效益、社会总成
15、本、社会边际成本的概念。一种产品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该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益是(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指人们对该种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由于存在产品的边际效益递减,所以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一种产品的社会总成本(total social cost,TSC)是指为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消耗全部资源的价值。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产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资
16、源消耗的价值。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决定了产品的边际成本在短期内是递增的,所以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由于MSB=TSB/Q,所以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上每一点的值等于社会总收益曲线上同一产量所对应点处切线的斜率;同理,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上每一点的值等于社会总成本曲线上同一产量所对应点处切线的斜率。要达到商品或劳务总体的有效生产,必须使每一项资源的使用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总的净社会效益非负;总社会效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效益最大化。从局部均衡角度考察,实现总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化,即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每一种产品或劳务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
17、表示这一条件就是:MSB=MSC。对于边际条件,有许多赞同和批评的理由,这些构成了对法则成立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第一,帕累托型福利概念的假设,要求我们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化是这样的,即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偏好,使得有人境况变好的同时而无人变糟。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存在着社会忽略或压制个人偏好的情形。第二,我们的结论是静态推导出来的。引入时间维度,要求我们将分析拓展到不止一个时期时,也要求我们对时间分配(价值)的判断。我们要选择哪个时间水平来确定我们所关心的个人集团?对于生活于这一期间之外的人,我们应怎么来提供(假如应该)选择,即什么资本股份应该留给后代使用?换句话说,边际条件的满足不能保证投资
18、率是适当的。第三,我们假设要素供给是既定的(非弹性供应),而且所有的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满足边际条件的理由,可以修正考虑要素供给的价格弹性(尽管无法以几何形式来表现)。但价格的变化或政府行动必须足以维持充分就业。假设跨越不同的时期分析也适用,我们必须假设所有的要素可以充分流动并且是非限定的。同时,考虑到技术和欲望,我们必须假定市场不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第四,我们必须假设要么没有外在性存在,要么通过适当的税收和补贴制度外在性已被补偿。生产或消费中的正外在性或负外在性是通过价格机制的外在化来定义的,它们不通过市场价格反映。由于私人成本和收益通过市场价格计算,外在性导致私人成本与收益的偏离,而私
19、人与社会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也是如此。我们的分析,隐含着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是社会的替代率和转换率假设;但是,是个人而不是社会,对市场价格做出反应,并决定生产或消费特定数量的产品。第五,对于帕累托有效配置而言,边际条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充分性要求特定的二阶条件。例如,假设特定产品的生产有递增报酬,即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平均成本AC的下降意味着MCAC,在边际成本定价条件下(PMC),有PAC,因此生产者会发生损失。为了按边际成本定价,政府将不得不给这样的生产者支付补贴。按照我们原先的结论,表明报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呈凸状,而不是凹状。因此,与之相切的最高等收入线在其某一断面上将有一
20、个交点;我们将有一个最大角,而且通常的切点是在报酬最低的地方。第六,即使边际条件确定使我们达到了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这也仅仅是无数可能的帕累托有效配置中的一种。只有我们的收入判断能告诉我们,所到达的点对他人来说是否可取,或事实上任何低效率点是否可取。在糟糕的收入分配前提下,有效的资源配置可能比在较好的收入分配条件下资源的低效配置要差,就这个意义而言,福利经济学从来没有获得不涉及收入分配价值判断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七,边际条件对于帕累托有效配置来说,其必要性有普遍意义。如果无人感到满意,就失去了通过向其他人满意的方向移动而提供利益的前提条件。这是次优理论的过分简单的版本。次优理论可以粗略表述如下
21、:假如经济中某些约束条件限制了帕累托有效配置条件的获得,那么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能够获得具有最佳特征的状态的话(这与无约束达到的帕累最优配置相比是次优),则可能导致破坏帕累托条件1、2和3中任何一个或全部的结果。这样,关于边际成本定价必须广泛应用的规则是:假如一个部门的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则其他部门也无法做到。严格地说,这一点将使边际成本的全部讨论与经济政策完全无关。很清楚,在实践中,它们从来都是无法全部满足的。而这样的话,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找出达到目标的方法。但是我们仍然运用一定的福利经济学方法,因为只要考虑到部门(行为)之间的严重相互依赖性,次优理论看来就是与实践相关的。当存在外
22、在性时,我们将互相依赖的部门视为一个整体,而且我们有理由忽略由相关的其他部门所产生的二阶效应。1.2.4 完全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垄断厂商可以对每一单位出售的产品索取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在图中,如果需求曲线为D,那么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出售第一单位的产品索价高达P1,第二单位产品价格为P2,直至第N单位产品,价格为Pn,恰好与边际成本相等。此时,厂商不会愿意再出售更多的产品,因为从第N+1个单位开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要低于生产的边际成本。如果产品可以无限细分,该垄断厂商销售总收入将为梯形ABNO的面积,扣除成本 PnBNO后,利润为三角形ABPn的面积。显然,有能力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利润要比一般垄断厂商利润高得多,因为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充分攫取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从福利分析的角度看,与帕累托最优的完全竞争均衡(产量为N,价格为Pn)相比,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