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行動研究法的原理與經驗分享主講者:張雪君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副教授時間:10/12/2011地點:中山醫學大學2大綱 社會行動社會行動的類型類型 行動者行動者與能動性(能動性(agent&agency)例一、家族的社會流動 例二、日久他鄉是故鄉 例三、麥鄉 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的特色特色 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 3行動者類型宗教追尋者 類型:1.虔誠的信眾 2.觀光客 3.綜合型 4.宗教啦啦隊 對這一群人而言,所經驗到的宗教儀式之意義與本質為何?4行動背後的意義 社會行動的四種主要形式:1.目的理性式目的理性式行動:採取精確手段以達成特殊目的2.價值理性式
2、價值理性式行動:信守某一行為內在之價值3.情感式情感式行動:情緒行為4.傳統式傳統式行動:出於習俗 一種行動有可能是上述幾種類型的 結合(蔡筱穎等譯,1996:76-77)5行動者與能動性(一)社會環境提供機會機會但也有其限制限制,因此行動者必須展現其能動性尋求限制中蘊含的可能性,掌握社會的機會與克服生克服生存環境的限制存環境的限制。行動者有能力面對未預料且不斷更新的狀況,在不同的社會場域裡,社會行動者知道調整目標調整目標和手段手段來獲取稀有資源。(孫智綺譯,2002)6 例一、家族的社會流動 神岡鄉 陳五協家族 例二、日久他鄉是故鄉 東南亞籍女性新移民 例三、麥鄉 小麥文化產業行動者與能動性
3、(二)7 當十五世陳歡於乾隆年間自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渡海來台,定居神岡庄下溪洲后寮、后壁庄,乃今之豐洲、神洲、溪洲等三村。道光年間由其五子天來、佳、漢、策、荐組成陳五協共同出資開鑿下溪洲圳,由葫蘆墩圳舊二埤引水,灌溉大湳、下溪洲等田地。至清末,上、下埤以及下溪洲圳主權全歸霧峰林烈堂等八人所有。後來日人據台,為官方收買改為公共埤圳,而成立豐原水利組合。根據二十一世陳耀輝與二十世陳光雄表示,當初其先祖在下溪洲開發約兩百多甲的土地,家族中的人數佔下溪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強。例一 神岡鄉 陳五協家族89例二 新移民的動機:個案一 阿芳阿芳:來台八年,小孩唸國一。娘家生活很苦,白天要幫父母工作,晚上還要做加
4、工。鄰居很多嫁來臺灣,她們回去說台灣生活很好很幸福,老公很疼愛老婆。我是長女,還有個哥哥和妹妹,娘家生活很苦,應該要跟父母分攤這樣的狀況,要幫助我父母。(越南籍越南籍)10 阿彩阿彩:原來在家鄉幫父母種田,種田很辛苦。要走10公里去湄公河洗澡,湄公河裡有豬、羊,要跟豬、牛一起洗澡。我是女生,這樣太不公平了,會被看到.自己的朋友嫁到臺灣,帶先生、小孩回去,快快樂樂的。臺灣生活過得很好,大家幫幫忙,不會欺負老婆。我跟媽媽說:我要嫁到臺灣!,我媽媽說:好啊!看你自己!(柬埔寨柬埔寨)新移民的動機:個案二11 迎娶新移民的臺灣先生 描述他前往越南迎娶的情形:一個禮拜內閃電結婚,距離胡志明市三個小時的車
5、程,坐小船、小車過去。洗澡是在外面洗澡,因為你是台灣人,所以給你一塊布圍起來。當地人水噴一噴,香皂抹一抹,跳到河裏就洗好了。上廁所也是很克難,圍著木板,下面有一條小河,就蹲在木板上面12南越地區:胡志明市 位於湄公河出海口的港口,逐漸發展成國際商港以及越南第一大城。原來的名稱是西貢,1975年越共打敗南越政府將此地改名為胡志明市,以紀念越共領導人胡志明。法國人在越南統治時期的政治中心,由南向北擴張其勢力。法式建築:大教堂、百年郵政局、市政廳 (顧長永,2007:143-145)13例三:麥鄉14 問題問題、想改變採取做法、策略策略 結果結果、發現 行動研究的循環行動研究的循環15研究步驟 發現
6、問題(來自實務經驗、現有理論、社會脈絡)界定與分析問題 閱覽文獻 草擬計畫 實施計畫提出結論報告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採取後續行動資料來源:張世平,1991;蔡美華譯,200816知識類型:實務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屬於Michael Polanyi 所說的隱微知識隱微知識(tacit knowledge)。擁有知識的人所知道的比能說出來的多。這種知識隱藏在身體和腦裡,很難捕捉、很難歸類,因此也很難教導。(資料來源:陳美玉,2002:43;畢恆達,2005:iv。)17教室行動研究 面臨教學現場的問題教學現場的問題或不確定性 對現象的分析與了解 採取策略 做改變 預期結果:與
7、學生視野交融,心心相映,與學生視野交融,心心相映,達到互為主體性的理解達到互為主體性的理解。反思:行動是否有效18教室行動研究:雲林個案 緣起:行動的起點 行動啟航:目標、計畫 教學現場 結果的反思 行動續航19學習者的本質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 人類理性思維的限制理性思維的限制 指引我們注意人類行為不理性不理性與情感導向的部分 人的行動受到個人無法意識到的心無法意識到的心靈靈所決定(吳沛嶸譯,2009)20行動研究法的特色(一)為一連串學習與行動的循環過程,包括計畫、行動、觀察與反省。將實際做法(practice)以具體、明確的方式並用相關證據或資料證據或資料來呈現。如此才容易反省、討論與重新
8、建構。填補理論理論與實務的距離。espoused theory a researcher-described theory(Kemmis&McTaggart,2000:571)21行動研究法的特色(二)屬於一種局內人局內人的研究形式:參與者能同時從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觀點來看待現象。是一種集體的自我反省探究 被視為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成長的工具 幫助實務工作者發現限制他們自我發展與自我決定的非理性、非正義的社會結構非理性、非正義的社會結構,達到自我解放自我解放的研究。(Kemmis&McTaggart,2000;Zeichner&Noffke,2001)22其他特色(一)1.探究實務工作人員所認定的
9、困難問題。2.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3.這些問題需要實際的回應。4.直到探究過程的展開,行動研究不輕易對實際不輕易對實際情況下定論情況下定論。5.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幫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問題情境。6.行動研究應用個案研究的方法,企圖說明事情發生的經過與原委。7.個案研究的報告乃是站在現場參與者(例如老現場參與者(例如老師、學生師、學生)的觀點。23其他特色(二)8.行動研究使用的語言,乃是參與者每天的日常對話語言。日常對話語言。9.行動研究的效度是建立在參與者間未受拘束的對話言談。10.方案進行中,支援團體與行動者間的資訊交換必須是暢通無阻的。11.以工作情境中的對象工作情境中的對象為主。12.研
10、究方法處理具有彈性,可隨時修改。資料來源:甄曉蘭,200324行動的障礙(一):教學的實際考量 學生的興趣與能力 教學進度的壓力 學生成績的壓力 教師的工作量 publish or perish學生教師社會期望25行動的障礙(二)意願與給予承諾的投入(willing,committed involvement)真的該動起來了,真的該動起來了,也許實在找不到什麼也許實在找不到什麼動機動機 26 教育教育扶了又倒:不是一蹴可幾的扶了又倒:不是一蹴可幾的行動的障礙(三)27行動研究法的應用 更大的面向:促進社會的改變社會的改變與進步進步 從劉俠的故事劉俠的故事談起 領域:教育作法、社區發展、護理、公
11、共行政、企業管理等28行動者的省思省思(含研究倫理)研究者部分:尊重隱私與保密原則 研究的知識與能力 秉持客觀的態度 充分運用各項研究資源 研究人員適切地分工合作 研究過程保持彈性 研究的自行應驗29結語(Hartland,1999:86)30祝福教育路平順、豐富!張雪君 hschangms3.ntcu.edu.tw31參考文獻(一)吳沛嶸譯(2009)。文化研究:核心議題與關鍵爭辯。台北縣:韋伯文化。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收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341-371)。台北市:師大書苑。陳美玉(2002)。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實踐過程中的個人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第93期,
12、41-50。蔡美華譯(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第二版)。台北市:學富文化。蔡筱穎、郭光予譯(1996)。當代社會學。台北市:遠流。32參考文獻(二)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出版。畢恆達(2005)。教授爲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分析。台北:師大師苑。Kemmis,S.&McTaggart,R.(2000).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In N.K.Denzin&Y.S.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pp.567-605).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Inc.Zeichner,K.M.&Noffke,S.E.(2001).Practitioner research.In V.Richard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pp.298-330).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