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1 电磁电磁兼兼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特点点12.2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统综统综合合性性12.3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法12.4 仿真软件介仿真软件介绍绍12.5 车辆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案车辆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案例例12.6 基于基于FSS加载的车辆电磁兼容设计案加载的车辆电磁兼容设计案例例习习题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1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电磁兼容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是在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电磁工程
2、是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开展所指向的客观实体;另一方面,电磁理论为电磁兼容仿真分析过程 中的各环节提供了内涵支撑。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迄今对所有电磁系统的分析均基于 Maxwell电磁理论。该理论由物 理学家、数学家J.C.Maxwell(苏格兰,18311879年)所建立。他首先揭示了电磁场的存 在,实现了电与磁的大统一,完成了光与电磁的大综合,后世学者将他与 Newton和 Ein-stein并称。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是相互作用的客观主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电 磁场所满足的基本原理主要由以下经典关系所支配。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
3、.5.1 平行平行【例 3-2】过点 P 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平行于定平面 ABCD,如图3-34所示。解:过点 C 作属于 ABCD 的直线CE,即先过c作ce,e取在ab上,然后作出ce。然后过点 p 作直线pqce,即pqce、pqce。直线 PQ 即为所求的水平线。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5.1 平行平行3.5.1.2 两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如图3-35所示,位于平面 M 的相交两直线 AD 和 BC与属于平面 N 的两直线 HG 和 FI 对应平行,即ADFI、BCHG,则两平面 M
4、 与 N 平行。【例3-3】判断图3-36所示两平面ABC 和LMN 是否平行。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5.1 平行平行解:先作属于ABC 和DEF 的一对相交的水平线和正平线,看两平面的相交直线是否对应平行。因此,CE 和BF 为ABC 的水平线和正平线,而LP 和 MQ 为LMN 的水平线和正平线。由图可知:CEMQ(cemq,cemq),BFLP(bflp,bflp),于是两平面平行。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5.2 相交相交 空间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为交点。交点是直线和平面的共有点,既属于直线,又属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为交线。交线是相交两平
5、面的共有线。3.5.2.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若直线与平面相交或两平面相交,且其中之一为特殊位置时,可利用该特殊位置直线的某一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交点。【例3-4】求直线 MN 与铅垂面CDG 的交点(图3-37)。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电磁兼容是电磁理论的发展,其源于电磁,但又高于电磁。电磁兼容涵盖微波、天线、电路、材料、结构、系统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在信息化领域有着广阔而丰富的应用 空间。在实际中,电磁兼容经常涉及规模庞大的复杂电磁系统,其中会包括大量电气、电 子设备和分系统,诸如雷达、电台、传感、电控、动力等,有时还需要兼顾所处平台(陆、海、空、天载体)以及周围
6、环境等要素。在此情况下,待分析问题的规模会急剧增大,由此 形成的电磁兼容问题整体性将变得复杂,即电磁复杂。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显然,如果没有更为有效的工程处 理工具,而只是单纯用电磁基本理论来直接分析这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并以期实现对相应 复杂电磁环境的整体认知,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则往往显得并不合 适。对此,必须为电磁兼容分析的工程化应用寻求高效的解决途径。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现代计算机自20世纪中叶产生以来,历经飞速发展的阶段,现在无论是超级计算设 备,还是个人计算机都较之早先的设备有了更大的进步。计算机及计算设备在数据、信息 处理方面所拥有的突出能力为分析复
7、杂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便利。以此硬件为基础,通过 系统化、专业化的仿真分析技术,使得对复杂电磁系统及其环境特性的有效了解与掌握成 为可能。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流程如图121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电磁模型是需要明确的仿真对象。对于电磁问题,麦克斯韦(Maxwell)基本电磁关系是各种电磁现象最通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虽然具有一般性,但 在实际工程中则较显抽象。为此,基于对电磁兼容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积累与深入,可 以针对实际复杂系统中的各种具体电磁兼容问题建立更合适的模型。通常,电磁兼容模型是多参函数。在建模过程中,
8、既需要能确定参数间的有效关系,还需要考虑能在合理时间 内进行分析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采用何种参量、形式、途径表征求解问题,如何使其 在有限的分析资源范围内给出结果,这是建模中需要重视的方面。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模型中,还需要考虑相应模型对所描述具体现象或过程的可用性,电磁兼容仿真建 模流程如图122所示。可用性通常决定于模型的方便程度和近似效果。对于系统,建模 中往往需要根据系统要求突出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强电磁脉冲作用于架空导线为 例,其电磁模型需要考虑三个重要方面:确定强电磁脉冲源的初始分布;确定强电磁 脉冲的传输过程;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 确定架空导线对外部电
9、磁场的耦合作用。另外,在建模中,还可以根 据分析要求补充特定的实验测量数据或理论公式,以增加模型的真实性。但需要注意,实 验和理论条件往往具有一些特殊性及针对性,这些往往是特定条件下的特定信息(例如,响应的线性部分),未必能完整反映系统作用,需要在使用时仔细对待。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2 电磁兼容仿真建模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从应用角度来看,电磁场数值分析是电磁 兼容仿真分析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框架如图 123所示。针对电磁兼容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电 磁支配方程的数学关系,将实际电磁系统转化 为计算机可分析的电磁模型,通过电磁场数值 分析计算,可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一般
10、情况下,分析中需要完成由电磁场问题向 矩阵代数问题的数值转化,其涉及主要步骤如 下:首先,根据系统电磁分析的要求,基于电磁 专业知识,将实际待分析电磁兼容问题中的关 键数理支配关系或方程提炼出来,并确定待分析问题的边界。不同方程往往会采用不同的 分析方法。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3 电磁数值分析主要框架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一般而言,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就是将电磁兼容工程中用于描述复杂电磁环 境内相互作用的电磁语言转化为便于计算设备高效处理的计算语言。而在此转换过程中,又具体涉及两个重要的转换内容,即将实际问题中解析化的支配关系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 理的离散数学形式,将实际
11、问题中整体化几何模型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理的离散数据信 息。这涉及电磁数值分析方法与计算设备间高效的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计算设备为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面对信息科 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宽、电磁兼容仿真分析要求的不断提升,迄今 所有的计算资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面对问题,资源总是有限的。在电磁兼容问 题分析中,任何提升分析效率的手段和技术都是有必要的。因此,对于电磁兼容问题的仿 真分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2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统综合性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的系统综合性电磁
12、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是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对象。在 实际应用中,为深入剖析系统预定工作电磁环境的特征状态,一般必须进行具体的电磁环 境分析。在对电磁环境的兼容性分析中,常要考虑诸多要素。一些通用的综合分析中常常 涉及以下几方面问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设定干扰源的空间、时间、频率、幅度、相位以及极化等特性;制定 电磁功率密度或场强的频谱关系曲线,以说明在指定频率范围内可能产生的干扰;估计最 恶劣的电磁环境电平,计算干扰电平不超过某一允许值的区域范围;分析综合电磁环境电 平的危害等级,区分导致系统性能降级与造成系统失效的电磁环境电平。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
13、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电磁兼容中,干扰三要素是复杂电磁系统的基本单元构成,其中,传输耦合途径为 干扰源与敏感设备间的电磁作用构建起连接的通道。耦合是电磁干扰三要素中的重要连接 环节,其反映了设备、系统间的电磁联系,起到了能量联系传输的作用。在电磁系统中,具 体的电磁连接形式往往复杂多样,一般可分为辐射和传导两种主要方式,如图124所示。图12 4 电磁传输耦合分类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从电磁理论角度来看,电磁耦合作用可分别以“场”与“路”的形式存在。由电磁兼容基本原 理可知:在辐射耦合分析中,各种具体的辐射耦合方式主要以分布电磁场为模型基础;而 在传导耦合分
14、析中,则主要是以集总电路为模型基础。二者不同的形态往往对应于不同的 分析方法。虽然形式有别,但“场”和“路”有着内在的关联。电磁兼容中的场路协同关系如 图12 5所示。图125 电磁兼容中的场路协同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电磁环境中,干扰源端发射电磁能量,通过电磁传输耦合途径后,电磁能量会在敏 感设备端被接收。若将各种具体的干扰源、传输耦合途径、敏感设备进行系统性简化、抽 象,则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系统模型对骚扰的传输耦合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来看,对于电 磁传输耦合途径所在的区域V 可由封闭曲面S 界定。若设定S 面与传输耦合途径所联系 各电磁系统端口的参考面相吻合,则可认为所有的相关电磁作
15、用都来源于端口,除端口 外,S 面上其余部分的场作用可略去。电磁传输耦合中的系统等效如图126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6 电磁传输耦合中的系统等效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式(12 1)式(12 4)分别从能量和收发的角度展现了电磁系统传输耦合作用中“场”与“路”的内在联系。这些反映了系统内同一电磁规律的不同形式,对电磁兼容分析中复杂 电磁作用的内在统一认知提供了便利。同时,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复杂系统,“场”的形式更多地反映了电磁系统的分布特征,而“路”的形式则更多地反映了电磁系统的 集总特征。由基础理论可知,“
16、场”是电磁的基本形式。但是,为了便捷应对复杂的系统问 题,电磁兼容中常会将“场”与“路”的形式相联系、相协同。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由此启发电磁兼容相关的研究 者和读者,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应逐步树立起系统和协同的思想,以应对待研问题中的 复杂多样性,同时要针对复杂电磁问题明确主、次矛盾的关系,在具体问题中突出重点。虽然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属于工程技术,但其显然与电磁理论密不可分。例如,电磁场的唯 一性定理和线性叠加原理就从理论的角度指明了电磁场解所内含的确定组合性,这为实际 工程中通过计算机离散的方式求解与分析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理 论依据。从总体角度来看,在电磁兼容
17、仿真分析中“场”与“路”、理论与应用之间的相互结 合、相互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电磁兼容学科中系统综合性的内在特色。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 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电磁兼容涉及对于复杂电磁系统及环境的分析。由于所包含的具体电磁问题数量众多,在其仿真中可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有限差分法、矩量法、有限元法、高频法、时域有 限积分法、传输线矩阵法等,典型方法的应用如图127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7 典型的电磁兼容仿真分析方法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1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数值方法。在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中,此
18、种方法可以用来 分析系统中所涉及的静场(静电、磁场)以及动场(变化电磁场)等工程问题。作为一种具有 代表性的分析技术,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分析思想是:把连续的求解区域用由有限个节点所构成的离散网格来替代,即用离散节点上的数值解来逼 近连续场区域内的真实解。该分析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 有限差分法的核心求解过程主要包括如下环节:近似 替代,即采用有限差分公式替代每一个节点处的导数运 算;区域离散,即把所给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区域细分 成由有限个节点组成的网格,网格划分如图128所示;逼近求解,使用插值法等求解得到整个区域的数值结 果。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8 差分法
19、中的网格划分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有限差分法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每个离散点上将微分方程中涉及的各阶导数用该 点的差商近似表示。这一处理方式在数学上是明确的,当x 很小时,微分u(x)可以近似 用差商u(x+x)-u(x)/x 或者u(x)-u(x-x)/x 来代替。与此相仿,u(x)可以近似用二阶差商u(x+x)-2u(x)+u(x-x)/(x)2 来代替,进而使用差分方 程来代替微分方程。以二维静场为例,其偏微分方程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可用如下方程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方程的求解中,支配方程反映了求解问题区域中的 作用规律。在有限差分法中对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则相应
20、 地需要对问题区域进行离散。下面以二维情况为例,对问题 区域的离散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做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组直 线,如图129所示,以此将区域 D 分割成有限数目的网 格,网格的边长 x、y 可称为步长,点(xi,yi)为网格上 的节点,xi=x0+ix、yi=y0+iy。当 x、y 足够小 时,在任一节点处,原二维方程可具体表示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9 差分法中的区域离散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有限差分法在时域的主要体现为 FDTD。该方法自1966年由 K.S.Yee提出以来,经 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日趋成熟并被逐渐应用在电磁兼容中的多个方面,如天线辐 射和目标散射研究
21、、瞬态电磁场研究、微波电路和光路的时域传导分析等多个领域。这一 方法的经典思想是把带时间变量的麦克斯韦旋度方程转化为差分形式,计算区域在空间各方向上(如x、y、z)分别用标准坐标(如直角)网格进行离散,从而模拟出电磁波和目标作 用的时域响应。由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组出发,可得下列方程组: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上面的两组关系也可称为空间离散和时间离散。当完成 以上差分近似后,需要对空间任意分布的电场E 和磁感 应强度H 六个分量进行合理的组合,图1210给出了 具体的设置方式。在 FDTD 中,空间上连续分布的电磁 场物理量被离散排布。第
22、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0 FDTD中的 Yee网格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有限差分法在频域的主要体现为 FDFD。从求解形式上来看,频域麦克斯韦方程同瞬 态麦克斯韦方程相比较,通常没有对时间求偏微分这一个步骤。FDFD 有时也可称为稳态 或静态有限差分法。对于 FDFD,仍然可以采用与 FDTD 相类似的空间网格离散,从而得 到基于 FDFD的基本方程分析形式。FDFD的求解过程一般是将空间离散化后,在每个节 点建立差分方程,然后将所有的方程组成一个系数矩阵和右端向量,从而通过求解该矩阵 方程得到该空间上各个离散点对应的电场或磁场值。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该方法不存在时域
23、有限差分法的不稳 定问题,但是 FDFD要联合所有的方程,通过求解一个大型的稀疏矩阵从而求得最终的 解。当电磁场的规模增大、网格增多时,该方法的矩阵方程规模会急剧增加,进而导致计 算和存储上的困难。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2 矩量法矩量法 在电磁领域中,矩量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常被用于分析天线辐 射和导体散射等问题。矩量法的基本分析思想是:从频域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出相应 的积分方程,将积分方程通过基函数的内积运算转化为矩阵方程进行求解。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此解的精确程度受到fn 和Wm 选择的影
24、响,当 Wm=fn 时,称为伽辽金(Galerkin)方法。在任何一个特定问题的求解分析中,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fn 和Wm。选择 fn 时,要使其某种叠加能相当好地逼近f;选择Wm 时,则应使误差尽可能地小。影响选 择fn 和Wm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所要求的精度,计算矩阵元素的难易程度,能够求逆的 矩阵的大小,良态矩阵lmn的可实现性等。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矩量法的优点是通常无需额外设置边界条件,且计算结果较准确,但其缺点往往也较 为明显。对于复杂的电磁问题,矩量法常常以低频方法的形式表现,会对计算机内存形成 较大的消耗,所需计算时间也较长,消耗计算资源高,计算效率低。尤
25、其对于电大尺寸问 题,由于未知量非常多,个人计算机较难求解。因此,产生了很多矩量法的加速算法,例如 多层快 速 多 极 子 方 法(MLFMM)、稀 疏 矩 阵 规 范 网 格(SMCG)、带 状 矩 阵 规 范 网 格(BMIA/CAG)及传播内层展开(PILE)等,这些具体技术有利于复杂电磁问题的快速求解。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3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也是一种典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常被应用于分析复杂介质中的电磁传 播、天线辐射和目标散射、电路发射和传导、屏蔽和滤波结构等。有限元法的基本分析思 想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应用变分原理将所要求解的微分方程及边值问题,转化
26、为相应 的变分问题泛函求极值问题,再利用对求解区域的剖分插值,把变分问题离散化为多 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最终得到一组多元代数方程组,对其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待分析问题的 数值解。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一般遇到的几乎所有物理问题在实际空间上都是三维的,本节主要介绍三维棱边有限 元法。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磁场的普遍规律,在频域,可通过时谐形式来表示。通过 联立频域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各个方程,分别消去电场强度E 和磁场强度H,即可得到只 含有一个未知场量的二阶微分方程,若以电场和磁场分别表示,则有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式中,Ji 为外加电流或源电流,c=-j/为传导电流E 和位移电流jD 的
27、综合贡献,上面两个方程也称为矢量亥姆霍兹方程。广义地来说,三维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三维电磁场 问题的支配方程,在此,为便于求解和建模,一般情况下大多选取上述的矢量亥姆霍兹方 程作为支配方程。为了方便起见,以无源区的电场方程形式作为求解区域内的支配方程,则有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式中,r 为复相对磁导率,r 为复相对介电常数,k0=00,为自由空间传播常数。对 于简单材料,由变分原理,可以得到如下的泛函形式: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离散剖分和单元差值是有限元法的核心部分。对于三维问 题,基本的离散单元可以选用四面体或六面体等。但是,一 般来说,不同的离散单元对于有限元计算的速度、精度和 内
28、存需求都有所不同。四面体单元是三维空间最简单的离 散单元。为解决时谐电磁场问题中可能会出现的截面不连 续、伪解和奇异点等问题,可采用棱边单元(也称为矢量有 限元),如图1211所示。棱边与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的 定义如表121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1 三维棱边单元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四面体单元e内,电场矢量可以用如下差值函数表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每一个四面体单元内将插值函数带入前面的泛函形式中,将总 的区域积分分解为各单元积分之和,可得到: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有限元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含有复杂媒质、具有复杂边界形状或边界
29、条件的定解电磁问 题。有限元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各个环节可实现标准化,从而得到通用的计算程序。由于有限元法是区域性解法,需要对求解的区域进行离散剖分,使得剖分的单元数和 节点数较多,导致得到的方程组元素很多,从而计算时间长且对计算机的存储量有较高的 要求。而近些年,有限元法与自适应网格剖分和加密技术相结合,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做 出了进步。自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适应网格剖分技术就是根据场量分布求解的结果,重新调整网格的剖分密 度,在网格密集区采用高阶插值函数,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同时在场域变化剧烈的区域,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多次加密剖分而其他区域不变。这些都可以减少剖分网格的数量,从而
30、 降低对计算机存储量的要求,减少计算时间。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4 高频方法高频方法 高频方法含有几何光学、几何绕射、物理光学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高频射 线理论,被用于分析电磁传输、电大尺寸等问题。高频方法明显具有计算效率高、消耗计 算机内存少的特点,但是对于精细电磁结构来说,此类方法会存在精度不够的问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几何光学法几何光学法 几何光学(GO)法从射线方法的角度来解释电磁散射的发生机制和电磁能量的传播机制 ,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助于使用者对电磁规律的理解。在高频区域,目标的电磁 散射存在局部效应,忽略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耦合作用,射线方法
31、可以将复杂的目标视为简 单几何体的叠加,故射线法对处理复杂大型目标具有明显优势。几何光学法中的程函方程 是在几何光学极限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认为入射波波长为零,散射体表面的曲率半径远 大于波长,由此可知对应的散射体应为电大物体。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几何光学法依据能量守恒推导出强度定 律,可以绕过复杂的积分运算,大大加快了场的求解速度。几何光学射线场可表示为其中,E1、E2 分别为两个不同波阵面1、2处场值大小,1、2 分别是波阵面1、2的主曲 率半径,s为两波阵面间的距离。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由此可知,几何光学法可以用于研究直射、反射和折射问题。这也决定了几何光学法 主要在亮区
32、生效,而在阴影区,几何光学法是失效的。在相邻射线相交汇而形成的区域,几何光学法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此类区域,散射场会变大,甚至无穷大。在场强变化剧 烈的区域,几何光学法也不能准确计算散射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2.几何绕射法几何绕射法 当几何光学法遇到劈尖、边缘等表面不连续处时,将产生光学射线不能进入的阴影区 域,因此会导致阴影处的几何光学场为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为解决这种情况,J.B.Kel-ler提出了几何绕射理论(GTD),引入了绕射射线,其作用于目标表面的不连续处。绕射射 线不仅能在亮区产生作用,也可以进入暗区,这样暗区的场可以由绕射射线来计算,进而 拓展了几何光学法的适用范
33、围。几何绕射系数是根据经典问题的严格解推导出的,对高频 散射问题可以提供一定的精度支持。绕射场的计算是在射线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省去了表 面电流分布的计算,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和几何光学法一样,几何绕射理论也无法计算 相邻射线相交汇区域的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物理光学法物理光学法 在求解高频条件下理想导体的散射问题时,可以使用感应电流的物理光学(PO)法近似,用目标表面的感应电流取代目标本身而作为散射源,然后通过对表面感应电流进行积 分,从而得到散射场。在求目标表面感应电流时,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其一,目标表面的 曲率半径远大于波长;其二,感应电流仅存在于目标表面的亮区。这种方法被
34、广泛应用于高 频电磁散射问题的分析,与几何光学法相比,其不存在相邻射线交汇区域无法计算的问题。但物理光学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在计算交叉极化场和目标的不连续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5 时域有限积分法时域有限积分法 时域有限积分法是以积分形式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麦克斯韦 积分方程,并以此引入一个矩阵方程组,同时,矩阵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和原有麦克斯韦 方程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有限积分技术应用于时域便构成了时域有限积分法。不同于 其他一些方法,时域有限积分法是对以下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进行离散的,即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
35、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对于上述方程,计算变量是电压e和磁通b。这两个量在时间轴上交替出现,形成如图 1212所示的蛙跳过程。图1212 时域有限积分迭代计算示意图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由图1212可知,该过程具有典型的迭代性。例如,在t=(n+1)t时刻的磁通可由 上一时刻t=nt的磁通和上半步t=(n+1/2)t的电压计算求得。需要注意的是,在计 算中,时间积分过程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其稳定条件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3.6 传输线矩阵法传输线矩阵法 传输线矩阵法是于1971年由 P.B.Johns和 R.L.Beurie提出的,后又经 P.B.Johns、W.
36、J.R.Hoefer等人不断完善。在各种电磁兼容或电磁干扰问题的仿真计算方法中,传输线矩 阵方法简单、高效,并且占用资源少、计算稳定性高,因此备受电磁兼容工程师的青睐,也 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中。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如果电磁波在介质或波导系统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那么这类介质或波导系统 一般被统称为传输线。传输线矩阵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传播模型,将连续空间离散为由 一系列节点组成的基本网络,电磁场以各节点上冲击脉冲的散射来表示,且其各级子波在 相邻节点间的传输线上不断传播。该方法运用空间电磁场方程与传输线网格中电压和电流 之间关系的相似性确定网格响应,通过分析经过离散的
37、时域波在导波结构中的传播情况,获得波的传输特性。该方法在处理宽带问题时能保持较高的精度,较适用于 EMC/EMI/E3问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在该方法中,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传播模型的时间和空间分量会进行离散,以便 于在计算设备上处理。时间单元 t和空间单元 l的关系式为 t=l/vc,式中,vc 为空 间中的光速。二维空间离散模型可以用图1213来表示,图中,l为笛卡尔节点阵列的 间距,t为电磁脉冲在两个相邻节点间传播所需的时间。假设一个单位能量的脉冲函数从x 负半轴入射至节点,将会以原始脉冲能量的1/4向四个方向散射,其相应场量则为1/2,且沿入射方向的反射系数取为负值,由此可保证
38、节点处场的连续性。该离散模型可以由正 交的传输线或传输线矩阵来模拟,等效的传输线网格模型如图1213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由于传输线上 的电压脉冲与电磁脉冲散射相似,因此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方程与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 程是等价的。如图1213所示,假设传输线网格支路1上有一单位电压脉冲入射至节点,由于四条支路的特性阻抗相等,则入射脉冲的电压反射系数为-1/2,因此反射电压脉冲 为-1/2V,其他三个传输电压脉冲为1/2V。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3 二维离散惠更斯波传播模型和等效传输线网络模型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将冲击脉冲函数在传输线网格中随时间变化的传播过程进行
39、表示,图1214给出了 经过两次迭代的冲击脉冲函数的散射过程示意图。图1214 二维传输线矩阵网格冲击脉冲散射过程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因此,如果已知kt时刻所有脉冲的幅度、位置和方向,就可以推算出(k+1)t时刻网格 中任意节点的相应值。传输线矩阵法的计算过程如图1215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传输线矩阵法的整个求解过程均在时域内进行,如果需要得到频域内的信息,则可以 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传输线矩阵法可将任意复杂的结构简化处理,该算法划分的网格较 其他算法更为简单,因此计算所需时间和内存较少。由于该算法基于时域的电磁场计算,避免了收敛、稳定以及伪解
40、等不同问题的同时发生。在该算法中,一次计算中涵盖了大量 信息,不仅可得到模型的脉冲响应,还可导入任意激励源求解模型的激励响应。虽然传输 线矩阵法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两个较大的缺点:其一,由于时域算法的计算时间是有 限的,当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从时域变换到频域时,难免会产生截断误差;其二,电磁波 在传播过程中,因为频率的影响,速度不同,会产生色散效应。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2.4 仿真软件介绍仿真软件介绍1.CST软件软件 CST 工作室套装软件是面向三维电磁、电路、温度和结构等方面的一款较为全面、精 确、集成度高的专业仿真软件包,其软件界面及应用如图1216所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
41、真分析图1216 CST软件界面及应用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CST 软件结构 该软件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部分:(1)CST 设计环境(CSTDESIGNENVIRONMENT):这是进入 CST 工作室套装的 通道,包含前处理、后处理、优化器、材料库等四大部分,用于完成三维建模,具有 CAD/EDA/CAE接口,支持各子工作室软件间的协同,可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导出。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2)CST 微波工作室(CST MICROWAVESTUDIO):属于系统级电磁兼容及通用高 频无源器件仿真软件,应用包括电磁兼容、天线/散射、高速互连 SI、手机、磁共振成像、滤波器等。可计算任
42、意结构及材料的电大宽带电磁问题。(3)CST 电缆工作室(CSTCABLESTUDIO):属于专业线缆级电磁兼容仿真软件,可以对真实工况下由各类线型构成的长线束及周边环境进行 EMI/EMS/SI分析,可用于 解决线缆/线束瞬态和稳态辐射、受辐照双向问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4)CST 印制板工作室(CSTPCBSTUDIO):属于专业板级电磁兼容仿真软件,对印 制板的SI/PI/IR Drop/眼图/去耦电容等进行仿真。与CST MWS联合,可对印制板和机 壳结构进行瞬态和稳态辐射、受辐照双向问题分析。(5)CST 规则检查(CSTBOARDCHECK):属于印制板布线 EMC和S
43、I规则检查软 件,能对多层板中的信号线、地平面切割、电源平面分布、去耦电容分布、走线及过孔位置 及分布等进行快速检查。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6)CST 电磁工作室(CSTEM STUDIO):属于(准)静电、(准)静磁、稳恒电流、低 频电磁场仿真软件。可用于约 DC100 MHz频段电磁兼容、传感器、驱动装置、变压器、感应加热、无损探伤和高低压电器等。(7)CST 粒子工作室(CSTPARTICLESTUDIO):主要应用于电真空器件、高功率 微波管、粒子加速器、聚焦线圈、磁束缚、等离子体等自由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下,相对论及非相对论运动的仿真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8
44、)CST 设计工作室(CST DESIGNSTUDIO):属于系统级有源及无源电路仿真软 件,支持SAM 总控,支持三维电磁场、电路的瞬态和频域协同仿真,用于约 DC100 GHz的电路仿真。(9)CST 多物理工作室(CST MPHYSICSSTUDIO):属于瞬态及稳态温度场、结构 应力形变仿真软件,主要应用于电磁损耗、粒子沉积损耗等所引起的热以及热所引起的结 构形变分析。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2)CST 软件优势 在具体工作中,CST 工作室套装具有以下主要优势:(1)涵盖电磁、电路、带电粒子、热学和力学多物理场的高集成度专业数值仿真软件 包,8个子软件全部集成在同一个用户界面中,
45、方便切换。(2)覆盖板级、线缆/线束、机箱设备及系统级全方位电磁兼容分析应用。(3)频率覆盖范围广,从 DC光波频段,甚至可以达到、射线及 TeV 粒子束频 段。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4)具有完备的电磁算法,包括传输线矩阵法、时域有限积分法、频域有限积分法、频域有限元法、矩量法、本征模法、物理光学法等。此外还内嵌优化器和参数扫描器,包括差 值准牛顿法、遗传算法、粒子群法、协方差矩阵法等。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2.FEKO软件软件 FEKO是一款针对三维任意结构进行电磁场分析的软件,其软件界面及应用如图1217 所示。FEKO 一词源于德语 FEldberechnungbeiKrp
46、ernmitbeliebigerOberflche(任意 复杂电磁场计算)首字母的缩写。可用于分析各种电磁确定性问题,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FEKO 软件包含三个子模块,分别为 CADFEKO、EDITFEKO 和 POSTFEKO。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其 中 CADFEKO 用于建模和划分网格,可参数化建立多种形状,如球体、椎体、环等,也可 以使用布尔操作对模型进行复杂变换。EDITFEKO 用于设置求解参数,控制激励和输出 等。POSTFEKO 用于模型检查及数据后处理,可查看电流/电荷显示、2D/3D 视图结果,支持切平面显示以及颜色幅度显示。FEKO 软件的典型应用领域包含
47、:天线设计、分析和 布局(如线天线、喇叭天线、反射天线、天线阵、微带天线等),微带电路设计和分析,电磁 兼容分析,生物电磁(如无线终端的辐照效应),电磁散射 RCS分析等。FEKO 软件中运用的 最重要的求解方法是矩量法,此外还有基于矩量法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高频方法 GO/UTD/PO,有限元法以及混合方法(各方法与矩量法混合使用)。该软件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有: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7 FEKO 软件界面及应用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多种求解方法可供选择以解决各种问题,且基于矩量法的混合求解技术使得速度 和精度得到了有效提升。(2)TimeFeko利用 FFT 可将频
48、域解变换到时域,从而提供了时 频域的对应分析。(3)具有相对成熟的自适应频率扫描功能,可节省计算量。(4)可导入多种 CAD数据及网格模型。(5)EDITFEKO 带有编程功能,提供编程语句,以便复杂建模及求解控制。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ANSYSHFSS软件软件 ANSYSHFSS软件是一款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其软件界面及应用如图1218所 示。该软件在精度、求解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等方面的特点,使其成为在高频、高速电子 设备和平台上进行准确、快速分析与设计的有效工程工具。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图1218 ANSYSHFSS软件界面及应用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1)ANSY
49、SHFSS软件构成 ANSYSHFSS包括的主要求解器有:(1)HFSS:即三维全波频域电磁场求解器。工程师能够以此提取S Y Z 参数,可视 化三维电磁场,并生成组件模型,用于分析评估信号质量、传输路径损耗、阻抗失配、寄生 耦合和远场辐射。(2)HFSS瞬态:用于仿真瞬态电磁场的特性,并在诸如时域反射、地面穿透雷达、静 电放电、电磁干扰和雷击等应用中可视化场或系统响应。该技术是对 HFSS频域解决方案 的补充,让工程师能够在同框架中了解电磁时域和频域特性。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3)HFSSSBR+:属于高级天线性能仿真软件,可以在大型电气平台上快速准确地 预测安装天线的方向性、近场分
50、布和天线间的耦合。该软件利用近似的射线弹跳法(SBR+)技术,以较高的速度和可扩展性,高效地计算准确的解。(4)HFSSIE:即 HFSS积分方程法,使用三维矩量法技术。这是研究辐射(如天线设 计或安装)和散射(如雷达截面积 RCS)等问题的理想选择。求解器可以使用多层快速多极 子算法或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ACA),减少内存需求和求解时间,使得该工具能够用于求 解电大尺寸问题。第12章 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5)HFSS混合技术:有限元边界积分(FE BI)混合技术为 HFSS 提供了理想的吸收 边界条件。通过减少有限元域总体积的共形辐射边界(包括凹性几何形状)设置,显著减小 尺寸,实现天线平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