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狄建雄狄建雄 2013年年7月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读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4 4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1 12 23 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内涵及任务 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提提出了到出了到20202020年,形成适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满足人民群
2、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温家宝主持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温家宝主持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源在于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三是为解决高考的“独木桥”问题搭建技能型人才的立交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3年年全国高校职业技能大赛期间学生记者谈话:教育部正在加快重大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改革创新就在于为职校学生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让读高职的孩子更好地继续自己的学业道路,可以读
3、本科,也可以读专业硕士。4321目标到到2020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育体系。定位基础作用引领作用任务步骤体系原则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任务步骤 问题入手解决六大问题,保证体系建设的针对性 科研先行依据科学决策,保证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分类试点尊重发展实际,保证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分步实施“1-2-10”三步走策略,保证体系建设的
4、稳健性理念结构质量脱节投入制度“三步走”策略建设特色1 符 合“四大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的需求规律人的需求规律2 满 足“五大需求”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需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需 求求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满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求满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求满足完善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需求满足完善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需求满足振兴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振兴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特色3“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科学布局科学布局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及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统
5、一、优势互补4 四通八达四通八达“职教立交桥职教立交桥”开放体系开放体系 纵向贯通自体循环横向接轨内外衔接层次贯通初、高中与中职及高职“3+2”贯通;中、高职教育贯通高职专、本学历教育贯通高职本、硕学历教育贯通阶段贯通学习阶段与工作阶段贯通学业与就业、创业贯通就业与继续教育贯通资格标准贯通学历、学位、职业资格(标准)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接轨城乡职教接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职教接轨重点建设院校与普通职业院校接轨国内国际职教接轨建设特色5系统、协调、可持续,世界水准的稳健内涵走科学发展的基本道路汲取国际职教体系构建的优秀经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行6中国特色凸显中国经济、
6、文化、科技、职教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阶段特征、时代特征和价值体系特征与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对接(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三)设计根本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建设内涵水平(四)深化体系重心建设-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14(二)搭建体系框架-科学构建体系的三架桥梁1.教育理念还不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2.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3.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还不适应职业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4.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脱节、断层、重复十分严重;5.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和实现形式还远没有理清也没有解决;6.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仍有许多缺失
7、;7.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缺少制度支撑;8.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不健全不完善也不成体系;9.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距大、发展不平衡。(一)搭建体系框架科学建构体系的三架桥梁1、创新建立普教与职教课程互通体系,为学生个性成长、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条件(二)搭建体系框架科学建构体系的三架桥梁2.创新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立交桥”(二)搭建体系框架科学建构体系的三架桥梁 3.创新建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衔接体系,为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三)设计根本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建设内涵水平 转变职教发展方式l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
8、高质量转变。l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够,向促进各类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协调发展转变。1.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推进转变。(三)设计根本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建设内涵水平2.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l总体任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水平l现阶段工作重点 中职:保证规模、加强建设、提高质量 高职: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办出特色(中高职课程协调的难点在高职,中职的自由度,高职要考虑如何实现学生技能的拓展和迁移)l中高职衔接难点是课程衔接(1)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课程计划的协调(2)设计好职业资格证书(3)人才培养的
9、针对性 (三)设计根本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建设内涵水平3、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l 行业“十大指导作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l 在行业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四大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三)设计根本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建设内涵水平4、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l 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l 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l 促进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化,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四)深化体系重心建设充分发
10、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1、找准位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职教体系中的地位 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骨干示范的较强能力、办学育人的鲜明特色 实施国家及省(市)两级重点;百所示范、百所骨干、百所特色高职院三大工程。(四)深化体系重心建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2、考量作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职教体系中的“十项担当”担当推进产教合作对接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引领(三)深化体系重心建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 3、创新“十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引领能力 创 新“十 点”更新人才观念全面培养理念系统培养理念多样化人才理念人人成才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体制
11、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突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核心主线;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行业指导,推进大中企业参与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实行“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1.积极举办行业型、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利益链”、“产业链”和“教学链”融合。全面加强内涵建设 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真正实现双主体共建、共育、共研、共管、共赢 营造
12、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促进“技能作品”“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衔接转换完善顶岗实习相关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全面培养的理念,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 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增强高职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建立“123”高职院重点建设体系。重点强化高职教育一个类属突出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建设院校两大重点实施“百所示范高职院
13、、百所骨干高职院、百所特色高职院”三大国家级重点建设工程国家级“百所特色高职院”理由:职教体系科学建构,需求为源,质量为本、特色为重、服务为求思路: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职教体系发展需要,选择具有较深行业背景、行业优势明显,在全国行业院校中综合实力领先、引领作用强,办学特色突出、水平优异,行业及社会影响力较大、服务社会水平较高的特色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构建“百所示范院、百所骨干院、百所特色院”的国家级三大精品高职院重点建设工程,三力合一,形成高职院校重点建设新格局,真正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宏观层面:国家标准体系与准入制度的建立中观层面: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创建、“双师”队伍
14、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强化培养微观层面:顶岗实习环节立交桥缺失自体循环脱节、断层或重复接口不严体系开放度、灵敏度不强 中、高职衔接点 高职专、本教育衔接点 高职本、硕教育衔接点 应用本科与普通本科的衔接点 城乡高职教育衔接点 区域高职教育衔接点l 重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职院校建设的衔接点科学选择试点区域和院校实行单项改革试点和整体改革试点同时推进,专业试点、院校试点和区域试点合理配置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升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2.切入点5.突出重点6.突破难点7.修复症结点8.平滑衔接点 9.做好试点10.回归出发和落脚点1.理念创新点3.着力点4.核心点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四
15、、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一)全国试点情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体制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体制机制: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江西、河南、湖北、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江西、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浙江试点广东、重庆、四川、云南、浙江试点(1 1)北京专业分级管理)北京专业分级管理(2 2)上海:中职)上海:中职-高职高职-应用本科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不同层专业硕士(不同层次衔接与贯通)次衔接与贯通)(3 3)广东:三、二分段,)广东:三、二分段,2727所高职,所高职,149149所中职
16、所中职(4 4)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作方案 :到:到2015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例达到30%30%左右,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左右,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10%10%左右。左右。(一)全国试点情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二)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1.1.试点内容试点内容 (1 1)中高职中高职3+23+2或或3+33+3分段培养(注册)分段培养(注册)(2 2)中职与普通本科中职与普通本科“3+4”3+4”分段培养(对口单招)分段培养(对口单招
17、)(3 3)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专转本专转本”)(4 4)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二批次)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二批次)(5 5)“双专科双专科”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2.试点范围 2012年试点工作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宁、苏、锡、常、通)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苏、锡、常、通)范围内开展。2013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确定215项进行试点,其中:中高职“3+3”分段培养101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35项,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
18、分段培养11项,中职与开放本科分段培养6项,三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54项,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8项。(二)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二)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对对口口单单独独招招生生自自主主招招生生五五年年制制高高职职注注册册入入学学中中职职高高职职本本科科贯贯通通(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实践 1.1.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我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我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19871987年以来累计招生年以来累计招生2020万。万。20082008年根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要求,按照技能型
19、人才成长规律,年根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要求,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对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进行重大改革,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升学制对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进行重大改革,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升学制度,既坚持就业导向,又为中职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度,既坚持就业导向,又为中职学生提供升学机会。(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按照职业学校课程种类和课时比例,科学设计考试科目与成绩比重,文化基础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分别占40%、30%、30%。扩大本科比例,提高职教升学制度的吸引力。突出技能考试调整考试内容落实公办院校招生全省成立14个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分专业统一组织全省技能考试。1.普通高校对
20、口单独招生对口单独招生改革措施(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20102010年,本科招生计划对口单招比例年,本科招生计划对口单招比例超过超过1/41/4。20102010年,完善对口单招制度,年,完善对口单招制度,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渠道,两个新的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渠道,两个新的做法,做法,1.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1)将往届毕业生纳入招生范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有多次参加属于自己的高考。(2)允许外省户籍中职毕业生参加本省职业教育升学考试。(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将试点范围扩
21、大到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部全部15所国家示范所国家示范(骨干骨干)高职院校。为了搞好自主试点高职院校。为了搞好自主试点工作,报名和文化考试的组织工作由学校负责改为由工作,报名和文化考试的组织工作由学校负责改为由市、县、区招生组织机构组织文化课考试,搭建了统一市、县、区招生组织机构组织文化课考试,搭建了统一的报名和文化考试平台。的报名和文化考试平台。教育部教育部2007年启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年启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我省我省3个学校参加了试点个学校参加了试点2013年2007年 2.示范示范(骨干骨干)院校自主招生院校自主招生(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
22、调发展省、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全力为自主招生的高职院做好服务,同时放开生源对象,只要有志于接受高职教育的人都可以报考;文化科目设置10门以上,学校自主选定其中哪几门搭配组成多种结构;职业技能和面试也由学校自己进行,等级、分数均由学校自己定。既减轻了试点学校的负担,也增强了吸引力和权威性;既强调了自主性,也体现了规范性,效果非常好;15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控制在校总招生计划的20%。2.示范(骨干)院校自主招生(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3.3.稳步发展五年制高职稳步发展五年制高职招生招生规模规模就业率就业率 全省每年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6万人左右,占整个中职招生人数的
23、1/8左右。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不少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达到85%以上。(二二)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总结办学经验推进健康发展重点强化五年制课程体系建设,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展开五年制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推进五年制高职健康发展。发挥五年一贯学制的优势,强化课程的沟通与衔接,统筹安排文化、专业基础与专业实训课程,避免教学内容的断层和重复,有效增加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复杂的高技术和高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参照高职院校
24、专业建设水平评估要求,制定了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省教育评估院邀请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对所有五年制高职专业进行逐个现场评估,提高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3.稳步发展五年制高职(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适应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要求,2011年正式启动高职注册入学试点工作。主要从民办高职院校和少数公办高职院校开始试点,安排招生计划3800人,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拓宽毕业生升学渠道,满足职校生升学愿望,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高等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自主提出录取条件,自主录取毕业生。增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注册入学
25、,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特别鼓励中职学生在创新创意发展取得突出表现。4.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二二)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5.中职高职本科贯通1.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职教体系2.探索四年制高职3.拓宽中高职学生升学渠道4.普通学校资源向职业学校扩展(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三三)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20132015年)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明确和坚持办学定位、完成中高职各自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合理布局
26、、产业升级创新需要,中高职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到2013年,在招生考试制度、学制、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初步建立衔接制度框架。到2014年,进一步推进衔接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到2015年,在招生考试制度、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校际合作、教师培养培训、实训装备、行业指导、质量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衔接。(四)南工院示范引领作用(四)南工院示范引领作用江苏机电职教集团、江苏省光伏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机电职教集团、江苏省光伏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机电一体化对口单招
27、联考委主任单位江苏省机电一体化对口单招联考委主任单位主持江苏省现代教育制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子项目主持江苏省现代教育制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子项目江苏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赛项首席专家、裁判长江苏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赛项首席专家、裁判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楼宇安防、光伏发电系统赛项专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楼宇安防、光伏发电系统赛项专家、裁判长家、裁判长江苏省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江苏省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江苏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电工电子类)江苏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电工电子类)教育部职业学校课程和教材评审专家教育部职业学校课程和教材评审专家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成员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成员省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实践课竞赛评委省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实践课竞赛评委省级职业学校教改项目、实训基地评审专家省级职业学校教改项目、实训基地评审专家承担省职业学校国示范指导工作承担省职业学校国示范指导工作2013年省机电职教集团年会2013年省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国家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论坛作主报告示范校验收辅导报告谢谢 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