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6 ,大小:1.42MB ,
文档编号:3324929      下载积分:2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32492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课件.ppt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框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频率特性的概念频率特性的概念5.2 典型环节的伯德图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3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4 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5 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的概念5.1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分析法是控制理论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是通过系统开环频率分析法是控制理论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是通过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来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频率特性的图形来分析闭环系统

2、性能的。图5.1 系统的结构图 图5.2 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曲线若在如图5.1 所示的线性系统结构的输入端加上图5.2(a)的正弦信号,设该正弦信号为则其输出响应为即振幅增加了 倍,相位超前(滞后)了 角。响应曲线如图5.2(b)所示。()sinr tAt()sin()c tMAtM5.1 这些特性表明,当线性系统输入信号为正弦量时,其稳态输出信号也将是同频率的正弦量,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均不同于输入量,并且其幅值和相位都是频率的函数。对于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其输出量的幅值与输入量的幅值对频率的变化称幅值频率特性,用 A()表示;其输出相位与输入相位对频率的变化称相位频率特性,用表示。两者统称为频

3、率特性频率特性或幅相频率特性幅相频率特性。频率特性的概念5.1.1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对于线性定常系统,也可定义系统的稳态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幅值之比为幅频特性:定义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差为相频特性。即幅值频率特性:相位频率特性:将幅值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两者写在一起,可得频率特性或幅相频率特性为: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如下:()|()|AG j()()G j ()()()()|()|jj G jG jAeG je()()()G jUjV()|()|j G jG je()()jAe(直角坐标表示式)(极坐标表示式)(指

4、数表示式)称为实频特性;称为虚频特性()U()V其中,;22()|()|()()AG jUV()()()arctan()VG jU 5.1.1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2 5.1.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对于同一系统(或元件),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存在着确切的对应关系。若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 ,则其频率特性为 。即()G s()G j()|()sjG sG j例:RC电路如图5.3所示,已知 ,求该电路的频率特性。()sinr tAt图5.3 RC电路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2 5.1.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解:如图可得RC电路的传递函数为1()1G sRCs令 ,可得RCT1()1G sTs令 ,则频率特性为sj2211()11()1()TG jjj TTT幅值频率特性为21()|()|1()AG jT相位频率特性为()()arctanG jT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3 5.1.3 频率特性的性质频率特性的性质频率特性具有如下性质:频率特性是以线性定常系统为基础,且在假定线性微分方程是稳定的条 件下推导出来的。频率特性的概念对系统、控制元件、部件、控制装置均适用。由频率

6、特性的表达式 可知,其包含了系统或元、部件的全部结 构和参数。频率特性和微分方程及传递函数一样,也是系统或元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频率特性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12345135()G j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极坐标或奈奎斯特(Nyquist)曲线。它是根据频率特性的表达式 ,计算出当从 变化时,对应于每一个 值的幅值 和相位 ,将和同时表示在复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j G jjG jG jeAe 0 ()A()例

7、:RC电路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右图54所示。图5.4 惯性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伯德(Bode)图,包括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1)对数频率特性的定义 将幅频 取常用对数后再乘以20,称之为对数幅频特性 ,用 表示。(2)伯德图在对数坐标里作出的 及 曲线,分别称为对数幅频和相频曲线,也称伯德图。()A20lg()A()L()20lg()20lg|()|LAG j20lg()A()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概念

8、5.1.4 5.1.4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轴为 ,以等分坐标来标定,单位为分贝(dB),其值为 。对数幅频特征曲线的横轴标为 ,但实际表示的是 。和 的对应关系如图5.5所示。()L20lg()Alg()L()A图5.5 伯德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1 5.2.1 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G sK则频率特性为()G jK对数频率特性为L()20lgK(dB)()=0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6所示。图5.6 比例环节的

9、伯德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1 5.2.1 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0()jG jKe比例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7所示。图5.7 比例环节的极坐标图 可见,比例环节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均与频率无关。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量按一定比例复现输入量,即不失真也不时滞即不失真也不时滞。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2 5.2.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G ss,其频率特性为1()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2090L 1()20lglg(dB)()=-2其伯德图如图5.8所示。图5.8 积分环节的伯德图5.2典

10、型环节的伯德图5.2.2 5.2.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比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111()jG jjej 其极坐标如图5.9所示。图5.9 积分环节的极坐标图 由图可见,当频率由0变到时,幅频特性的数值由向0变化,而相位始终等于 ,因此积分环节的极坐标图是沿虚线从-向0变化的直线。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3 5.2.3 微分环节微分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 ss,频率特性为()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90L()20lg(dB)()=2 微分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与积分环节相比,两者仅差一个负号,可知微分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积分

11、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关于横轴对称。伯德图如图5.10所示。图5.10 微分环节的伯德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3 5.2.3 微分环节微分环节微分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jG jje其极坐标图如图5.11所示。图5.11 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由图可见,当频率由0变到时,幅频特性的数值由0向变化,而相位始终等于 ,因此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是沿正虚线从0向变化的直线。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4 5.2.4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G sTs频率特性为1()1G jjT对数频率特性为222011L 221()2

12、0lglg TT()=-arctanT由此可以看出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是一条曲线,若逐点描绘将很繁琐,通常采用近似的绘制方法。方法如下:先绘制低频渐近线再绘制高频渐近线计算交接频率计算修正量(又称误差)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4 5.2.4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伯德图如图5.12所示。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13所示惯性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arctan222222111()1111jTTG jjejTTTT图5.12 惯性环节的伯德图图5.13 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用两条渐近线近似,低频部分为零分贝线,高频部分为斜率为 斜直

13、线,两条直线相交于 的地方。20/dB dec1 T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5 5.2.5 比例微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1G ss,频率特性为()1G jj对数频率特性为22()20lg1()arctanL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仅相差一个负号,这意味着它们的图形也是对称于横轴的。图5.14 比例微分环节的伯德图图5.15 比例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21()21G sT sTs频率特性为221()()2()1G jT

14、jT j对数频率特性为222222()20lg(1)(2)2()arctan1LTTTT 由此可以看出,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不仅与 有关,而且还与阻尼比 有关。同惯性环节一样,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也可采用近似的方法绘制。同样,振荡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也可采用近似的作图方法。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不同参考值时振荡环节的伯德图如图5.16所示。图5.16 振荡环节的伯德图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6 5.2.6 振荡环节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为221()()2()1G sTjT j221

15、(1)2TjT 222222222212(1)(2)(1)(2)TTjTTTT 222arctan122221(1)(2)TjTeTT 给出从0到的变化量,再根据不同的 值,即可绘制出振荡环节的极坐标图,如图5.17所示。图5.17 振荡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7 5.2.7 一阶不稳定环节一阶不稳定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传递函数为1()1G sTs,频率特性为1()1G jTj对数频率特性为2()20lg()20lg()1()arctan1LATT 由一阶不稳定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知,其对数频率特性与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完全相同,但相频特性大不一样,当由 时,

16、一阶不稳定环节的相频特性由 趋向 。伯德图如图5.18所示;极坐标图如图5.19所示。0 2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7 5.2.7 一阶不稳定环节一阶不稳定环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图5.18 一阶不稳定环节的伯德图 图5.19 一阶不稳定环节的极坐标图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若开环传递函数中,其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极点极点,分子多项式的根称为零点零点。若开环传递函数中所有的极点和零点都位于平面的左半平面,则这样的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反之,若开还传递函数中含有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或零点,这样的系统则

17、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例如前面介绍过的惯性环节属于最小相位环节,而一阶不稳定环节则属于非最小相位环节。最小相位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其对数幅频特性与对数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确定了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则其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也就被唯一的确定了,反之也一样。并且最小相位系统的相位角范围将是最小的。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1 0.05()1 0.5sG ss例.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11 0.05()1 0.5sG ss2

18、1 0.05()1 0.5sG ss 。求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解:由 、可得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为1()G s2()G s3()G s21232(0.05)1()()()(0.5)1AAA22123()()()20lg(0.05)120lg(0.5)1LLL 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20(a)所示。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5.2.8 5.2.8 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它们的对数相频特性为 图5.20 系统的伯德图1()arctan0.05arctan0.5 2()arctan0.05arctan0.5 3()arctan0.05arctan

19、0.5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5.20(b)所示。由图5.20可以看出,所代表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其 最小。1()G s1()5.3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还传递函数为回路中各串联传递函数的乘积,即12()()()()nG sG s G sG s以 代替,则其开环频率特性为js12()()()()nG jGjGjGj12()()()12()()()njjjnAeAeAe 1()1()niinjiiAe 所以,系统的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故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1()()niiAA1()()nii 11()20lg()20lg()20lg()nniiiiLAAA系统

20、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3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总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等于各环节对数幅频特性之和;总的开环相频特性等于各环节相频特性之和。运用“对数化”,变相乘为相加,且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又可近似表示为直线,对数相频特性又具有奇对称性,再考虑到曲线的平移和互为镜像等特点,故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是比较容易绘制的。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35.3.15.3.1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的一般步骤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的一般步骤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利用叠加法绘制1首先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各个典型环节乘积的形式;

21、画出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轴下,将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相叠加,即可得到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由上述分析表明,串连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连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叠加。叠加法绘制对数频率特性图的步骤如下: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35.3.15.3.1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的一般步骤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的一般步骤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简便画法2 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画法,其步骤如下:1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析系统是由哪些典型环节串联组成的,将这些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都化成标准形

22、式;计算各典型环节的交接频率,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比例环节的 值,计算 ;低频段,找到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的点,过该点作斜率为 的斜线,其中 为积分环节的数目;K20lgK()20lgLK20/dB dec20/dB dec 20/dB dec从低频渐近线开始,每经过一个转折频率,按下列原则依次改变 的斜率。()L5.35.3.5.3.2 2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举例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举例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解: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写成典型环节的标准形式,即例: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还传递函数为 ,试利用叠加法绘制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

23、特性曲线。100(2)()(1)(2)sG ss ss 比例环节 由传递函数可见,该系统包含有5个典型环节,分别为10(0.51)()(1)(0.051)sG ss ss1()10G s 积分环节一个一阶微分环节21()G ss两个惯性环节 ,31()1G ss41()0.051G ss5()0.51G ss5.35.3.5.3.2 2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举例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举例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图5.24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根据典型环节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可以先分别绘制出以上5个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24、如图5.24中的所示。将以上环节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相叠加,即可得到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24中的 和 所示。()L()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5.4 4.1.1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是根据开环对数幅频和相频曲线的相互关系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的。因为伯德图绘制方便,所以,对数稳定判据应用较广。正穿越正穿越:在 的频率范围内,其相频特性曲线 有下往上穿过 线一次(相角相增加方向穿越),称为一个正穿越,正穿越用 表示。从 线开始往上称为半个正穿越。负穿越负穿越:在 的频率范围内,其相频特性曲线 有上往下穿过 线一次(相角

25、相减小方向穿越),称为一个负穿越,负穿越用 表示。从 线开始往下称为半个负穿越。()LodB()NN()LodB()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5.4 4.1.1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判据()LodB()/2P2PNNN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叙述如下: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的频率范围内,对应的开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对 线的正、负穿越之差等于 ,则闭环系统稳定。即 式中:为开环正极点的个数。P5.45.4.2 5.4.2 稳定裕量稳定裕量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 系统的稳定程度利用稳定裕量进行判断,稳定裕量稳定裕量是衡量一个闭环系统稳定程

26、度的指标。常用的稳定裕量有相位稳定裕量 和幅值稳定裕量 。这些指标时根据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来定义的。gK 从对数稳定判据可知,若开环正极点的个数 ,则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的频率范围内,对应的开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对 线没有穿越或正、负穿越之差等于0,则闭环系统稳定。0P()LodB()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如图5.33所示的系统均为稳定的系统。而图5.34所示系统则均为不稳定地系统。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4.2 5.4.2 稳定裕量稳定裕量图5.33 稳定系统分析图图5.34 不稳定系统分析图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4.2 5.4.2 稳定

27、裕量稳定裕量 若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5.35所示,即在 时,对应的开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正好穿越 线,则系统的稳定性又如何呢?我们说这种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0LdB()图5.35 临界稳定系统示意图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4.2 5.4.2 稳定裕量稳定裕量1相位稳定裕量相位稳定裕量的描述位:当等于剪切频率 ()时,对数相频特性曲线距-180线的相位差叫做相位裕量,用 表示。c0c利用相位稳定裕量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如下:若 ,相应的闭环系统不稳定;反之 ,则相应的闭环系统稳定。一般,值越大,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越好。在工程中,通常要求 在 之间。0

28、030 605.4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分析5.4.2 5.4.2 稳定裕量稳定裕量2幅值稳定裕量 (又称为增益裕量)gK幅值相位裕量的描述为:当为相位交界频率时,开环幅频特性的倒数,称为幅值稳定裕量,用 表示。gK利用幅值稳定裕量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如下:若 ,相应的闭环系统不稳定;反之,则相应的闭环系统稳定。工程中,一般要求幅值稳定裕量 大于 。gK1gK 1gK 6dBgK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 在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时,通常将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分成低频段、中频段、

29、高频段三个频段。如图5.37所示。图5.37 三频段示意图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1低频段 在伯德图中,低频段通常指 曲线在第一个转折频率以前的区段。这一频段特性完全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串联积分环节的数目 和开环增益 来决定。积分环节的数目(型别)确定了低频段的斜率,开环增益确定了曲线的高度。而系统的型别以及开环增益又与系统的稳态误差有关,因此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稳态性能。()LK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可写出对应的低频段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G

30、 ss则低频段对数幅频特性为()20lg()20lg20lg20lgKLAKs 为不同值时,低频段对数幅频特性的形状分别如图5.38所示。曲线为一些斜率不等的直线,斜率值为 。20/dB dec图5.38 低频段对数幅频特性图 可以看出,低频段的斜率越小、位置越高,对应于系统积分环节的数目越多、开环增益越大。故闭环系统在满足稳定性的条件下,其稳态误差越小,动态响应的最终精度越高。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2中频段c20dB 中频段是指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在穿越频率 附近(或0分贝线附近)的区段,这段特性集中反映了系统的平

31、稳性和快速性。下面假定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对两种极端情况进行分析。(1)中频段以 过零线,而且占据的频率区间足够宽(如图5.39(a)所示)(2)中频段以 过零线,而且占据的频率区间足够宽(如图5.39(b)所示)40dB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图5.39 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 分析可得,中频段的穿越频率 应该适当大一些,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且斜率一般以 为宜,并要有一定的宽度,以期得到良好的平稳性,保证系统由足够的相位稳定裕量,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20/dB dec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

32、频域分析5.5.5 5.1 1 三频段的概念三频段的概念3高频段 高频段是指 曲线在中频段以后()的区段。这部分特性是由系统中时间常数很小、频率很高的部件决定。由于远离 ,一般分贝值又较低,故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不大。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在高频段的幅值,直接反映了系统对输入端高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高频特性的分贝值越低,表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强。()L10cc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典型0型系统1典型0型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KG sTs 通过前面的分析表明,0型系统在稳态时是有静差的,通常为了保证稳定性和一定的稳态精度,自动控

33、制系统常用的是型系统和型系统。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典型型系统2典型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2)nnKG ss Tss s式中:;nKT12 KT典型型系统的伯德图如图5.40所示。图5.40 典型型系统的伯德图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 和 的关系:4222arctanarctan41 2nc 与 的关系:2/1%100%e%,与 之间的关系:6tansctcst当 时,。阻尼比 越大,则相位稳定裕量 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好。00.7070.01由

34、上式可知,调整时间 与相位稳定裕量 和穿越频率 有关。不变时,穿越频率 越大,调整时间 越短。stccst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典型型系统3典型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sG ss Ts典型型系统的的伯德图如图5.41所示。图5.41 典型型系统的的伯德图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典型型系统在不同中频宽时的跟随性能指标见表5.2。中频宽2.53457.5105853433728232.52.73.13.54.45.2211916.617.519

35、26253037425055表5.2 典型型系统在不同中频宽时的跟随性能指标h%rtstTTTTTTTTTTTT5.5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5.5.5 5.2 2 典型系统典型系统典型高阶系统4典型高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221(1)(1)()(1)(1)Ksb sbsG ssTsa sa s 其中 ,当系统含有两个以上的积分环节时,系统不易稳定,所以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型以上的系统。3本章小结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1.频率特性表示的是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与频率的关系。它是传递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即 ,同传递函数和线性定常

36、微分方程一样,频率特性也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2.2.频率特性可以利用实验方法求出,对于一些难以用解析方法确定性能的系统或元件,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3.频率特性曲线主要包括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福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极坐标图或奈奎斯特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为伯德图。4.4.最小相位系统的特点是其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均在 左半平面。反之,若系统又位于 右半平面的极点或零点,则该系统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之间有着惟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只需根据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就能确定其数学模型及相应的性能。()()sjG jG sSS本章小结第五章

37、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 5.利用对数稳定判据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对数稳定判据描述如下: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是在开环对数幅频 的频率范围内,对应的开环对数相频曲线 对 线的正、负穿越之差等于 ,即 式中:为开环正极点的个数。6 6.系统的稳定程度利用稳定裕量来判断,常用的稳定裕量有相位稳定裕量 和幅值稳定裕量 。在工程中,通常要求 在 之间,幅值稳定裕量 大于 。7 7.为了方便地绘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并利用其来定性分析系统的性能,通常将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分为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三个频段。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稳态精度;中频段主要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它决定着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高频段则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0LdB()/2P2PNNNPgK30 60gK6dB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