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节选)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导入双腿健全的人能走多远?总之有限;瘫痪之人能走多远?也许未可限量。比如史铁生,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我与地坛(节选)一起欣赏他感受与思考的深度。学习目标:1.了解史铁生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学会鉴赏饱含感情和哲理的精彩语言;3.鉴赏文章的层层递进和前后对比的结构;4.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思考以及对母亲的悔恨与自责。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当代作家。北京市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在北京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载当代1979年第
2、1期),此后便不断有作品问世,1985年10月结集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的小说主要取材于残疾人生活,但其题旨、意境又总是超出了这个题材本身。“他的作品可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从 一举成名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新近发表的插队的故事是属于一种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得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但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而山顶上的传说、白色的纸帆、老人、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命若琴弦等则是兼容了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现代派艺术技巧的异调作品。这些作品则成为史铁生审美意识转变递嬗的一个中介性桥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哲学意识深化过程中的艺术蜕变。”(北帆论史铁生小说的艺术变奏)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
3、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奶奶的星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尚有话剧剧本突围等。1983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2018年10月19日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著名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
4、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我与地坛写成于 1989 年,那个时候的史铁生已快到不惑之年,已经是一个名气不小的作家了;同时,他也走出了自己的精神困顿期。这时候,他可能需要对自己“以前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灵魂的事”作一番集中的回顾与思考,这样便有了这篇大容量的我与地坛。根据史铁生标注的日期,我与地坛在 1989年 5 月写成初稿,修改完成的日期是 1990 年 1 月。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史铁生才决定把它拿出来发表。作者是在感情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思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文字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之后,才终于拿出了这篇沉甸甸的作品。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
5、文意。宿命:指前世的命运。佛家认为今生的命运是由前世行为的善恶决定的。剥蚀:(动)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淡退:淡泊退让。坍圮:崩塌。崖岸或建筑物或堆起的东西倒塌,从基部崩坏。坦荡:(形)宽广而平坦:通途。形容心地纯洁、泰然自得的样子。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也作“丧魂落魄”、“失魂丧魄”。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荒芜:(田地、园林等)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衰败:没落且败坏。熨帖:舒服,舒适。声名狼藉:比喻名声非常恶劣。隽永:意味深长。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地坛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废
6、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荒芜;并不衰败;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我是一个怎样的我?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初
7、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我是一个怎样的我?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我是一个怎样的我?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
8、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疼爱儿子却又理解儿子;聪慧,坚韧;命运坚韧,爱毫不张扬。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三处地坛景色的描写安排有何逻辑?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
9、来了。排比句式,真实再现了地坛的荒芜。“剥蚀了”“淡退了”“坍圮了”“散落了”提前,突出了历史和社会的沧桑。与“我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形成了呼应,为下文地坛给我启示,让我想明白生与死等问题做了铺垫。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三处地坛景色的描写安排有何逻辑?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剥蚀的不仅仅是华丽的外表,还有内心的浮夸、炫耀。让我有了从双腿瘫痪的阴影里走出来的可能,也表现了作者的渴望。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三处地坛景色的描写安排有何逻辑?“蜂
10、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作者从人生失意中渐渐安静下来,看到地坛旺盛的小生命。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三处地坛景色的描写安排有何逻辑?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
11、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园中有许多永恒的东西。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三处地坛景色的描写安排有何逻辑?刚走进地坛,主要看到地坛的荒芜;常去地坛,看到了地坛里旺盛的生命;十五年了,总是到地坛,看到了地坛永恒的景色。景色描写由浅入深。刚与地坛相遇时,作者失魂落魄;常去地坛,作者
12、想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十五年了,一直在思考怎样活的问题。三处地坛景色与作者的思想历程相符。再读课文,细究文意。地坛让我想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世界以痛吻我。再读课文,细究文意。节日呵,节日已经来临请费心把我抬稳躲开哀悼挽联、黑纱和花篮最后的路程要随心所愿再读课文,细究文意。节日呵,节日已经来临请费心把这囚笼烧净让我从火中飞入烟缕、尘埃和无形最后的归宿是无果之行再读课文,细究文意。节日呵,节日已经来临听远处那热烈的寂静我
13、已跳出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最后的祈祷是爱的重逢再读课文,细究文意。第二节中,有时以“当年的我”为叙述主角,有时又以“现在的我”为叙述主角,有何用意。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细致刻画母亲对我的爱和担忧。再读课文,细究文意。第二节中,有时以“当年的我”为叙述主角,有时又以“现在的我”为叙述主角,有何用意。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
14、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的我才慢慢开始理解母亲,凸显了自己的悔恨和自责。再读课文,细究文意。第二节中,有时以“当年的我”为叙述主角,有时又以“现在的我”为叙述主角,有何用意。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虚
15、实结合,设想母亲说话,表现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自责、悔恨。再读课文,细究文意。第二节中,有时以“当年的我”为叙述主角,有时又以“现在的我”为叙述主角,有何用意。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
16、母亲。突出母亲的不幸,表现自己的悔恨和自责。再读课文,细究文意。第二节中,有时以“当年的我”为叙述主角,有时又以“现在的我”为叙述主角,有何用意。对比突出自己的悔恨和自责。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还表达了自己对怎样活的思考。再读课文,细究文意。后来我怎么理解了母亲?地坛治愈了我,让我能够更加平和地面对自己的不幸,并且更加敏锐地感知生活的有情与美好。写作上的成就建立起了我对生活的信心,也使得我能够从完全自我的状态中走出来,意识到母亲的付出与痛苦,也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深重伤害。母亲的离世让我意识到她曾给予我怎样的关心理解和力量,而我已经永远失去了这样一份无私伟大的爱。再读
17、课文,细究文意。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悔恨、自责在语言上有何精彩表现?10段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用时间的不间断,来表现母亲的担忧、痛苦、惊恐不间断。12段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用重复表现对母亲的怀念。13段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再读课文,细究文意。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悔恨、自责在语言上有何精彩表现?15段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比喻,形象写出了视力不好但对儿子仍是关心担忧的母亲。再读
18、课文,细究文意。作者对怎样活有什么思考?坚韧爱并非是成为作家,而是要对生命有深刻的思考。主旨文法我与地坛(节选)讲述了双腿瘫痪的作者在地坛的治愈下,想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也不断思考着怎样活的问题;在母亲毫不张扬的爱和坚韧的意志下,走出失意人生,开始在写作上不断取得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地坛的感谢与亲切之情,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悔恨自责之情。作者层层深入描写地坛之景,也将自己从诗意人生中逐渐走出来的历程记叙下来,二者相互映衬。作者将过去之我与现在之我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悔恨、自责。作者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于一文,语言贴切富有感染力。世界以痛吻我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我报之以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