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09.29KB ,
文档编号:333123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33123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2.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3.

2、生活在东魏北齐之际的史学家魏收,将北魏建国以来陆续修订的先世历史辑入魏书,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这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C.国家统一的社会现实D.华夏观念的开始形成4.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北魏都城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的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的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 )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5.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 )A.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B.统治者个人喜好及

3、北方农业发展C.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D.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6.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7.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

4、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8.唐德宗时期,建中大乱,魏博、成德、卢龙、淄青“四王”并立,但仍奉唐廷正朔,而朱泚称帝,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泚。唐政府的这种做法( )A.旨在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C.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9.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

5、政治矛盾10.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11.北魏均田制规定: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则要求口分田除特殊情况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受田者要交纳粮绢布麻。这说明( )A.农民土地利益得到制度保障B.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C.魏唐时期社会贫富差距缩小D.土地兼并问题有效缓解12.敦煌

6、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犍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13.魏晋时期,书法由自发走向自觉。涌现出一大批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这表明当时( )A.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B.书法艺术开始广泛传播C.政治地位影响艺术发展D.世家大族垄断书法创作14.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

7、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15.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 )A.中外交流活跃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隋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开皇三年(583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由于魏晋

8、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因此,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并由吏部每年考核一次。后中央又规定刺史以下的地方官,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并须回避本郡,使地方豪强难于把持本地政务。文帝还特别仿北魏旧例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在诏书中明确规定“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栽”。至此,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较为成熟的阶段。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9、隋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初改革使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入新的成熟阶段的依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

10、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三 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并且对文章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和声调急缓都要相对成文,对文章的字数也有限制。乾隆时,根据皇帝个人喜好,科举考试内容增加试帖诗和楷法。由于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一个童生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由生员、举人、贡士到进士,从而取得官职俸禄,所以总有一些考生试图从中投机取巧,清代

11、时“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等作弊手段,已不胜枚举。摘编自张小锐清代科考积弊与清末科举改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端。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12、,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很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C项正确。齐王孙奋的居所在武昌,琅琊王孙休的居所在虎林,都处于东吴的统治区域之内,也就无所谓“瓦解分化曹

13、魏政”之说,排除A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割据一方,其政权的存在都是世势之必然,并且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孙权所封的两个儿子,与东吴政权是否合法没有关系,排除B项;孙权封其儿子为“齐王”、“琅琊王”,这是其实际行为,不属于“舆论(公众的言论)”的范畴,排除D项。2.答案:B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朝以实物取代货币,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而同一时期的南方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由此说明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项正确;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代表南方的经济水平就高于北方,排除A项;南北方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并不能说明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

14、,排除C项;当时南北双方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材料“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体现的是当时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观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观念开始形成,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量少数民族散居北方各地,而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因此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汉文化影响力的不同,故选C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与江南经济开发。观察

15、地图可发现粮仓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和大运河通往江南的一段,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往来,再加上此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大运河可以实现南粮北运,故C正确;图中的粮仓并未分布在全国,与全国的统一格局无直接关联,排除A;隋炀帝喜欢巡游扬州,但图中的粮仓大都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可见,粮仓的分布并不是由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决定的,排除B;由地图看不出当时造船业和粮食储备技术的发达,排除D。6.答案:D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学士可参与朝政

16、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8.答案:B解

17、析:本题考查唐代的藩镇割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各拥强兵,但表面上仍尊奉朝廷。唐王朝力求暂时苟安,措置失当,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此时中央集权削弱,排除C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唐朝的灭亡,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贫寒的士子有机会哺乳上流社会,有利于阶级的流动,材料“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颇为寒素开路”等信息均是具体表现,故B正确; 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C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D项说法片面,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

18、的三省六部制,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A.从材料中的中书令省审之,可以看出这是中书省在决策事务,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它只会提高行政效率,不会导致官员之间互相倾轧;B.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标志是军机处的建立;C.中书舍人,各执所见,然后由中书侍郎,钟舒丽进行审核,由门下省进行批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D.材料只能体现出中书省的权力,体现不出中书省其他各省之间的权力关系。故选: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和唐代的均田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利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

19、;“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均田制不能缩小贫富差距,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均田制和土地兼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而不是文化的开放包容,故排除A项;唐朝时儒学仍然是主流,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的态度,故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表明当时士族的政治地位使其掌握着雄厚文化教育资源,影响了艺术发展,C项正确。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而非社会安定,排

20、除A项;书法艺术广泛传播与书法家大多出身名门世家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书法创作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铁”可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注重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C项正确;天人感应理论源于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完善,其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社会生产的节奏问题,排除B项;农业谚语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C。1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

21、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日本向唐学习,说明唐朝先进对周边文化的向心力,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外交流活跃和和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但这不是实质,故AC项错误;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并非同化,故B项错误。故选:D。16.答案:(1)背景:隋朝的建立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威;魏晋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问题显露;长期动荡,国家财力不足;地方官拥有任免属官和死刑处决权;地方豪强操控本地政务。(答出任意3点即可)(2)依据:缩减地方行政层级,合理调整地方行政建制,减少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收回地方属吏任免权和死刑处

22、决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答出任意3点即可)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中“开皇三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建立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威;根据“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长期动荡,国家财力不足,地方行政区划的问题显露;根据“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可知,地方官拥有任免属官和死刑处决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地方豪强操控本地政务。(2)依据:根据材料中“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

23、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与经济、行政文明等的关系分析可知,缩减地方行政层级,合理调整地方行政建制,减少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根据“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可知,收回地方属吏任免权和死刑处决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综合材料信息,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和历史等角度分析可知,隋初改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17.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理由:扩大

24、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3)弊端:考试内容陈腐;科场舞弊泛滥。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解析:(1)根据材料“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可知察举制推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参政,将人的品行作为参政的标准。根据材料“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可知东汉时期在察举过程中增加了官职实习的过程,来测试和培养官员的实践能力;根据材料“诸生试家法”,可知东汉时期在察举制的推行过程中还加入了考试制度,为选官制度向科举制的迈进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可知科举

25、制的考试资格具有开放性,不需要他人举荐;根据材料“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可知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通过封弭制度来防止阅卷官与考生之间的作弊,尽可能确保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结合所学知识,在科举制的推行下,广大的下层庶族地主和平民可以通过考试入朝为官,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考试办法选拔官员,实际上将选官权力集中了中央,打破了地方士族门阀对国家政权的垄断,也有利于通过考试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3)根据材料“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可知清代科举制度的内容大多选自于儒家四书五经,内

26、容陈腐僵化;根据材料“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清代作弊现象比较常见,作弊手法多样。结合所学知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体现出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都比较重视官员的品行和才能,尽量通过国家制度来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以此来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吏18.答案:(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抗拒。表现: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2)影响:佛教日趋中国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促使儒家文化吸取佛、道的精神,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解析:(1)根据材料

27、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改造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及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很强适应性的原因是,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抗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很强适应性的表现有: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2)根据材料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改造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及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使佛教日趋中国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促使儒家文化吸取佛、道的精神,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第 11 页 共 11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