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员岗位工作手册 部门安全员是指各部门中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是部门安全的监督员和检查员。安全员不但是部门安全的管理者,也是安全制度的执行者,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安全员是部门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员工作的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部门生产和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安全员在部门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安全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
2、政策,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在了解安全员工作的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的。 要胜任安全员这个岗位,安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机械、电气、化工、防火防爆、治安防范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员必须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安全员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随时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安全员要组织制定并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
3、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的落实,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实现对人、机、物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对安全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安全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一、安全员的职责和权限安全员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安全员岗位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安全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全员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2)参加编制长远规划、年度安全措施计划,参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
4、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3)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计划。(4)指导员工开展安全工作。(5)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6)经常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督促整改,消除事故隐患。(7)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管理,参与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8)参加或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做好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人员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
5、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投入。(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安全检查。(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处理。要保证安全员的职责能够切实得到履行,应赋予安全员一定的权限。安全员的权限主要包括:(1)有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或上级指示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利。(2)有权进入实验室、施工现场等进行现场检查。(3)制止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对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隐患,情况危急时,有权下令停止作业,并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处理。(4)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
6、度的个人,有权进行批评教育并向上级汇报。(5)对于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个人有处罚的权利或提出处罚建议的权利。(6)其他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二、安全员工作内容安全员作为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对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安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参与制定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参与安全决策和安全计划的制度与落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检查并监督事故隐患整改,做好事故管理,参与对工程项目、设备设施等项目的设计审查和验收,推广安全先进技术,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等。1参与
7、制定和落实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和完善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因此,参与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员在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也是安全员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安全员严字当头,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格落实。坚持把高度的工作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促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2完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
8、各类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严格安全档案管理,及时分析、总结安全生产状况,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管理等等,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3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参与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员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工艺、不同的设备设施和性能等,制定出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安全员要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的监督管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监督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和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现从领导到教职工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不但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从部门安全教育培
9、训的形式、内容、要求、程序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5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部门的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时段、不同内容、不同人员的多方位的安全检查,将所有员工、所有设备设施等都纳入安全检查的范围,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进行安全检查目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安全检查的整改制度。通过整改,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消除,或是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从而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检查方式:定期检查:
10、根据部门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检查,形成制度,督促落实安全工作。不定期检查:根据当时安全工作情况,针对某种倾向性问题进行抽查或巡查。季节性检查: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针对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节假日检查:针对节假日期间及员工心理状态不稳,安全生产意识易被淡化的问题,进行强化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检查。危险作业检查:对动火、高空、带电、密闭、危险品实验等危险作业进行检查。专项检查: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特种设备或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6管理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部门中重点部位的监
11、控,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同时,参与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不断改进,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大危险源辨识。a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b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道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56号),贮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满足可燃气体爆炸下限10%、10t和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条件的。重大危险源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包
12、括以下几类:a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b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c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e企业内危险建筑物、构筑物;f压力管道;g锅炉;h压力容器;j其他具有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内容。a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名称、面积、贮罐个数等9项指标。贮罐形状、形式、贮存物质、最大贮存量、进出管道直径、设计压力、工作压力等30项指标。b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名称、面积、结构、储存物品名称、最大存储量、包装形式等基本情况。c生产场所包括危险单元名称、面积、正常当班人数、危险物质名称、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废弃物量以及单元间距等。d企业内危险建筑物、构筑
13、物名称、用途、面积、高度等概况和安全状况等。e压力管道包括名称、编号、类别、输送介质等概况;调压站(箱)名称、类别、位置、数量等概况和安全状况等。f锅炉包括设备型号、名称、编号、介质出口温度等概况;检修、维修、改造和定期检验日期等记录。g压力容器包括名称、编号、容积、介质、安全状况等。应急救援预案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管理是由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保障系统四个部分构成,采取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应急管理的四个逻辑步骤)四个对应措施,应急管理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主要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应急响应。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
14、的应急响应预案,如燃气泄漏事故、台风、交通、中毒等。应急响应预案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处理紧急情况的必需的行动,但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应急预案的编写。成立编写人员、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员和职责的确定、应急资源的评估、应急响应组织的建立、完成应急预案、预案的评价。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处置事故的措施、工程抢险抢修、现场医疗救护、紧急安全疏散、社会支援和现在恢复。应急预案的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
15、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测培训的效果、测试设备和保证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性的最佳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测试应急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保证所有反应要素都能全面应对任何应急情况。使应急队员能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等。应急预案演练评估。评估主要目的:辨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辨识出培训和人员的需要;确定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确定培训、训练、演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7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事故隐患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
16、内容有:事故隐患登记管理规定。事故隐患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整改目标、整改措施。事故隐患整改和监控安全责任制。提出隐患整改方案,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时间落实。事故隐患检查、整改、复查、验收制度。对于整改后的事故隐患,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要及时销案。事故隐患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建立要坚持“谁办理,谁立卷”的原则,一般每一类或每一个事故隐患须单独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事故隐患基本情况、相关资料、有关领导批示、各类文件、会议资料、分析资料、举报揭发材料以及其他日常管理文件等。事故管理。是部门安全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搞好事故管理,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
17、止事故的重复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原来意志的,并迫使有目的的行为暂时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通过事故的调查处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统计分析,有利于掌握事故发生的情况、原因和规律,从而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采取避免事故的对策。有利于对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事故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事故报告的程序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分为轻微、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c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e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8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管理,积极采取各类预防措施,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改善作业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盖,促进生产的发展。- 12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