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课题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二、 学情分析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次实践活动。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学生通过操作、学习,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三、教材(内容)解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的除法,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四、设计思想整节课,从分铅笔(初步感知),到观察特点分类(感知清晰),再到抽象算式(形成概念),最
3、后应用概念,遵循了学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数学的价值性。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六、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4、七、教学资源与工具小棒八、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13的内容。九、方法与策略 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十、教学过程(一) 导入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二) 探索新知1、出示例1(1)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交流
5、:可以分给几人?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并说明没有剩余情况的填写方法。()10支铅笔,每人分3支,结果又是怎样?动手分一分,试着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3)组织反馈:你是怎样分的?(指名演示操作),提问:分给2个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剩下4支还够分吗?分给3人后,分掉3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还能继续分吗?指名说说: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1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支铅笔每人分支、支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学生动手操作、填一填。谁来展示你分铅笔的过程?继续指名演示“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的情况,并填写表格并核对。(5)请小朋友观察每次平均分的结果,可能出现哪两种情况
6、?(师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剩余。)表中的4种分法,哪些是正好分完?把10枝铅笔按照每人2枝或每人5枝进行平均分,正好分完,没有剩余。除法算式怎样写?哪些平均分后有剩余?(6)像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例如: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可以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支)除数是什么意思?商表示什么意思?这支表示什么?这里的1叫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余下的部分。表示余数时,要在商的后面写上省略号,再写上余数,这样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7、。学生读算式。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交流算式,商和余数意思有什么不同。()小结: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余数表示什么意思?2、教学例2认识余数要比除数小出示例(1)用4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用8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学生一边按要求摆,一边填写书上的算式和表格。(2)交流:每次摆的结果怎样?你是怎样填写的?结合学生交流师演示,(演示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如果剩下的小棒够摆一个正方形,就要继续摆下去),板书填写算式表格。(3)用12根小棒或16根小棒摆正方形,小棒正好
8、用完,没有剩余;用13、14、15根小棒摆正方形,都有剩余的小棒,为什么剩下的小棒根数分别是1根、2根、3根?()用12、13、14、15根小棒都是摆成3个正方形,用16根小棒摆成4个正方形,为什么多了1个正方形?(5)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6)小结:余下的数只能比小。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并交流算式,以及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说说图意,独立完成。反馈交流,说说算式及含义。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说说算式的意思,两道题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一样?3
9、、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按要求说一说、读一读。(四)课堂总结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关于有余数的除法你有什么发现?(平均分有剩余,用算式表示就要写成有余数的除法,在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五)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033(人)1(支) 余数比除数小十一、作业设计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十二、学习评价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教具、学具的展示、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动手摆圆片,认识余数,得出结论。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从中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强调了“余数要比除数小”,也就是要反复试商。应用了“合作激励”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目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