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课堂理答行为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仍存在一些问题,其相关研究不足,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一、理答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的课程。源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得知小学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而有效地课堂理答行为正是培养学生对文字迁移运用的能力,由此可知,理答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理答行为是课堂问答环节的最后一环,科学,合理,高效的理答行为,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思
2、维的主动性,为学生创设和谐、积极探索、共同探讨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理答行为不仅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必不可缺的教学素养,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理答过程中能否准确把握理答时机、巧妙地运用理答类型、合理运用理答语言、树立正确的理答意识等方面。因此,课堂理答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小学语文课堂理答行为现存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改革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中心话题。钟启泉曾提出:“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语
3、文课堂已不再是教师自我展现和主宰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教学的过程。但是不可避免的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譬如,教师缺少对课堂理答类型合理运用的能力,一味地运用简单诊断性理答“对”、“错”、“很好”、“请坐下,再想一想”等程式化的理答语言,没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思维的碰撞,学生对教师类似的理答早已厌倦,积极性大大降低。由此反映出教师在课堂理答时缺少针对性、个性化和情境性,不考虑学生回答实际情况,仅仅给予对错评价,忽略了课堂理答行为应有的针对性和适切性的特点。在课堂理答的类型中教师更习惯于运用诊断性理答,虽然理答行为本身并没有
4、价值大小之分,但是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合理运用。有经验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转问、探问、追问和再组织等占据更重要的比重,真正实现理答类型多样化,保证理答方式利用的均衡化。三、理答反思不足通过与四位教师访谈得知,教师课下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答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平时语文教学任务和班级常规管理任务繁重,很少能及时对课堂理答行为进行反思,长此以往,就渐渐忽视了对课堂理答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教师们总是感觉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将原因归结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差和对课文的领悟能力欠缺,其实,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课堂理答行为来表现出来的,教师往往忽视了理答行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
5、要性,特别是年轻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关注学生管理方面,忽视了对课堂理答的反思和总结。长期缺乏对理答后的反思,将会导致教师对自己在课堂理答中存在的问题难以明确,忽略理答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教师的课堂理答能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其课堂教学能力也会很难得以发展和进步。四、理答的相关技巧追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深入提问,帮助学生得出更加完整的答案,道种理答方式使用频率很高,当教师设计的问题高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外,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得出正确完整的答案。转问,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或者不
6、完整时,可将问题转移给其他学生,这样既可以缓解当时该生紧张、尴尬的局面,又可以使其他学生参与到该问题的思考当中。最后一个是澄清,是指用全新的术语或表达方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重新解释。当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认知程度不相符时,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外,或者是教师语言表述不合理时,教师需要用另一种表述方式使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术语或者易于让学生理解的表达方式对问题重新解释,这样使原有的问题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回答。针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这类学生有着较低的成就动机时,教师首先要给予该生积极的评价,肯定其答案的可取之处,多以鼓励为主;其次,当学生回答问题犹豫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采用追问等方法,帮助学生做出答案;再次,当面对成就动机较强的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予明确的理答,同时认可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引导该生自己探索正确的答案;最后,针对因为粗心而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出正确答案,适时矫正学生粗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