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读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七个方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着力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本文梳理了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老师们研读地理新课标并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一、新课标总体变化01、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坚持以习
2、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性质”中提到,“地理课程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详尽阐述了地理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独特意义。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素养,渗透家国情怀,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02、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始终贯穿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宗旨,促进开启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着力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地
3、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体现了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的构成现行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对比义务教育地理核心素养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
4、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以人地协调观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高中则强调“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差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性。03、搭建基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主题式内容框架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课程内容主体由认识全球和认识区域两大部分构成,分大主题呈现,其中,认识全球部分分为三个主题,侧重认识全球
5、的整体面貌,认识区域部分分为两个主题,侧重认识世界和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在这五大主题中贯穿了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结构04、强调围绕真实情境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概念、人地关系思想也是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2022年版课标打破了以往单一地理学科内容的局限,在课程内容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作用、要求以及具体参考案例。“跨学科主题学习”规定跨学科课时容量不少于本课程总课时的10%、学习主题和内容要选取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学习场所优
6、先选择真实情境等。将课程内容扩展至跨学科领域,通过多学科整合探究,聚焦核心素养立意下地理课程真实问题的解决,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所在。05、注重评价功能的发挥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就为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地理学习活动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素养发展等;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体现诊断、反馈、调节、激励等功能,建立反馈交流机制、行动改进机制,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评价真正成为地理教育过程的组成部
7、分。评价功能的发挥促进了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06、新增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相关内容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还新增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相关内容,并提出课程标准培训建议、教学研究建议、校本教研建议。以培训为抓手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水平和能力;研究教学实践中落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引领、推动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二、教学建议0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育人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握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程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凸显地理学
8、科的独特作用。构建素养性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4个方面是整体交融的特点,设立目标既要有所侧重,又要融为一体,注意教学目标的关联,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02、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地理学习的实践性增强情境性、实践性。情境源自生活中的真实需求,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因此要建立地理学习、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整合关键的地理知识和能力,体现过程和方法,凸显情境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在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中和实践中学习。03、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将
9、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便利,比如丰富地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大数据诊断学生表现以及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互补。在此过程中,应懂得扬长避短,尽可能规避信息技术造成的负面影响。04、突出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目标的制定应定位在对核心素养形成状况与发展水平的诊断上,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业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评价实施注重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各环节,评价结果的解释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发展上。同时应推动考试命题内容与方式变革,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立足真实情境,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强调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和命题人员参照实施。05、强化培训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相对2011版有了较大改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依据课改理念设计培训内容,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应聚焦关键问题、加强区域教研、推广典型经验、推进研修融合;从教师发展来看,教师应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坚持终身学习,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