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4 ,大小:375.50KB ,
文档编号:338138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38138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8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梳理.doc)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梳理.doc

1、2018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梳理第一章 教育基础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

2、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3、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

4、教育为导向的改革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

5、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

6、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

7、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概述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二、学校的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概述(重点)

8、(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教育的性质(重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

9、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四)教育的功能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一)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

10、格化的神创造的。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二、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阶段(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11、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

12、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卢梭: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13、、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3、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

14、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

15、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

1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可以促进民主(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2、教育

17、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

18、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三)教育目的的理论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

19、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四)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六)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20、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五、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

21、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的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标志:近代

22、学校系统的出现。制度化教育的特征: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明确的修业年限: 规范的教学组织; 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严格的管理制度: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3、非制度化的教育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23、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课程的类型(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

24、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三、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

25、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三)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一)课程计划1、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2、课程计划的组成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

26、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3、课程计划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二)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

27、、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四、课程开发(一)课程开发的概念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二)课程开发的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五、课程评价1、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

28、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3、CIPP评价模式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4、CSE评价模式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基本理念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4、学习方式观

29、: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二)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

30、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3、进行专门的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波

31、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

32、写成文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二)教育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教育实验法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准实验:是指在现成

33、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四)教育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五)教育叙事法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

34、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类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自传叙事(六)个案法(七)历史法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八)比较法第二章 学生指导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心

35、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感过程-情感、情绪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

36、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3、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

37、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2)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3)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

38、的余音在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4)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5)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3)运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39、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4)错觉和幻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3、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3)知觉的整体性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

40、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三)注意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2、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2)有意注意也

41、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3)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4、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

42、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四)记忆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2、记忆的分类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 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

43、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3)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3、记忆的过程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1)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

44、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保持与遗忘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的曲线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遗忘的原因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

45、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六)思维1、思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