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情境任务 武汉教育电视台为彰显武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传播郁达夫和朱自清两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发起了一个“捕捉动情点,制作微视频”的征集活动。要求从郁达夫和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中选取经典的写景片段,拍摄视频,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并撰写视频拍摄脚本。学校组织我们高一年级师生参加本次微视频征集活动,选取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为拍摄录制的文本,要求选取动情画面,融情于景,解说语言模仿郁达夫和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微视频征集具体分为镜头绘景、探寻共情点、撰写文稿、活动交流四个部分。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 寻踪背景活动1:知人论世伟大的爱国者、革命烈士郁达夫 郁达夫(18
2、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1926年3月,郁达夫、成仿吾、冯乃超等发起创刊了创造,用以发表他们自己的文学主张;1928年加入太阳社,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他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后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作品有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小说集沉沦。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3、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秋,创办诗月刊。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因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活动2:寻踪背景 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
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荷塘月色: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
5、过日子”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中,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学习任务二:把握内容 理清思路活动1:理清文章思路,画出文章思维导图。故都的秋的思维导图。落蕊轻扫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闲人图 秋日胜果图 荷塘月色本文在叙述、写景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是夜游荷塘的行踪,二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请结合作者的行踪和全文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完成下表,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出家门出家门踱小路踱小路观荷塘观荷塘赏四周赏四周不宁静不宁静寻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得宁静失宁静失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喜悦学习任务三 品味同城异景 感受
6、同城同情 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散文,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那就让我们用镜头和文字来呈现出老北京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活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选取的都是老北京的景物,却呈现出摇曳多姿的不同之美。请从这两篇散文中各选取一幅图画,为画面命名,并从景物选取、形声色态、画面组合、氛围意境等角度进行赏析。故都的秋画面命名 角度赏析 景物选取 形声色态 画面组合 氛围意境荷塘月色画面命名角度赏析景物选取 形声色态 画面组合 氛围意境秋晨院落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雨话凉佳日秋果佳日秋果秋晨院落看秋景 悟秋味秋晨院落秋晨院落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提问:这一
7、段文字写了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哪些视觉上的景物?庭院秋晨景庭院秋晨景一椽破屋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的天空很高很高的天空驯鸽的飞声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槐树叶底,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破壁腰中 ,蓝色的牵牛花,蓝色的牵牛花颜色颜色 暗灰暗灰碧绿碧绿 淡淡淡淡淡蓝淡蓝特点特点冷清冷清萧瑟萧瑟 冷色调冷色调秋色秋色清清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地方也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明艳之色有,热闹地方也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悲凉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
8、景语皆情语无味无味 极细微极细微 极柔软极柔软细腻细腻 清闲清闲落寞落寞清清 静静悲凉悲凉秋槐落蕊秋槐落蕊活动2:触秋景 悟秋味听觉听觉味觉味觉触觉触觉 感觉感觉无声无声秋蝉残鸣秋蝉残鸣听秋声 悟秋味秋蝉残鸣秋蝉残鸣衰弱残声衰弱残声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静、悲凉静、悲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雨话凉秋雨话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残鸣秋蝉残鸣息列索落的雨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静(反衬)静(反衬)示例:小院清秋图 作者选取的都是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既不稀奇,也不富贵。有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9、、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既有静态的幽静,也有“细数”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的惬意,可谓视觉、听觉、触觉形象的完美融合。这些故都的景物组合在一起,给人的就是“清、静、悲凉”的感觉,这既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又是作者闲淡而略显忧郁的文人情调。从寻常景象体验出美来,正是郁达夫所独有的文化雅趣。荷塘月色画面命名角度赏析景物选取 形声色态 画面组合 氛围意境月色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叶:荷花:荷花:荷香:荷香:荷波:荷波:舞女的裙舞女的裙明珠,星星明珠,星星飘渺的歌声飘渺的歌声凝碧的波痕凝碧的波痕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下观
10、察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下比得巧比得巧比得美比得美水墨荷叶图水墨荷叶图第四段第四段(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本句本句将荷叶将荷叶比喻成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亭亭“写荷叶的写荷叶的高颀挺拔,舞女的裙因旋转而展开,高颀挺拔,舞女的裙因旋转而展开,用来表荷叶的浑圆和舒展,造型非常美。用来表荷叶的浑圆和舒展,造型非常美。使人联使人联想到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舞女,裙摆随舞姿飘荡洒想到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舞女,裙摆随舞姿飘荡洒脱,轻灵而欢快脱,轻灵而欢快,高雅而美丽。,高雅而美丽。解析(修辞句):(2)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袅娜
11、:原本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的样子。这里采:原本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的样子。这里采用用拟人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的荷花在月光下柔美绽放姿态,的修辞手法,表现的荷花在月光下柔美绽放姿态,令人感到亲切可爱令人感到亲切可爱 ,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丰富的联想。羞涩羞涩:原本用来形容人难为情的样子。这里采用:原本用来形容人难为情的样子。这里采用拟人拟人的的修辞手法,表现的荷花在月光下含苞待放的美好姿态,修辞手法,表现的荷花在月光下含苞待放的美好姿态,令人感到亲切可爱令人感到亲切可爱 ,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丰富的联想。作者将白花比作作者将白花比作“明珠明珠”“”“星星星星”实为多见,但将它比作实为
12、多见,但将它比作“刚出浴的美人刚出浴的美人”很新鲜,很新鲜,“刚出浴的美人刚出浴的美人”身上总有一身上总有一星半点的水珠,肌肤胜雪,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自是美得星半点的水珠,肌肤胜雪,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自是美得难以形容难以形容把含苞欲放的荷花喻为把含苞欲放的荷花喻为“明珠、星星明珠、星星”,形象的绘出,形象的绘出了这一类荷花的特点:明亮、晶莹剔透、闪烁不定。了这一类荷花的特点:明亮、晶莹剔透、闪烁不定。把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喻为把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刚出浴的美人”,表现出,表现出荷花开放时姿态的优美,色泽的光滑洁净;荷花开放时姿态的优美,色泽的光滑洁净;(3)“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
13、天里的星星,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刚出浴的美人。”(4)(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茫的歌声似的。是由嗅觉转为听觉,是由嗅觉转为听觉,“缕缕清香缕缕清香”与与“渺茫的歌声渺茫的歌声”在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清香”与与“歌声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
14、得更加优美。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而且将“清香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比喻成远处的“歌声歌声”,也烘托出环境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的优雅与宁静。月下的荷塘月下的荷塘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比喻)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 (通感)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 脉脉静静动动幽雅宁静幽雅宁静()()()()()荷叶荷叶荷花荷花荷香荷香荷波荷波流水流水月光月光素淡朦胧素淡朦胧月影月影参差斑驳参差斑驳如流水泻如流水泻在叶子上在叶子上流动之美流动之美像画在像画在荷叶上荷叶上倩影之美倩影之美光影素淡图光影素淡图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1)“静静静静”“”“泻泻”
15、“”“薄薄薄薄”“”“浮浮”等字的妙用等字的妙用明确:明确:“泻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并且用“静静静静”两字加以修饰,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幽静之美。“浮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显出雾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开的特点。青青的荷叶可以透过“薄薄薄薄”的雾气看出来,似乎雾也被染青,故称“青雾”。这样的雾才像“轻纱”。“薄薄薄薄”与与“浮浮”字呼应字呼应,修饰雾气,突出了雾气轻、薄、透、柔的质感和动势,正和“轻纱”的妙喻,写尽梦境的朦胧迷离之感。解析:抓关键词 (2 2)“仿佛在牛乳中仿佛在牛乳中洗洗过一样过一样”“”“又像又像
16、笼笼着轻纱的梦着轻纱的梦”,表现出月光的表现出月光的朦胧淡雅,引人入胜。朦胧淡雅,引人入胜。(3)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荷叶上。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画”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画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绘“倩影倩影”。“画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倩影”搭配很好,搭配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4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塘中的
17、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明确:明确:由视觉转为听觉由视觉转为听觉,月光与树影是月光与树影是宁静宁静的,用的,用“名曲名曲”来来形容,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小夜曲曲之类的名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光与影的
18、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光月光 月影月影如流水如流水 静静地静静地泻泻薄薄的青雾薄薄的青雾浮浮起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乳中洗洗过一样,又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像名曲虽是满月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实虚虚实实虚虚朦胧优雅朦胧优雅树树:远山:远山:小路灯:
19、小路灯:蝉声蛙声:蝉声蛙声:一团烟雾隐隐约约没精打采热热闹闹第六段:荷塘四周月色荷塘四周月色 明确:明确:“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中的中的“带带”将名词活用成量词,使它要修饰的中心语也带上了这将名词活用成量词,使它要修饰的中心语也带上了这个量词的意味,将远山那连绵飘逸的感觉写出来,比个量词的意味,将远山那连绵飘逸的感觉写出来,比常见的量词常见的量词“座、群座、群”更有表现力。更有表现力。“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中的中的“带带”字字好在哪里?好在哪里?解析:抓关键词荷塘的四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整体风貌
20、整体风貌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学习任务四 体会作者情感 感受作者境界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为老北京的景物,一边是悲凉的秋味,一边是淡雅的荷香,原因在于“动情点”迥异,那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作者的“动情点”吧!活动1:品故都秋味。故都的秋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著名景观,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等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作者说,“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请结合自己熟悉的作品加以印证。参考答案(1)故都的秋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等著名景观,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平凡细小的事物,正是体现了郁达夫知识分子的雅趣。作者
21、所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有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当然,只有对故都无比熟悉才能写出如此平凡细小的事物,如果是外地的游客所记录的恐怕就只能是名胜景观和稀奇物件了。(2)“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中国文人悲秋情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二
22、首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王国维静庵诗稿尘劳)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秋声赋)活动2:赏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中呈现了清淡月色、淡雅荷香,为什么一切都是“淡淡”的?请梳
23、理作者的行踪和作者情绪、情感的变化轨迹,进而思考探究“家”与“荷塘”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在于作者融情入景,那轻纱般掩映下的淡淡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要无牵挂地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安宁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物,一切都是“淡淡”的。作者的行踪(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荷塘四周回到家。情绪、情感的变化(暗线):颇不宁静寻找宁静得到宁静失去宁静回到现实。“家”的象征意义:生活的不如意、政治的不自由。“荷塘”的象征意义:心灵的栖息地、自由的社会环境。学习任务五 撰写宣传文稿 品味名
24、家语言 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微视频,不仅要有李子柒镜头下唯美的画面,还要有与之映衬融合的解说语。活动1: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写景散文,或凝练,或清新,语言艺术各有特色。请精选最能体现文章语言特色的段落,从修辞、用词、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细加品味,模仿郁达夫或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作为微视频的解说文稿。参考答案(示例)荷塘,是月下的荷塘,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先写静态,由荷叶到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
25、,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笼罩之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作“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写动态,微风来了,荷花传来缕缕清香,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形象地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写法,称为“通感”或“移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活动2: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
26、,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就是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请从两篇文章中任选一幅画面,改写成一首现代诗,当作微视频的片头字幕。参考答案(示例)清晨,端一杯浓茶白鸽绕着青天飞来了又飞去槐叶下一丝一丝的日光将落寞洒向牵牛的蓝朵稀疏的尖草把影子拉得悠长悠长昨夜的西风摇落了一地的槐蕊细细软软的沉寂我的心秋蝉衰弱的残声似乎在告白着什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咬一支烟管桥头树底去感受人生的苍凉吧那满树的枣子淡绿微黄红了又落了学习任务六 交流活动心得 捕捉身边动情点 我们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被武汉教育电视台选用,节目一经播出,广受好评,语文老师顺势发起了一个皇城四季微视频制作经验交流会的倡议。活动
27、:“捕捉动情点”的微视频不仅掀起了一股寻找身边的“美丽”的热潮,还激发了同学们创作写景抒情散文的热情。作为此次微视频制作活动的主创人员,请你为交流会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发言稿,推介你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最有价值的经验和收获。参考答案(示例)制作微视频选取“共情点”当为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与大家交流本次微视频制作活动的心得体会,我交流的内容为微视频制作的“共情点”的选取。微视频拍摄至关重要的就是“共情点”的选取,因为这决定了整个视频画面和拍摄脚本的基调与风格。如故都的秋,其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就确定了我们微视频的情感基调。因此,我们没有拍摄陶然亭等著名景观,选取的都是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有一椽破屋、驯鸽的飞声、疏落的秋草、槐蕊这些景物的选取,且多半是冷色调的,给人以“清”“静”“悲凉”的感觉,切合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也正好体现了郁达夫知识分子的雅趣。微视频“共情点”的选取对于我们鉴赏与创作写景散文也颇有启发,那就是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景皆着“我”之色彩。当然,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微视频,不仅要有李子柒镜头下唯美的画面,还要有与之相映衬的符合作家语言风格的解说语。这是我参与微视频制作活动的一点心得体会,算是抛砖引玉吧。谢谢大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