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职院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系 黄黄 诚诚汇报内容高职院校发展历程高职院校发展历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几点启示几点启示外延式发展历程外延式发展主要是通过发展数量、增加新校区、扩大规模来实现。我国21世纪初“圈地运动”等均属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要求通过办学手段和方式创新来实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和完善学科及专业设置。开发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的质量水平。应依托基础好的专业和师资队伍集中力量建设特色专业。形成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相应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专业的延伸和发展。师资队伍水平
2、作为高职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科带头人,进行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师资队伍构成比例表 院校正教授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其他电子学院01001 民职院25134国家高度重视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大项目,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2011-2015年,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
3、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 教育类教育类 素质素质 专业类专业类 实践类实践类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能力结构能力结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与人相处与人相处合作合作调节协调调节协调职业指导职业指导综合逻辑思维综合逻辑思维创新创新决策判断决策判断教学科研教学科研继续学习继续学习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学校(综合大学、师范大学校(综合大学、师范大学)、企业
4、等学)、企业等年龄、职称、学历年龄、职称、学历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师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师专职、兼职教师专职、兼职教师资格、招聘、晋级资格、招聘、晋级职前培养、职后进修与培训职前培养、职后进修与培训地位、收入、身份地位、收入、身份 在制定培养规划、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坚持“三优先原则”:即重点专业、学科、实训指导等教学基本建设需要的人才优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优先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业绩的教师优先培养。在落实培养规划时,采取“二四层次”:即将教师分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教学带头人、名师等四个层次的类别,制订各层各类教师的达标要求、达标时间,
5、培养途径,评估办法等,分别要求取得中高级技能证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会”、“熟”、“精”、“专”四个层次的要求:“会”基本掌握相关技能,会实际操作;“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能熟练操作;“精”能精通所教专业课相应的职业技能;“专”拥有一项以上高水平专业技能。在实施培养步骤时,采取“四阶段分期”:第一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基本配齐专业教师,使得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第二阶段,通过多渠道培训,促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及以上专业课和一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第三阶段,专业教师取得相应行业的专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第四阶段,专业教师能胜任课程改革
6、,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能承担行业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成为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核心人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教研教改任务,要求教师积极发表论文、撰写专著、编写教材等。支持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社会的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活动,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学用一致。引导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学观,增强教师爱校、爱教、爱生的情感,促进教师个体师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群体素质的优化,使之成为德、才、能兼备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技能的传播者。加强对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
7、创新思维,使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多出成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要建立鼓励教师有创新、学生有创新的教学、学习机制,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宽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8、积极探索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高职院校收入分配办法,将教师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起钩来。在高职教师队伍中树立起竞争意识,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引进一系列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打破“吃大锅饭”和“搞平均主义”的传统心理,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院内津贴分配和竞争激励机制,分配制度更加注重能力、业绩,实现优劳优酬,鼓励教师敬业、勤业、精业;根据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配向教学一线倾斜,向专任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倾斜,拉开收入差距,同时制定奖励政策,
9、大力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及在专业教研教改上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师。应该引起学院的高度重视,视为学院生存发展的第一大事。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指派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技术攻关,教师加强了对生产一线上技术要求、工艺标准的直接了解,改善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滞后,不能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介绍给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优势互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结合学院专业建设优先发展重点专业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特色精品专业建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