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3 ,大小:257.25KB ,
文档编号:3401557      下载积分: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40155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秋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秋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docx

1、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3.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4.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性质。难点:认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小口瓶、漏斗、橡皮泥、烧杯、水槽、玻璃杯、面巾纸、塑料瓶、气球、锥子、注射器、橡皮、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泡沫,上面粘一小截蜡烛,点燃蜡烛,把它放在

2、水面上。这是一个去掉底的“百事可乐”瓶子,扭紧瓶盖,用瓶子罩住蜡烛,往下压,蜡烛在什么地方燃烧?(生:在水底)打开瓶盖,蜡烛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生:慢慢升起来了)这个实验有趣吗?(生:有趣)对此你们有什么疑问?生:可乐瓶罩着它,蜡烛为什么会沉下去?瓶盖扭松后,蜡烛为什么会漂上来?师:这些问答,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就知道答案了。二、探究活动一:引导学生探究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1、想一想:如果让你把装着纸团的矿泉水瓶放进水里,纸会不会湿?你有什么办法?2、学生自主发言。【设计意图:老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提高学生探究热情,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想。】3、教师说明评价方式。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并完成表格。5、请有代表性的小组学生上台发言后,引导学生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自己所想出的办法,亲自动手观察实验,帮助他们产生体验与感悟。由于这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所以学生能在动手中真正体会到空气占据空间。】三、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实验一:1、出示实验一的材料(拍照,ppt展示)师:同学们,假如用两根吸管和一些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像石头那样把瓶子中的水挤出来?生思考讨论:(1)两根吸管一根插入水中,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吹哪一根?(课件给吸管编号1、2)(2)如果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开始发下材料,用橡皮泥封口,之后让学生去掉橡皮泥试一

4、试)2、温馨提示:往1号吸管里面吹气,注意观察另外一根吸管。防止水溅出来,我们的实验在水槽里进行。去掉橡皮泥,往不插入水中的吸管吹气,观察现象。3、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小组合作,轻声讨论。4、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提问:水为什么上升了?生:我们吹入了空气空气进入瓶中,水就上升了,空气有什么作用?类似于乌鸦喝水中的什么?生:空气和石头一样,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就上升了。如果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生:不能橡皮泥的作用是什么?生:防止漏气5、整理实验结果: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吸管吹气,水就从另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上来。橡皮泥的作用是防止空气流动。板书设计:1

5、.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空间的大小可变化;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变化2.空气有质量吗1.教学内容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书本、水果、水等物体有质量,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却很少思考过它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本课从提出“空气有质量吗”的问题入手,通过搜集证据,证明空气有质量,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小棍平衡状态的变化,判断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在此之前可以做一个猜测。第二部分,用电子天平分别称木块、小石块、水杯、夹子、回形针、羽毛等,知道物体都有质量。再称瘪皮球和充气30下以后的皮球质量,通过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字,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第

6、三部分,提供阅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方法,从科学史中了解科学家为人类所做的贡献。2.教学目标能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做的贡献。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空气有质量的性质。难点:用小棍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操作细节。(如何让小棍平稳、怎样给气球充气、怎样给充足气的气球打结、如何把气球挂在小棍上、如何放气等等)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各种称量物品、细长棍、线绳、支架、打气筒、气球、电子天平、皮球(或排球、篮球)。5.教学

7、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相关性质,你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无色、无味、气体、能流动、占据空间)2.师:那么你觉得空气有质量吗?(1)学生讨论,作出猜测。(2)全班交流想法,并说出猜测依据。3.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同学们刚才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了猜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板书:空气有质量吗)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过渡: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一,一起通过实验来证明。活动一: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独立阅读教材第5页相关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做一做:根据课本所示步骤,完成实

8、验,观察现象。2.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1.出示活动一,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二要求。)2.师:让我们先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的步骤。(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实验步骤。)3.师:实验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平衡尺”。(老师介绍“平衡尺”的相关知识。交流:杠杠两端的气球就相当于钩码)4.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和观察。(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5.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呢?(全班交流,平衡尺向未放气的气球一端倾斜)5.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板书:空气有质量)活动二:电子天平的使用活动一: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9、独立阅读教材第5页相关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做一做:根据课本所示步骤,完成实验,观察现象。2.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过渡: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已经验证了空气是有质量的,那么一定体积的空气质量是多少呢?我们能测量出来吗?我们一起进入了活动二,了解我们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电子天平”。活动二:学会使用电子天平独立阅读教材第6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活动。1.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使用电子天平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并及时记录。1.出示活动二,师:请同学们阅读活动二的要求并完成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6页并完成活动。)2.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0、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水平放置、较零、读数保留一位小数)。3.师:看!老师这边有一些物品,你能用电子天平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吗?4.师:组长到前面领取材料,小组合作测量相关物体的质量并及时记录。(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5.师:哪一小组愿意将测得的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学生交流,总结出现误差的原因)活动三: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过渡:同学们,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电子天平。现在,你能用电子天平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三,测量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活动三: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1.做一做: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2.读一读:了解科学家对空气质量的研究。1.出示活动三,师:哪位同学来

11、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三要求。)2.师: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来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学生讨论、回答。先测量未充气的皮球的质量,再测量充气后皮球的的质量。)活动二:学会使用电子天平独立阅读教材第6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活动。1.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使用电子天平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并及时记录。活动三: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1.做一做:测量皮球中空气的质量。2.读一读:了解科学家对空气质量的研究。质量,两个质量相减便得到皮球内空气的质量。)3.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如何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师演示)4.师:根据活动手册第1页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

12、指导。)5.师:哪一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交流实验的发现)6.师总结: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再次证明空气有质量。那科学家是怎样的来描述空气的质量的呢?请独立阅读第6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L空气的质量是多少?(2)阅读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学生阅读,班级交流)7.师总结:人类掌握的许多科学知识都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也能用于探索。2瓶农夫山泉水大约是1L,而1L空气的质量只有1.29克,相当于3个回形针。因此,空气的质量很轻。(教师在空气有质量后补充板书:很轻(1L=1.29g))三、课堂总结,拓展交流。1.师:通过这一课学习,你有哪些收

13、获?(学生说学习的收获。)2.师:关于空气你还有哪些问题,课后可以通过查资料等方法进一步加以了解。【板书设计】2.空气有质量吗无色 无味 气体 能流动 占据空间 有质量 很轻3.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学内容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不会把风和空气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忽视空气流动的性质,因而不知道空气流动与风的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本课从空气流动性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性质。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助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认识热空气怎样流动。第二部分,观察玻璃瓶中烟的流动方向,发现冷热空气流动的路径,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第三部分,制作空气流动简易装置

14、,进一步了解并验证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再通过暖气片安装在低处、冷藏柜不加盖子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其原因。第四部分,借助风的形成模拟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推想: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冷热程度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所以是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然后通过交流制造风的各种方法,让学生知道不但有自然风,还有人造风,人造风可以给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2.教学目标能借助其他物体觉察冷热空气的流动。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利用模拟图推想风的成因。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难点:烟在冷热瓶中流动实验;理解风的成因。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

15、蜡烛、火柴、纸蛇、细线、铁架台、大塑料袋、水槽、玻璃瓶、玻璃片、线香、热水、空矿泉水瓶等。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给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纸条,同学们看看像什么?(生:纸蛇、纸龙)。2.师:好,我们就叫他纸蛇(纸龙),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演示纸蛇转动的实验,学生安观看。)3.师:纸蛇为什么能动起来?哪位同学来说说看。(生:因为下面蜡烛加热的原因)4.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更多的奥秘呢?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索: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过渡:蜡烛点燃后,上方的空气变热了

16、。空气受热后会怎样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一来了解一下。活动一: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实验器材:细铁丝塑料袋蜡烛火柴活动要求:1.阅读课本第7页,完成让“热气球”上升的实验。2.思考:“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注意:调整火焰与塑料袋的位置,不要让火焰点燃塑料袋。1.出示活动一,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2.师:谁来说一说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生:因为有火,所以大家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师适当补充)3.师:下面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温馨提示,小组长领取器材,根据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完成让“热气球”上升的实验。)4.师: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

17、现象并说说原因?(全班交流实验现象与原因。)5.教师小结:塑料袋里面的冷空气在蜡烛加热后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带动了塑料袋上升(板书:热空气上升。)一开始的纸蛇也是因为热空气上升的缘故才转动的。6.出示孔明灯的图片,师:有谁知道这种装置在我们古代叫什么名字?(生:孔明灯)7.师:我国古人最先使用了热空气上升的科学原理发明了孔明灯,并应用于军事情报的传递,真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活动二:调皮的杯子过渡: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二研究一下。活动二:调皮的杯子实验器材:纸杯、细绳、木棍、铁架台活动要求:1.在木棍两端各倒挂一个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2.将蜡烛点燃,放在左边的纸杯下

18、。3.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出示活动二,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2.师:谁来说一说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生:在使用平衡装置的时,两边挂纸杯距离一样,还要注意蜡烛与纸杯的距离,不要烧到纸杯,注意安全(师适当补充)3.师:下面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温馨提示,根据活动二的要求进行活动。(实验完成实验,师巡视指导。)4.师: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全班交流实验现象。)5.师:左边的杯子往上翘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左边的杯子有蜡烛加热,杯子里面空气的温度升高,热空气会上升,所以看到纸

19、杯翘起。原来的小木棍保持平衡,加热后很容易看出热空气这边质量变轻了,这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这是热空气上升的根本原因。)板书: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活动三:冷热空气对流实验过渡:前面的实验我们已经弄明白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上升,那么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三。活动三:冷热空气的对流实验(演示实验)实验器材:玻璃片、香、集气瓶、透明水槽、热水、冷水活动要求:1.独立阅读书本P8做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过程,猜测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实验的结果;2.仔细观察观察冷空气流动的方向以及冷热空气的对流的现象;3.小组合作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P

20、2第一题。1.出示活动三,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2.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独立阅读课本第8页的实验过程,一边阅读一边猜想一下第三步和第四步实验结果,完成的同学就坐正。(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并猜想结果。)3.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猜想是什么?(生:)4.师:大家猜测的是否正确呢,接下来请大家看老师进行实验。(教师展示演示实验,实验时可以适当的穿插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5.师:大家都看清楚了吗?那你们现在能够既快又准确的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页的问题了吗?(请大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页,教师巡视指导。)6.师:哪一小组愿意把自己的结论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交流实验的结论

21、)7.教师小结:在第一次实验中,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遇冷又会下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瓶中空气的循环流动。在第二次实验中,热瓶在上面,因为热空气已经在上面,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对流的现象了。三、课堂小结(第1课时),拓展交流1.师:本节就探讨到这里,请哪位同学来说说看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学习的收获。)2.师:那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纸蛇为什么会跳舞吗?生: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向上的力量使得纸蛇动起来。3.师:同学们都说的很棒啊,知识掌握的页不错。前两节课我们知道了空气的一些静态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又继续重

22、新认识了空气,知道了空气的动态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自然界中热空气和冷空气师是单独存在的吗?热空气和冷空气之间会不会有更多的动态故事呢?请大家预习热空气和冷空气课程剩余的内容。第二课时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空气的相关性质,你还记得吗?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空气的性质呢?翻开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页第2题,写出更多的空气性质。生:(学生回答,教师PPT展示)无色、无味、气体、占据空间、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降。2.师:热空气和冷空气之间还有故事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奥秘,了解关于风的相关知识。(板书课

23、题:热空气和冷空气2风的成因)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过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风的成因,我们先来一起制作一个简易装置,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下面一起进入活动一。活动一: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实验器材:塑料瓶剪刀短蜡烛活动要求:1.独立阅读P10了解装置制作和观察的步骤。2.小组合作,制作简易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3.小组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1出示活动一,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2师:谁来说一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生:使用剪刀及蜡烛的时候,注意安全师适当补充)3师:下面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温馨提示,根据活动

24、一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10,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并做实验。提醒学生用剪刀安全。剪掉的塑料瓶边缘要修理平整,防止划手。)4师:请哪个小组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现象并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班交流实验现象与原因)5教师小结:点燃蜡烛后,瓶内的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向从瓶口流出,瓶内的空气变的稀薄,瓶内的气压变小,瓶外的空气源源不断从底部的缝隙流进瓶中,这样的流动形成了一股由瓶外流向瓶内的空气,流动的空气使得蜡烛的火焰飘舞。当垫片抽去后,瓶内的空气不再流动,蜡烛渐渐熄灭。活动二:探究风的成因过渡: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这是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大自然中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有

25、这样的流动规律,才有了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一起进入活动二了解一下。活动二:探究风的成因1.想一想:独立阅读书本P9的示意图。2.说一说: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结合示意图在小组内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1出示活动二,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2师:请同学们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活动。(独立阅读,全班交流风的成因。)3教师小结: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向上升,升到高空会变冷,冷空气向下降,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这样,空气就流动起来了。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即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板书: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流动形成

26、了风)4.师:风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人工也可以制造风,大家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生:扇扇子、吹风机、吹气等)三、课堂小结,拓宽视野师:通过这一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学习的收获。)板书设计3、热空气和冷空气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1.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大自然中土壤的样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到田野、花圃、池塘等处寻找土壤、观察土壤、采集土壤,亲身触摸、感受不同的土壤。第二部分,仔细观察采集来的土壤,寻找里面有哪些物质,认识

27、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第三部分,用一组简单易行的实验操作研究土壤的成分,发现土壤中有不容易觉察的空气、水等。操作1:用纸巾包住土块,握一握,观察纸巾上的水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操作2:把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土块中冒出来的气泡和土块疏松的过程,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操作3:搅动水杯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在下,那是沙;细小颗粒在上,那是黏土。2.教学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等重要成分。3.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

28、成分。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成分的土壤样本。学生分组材料:(1)采集土壤的工具:小铲子、瓶子等;(2)观察土壤的工具:托盘、培养皿、小棍、筛子、放大镜等;(3)研究土壤的工具:纸巾、250mL烧杯(或一次性透明塑料杯)。5.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认识土壤。1.师出示自然风光图片,学生交流感受。2.师:我们知道大多数的花、草、树木等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有了土壤,大地才成为万物之母;有了土壤,大地才变得郁郁葱葱。那么,什么是土壤?3.揭示概念,板书课题。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二)野外考查,采集土壤。1.引导学生

29、怎样采集土壤。师:为了更好地观察、研究土壤,我们可以采集一些土壤样本。采集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强调: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靠近水边,采集时不要伤害土壤里面的动植物。)2.分组采集不同地方的土壤。师:哪里有土壤?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预设:草地、菜地、花圃、田野、池塘、山坡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去户外分别选取田野、花圃和池塘边等不同地方采集土壤样本。3.交流野外采集中的发现。师:我们到大自然去实地观察和采集了土壤,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小组在观察采集土壤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并出示采集的土壤样本。(三)观察实验,研究土壤。1.根据土壤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猜想土壤里有什么。师:刚

30、才,我们每个小组都到不同的地方采集了土壤。猜一猜,土壤里有什么?生猜想并说出理由。2.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采集来的土壤里有什么。(1)师:现在我们把装有土壤的塑料瓶放在桌上,将土壤倒在盘子中,用木棒把土壤颗粒分开,一起来看看土壤里究竟有什么。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把自己的发现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2)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后汇报、交流。3.验证土壤中含有水。(1)师:一些预测中出现的物体如水和空气等,我们现在还没有观察到,是不是我们预测错误呢?大家认为土壤中有水,你能通过实验证明隐藏在土壤中的水分吗?(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设计验证方案。如:用塑料袋装着土

31、壤放在太阳下晒,用试管装着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3)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利用桌上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4)学生用吸水纸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然后摊开纸巾,观察、分析并汇报发现。4.验证土壤中含有空气。(1)师引导学生设计验证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案。(2)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方法:把土壤倒进装有水的玻璃杯里,不搅动,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证明土壤里面有空气。5.分离土壤。学生分组实验:一只手扶着杯口,另一只手拿着木棒,顺着一个方向搅,让土壤与水一起旋转起来。最后把木棒取出来,静置十分钟左右,观察发现,水面上漂浮着枯枝烂叶和植物的根等,下面沉下去的土壤分成两层。上层是颜色较浅、颗粒细腻

32、的黏土,下层是颜色较深、颗粒较粗的砂质土。6.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我们把土壤里的这些东西水、空气、黏土、沙石、枯树叶等叫做土壤的成分。只有了解了土壤的成分,我们才能想办法让植物更好得生长。(四)拓展延伸,总结评价。1.想一想:土壤里的这些成分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2.整理器材,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板书设计4.土壤的成分5.土壤的类型1.教学内容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这一课,将由观察土壤的颗粒入手认识土壤的类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通

33、过阅读资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颜色的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第四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说出它们的特点。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

34、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3.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征。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样本,土壤渗水性实验装置(包括过滤杯、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水。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很开心,小象也很开心,因为周末大象爸爸想带小象去植物园玩。出门旅游需要做攻略,去植物园也需要知道植物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土壤。所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吗?2生:仙人掌干旱的,西瓜比较湿润的,荷花很湿润的。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通过刚刚我们发现其实这些植物生长的土壤都是不同的

35、,可以把土壤有很多种类型,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类型吧。(板书课题)二、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不同1师:既然土壤有这么多的类型,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土壤呢?2学生回答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用手捻、加水搓一搓)3老师归纳学生的观察方法。师:你们帮小象想出了这么多观察土壤的方法,那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办法。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捻,和水握一握,加水搓一搓。4老师演示实验,讲解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6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完这些土壤了,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呢?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8师:你们都做的很棒,老师其实也事先做了实验填写了记录单。(贴土壤的特点)同学们,那老师有个问题,

36、为什么1号容易搓成团而3号不容易搓成团呢?生回答。9师小结:1号容易成团的原因是因为一号颗粒小,孔隙小,加了水之后就容易黏在一起,而3号颗粒大,孔隙大,比较疏松,所以不容易成团。10师总结:那同学们,我们刚刚摸到的有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土壤都是有名字的,那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土壤中有些大颗粒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的是沙粒,中等颗粒的是粉粒,而一些比较细小颗粒摸起来比较细腻还会沾在手上的叫做黏粒。大象爸爸为我们准备的这三种土壤也是按照他们含量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的,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1师:我们和小象一起了

37、解了土壤的类型了,但小象还是没有办法知道怎么去种植这些植物,于是小象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这些植物分别种植在这些土壤里。并往土壤中浇水,发现奇怪了,为什么有的土壤中的水流的很快,而有的土壤中的水流的很慢。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流的快的是什么土?流的慢的又是什么土呢?2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3师:为了更好的验证自己的想法。小象准备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等量的水和过滤器。同学们待会要和小象一样来进行这个实验。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沙质土下面的水最多,壤土次之,黏质土下面的水最少。说明沙质土的渗水性好。黏质土保水性好。)师:那为什么会流的比

38、较快,而黏质土流的比较慢呢?生:沙质土,颗粒大,孔隙大;黏质土,颗粒小,孔隙小。6师:我们发现所有的土壤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那我们一起把土壤的特点读一读吧。7总结:这是我们研究土壤的特点。那小象也把自己观察到的土壤做成了一个小视频,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做的这个视频吧。(播放视频)四、土壤的特点1师:小象终于可以和爸爸去到梦寐以求的植物园啦,去到植物园,爸爸问小象:仙人掌耐高温、干旱、瘠薄,不喜潮湿。那他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呢?生:沙质土。2师:荷花是水生植物,停水一日,荷叶边焦。生:黏质土。3花生需要土壤松紧适宜,有利于荚果发育。生:沙质土。4苹果树需要排水系统良好,土质优良,阳光充沛。生:壤土。

39、5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生:壤土。五、课堂总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今天我们终于帮助小象找到了适合这些植物的土壤了。谢谢同学们。6.肥沃的土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3.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科学探究:1.能够制作肥料袋。2.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1.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2.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土壤

40、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2.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教学过程】一、了解土壤1.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面上课,放学回家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饭菜,有时还有美味的零食点心。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一些小朋友来说却很遥远。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有些小孩子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2.出示西部儿童图片:为什么西部大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呢?(土壤贫瘠)3.出示

41、西部大山和东部良田图片:你发现土壤对植物有什么影响了吗?4.引出课题:是啊,肥沃土壤里的植物长势良好,粮食产量自然高,而贫瘠的土壤植物枯黄,很难茁壮成长。既然我们原因找到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帮当地的农民伯伯研究一下如何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我们一起来研究肥沃的土壤。二、了解腐殖质1.过渡:在我们校园里有没有肥沃的土壤?2.采集土壤:待会我们去校园里采集一些肥沃的土壤并带回教室进行观察。3.注意事项: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四人小组为单位,不掉队,不伤害任何物体。选择合适的地点,不挑拣里面的东西,采集原始的土壤。仔细观察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再尝试挖的深一些,看看你有什

42、么发现。记得把坑填好,恢复原样。4.室外活动:采集肥沃的土壤。5.分析肥沃的土壤:看看在肥沃的土壤里,都有什么东西?(肥沃的土壤里有很多动植物的残体,还有蚯蚓和很多小虫子。)6.了解土壤动物。7.出示教材图片: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8.过渡:其实这些土壤动物不仅仅在活着的时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在生命结束后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动植物遗体落到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腐烂变黑)9.了解腐殖质:腐烂的动

43、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3.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科学探究:1.能够制作肥料袋。2.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1.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2.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2.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

44、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教学过程】三、了解土壤的分层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肥沃的土壤的秘密在于腐殖质,刚刚去百果园采集土壤的时候,有没有小组挖的很深的?你有什么发现吗?2.出示土壤分层图:你看到了什么?(在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3.引发思考:为什么表层土壤中腐殖质比较多呢?4.小结: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腐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

45、殖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四、了解增加肥力的方法1.回归初始问题:可惜并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西部山区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有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你能不能帮当地的农民伯伯想想,怎么给贫瘠的土壤增肥呢?2.交流讨论:种植绿肥,覆盖农田:像农田那边堆了好多落叶,这些落叶也是用来沤肥的。当绿肥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形成腐殖质,从而使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多施农家肥: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学会知道,家里会养羊、养猪等,它们的粪便可以用来沤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落叶和生活中的果蔬等厨余垃圾收集起来不仅环保,还可以做堆肥改良

46、土壤的肥力。五、实践活动:做一个肥料袋1.过渡:大家帮助西部山区的孩子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真是太厉害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来帮忙看一看。2.出示小葱图片:这里有一盆小葱,可是长得不大好,怎样给小葱增加营养的呢?3.是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帮植物增加营养:做一个肥料袋。4.制作步骤:(1)在装有土壤的塑料袋里放入果皮、菜叶等。(2)往袋中均匀地洒一点儿的水。(3)封紧袋口,翻动一下。(4)把肥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5)经常翻动,每隔几天要进行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六、畅谈收获1.过渡: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肥沃的土壤,从西部大山一直到叶卓淏家的小葱,不知不觉中解决了很多问题,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呢?2.小结:是啊,科学知识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期待同学们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