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有学者评论古代一位思想家,将皇权的基础放在神祇思想的基盘上,将“天意”总结为“泛神的力量”,于是“承受天命”,就界定了中国皇权的基本理论。该思想家是A. 孔子 B. 荀子C. 董仲舒 D. 朱熹2. 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 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 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 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 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3.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
2、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 认同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4. 南朝谱学盛行,其突出特征是门阀观念和森严的等级界限,是南朝士族地主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之一。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反映了当时A. 丞相权力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影响较大C. 门阀士族逐渐衰落 D. 察举制不断发展5. 唐代贞元八年(792年),泉州籍进士欧阳詹首登“龙虎榜”,成为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中进士的,被称为“温陵甲第破天荒”,终唐一代,泉州仅有进士12
3、名,远低于关中和中原地区。由此可以推知唐代A. 统治者重视地方教育发展 B. 科举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C. 门阀贵族统治已彻底瓦解 D.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6. 下图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她姿态优美,手势纤巧,混合了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真实地表现了人体美。由此可知,敦煌壁画A. 兼收并蓄 B. 注重写实C. 技艺精湛 D. 规模巨大7.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
4、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可见,朱子深衣在服装设计上A. 凸显自我表现的个性 B. 蕴含一定的叛逆色彩C. 强调儒学的教化功能 D. 体现儒学哲学化特点8. 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提出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医者以为衣食之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密,夺造化之权,以救人生死。这反映了A.等贵贱的政治理想 B. 好利恶害的人性观C.存理灭欲的义利观 D. 知行合一的实践论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上海地区,中外相安,照常通商。I860年,在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大沽地区时,两江总督何桂清
5、等人却与侵略军头目们商议“借师助剿”之事。在他们的乞求下,英法两国留下部分士兵,以保障上海地区的安全。这反映了当时A. 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B. 地方员官主动适应国际潮流C. 地方自主性得到增强 D. 部分官员缺乏现代国家观念10. 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时有载文揭示封建陋习对妇女的迫害,如缠足说,论述了自古以来众人对小脚的畸形推崇,以至于一代又一代的女子不得不屈从于舆论的压力,缠足以示美于人。同时,申报对于贞女烈妇也大加宣扬,称其行可谓有志者矣。尤可嘉者,素未读书而能深明大义,殆禀性有异寻常与”。这反映出近代上海A. 报刊发展日益趋向世俗化 B. 顽固守旧势力仍根深蒂固C. 文化发展呈
6、现出过渡色彩 D. 民众精神生活趋向近代化11. 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下对这些条款理解恰当的是A. 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B. 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说明中国已完全投靠帝国主义12.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对
7、上述两则材料判断合理的是A. 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 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 回忆录比报刊报道真实可靠13. 下表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统计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省份1926年6月1927年6月广东647766人700000人湖南38150人4517140人湖北4120人2502600人A. 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 B. 封建军阀大肆镇压工农运动C. 民主革命中心发生变化 D.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4.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
8、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C.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 D. 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15. 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放应该采取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A. 倾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强调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调整C. 意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 D. 认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经完成16. 21世纪初,我国成功举办第29界奥运会和第41界世界博览会等国际盛会,这体
9、现出中国A. 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B. 综合国力日益提升C. 注重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D. 开始步入世界舞台17.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座谈会,当时教育改革勇将温元凯提出十六字高考恢复方案:“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小平听后当场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个人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这句话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材料表明A.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阻力重重 B. 高等教育的录取程序日益简化C. 邓小平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 D. 半工半读教育制度正面临危机18. “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最严格意义的文明。而
10、这一需要是以恢复研究久被忽略而尚未完全忘了的古罗马法律来适应的。”这段话说明A. 罗马法复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罗马法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C. 文艺复兴以阐释古典文化为旗帜 D. 人文主义传播助推近代科学产生19.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对推崇王室的托利党青睐有加,使内阁主导权被托利党人控制,但1705年起辉格党在议会中的势力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根据议会政治力量的变化改组内阁,安妮女王被迫同意。这反映了当时A.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B. 英国内阁对国王负责C. 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 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20.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
11、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上述材料中所述英国获得“充裕流动劳动力”的途径是A. 殖民扩张 B.“三角贸易”C. 圈地运动 D. 贩卖黑奴21.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22. 当西方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时,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胜利,这引起了全世界的
12、关注。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西方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它行得通”中的“它”指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 “模仿”的典型代表是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干预C. 苏联因其经济水平低而并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 美国记者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23. 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12.223.250.719902.85.17.2工业195034.742.222.2199025.840.533
13、.6服务业195048.932.426.6199071.454.459.2A. 加强宏观调控 B. 中间阶层壮大C. 采取福利政策 D. 科技的新发展24. 近年来,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欧洲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直接冲击着美国的国际地位,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美国视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不断打压;另一方面,美欧的大西洋同盟关系裂痕不断加深,矛盾难以化解加剧了“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这反映了A.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 发达国家经济优势不复存在C. 世界格局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 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清末京师
14、大学堂的置废颇为曲折。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年12月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欺,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参奏京师大学堂“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清廷要求孙家鼐对其整顿。7月17日,上谕批准孙家鼐因病续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学堂总教习许景澄“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1900年4月20日,许景澄上奏,称大学堂开办以来,
15、图书、仪器购置费用在常年经费动支,未动用20万两开办经费,呈请缴还此款。适逢“庚子事变”,他再次奏请“暂行裁撤京师大学堂”,并说:“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不必另立学堂。7月9日,该折获准。1901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上谕:“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1902年1月1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复办。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曲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识之士对待“西学”和“中学”态度转变的历程。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
16、954年6月,周恩来抵达印度访问,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书面谈话,具体地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在印度期间的多次谈话中,周恩来都提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将这些原则贯彻到国际关系中去。摘引自吴玉才1949-1956年间的中国材料二 新世纪开始以来,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和激烈变化,世界人民继续强烈呼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执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浙和新的历史
17、任务。面对冷战结束以来种种有悖于人民愿望的形势,和平共种处五项原则已经并且正在启发人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进行新的多方面的实践。在这方面,已经有种种有益的尝试。摘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共和政府,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这引起了西班牙法西斯势力的仇视,并发动反对
18、共和政府的叛乱。30年代的法国全国上下都不希望再一次发生世界大战,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德意已开始积极地支持佛朗哥叛军,如果法国仍然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援助,那么西班牙内战就很可能升级成一场整个欧洲的冲突。法国想通过“不干涉”政策为其它国家做好榜样,以此希望德国和意大利也会循规蹈矩,这样就不会使战争扩大。法国实行“不干涉”政策后,使西班牙共和政府陷入了孤立,它得不到国外的援助,而佛朗哥叛军则能从德国和意大利获得大量的军事援助,最终内战以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王利探析法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不干涉”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9、识,分析法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不干涉”政策的影响。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将皇权的基础放在神祇思想的基盘上,将天意总结为泛神的力量”可知,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汉代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思想,C项正确;孔子、荀子以及朱熹均没有君权神授思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举荐孝廉”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以德行和才能为标准为国家选用官员,德被置于首位,表明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恩令及削弱地方诸侯的内容;B选项错误,汉武
20、帝推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选项错误,分科考试是科举制的特征,汉武帝时期并未实行。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说明孝文帝精通、认同汉族文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学以致用,故B错误;材料和锐意改革旧俗、潜心文学创作无关,故CD错误。4.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寒门庶族地主兴起,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因此“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特别突出门阀观念和森严的等级界限,C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体现丞相权力的强化和察举制的发
21、展,排除A项、D项;材料内容体现了谱学盛行的原因是门阀士族逐渐衰落,与宗法制的影响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5. 【答案】D【解析】唐代各州之中,泉州当地应试学子较少.以至于偶有及第者被称为“破天荒”,说明当地文化教育水平落后,背后原因在于当时各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D项正确;泉州出身的举人很少及第,不能体现统治者重视地方教育,排除A项;唐朝选官途径很多,除科举外,还有门荫等,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排除B项:唐代门阀贵族政治开始逐步瓦解,并未彻底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6. 【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敦煌壁画混合了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说明的是兼
22、收并蓄特征,A项正确;飞天形象并非是写实,排除B项;材料与技艺精湛及规模巨大的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7.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可得,这体现宋朝时期儒学的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的价值和个性,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叛逆的相关现象,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哲学和思辨化方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8.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好医生行医要“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认为行医是行圣人之义。这就将
23、义与利的关系明确对立起来。反映的是宋明理学家“存理灭欲”的义利观,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等贵贱”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反映“好利恶害”的人性观,排除A、B项;“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上的统一,与材料中外在的义、利无本质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9.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政府与英法联军激烈斗争的时候,在中国的上海地区却是“中外相安”局面,当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天津大沽口地区时,两江总督却乞求英法两国“留下部分士兵,以保障上海地区的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据此可知清朝地方官员并
24、没有将中国看成一个整体,对于外来侵略没有丝毫的民族观念,只求自保,这充分反映出当时清政府的部分官员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D项正确;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这与题干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一致,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清政府部分官员的行为只为“自保”,与“适应国际潮流”无关,排除B项;上海地区的“中外相安”与两江总督和侵略军头目们商议“借师助剿”之事,充分表明清朝部分官员为求“自安”,其“自主性”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的,排除C项。故选D项。10.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有载文揭示封建陋习对
25、妇女的迫害同时,申报对于贞女烈妇也大加宣扬”及所学可知,近代上海开埠通商后,西方文化以其时髦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进步的潮流,促进上海人思想的解放。申报刊载的文章既揭示封建陋习,同时又不由自主地维护与依恋着旧的道德与思想文化,反映了上海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新旧过渡状态,C项正确;材料只是通过报书反映出近代上海文化发展的新旧并存的特点,无法体现报刊发展的世俗化,排除A项;顽固守旧势力仍根深蒂固、民众精神生活趋向近代化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都只看到了近代上海文化发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的一面,排除B、D项。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允许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兵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26、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兵并不一定削弱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排除A;C项无法体现,排除;D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12. 【答案】B【解析】赵家楼是学生点燃,但青岛潮中将责任推卸给曹汝霖,说明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故选B;AD项说法都过于绝对,不够准确,排除;由题意看不出两位作者的政治立场,排除C。故选B。13.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到了1927年6月,随着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后,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大发展,广大农民纷纷加入农会,支援国民革命运动,C项正确;虽然此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已经背叛革命,并勾结地主,买
27、办,封建军阀、帝国主义镇压革命,但材料反映不出这些信息,排除AB项;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把部队拉上井冈山,在实践中开始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新路,排除D项。故选C项。14.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50年代“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是1954年宪法,即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故C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9月,故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在1949年10月1日,故B错误;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但这不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故D错误。15. 【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到邓小平同意让农村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说明他已经意识到
28、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实行,此时尚未开始,因此A项错误;此时农村生产关系只是做了适当的调整,并未做根本性的调整,故B项错误;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才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项。16. 【答案】B【解析】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等国际盛会,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和强大,故选B;能够举办国际盛会并不一定意味着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排除A;C项无法体现,排除;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是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D。故选B。17. 【答案】C【解析】材料“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说明邓小平敢于打破之前的规定,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的时间是
29、1995年,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录取程序,排除B项;材料提到的是恢复高考的相关内容,体现不出半工半读教育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的发展需要是以恢复研究罗马法来适应的,这说明罗马法复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阶级的利益,并非资产阶级的法典;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恢复研究罗马法来适应意大利城市中商业和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强调文艺复兴的旗帜;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产生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 【答案】D【解析】根据“但1705年起辉格党在议会中的势力不断
30、增强,他们要求根据议会政治力量的变化改组内阁.安妮女王被迫同意”可以看出,此时国王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加强,反映出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D项正确;A项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18世纪中期,排除A;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内阁制形成,排除C。20. 【答案】C【解析】根据“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知英国获得充裕流动劳动力的途径是通过对农民土地的圈占,这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圈地运动,ABD与题意不符,排除。21. 【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
31、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22. 【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遭到经济大危机的破坏,但
32、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因此,西方对苏联经济的经验和模式给与肯定。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政府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材料所述时期,苏联正值斯大林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工业快速发展,故排除A;苏联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是因为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故排除C;材料反映了美国记者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赞赏,没有全面客观地看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排除D。23.【答案】D【解析】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统计看,在1950到1990年间各国服务业在整体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都明显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使得服务业得到发展,
33、D正确;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是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中间阶层壮大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福利政策与题干现象无关,排除C。24. 【答案】C【解析】根据“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美国视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不断打压;另一方面,美欧的大西洋同盟关系裂痕不断加深,矛盾难以化解加剧了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可得出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旧的秩序也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A;B项太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第三世界,排除D。二、非选择题25. 【答案】(1)原因:保守派的阻挠;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财政困难。 (2)历程:鸦片战争后,主张师夷长技
34、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提出中体西用,始终将中学置于基础位置,认为西学是细枝末节;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托古改制,重视西学,但是并不能脱离中学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彻底推翻传统文化,全盘西化。【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可知,保守派的阻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可知,财政困难。(2)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列举鸦片战争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不同潮流,这些思想潮流
35、对于传统文化和西学的态度立场。26.【答案】(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意义: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成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安理会“五常”首脑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WTO)。【解析】(1)内容:根据“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意义:结合所学可从
36、各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这一角度概括。成就:结合所学可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 WTO)等角度概括。27.【答案】(1)一战后法国实力被严重削弱;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对德意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对共产主义的敌视。(2)加速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失败;削弱了法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影响力;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解析】(1)依据材料中“30年代的法国全国上下都不希望再一次发生世界大战,对战争充满了厌恶。”、“法国想通过不干涉政策为其它国家做好榜样,以此希望德国和意大利也会循规蹈矩,这样就不会使战争扩大。”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一战后法国实力的变化、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绥靖政策、对共产主义的敌视等方面分析法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2)依据材料中“法国实行不干涉政策后,使西班牙共和政府陷入了孤立最终内战以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结合所学从加速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失败、削弱了法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影响力、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等方面指出法国“不干涉”政策的影响。第 14 页 共 14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