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浮力”说课一、说教材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这一知识,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也渗透了求解浮力的两种方法,即称量法和原因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浮力与压力、重力的关系
2、,体会物理概念的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四、说教学重难点 浮力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是本节的难点。五、说学情 我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说学情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3、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六、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根据尝试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采取情境导入、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引导他们去实验,去探究,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经验来构建物理课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采用小组合作
4、展开学习。2、说学法七、说教学流程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展示本节课题,展示教学目标 2、认识浮力 知识与知识与能力能力 过程与过程与方法方法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价值观 1、认识浮力,2、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 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2、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认识浮力与压力、浮力的关系,体会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2、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曹冲称象气艇浮在空中气艇浮在空中潜艇在水中潜艇在水中水中天鹅水中天鹅 图示现象说图示现象说明了什么?明了什
5、么?我对导入的设计理念是:曹冲称象的故事深入人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图片的展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很容易的使学生认识到浮力现象的普遍存在性,以此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物理课堂。3、深入教材,进行尝试:(1)压强公式是 ,液体压强公式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证明浮力存在的例子。(一)出示准备题 设计依据:这两道准备提示为下面的尝试题做铺垫的,是本节课的准备知识,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了桥梁,为下面做尝试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出示课堂尝试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A的重力是3.8N,浸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对物
6、体A的浮力是 N。、边长是0.1m的正立方体,浸在水中,上表面距液面10cm,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N;所收到的浮力是 N。(/)3、死海是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收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收到的浮力 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示依据:以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这三道尝试题的出示,配合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点,即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沉浮条件。通过做这三道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和难点。(三)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课本,解决尝试题,做分组实验探究。1、什么是浮力?分组实验探
7、究测量浮力的方法。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桥墩受到浮力吗?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设计依据:这三个思考题就是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骤中学生自学课本和分组实验探究是一起进行的,学生通过自学这个过程,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把课本上的观察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以期达到增加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学生自学中,我到下面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实验,并在各学习小组之间交流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四)尝试练习 依据:尝试练习主要是通过小组活动来展开的,小组成员之间首先进行讨论,然后请各小组学生选派代表做尝试题,并说出所依据的知识点,同时介绍小组同学的自学成果。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主
8、动参与的过程,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的位置,为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五)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依据: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要发言,要能提出问题,允许学生不举手就发言,把在看书和做题中的疑问提出来,共同讨论,自由讨论。把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结合起来,学生讨论主要是对尝试题的评议,教师的讲解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尝试练习中的遇到的困难来讲。教师的讲解重点是前后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一、什么是浮力:1、施力物体:2、方向: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液体竖直向上0510受力分析受力分析F浮浮+F=GGFF浮浮F浮浮=GF1、人能在死海里看书,轮船能在海面上航
9、行,都是因为液体对浸入的物体有浮力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二、浮力的产生原因2、桥墩受到浮力吗?点击观看视频 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F浮=F向上 F向下 有一位同学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种说法对吗?三、物体的沉浮条件 为什么木块上浮而铁块却下沉呢?演示实验:小铁钉和大木块在水中的沉浮 水中的物体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试着分析,图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书上图片回答)上升:F浮G悬浮:F 浮=G下沉:F浮G 1、将一个小石块和小木块和一个大木块抛入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
10、是()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石块受到浮力,木块不受浮力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六)第二次尝试题 2.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 N。浮力的方向 ,施力物体是 ,此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 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石块重5N3竖直向上液体受到 依据:与尝试题稍有变化,起到了巩固新知、反馈信息的作用。也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解决,以小组成果展示的形式展现,以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七)课堂小结 要求小组根据板书,并作典型发言进行小结,归纳出通过本节
11、课学到的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四、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浮力 1、什么是浮力 称量法:F浮=F向上-F向下 2、浮力产生的原因 压力差法:F浮=F向下 F向上 3、物体的浮沉 (1)上升:F浮G 漂浮:F浮=G (2)悬浮:F浮=G (3)下沉:F浮G 依据:我这样设计板书,学生可以对本节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力求简洁、直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使知识系统化。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尝试,学会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