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殷红(yn)点缀(zhu)晌午(xing)海市蜃楼(shn)B吞噬(sh)炽热(zh)迸溅(bng)妇孺皆知(r)C赤裸(lu)哀悼(do)憎恶(zng)鲜为人知(xin)D震悚(sng)修葺(q)亘古(gn)忧心忡忡(chng)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愧怍碗谍狂澜悲天悯人B遗憾笼罩取缔语无伦次C拍慑屏障闲暇诲人不倦D竹篾累赘忏悔锋芒必露 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他的这番话,
2、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老王年届七十,依然血气方刚,担任篮球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参加市区各项比赛。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D阳春三月,我班初中同学聚会在南滨路举行。大家不期而至,相聚一堂,热闹非凡。 4(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掌握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他先后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十多个城市做调查。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开展了寻找最美对联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汉字的魅力。D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忍受了人间最大
3、的侮辱。 5(4分)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示例:白杨白杨是坚强的,因为它不畏风雨的打击与寒暑的煎熬,昂首挺立。备选词语:小溪梅花灯塔 6(6分)名著阅读。(1)下列思维导图是对骆驼祥子中祥子彻底堕落部分内容的概括,请在下列图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2)海底两万里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幻想性。请结合原著,具体分析这一特点在小说中的体现。 7(8分)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学校将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本次活动要制作一本“天下国家”宣传手册,邀请你做活动策划人,仿照已有栏目,
4、补写栏目二和栏目三。栏目一:爱国人物故事汇集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礼赞感动中国人物(2)你所在的班级将在星期一下午3:00在本班教室开展“爱国历史人物故事会”活动,班主任让你去邀请教你班历史的王老师来主讲。你该怎么对他说?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10分)根据积累,填写句子。(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类别诗句出处吟诗明理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登高抒怀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忧国忧民,是中国文人亘古不变的情怀。杜
5、牧在泊秦淮中,用“ , ”诗句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国家命运而醉生梦死的强烈愤慨,李商隐在贾生中用“ , ”的诗句借古讽今,揭示唐朝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 9(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调素琴 (2)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
6、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D.本文托物言志,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意在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说说诗中的贫士与刘禹锡品行上的异同。咏贫士(其四)陶渊明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注释】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好爵:指高官。不萦:不系恋于心。厚馈(hu愧):丰厚的馈赠。
7、不酬:不理睬、不接受。酬,应对。蔽服:仍不周破衣被盖不住尸身。极:指穷困到了极点。非道故无忧:与道无关的事情是不值得忧虑的。此句化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句意。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0(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呵!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8、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主人家是谁?”“不晓得。”“粮食交给谁呢?”“挂在屋梁上。”“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我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鹿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
9、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老人家说:“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
10、茅屋修葺一下。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
11、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选自驿路梨花,有删改(1)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本文设置了三次悬念,请你结合内容加以具体说明。(2)理解文章第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厚厚”“满”的表达作用?(3)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
12、的作用。(4)从记叙的顺序看,第段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5)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以“驿路梨花”为题有哪些妙处? 11(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猫”忍不住张爱国 周六傍晚,劲松开车回老家看母亲。他把车停到院子里,故意咳了一声,母亲听到后跑出来,责怪劲松回家咋不先打个电话。 母亲要从鸡笼里抓鸡杀,劲松赶紧阻止,说自己下午钓了鱼。他打开后备厢,一只黑色大塑料袋里装满了鱼。母亲看看鱼,又看看劲松,拿出一条鱼。劲松要把鱼都拿下车,母亲却说:“我吃不了,你带走。”劲松便将后备厢关上了。 母亲在灶上烧菜,劲松在灶下烧火,这让劲松有了小时候的感觉。带给他小时候感觉的,还有灶台上的大黑猫,小时
13、候家里也有一只猫。大黑猫正在睡觉,劲松拿一根草戳它的鼻子,大黑猫半天才将眼撑开一条缝,轻轻地看一眼劲松,又若无其事地闭上。劲松原本对猫就没好感,又被它的轻视惹怒了,于是揪起猫的耳朵,把它赶到地上。母亲笑了:“死孩子,还调皮。” 鱼烧好了,母亲盛进盘子放到一边。她要去外面拿鸡蛋,走出厨房门却停下脚步,叫劲松把大黑猫赶出来。劲松笑着说:“妈,猫现在还偷嘴啊?”“偷不偷,谁知道?”母亲说,“你记得不?你小时候家里那只猫多听话,一点不贪嘴,还不是忍不住偷吃了你的油渣,害你哭了一晚,第二天把它打伤了。”“记得记得,那时候小,下手没轻重。”劲松赶着猫,笑着说,“听说现在的猫,除了吃配方猫粮,鱼送到嘴边都不
14、吃呢!”“我不信,这么鲜的鱼摆在面前,它能忍得住?”母亲伸脚将劲松赶过来的猫推了出去,又看着劲松说,“你也出来。” 劲松应声往外走,突然想起什么,说:“妈,你”“出来吧。”母亲站着,直到劲松走到她前面才挪步跟着。 一会儿,母亲又要出去拿东西,同样是先赶走大黑猫,又要劲松跟出来。劲松说:“妈,你老糊涂了吧?你是真怕我偷吃鱼?那次是小,不懂事,又馋,偷吃了你待客的鱼。” 母亲说:“妈没糊涂。这么鲜的鱼摆在面前,你能忍得住?” 劲松“扑哧”一笑:“妈,现在谁还稀罕鱼?常常一大桌菜,啥鱼都有,我筷子都懒得动一下”劲松突然停住了,转过头不看母亲。“哦,常常,是三天两头还是一天一回?一大桌菜,各种鱼,还有
15、酒吧?得多少钱?”母亲盯着劲松,“你说下午钓了鱼,可身上没一滴泥水,你怎么钓的这么多鱼?还都是这种贵的鱼!” 劲松低下了头,承认车上的鱼不是自己钓的。母亲又颤抖着声音问:“只有鱼?没别的?”劲松把头垂得更低了。母亲坐到灶下的小板凳上,说起往事:当年家里那么好的猫,从来不偷嘴,但见了油渣还是忍不住。劲松小时候也听话,但有次母亲做了鱼,劲松想尝口鱼汤,哪知口一开就停不下,最后把两条待客的鱼都吃了,一滴汤都不剩。母亲含泪说:“妈相信你,但也不能全信,总是围着鱼,猫也忍不住的”劲松听了,蹲到母亲面前,用纸巾擦母亲的泪水。 母亲推开劲松的手,说:“你这才做了多大的官,才多大个差事,就这样了,以后还不不该
16、你吃的,吃了就不会是好果子。当年那只猫被你打了以后,要不是我用心照料,也许就残了。你那次吃鱼,刺卡在喉咙里不敢说,躲到厕所用手抠,抠吐了,吐光了,才吐出刺。”劲松听了,满脸泪水,说:“妈,我、我下次”母亲叹道:“还有下次?想想这次,想想以前的,还能吐吗?怎么吐啊”选自故事会2022年7期(1)细读全文,请梳理故事情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劲松回家,拿鱼让母亲做鱼做好,母亲将猫赶出厨房 母亲要劲松也出厨房母亲又将猫和劲松赶出厨房 母亲追问劲松鱼的来历母亲谈论劲松和猫都忍不住偷吃的事(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母亲看看鱼,又看看劲松,拿出一条鱼。(3)下列句子反映了劲松怎样的
17、心理?请简要分析。劲松突然停住了,转过头不看母亲。(4)母亲做好鱼后每次离开厨房都要将猫和劲松赶出厨房,她真的是怕猫和劲松偷吃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联系全文,说说题目“猫忍不住”的作用。四、作文(55分) 12(55分)成长,是伴随每个人生命历程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经历阳光雨露呵护,也经历寒风霜雪侵袭,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慢慢成长,日渐由幼稚走向成熟。请以“那次经历,让我成长”为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姓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13一棵小桃树,根植了追求梦想的信念;一朵莲花,洗净了纷扰繁杂的内心;一条流动的紫藤萝瀑布,坚定了生命前行的步伐生活中那些平凡的植物,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或思考,给我们某种启迪或力量。请你以“难忘那(株、棵、朵)_(植物名)”为题作文。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姓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