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思成梁思成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主要著作清式营造则例中
2、国建筑史。主要著作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梁思成梁思成 (1901197219011972)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等。说明对象。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语言特点:简明确切通俗生动。文体知识文体知识所谓科普说明文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
3、学知识进行说明文章。说明文章。科普说明文科普说明文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
4、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梁思成手稿解题中国建筑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正读音帷幕(wi)垂脊(j)接榫(sn)穹窿(qing)翘起(qio)点缀(zhu)辍学(chu)抱厦(sh)切削(xio)角叶(jio)槛(kn)柁墩(tu)额枋(fng)戗兽(qing)水榭(xi)檩(ln)墁地(mn)框架(kung)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
5、个问题?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一)中国建筑的影响;(一)中国建筑的影响;(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风格和手法”;(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可译性”。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的?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的?文本探究文本探究文章前两段分别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文章前两段分别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即空间与时间层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即空间与时间层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找找九大基本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找找九大基本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
6、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文本探究文本探究1、个别建筑构成 2、群体建筑构成 3、结构方法4、斗拱 5、举折、举架 6、屋顶 7、颜色朱红 8、部件的装饰作用 9、材料的装饰作用总体特征总体特征结构方法结构方法外观装饰外观装饰1、23、4、56-9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台基房屋屋顶群体建筑构成(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打比方
7、结构方法(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立柱横梁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斗拱(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举例子斗拱斗拱举折,举架(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摹状貌、下定义摹状貌、下定义屋顶(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
8、文化的骄傲。引用举例子作比较着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列图表举例子列图表装饰(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作诠释用材(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小结小结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结构方法斗拱举折、举架 屋顶颜色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总体特征结构特征装饰特征主次整体局部文本探究文本探究作者在概括中
9、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作者在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子:如“装饰部分”引引 用用:诗经“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打比方打比方:墙壁比喻成“帷幕”作比较作比较: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下定义下定义:举折;斗拱作诠释作诠释:分析“个别建筑物”摹状貌摹状貌:斗拱、举折、举架比喻比喻文本探究文本探究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可译性”?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学建筑学建筑学词汇词汇文法文法文章文章大文章大文章小品小品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建筑的单个构件
10、和因素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建筑或建筑群建筑或建筑群宫殿、庙宇等宫殿、庙宇等山亭、水榭山亭、水榭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的影响的影响九大特征九大特征文法文法可译性可译性总结总结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说明说明+叙述叙述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良心与勇气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
11、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当北
12、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才是最合适的?你认为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应不应该被拆除?总 结:5.综上所述,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保存的价值不大,应该被拆除。表明观点:1.我认为故居应该被拆除。原 因一:2.城市要发展,就会有拆迁和建设,不可能将所有的老房子都原样保存。原 因二:3.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本身不具备古建筑的特点,加上经
13、过多次翻建、改造,改变过大文物原状已不复存在。原 因三:4.另外,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的破旧建筑与周围高楼大厦的现代化气息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要求:仿造范例,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写出自己的理由。(200字内)自己的父母想保护的是北京城,而不自己的父母想保护的是北京城,而不是他自己的房子。是他自己的房子。梁再冰梁再冰语言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明确: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
14、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语言(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语言(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明确: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主旨探讨 这篇文章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问题,这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