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 国 论苏洵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的论证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课严密的行文结构,从中获得对议论文写作层次布局的启发;理解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学习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论。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借鉴历史,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知人论世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2、。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三字经苏 老 泉苏 老 泉二 十 七二 十 七始 发 愤始 发 愤读 诗 书读 诗 书了 解 作 者成就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
3、少。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这次宋军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形势却屈辱求和,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向辽输币、纳贡求和。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题六国论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
4、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标题含义: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初读感悟明确字音 赂(l)厥(ju)暴(p)弥(m)与(y)燕(yn)洎(j)殆(di)咽(yn)邯郸(hn dn)文本研究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兵:兵器善: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道:原因互丧:彼此相继灭亡。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研读第一自然段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论点:
5、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是怎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研读第一自然段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其实: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视:对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奉送。弥、愈:更加。繁:多。判:决定。至于:以至于。颠覆:灭亡。理固宜然:(按照)道理
6、本来就应该这样。事:侍奉。研读第二自然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比
7、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研读第二自然段 祖父创业艰难:暴霜露,斩荆棘 子孙轻易割地:举以予人,如其草芥韩 魏 楚研读第二自然段对比秦国轻易割城得一夕安寝得城受赂秦兵又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8、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继:跟着。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却:使.退却洎:及,等到。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向使:以前假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定。研读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不赂者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赂者灭亡的原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荆轲刺秦王赵:诛杀良将 研读第三自然段 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出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
9、证推进一层。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假设论证研读第三自然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礼:礼待。名作动。下:向下,名作状。咽:吞咽。势:优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为所:表示被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于:比。苟:如果。以,凭着。从:跟随。故事:旧事
10、,先例。下:降低身份。研读第四自然段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四段承上启下研读第四自然段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类比论证,借古讽今,得出了“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结论。劝谏北宋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要改变妥协政策,奋起反抗。“为国者”一语双关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文章的结构层次拓展延伸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
11、了哪些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3、假设论证“
1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人说,前四段已将论点阐述得很透彻了,最后一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
13、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的写作意图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给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结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借古论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文章的立意,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观点一我很赞同苏洵“弊在赂秦”的说法。面对强大的秦国,有的国君为迎合它,割城献邑,或对那些处在秦国围攻之下的国家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样更增长了秦国的侵略意识,敌方更强大,自己更弱小,灭亡的结果又怎能避免?观点二我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治国不当。当年秦国也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
14、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势逐渐增强,为最终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如果六国国君都能选贤举能,尽心治理国家,使自己国家强大,何至于要联合其他国家来抵挡秦国呢?本文主旨 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比较阿房宫赋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晚唐时期,唐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势衰微,可是最高统治者仍大造宫殿,沉迷声色,这引起了杜牧的忧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李湛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此赋是有感而发的,意在借古讽今。北宋时期,统治者面对契丹
15、、西夏的侵略,一味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用割地、纳贡等丧权、伤财辱国的方法,换得一时的苟安,使国力衰败,百姓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苏洵面对北宋王朝的社会现实,在六国论中借总结六国因赂秦被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来讽谏最高统治者,强调人君不应赂敌以求苟安,不要被敌人的积威所劫。其借古讽今的用意十分明显。相同之处1.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2.引述史料的原则相同,都是在基本准确的前提下带有夸张。阿房宫赋描述阿房宫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楼阁的繁多,突出了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六国论中叙述秦得赂地“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与战败而亡
16、者,其实亦百倍”。夸张地写出秦从贿赂中得地之多和诸侯赂秦失地之多,极有力地论证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无论是六国论中引述的六国赂秦的事例,还是阿房宫赋中铺叙的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和秦宫生活的奢华,都是基本符合史实的。引述史料的基本准确,保证了文章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为了表达的需要,文章也对某些史料作了夸张的叙述。这种夸张引述史料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又使文章语句生动,富有文采。3.文章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做到叙议结合。阿房宫赋是先详细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宫中生活的极度奢华,然后议论这种奢华带来的危害,指出后人应以此为鉴。六国论在
17、提出观点后也是从不同侧面引述史实,以证明观点,最后展开议论,强调要以六国破败故事为鉴。这种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史料充分,论据确凿,说服力强;而精当的议论又使文章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不同之处 1.从文体上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2.在“喻今”的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也即文章的立意存在差异。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因而提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政策不当,因而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3.引述史料,各有侧重阿房宫赋重在揭露秦的奢华
18、是其灭亡的原因,因而用铺陈的手法详细叙述秦宫的宏大和宫内生活的奢华,以突出其生活的腐败。六国论主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因而引述史料多从六国方面着笔,从六国赂秦互丧与秦国坐地收利的对比中突出了赂秦的危害。4.叙、议安排,各有特点阿房宫赋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议论部分先概括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骄横贪暴造成的恶果,再进一步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最后提出后人应以秦为鉴的忠告,有振聋发聩之效。六国论是篇史论,但更是一篇典型的策论,侧重于从政策和策略得失方面分析其利弊,以供最高统治者采用,因此在结构安排上是先提出论点,接下来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安排结构,使文章观点显豁,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5.从议论方法看两篇文章虽然都运用对比,但方式不同。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6.从作者的见解和局限看苏洵看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能力抗外侮而割地苟安,但他没看到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循保守,不重视改革;他也没看到秦统一的意义。杜牧认为封建暴君荒淫奢靡必然自取灭亡,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