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备考考 2023 年高考地理年高考地理一一轮基础复习专轮基础复习专题题 6 大气的热力大气的热力环流环流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的“太阳风”()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2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A7 时前后B12 时前后C18 时前后D21 时前后 3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该气象站位于()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
2、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 读图完成问题。4.若此图示意为“海陆风”,其中处为白天的陆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之间吹海风B处气压大于处C处最高温高于处D处日较差高于处 5若此图示意为“城市风”,其中处为城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处盛行上升气流C间可布局化工厂B处污染更严重D近地而风向昼夜变化大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西安城区 7 月份某日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热岛强度()A日出最弱B中午最强C夜强于昼D傍晚减弱 7夜间西安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主要原因是()A城区白天储存热量多B郊区夜间储存热量多C城区风
3、速大,散热快D郊区风速小,散热慢 8下列措施中,可缓解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的是()A增大郊区绿化面积B优化城区能源结构C减少机动车数量D增大城区建筑物高度从 2021 年 8 月下旬开始,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开启“超长待机”的华西秋雨模式。其中多地六成以 上降雨量出现在夜间。“巴ft夜雨涨秋池”是对华西秋雨的生动写照。下图为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示意 及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巴ft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台风天气10“华西秋雨”的形成,主要因为()A反气旋过境B高压脊控制C锋面雨活动11“华西秋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D热带气旋影响缓解
4、当地伏旱增加水库蓄水量诱发地质灾害利于冬小麦收获ABCD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格局会对大气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气压场。读八月份印度洋 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索马里沿岸及海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直方向海水下沉B索马里沿岸高温多雨C海水温度与波斯湾差异显著D水平方向海水由东北流向西南 13符合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西大气环流系统剖面结构的是()ABCD14.午后温暖的阳光里,微风拂面的惬意中,正在白马湖岸边复习地理的经纬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画了一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正确的是()A丙甲乙丁丙B甲丙丁乙甲C丙丁甲乙丙D乙丁甲
5、丙乙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 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ft,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ft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ABCD 16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下沉气流B夜晚谷风影响C夜晚上升气流D夜晚ft风影响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 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
6、冬季18右图中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A住宅区B公园C商业区D农田19.“冷岛效应”会使处与周边地区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增强C空气对流减弱D水汽蒸发加快浙江某中学老师用如下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 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完成下面小题。20.电炉通电后,玻璃柜内纸片甲、乙的偏动方向为()A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左偏B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右偏 C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左偏 D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右偏21.依据以上实验原
7、理推断,正确的是()A模拟夜晚的ft谷风时,电炉对应ft坡 B模拟白天的海陆风时,冰块对应陆地 C模拟夜晚的城郊风时,冰块对应城市 D模拟冬季的海陆风时,电炉对应海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关于图中各点气压值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B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空气向点下沉 C点空气向点下沉)CDB点空气向点运动D点空气向点运动焚风是过ft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ft东坡焚风多发,对太行ft东坡及ft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有时焚风可持续多日,形成一个自然暖带。下图中甲图为石家庄多年 月平均焚风发生频次统计图,乙图为 1 月某次焚风发生时太行ft东西两侧气温变化曲线图
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石家庄 7、8 月焚风出现频次最低,主要原因是()A蒙古高压强大B盛行东南季风C降水的概率大D夏季普遍高温 25研究发现冬季太行ft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原因是(A白天水汽含量高B冬季风夜晚更强C夜晚地面温度低Dft风和焚风叠加二、综合题二、综合题)26.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 C 比 D 的气压(高或低),近地面 A 比 B 的气压(高或低)。2近地面 A、B 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做(上升或下沉)运动,近地面形 成(高或低)气压。3A、B、C、D 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 A 地
9、是海洋,B 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白天或夜晚),此时 A 地与 B 地 间吹风(海或陆)。5如果 A 代表的是城市,B 代表的是郊区,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是,假设要布局 一个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2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近地面 A 和 B 为低气压的是。2A、B 间的风向是,点的风向是。3若图示环流出现在白天,则 A、B 两地位于海洋的是。若 A 为亚欧大陆,则为 季节4A、B 两地的日温差大的是,并说明其原因。5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说明 B 地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28.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
10、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 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在 M、N 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2比较甲图中四地中气压值最大得是。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 面状况,则 M 代表,N 代表(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3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别写出乙图中 P1 的风向。29.读图 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 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 3 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 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 图 1 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
11、热源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增强/减弱)(读图 2 填空)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填图 2 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填图 2 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4图 3
12、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此时段绿洲气压(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图。30.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风。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原因是。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 是。答案解析部答案解析部分分【答案】1A 2D3C【答案】4A 5B【答案】6C 7A8B【答案】9B10C11C【答案】12C 13D14【答案】B【答案】15D 16C【答案】17D 18B19C【答案】20A 21D【答案】22A 23C【答案】24B 25D26【答案】(1)高;低2A;上升;低3顺4夜晚;陆5A;郊区 B 以西
13、2 7【答案】(1);B2西北风;南风3A;冬季4A;A 地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5)B 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28【答案】(1)如图所示:2;陆地;海洋3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 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不易通风散热,城区水泥建筑、路面多,比热容小,放热快。(4)西北风29【答案】(1)对流;地面;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减弱(3);削弱(4)约 6:0021:00;高;如图所示:30【答案】(1)西北2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比乙地大3丙;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