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美术作品的创作美 术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与篆刻,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传统美术形态中衍生出来的设计艺术、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都成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会有新的门类出现。美术门类众多,我们该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呢?中外美术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作品,尽管它们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创作过程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并遵循共同的创作规律。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鉴赏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基本问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
2、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美术创作过程一般美术创作过程一般包括包括。作品赏析(一)愚公移山(纸本设色)144厘米421厘米 1940年 徐悲鸿愚公移山(布面油画)1940年 徐悲鸿问题探究徐悲鸿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主题的作品呢?结合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分析愚公移山的创作意图和所表现的精神内涵。1940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刻。国际战场:法西斯势力猖獗,反法同盟尚未形成。国内主战场:大片国土沦陷,汪伪政权卖国投降。人民情绪低落,对抗战失去了信心。背景分析内忧外患创作
3、意图借古喻今,传递精神,鼓舞国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以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问题探究画家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搜集素材的?1940年春,徐悲鸿应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的对愚公移山创作经过有记述。泰戈尔像徐悲鸿甘地像徐悲鸿不断搜集创作素材,绘制了大量素描、速写与线描。每个形象的定稿,都是经过了反复地推敲。作品赏析(二)梅杜萨之筏(布面油画)491 厘米716 厘米18181819 年籍里柯 法国法国巴黎卢浮宫藏背景分析取材于一场真实的海难。1816年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因舰长玩忽职守而触礁失事,舰长匆匆带亲信乘坐小艇逃生。被遗弃的 150
4、 人只能用残骸造了一条救生筏,他们在海上漂流了12天,最后只有10 人幸存。创作意图惨案发生后,路易十八政府企图掩盖真相,激起了公愤。高近 5米,宽约 7 米。多数人物都是真人尺寸,前景中的形象甚至有真人两倍大。问题探究画家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搜集素材的呢?梅杜萨之筏(画稿)籍里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深入探究徐悲鸿和籍里柯对所搜集的素材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使作品更能传达出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1 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2.2.人物造型人物造型3.3.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反复修改构图小稿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愚公移山(画稿)徐悲鸿画面构图、人
5、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为什么用健壮的裸体男子?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强健清晰的肌肉、紧张劳作的人体,充满了力量感,凸显了开山壮士们坚定的决心、必胜信念和众志成城的气势。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三方面看“艺术高于生活”。探究与发现画稿完成稿拓展学习奔马(纸本设色)1941年徐悲鸿爱普色的赛马(油画)1821年 籍里柯相关链接眼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艺术艺术体
6、验体验艺术艺术构思构思艺术艺术表达表达相关链接清代画家郑板桥曾经讲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也正是美术创作从体验、构思到表达的完整过程。本节课我们着重探讨了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了解了两位杰出画家对待生活和艺术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课堂小结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