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 孔子有很多个学生,其中子路勇武有力,冉有擅长政治,公西华外交一绝。而众多学生之中,最明白孔子心意的,是曾皙。朱熹曾评价曾皙:“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夫子之志是什么?这种评价又从何而来?今日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来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章知识相关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
2、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 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论语 论语论语是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3、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 论论;论语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4、子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的言行,因此称为 语语。清朝。清朝赵翼赵翼解释说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儒之讨论也。其实,其实,论论 又有纂的意思,所谓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论语,是指将孔子及,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论语2020篇,篇,492492章,其中记录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48章。章。论语 作为儒家经典的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内容博大
5、精深,包罗万象,论语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仁,社会政治范畴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 仁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 中庸中庸
6、 的系统方法论原则。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仁 是是论语论语的思想核心。的思想核心。解题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解题曾皙
7、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又称曾晳、曾晰、曾蒧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解题冉有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
8、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解题公西华 公西赤(前509年或前519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仁”的完美要求。公西赤曾经为孔子出使齐国。解题侍坐 侍坐:陪同尊长而坐,课文指陪从孔子坐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9、华侍坐意思是,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一起陪从孔子坐着,然后他们开始了谈话。正音俟,音s 莫,音m 甫,音f哂,音shn 相,音xing铿,音kng沂,音y喟,音ku 雩,音y 冠,音gun梳文理络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第二章疏通文意,学习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学习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10、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疏通文意学习文言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11、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第三章探究分析品言明志(1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性格特点?治理治理“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治理治理“方六七十,方六七十,如五十如五十”的小国的小国在在“宗庙之事,如会同宗庙之事,如会同”暮春者,春服既成暮春者,春服既成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使民足,但可使民足,但“如其礼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以俟君子”愿为小相愿为小相咏而归
12、咏而归品言明志(1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性格特点?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子路年龄最大只比
13、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品言明志(1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性格特点?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开开。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
14、理一个小国。先说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方六七十”,又说,又说“如五六十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攻绩仅限于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攻绩仅限于“足民足民”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高。品言明志(1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
15、性格特点?谦恭有礼,娴于辞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后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后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先谦虚一番,说“非能之,愿学焉非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愿为小相焉”,在,在“相相”前加了个前加了个“小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相”的地位也不低。从的地位也不
16、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愿”字,一个字,一个“学学”字字“小小”字,就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品言明志(1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性格特点?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品言明志(2 2)以现代的观点去看四个弟子,大家又有怎样的感受?)以现代的观点去看四个弟子,大家又有怎样的感受?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气。但是谦虚仍然是
17、美德。气。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品言明志(3 3)孔子对待他的学生们,又是怎样的态度?)孔子对待他的学生们,又是怎样的态度?哂之哂之叹之叹之惜之惜之与之与之赞成志向,但认为其不够谦虚赞成志向,但认为其不够谦虚没有正面评论,但看出很是满意没有正面评论,但看出很是满意认为他低估自己认为他低估自己赞同他的一切赞同他的一切品言明志(3 3)孔子为什么要)孔子为什么要“与点与点”?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即以礼治理国家。家。针对子路针对子路“率尔率尔”答出答出“可使有勇可使有勇”,孔子,孔子“哂之哂之”理由就是理由就是“为为国以礼
18、,其言不让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笞,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的回笞,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晳的询问时,反问曾晳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呢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一一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一一“宗庙会同,非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愿为小相”,“赤
19、也为之小,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晳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看来,只有曾晳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国情”,既陈述了自,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品言明志(4 4)有人说,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的思想,但曾皙描绘的是一幅超脱世)有人说,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的思想,但曾皙描绘的是一幅超脱世俗的画面,为何这能赢得孔子的赞同,这追求是否与孔
20、子的理念矛盾?对俗的画面,为何这能赢得孔子的赞同,这追求是否与孔子的理念矛盾?对此,你怎么看?此,你怎么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归。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暮春戏水图第四章走近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
21、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晳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晳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解答析疑。第五章文言知识文言虚词(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介词,因为动词,认为动词,做介词,用文言虚词(1)如或知尔:(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如其礼乐:假如或者至于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22、4、唯求则非邦也与:亦,不过是,只不过唯,句首语气词文言虚词(1)子路率尔而对曰:(2)舍瑟而作:(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接。连词,表并列。一词多义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2、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一词多义3、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替)一词多义5.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
23、师旅(用、拿,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6.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词类活用1 1、端章甫:、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动,戴礼帽2 2、风乎舞雩:、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风,名作动,吹风3 3、三子者出,曾晳后:、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后,名作动,走在后面4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小事、大事5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勇,形作名名6 6、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政的才能。(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用。)7 7、可使足民:足,、可使足民:足,使使富足。富足。文言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不吾知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摄乎大国之间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7、异乎三子者之撰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